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根本改善不可能一蹴而就,仍然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必须锲而不舍、驰而不息。
近年来,西固区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政治任务和底线任务抓紧抓实,在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护绿、增绿、用绿”进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 加快建设美丽西固。
生态受保护,林业增效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西固区用实际行动印证着这个道理。
自“再造一个关山森林”工程建设项目实施以来,西固区始终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原则,加快推进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实现重点部位生态建设突破性进展,持续推进完成天然林资源保护和国家重点公益林工程的管护工作,各林业管理站对照责任清单认真落实管护任务,不断提升两山生态水平。
“真美!如今的关山,山美树绿,实乃天然氧吧。”来过关山的广大游客都纷纷作出这样的赞美。
人为有力的守护才能使景更美。当前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已进入防火紧要期,针对今年雨量充沛,山区林草长势繁茂,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严峻的情况,西固区充分发挥各村级林长“林长制”作用,将管护责任落实到山头地块,加大巡查力度,强化巡查责任,确保责有人担、山有人看、林有人护、火有人管,让关山持续绽放它独有的魅力。
文明浸润乡土,文化滋养乡情,西固区金沟乡就是个鲜活的例子。
近年来,西固区金沟乡坚持把乡风文明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基础工程的抓手,持续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坚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全力推进特色产业提档升级,通过抓园区建设促特色产业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实现农户增收:
——围绕“一山、一园、一沟”打造乡村特色旅游,马家山田园综合体集农家特色餐、烧烤、家庭小农场、野菜培育基地等为一体,五一期间客流量达到8000人次。
——盘活小金沟村前沟闲置洼地,开发建设“杏花谷”,打造农耕文化实践基地,累计平整土地180亩,栽种杏苗1700棵,让小金沟村成为城市居民就近喝茶赏花、体验农耕文化的好去处。
——加大对关山省级森林公园、关山驿站、马家山田园综合体的打造、宣传及推广力度,开发“田园里”采摘体验乡村旅游项目,“农+旅”盘活农林经济,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点绿成金,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逐渐形成以产业兴旺为支撑,全力推动乡村文明由“景美”向“德美”延伸,“面子”与“里子”并进,换“新妆”与换“新风”共融,用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
林业增效益,百姓得实惠
“初秋时节,漫步在西固街头,一处处小游园里花团锦簇,绿树成荫,赏心悦目的景致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不少亮色。市民休闲、运动或观景其间,人与自然构成一幅幅和谐美好的画面。”兰州日报《做绿水青山的守护者 西固区大力实施生态建设行动》这篇文章给了西固区真实而又给力的评论。
重点项目持续推进,生态指数节节攀升,民生福祉不断加码。近年来,西固区先后实施了南山路西固段沿线面山绿化、马耳山莱家山绿化景观提升改造(小游园建设)、马耳山-石头坪健身步道、兰玻厂林区健身步道、城区面山绿化景观提升改造、治秃除斑、森林抚育、封山育林、强化补植等22个重点绿化项目,完成绿化面积4100余亩,栽植侧柏、刺槐、山杏、山桃、樱花、红叶李、红叶碧桃等各类苗木23.9万株,林区景观生态效果极大提升。至2021年底,西固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47%,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43.59%,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4.3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8.72平方米。
呼吸绿、感受绿、热爱绿,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
西固区积极探索发展种苗花卉产业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规模化栽培优势品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不断做大做强百合、马家山花牛苹果,光月山巴梨、桃子,青石台桃子、西梅等优势林果产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功能,使特色产业潜力得到充分释放。同时,通过促进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融合,优化乡村产业空间结构,充分运用线上加线下的销售推广模式,为土特产品拓宽销路,努力实现荒山增绿、农民增收,推动绿色发展,助力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不仅如此,还通过选聘建档立卡户参与护林管护、草原管护、营造林工程,增加困难群众工资性收入,实现了贫困人口脱贫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目标。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西固区将在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这条路上继续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