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翼 麻勇斌
摘要:自2008年以来,世界最大苗寨西江千户苗寨依托丰富的苗族文化遗产资源,以第三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西江召开为契机,紧紧围绕文化核心资源进行了顶层设计、要素聚集、特色强化,运用高效的企业化、市场化手段,使西江千户苗寨十年来实现了持续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并实践得出了广为人知的“西江模式”。十年来,“西江模式”在景区经营管理、村寨有机更新、村民脱贫致富、文化保护发展、旅游品牌塑造、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年西江村民人均收入为1700元,到2017年,人均收入就达到了22100元,十年增长了12倍,户均约86190元。坚持党政强力推动、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引领市场化运作、创新民族文化利益保护的共享机制、优化村落文化景观及其人文生态、实施“景区带村带县”共享发展成果等做法构成了其旅游成功开发的基本经验。站在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起点,“西江模式”为民族地区开辟了旅游带动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新道路,对民族地区的文化保护发展、脱贫致富以及乡村振兴有着可以借鉴、参考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西江模式 西江千户苗寨 乡村振兴 十年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如何依托自身特有资源优势,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后发赶超,一直是我国民族地区发展的难题。
西江苗寨是全世界最大的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有1400多户、6000余人,故称西江千户苗寨。由于地处雷公山深处,西江苗寨人多地少、生产生活资源匮乏、交通不便,在成功发展旅游之前,是一个偏远而贫穷的苗寨,当地村民吃饭靠种地、挣钱靠打工。自2008年正式进行旅游开发以来,历经十年持续跨越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民族文化旅游景区。在这十年间,通过旅游开发,西江苗寨从一个经济落后、贫困面广、文化保护乏力的传统村落,一跃成为经济繁荣、百姓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动力强劲的美丽村寨。这是一个奇迹,是民族文化旅游的成功典范。因此,西江苗寨大力发展旅游的十年实践,尤其是其中蕴含的思想智慧、知识经验、方式方法、策略措施等,自然熔铸成了广为人知的“西江模式”。这是可借鉴、可参考的以民族文化旅游开启民族村寨脱贫创富和持续乡村振兴的良好模式。兹以历程描述、做法归纳、经验总结为基本框架,建立评价尺度,提出本研究报告。
一 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基本概述
(一)西江千户苗寨及其相关区域
西江千户苗寨依山就势坐落在雷公山麓河谷的白水河两岸山面上,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境内,距离雷山县城27公里,距离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凯里市30公里,距离省会贵阳约200公里,是由平寨、东引、也通、羊排、南贵、养蒿、欧嘎、也东等八个自然寨组成的传统村落,域内面积约为5平方公里。全寨原住居民有99.5%为苗族,因此,她是中国也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景区是指2008年第三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以下简称“省旅发大会”)召开之后,为了方便旅游经营管理,而在西江千户苗寨设置的旅游空间。本报告所说的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即指西江千户苗寨,这是本研究报告及其分报告重点论述的区域。
“西江”是苗语“Dlib Jangl”的汉语音译。其中,“Dlib”为苗族支系名,“Jangl”意为“弯曲”,合起来就是“居住在河湾的西氏苗族”。在历史文献中,“西江”曾有“仙详”“鸡讲”等多种汉字写法。1916年,由当地乡贤侯教之提议,经寨中“寨老”和“鼓藏头”等人商议,更名为“西江”并沿用至今。
西江苗寨所在的西江镇,因西江苗寨而得名,总面积为187平方公里,共辖2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62个自然寨,222个村民小组,人口2.6万。其中,苗族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90%以上。
西江苗寨所在的雷山县,面积为1218.5平方公里,辖丹江镇、西江镇、永乐镇、郎德镇、大塘镇、望丰乡、达地水族乡、方祥乡等8个乡镇,共154个行政村。2016年年末,全县总人口为160995人,少数民族人口占91.2%。其中,苗族人口占83.2%。雷山县是2012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公布的592个国家贫困工作重点县之一。
(二)西江千户苗寨的核心资源
西江苗寨的核心资源,是包括民居、村落在内的苗族文化。苗族大体上共分为东、中、西三大支系。据考证,苗族先民远古时期曾居住在长江黄河中下游一带,后因战争逐渐迁徙至西南山区。在汉文典籍文献中,西江苗族被称为“黑苗”。因历史上包括西江苗族在内的整个环雷公山地区无土司管辖,属于化外之地,又被称为“生苗”。但雷公山区域苗族内部的自我划分有“长裙苗”“中裙苗”和“短裙苗”之分,都自称为“嘎闹”。按照这一分类,西江苗族属“长裙苗”。
西江苗族认为自己是蚩尤的后裔,历经多次大迁徙,才到达西江苗寨。据村民口传,西江苗寨的先民原先居住在离此不远的雷公坪,后来在“寅公”“卯公”两位始祖的带领下,来到今天的西江苗寨修村建寨、开山造田,并在此定居下来,历经几十代的繁衍,才形成今天的寨子规模。传统上,西江苗寨中的羊排是八个自然寨中的老大,其他七个寨子与其是父子关系或兄弟关系。以前,羊排不能和其余的七个寨子通婚,这种情形到最近一二十年才有所改变。由于整个寨子基于血缘和地缘关系,加上历来主要从事稻作农业,整个西江苗寨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个典型的熟人社会和“农业共同体”。
由于历史、地理、习俗等因素,西江苗寨迄今为止仍较好地保留着厚重的苗族传统农耕文化。巍峨壮观的吊脚楼建筑群、绚烂多彩的苗族服饰银饰、热闹纷繁的苗年节、十三年一次的祭祖大典“鼓藏节”、丰富多彩的“酒仪酒俗”、摇曳多姿的歌谣舞蹈,以及淳朴自然的风俗习惯,使西江苗寨成为汇聚苗族文化遗产的宝库。西江苗寨所在的雷山县,被誉为“中国苗族文化展示中心”和“苗疆圣地”,共有1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西江苗寨都有多样的体现和扎实的根基。
虽然坐拥丰厚的民族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但由于诸多原因,长久以来,西江苗寨一直处于“富饶的贫困”的尴尬境地,经济发展极为缓慢。文化上的“富饶”,并未让村民摆脱经济和生活上的“贫困”,在成功开发旅游、通过旅游走上脱贫创富新路之前,西江苗寨曾长时间处在发展方向不明、发展信心不足、发展成效不高的困局之中。
二 “西江模式”及其特点
(一)“西江模式”
“西江模式”是人们对西江苗寨从一个传统村落发展成为一个享誉国内外的苗族文化旅游景区,成为代表雷山县、黔东南州、贵州省乃至中国苗族文化名片的旅游目的地大踏步跨越发展的过程,进行研究总结而提出的高度概括。其具体指的是,西江苗寨自2008年以来,以苗族特色文化资源为载体,以旅游开发为发展导向,在经济、社会、文化、经营、脱贫等方面产生规模化效应所形成的一系列成功经验和可以操作的运行体系。简而言之,“西江模式”就是民族文化在旅游上合理利用与成功开发的高效组织方式。
“经验”和“做法”是“西江模式”的重要核心。虽然这些经验和做法在整个模式的运行中有待优化和改进,但经过长达10年之久的摸索、实践与调适,已经很好地贯穿于景区经营管理、旅游品牌塑造、文化遗产保护创新、旅游扶贫以及景区社会治理等方面。
(二)“西江模式”的特点
1.党政强力推动,多主体共同参与
长久以来,雷山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贫困县,缺乏强大的市场主体来开发旅游。因此,西江苗寨在2008年之前,除了自然成形的村落景观格外吸引人之外,用于发展旅游的产品与服务、用于展现文化的空间与场所、用于贯通内外的道路与桥梁等,皆处于严重滞后于旅游发展要求的状态。
为有效聚集人力、物力和财力对西江苗寨进行旅游开发,2008年,雷山县委县政府通过各种渠道,整合资金1.7亿元,全部投入西江苗寨的基础设施改造升级,解决了制约西江苗寨发展旅游的瓶颈问题。此举不但优化了西江苗寨的传统功能,同时为西江苗寨内各种业态的孕生和发展,创造了必要的空间和场域。在雷山县委县政府的强力推动下,西江苗寨具备了发展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和事业的环境条件,由此打开了脱贫创富的大门。
对西江苗寨进行前所未有的基础设施建设,直接目的虽是为了迎接2008年“省旅发大会”在西江苗寨举办,但事实上它的实施极大地提升了西江苗寨村落景观的整体美感和服务功能,极大地强化了村民对于西江苗寨及其所蕴含的苗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知,极大地增强了西江苗寨的文化自信心,极大地提高了西江苗族关于自己据有文化资源的权益预期。因此,经过此次建设的西江苗寨,像一块磁性极强的磁铁,深深吸引着西江苗寨的基层组织以及省内外的专家学者、企业、个体工商户、社会组织等主体,它们主动关心和参与推动西江苗寨的发展,形成了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充满活力的局面。
2.对民族文化高效的市场化运作
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地的灵魂,也是构成旅游吸引力的核心要素。西江苗寨之所以能够发展旅游业,最显而易见和最富有吸引力的核心资源,就是由上千栋木构吊脚楼依山就势构成的村落景观,以及蕴含在村落里面的苗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些内容构成了异质灿烂的美丽图景,彰显了苗族人用美丽回答一切的人文气质。因此,自2008年旅游开发以来,无论是景观景点的打造、旅游文化产品的供给,还是营销策略和旅游品牌塑造的手段,都紧紧以苗族文化为引领,全面融入西江苗寨的旅游开发。
就本质而言,旅游业其实是一种市场化的经济活动。市场因其强大的需求功能,强大的自我调节作用和对各种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对旅游发展的做大做强尤为至关重要。2009年,随着国有旅游企业——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江旅游公司”)的成立,西江旅游发展走上全面市场化的道路,开启了全面的市场化、企业化运作。经过十年努力,旅游的充分市场化使西江苗寨在品牌塑造、综合收入、游客增长量等方面成效显著,打开了良好的发展局面。
3.共生共建共荣的发展之道
在开发旅游之前,村民是西江苗寨最大的社区主体。随着商户、游客的大量进入,“多元共生”成为西江苗寨旅游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社会特点。这些主体都以西江苗寨的文化旅游为生计,形成旅游兴旺则大家兴旺、旅游衰败则大家衰败的“旅游命运共同体”格局,因此,大家结成了围绕旅游凝心聚力的紧密关系。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倡导和支持下,这种关系有的转化成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规章制度,有的转化成为新的村规民约,有的则转化成为思想要求和礼俗规范,成为维护西江苗寨景区建设、苗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脱贫致富责任担当等的社会共识和文化条件。以文化传承保护为例,政府、公司每年都为村民提供活动资金,村两委负责活动组织实施,村民积极参与,形成了文化传承保护的共建机制。在旅游市场维护上,党委政府、相关部门、旅游公司、村两委、老年协会等各个主体齐抓共管,积极参与景区秩序管理,努力营造文明旅游的优良环境。近十年来,西江苗寨之所以没有发生全国性的重大旅游事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多主体共生共建共荣的发展初心和系统安排。
4.旅游发展红利的全民共享
旅游是高度市场化的产物,由于诸多原因,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民族地区居民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的意识和能力有一个长期培育、发展、成熟的过程,在确保旅游发展市场效率的基础上,如何确保社区整体居民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实现人人都受益、户户都获利、共享旅游发展红利,进而实现全民奔小康,对旅游开发者而言无疑是极大的挑战。西江苗寨景区管理者通过制度创新,设立了民族文化保护发展的利益共享机制,以门票收入的18%作为民族文化保护经费发放给西江村民,让每家每户每年都获得万元以上的收益,确保了旅游发展利益的全民共享。十年来,西江苗寨每一户家庭,每一位居民都是这一制度的受益者。这一制度的实施,有助于夯实西江苗寨村民的共同经济基础,体现了党和政府在旅游发展制度安排上的公平与正义,确保了大家的共同富裕。
5.对民族文化发展创新的保护
文化保护是西江苗寨确保持续发展的关键。十年来,西江苗寨坚持“发展式”的保护理念,着重激活苗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基质和创造活力,以行动开展保护,以旅游开发促进文化的价值再生、价值联动,实现切实保护。旅游大开发不久,通过制度创新,西江苗寨景区制定出台《西江千户苗寨民族文化保护评级奖励办法》,该《办法》以“人人都是文化主人,个个参与文化保护,家家成为民俗博物馆,户户都是文化保护场所”为落脚点,积极探索“景区集中管理,家庭分散保护”的运作机制,建立起“全面普查,完整保护,镇村复查,兑现奖励”的长效管理机制,让广大社区居民在参与旅游中实实在在地受益,感受到景区开发带来的好处,充分带动了他们参与景区民族文化保护的积极性。
西江苗寨文化的“发展式”保护还体现为以创新手段来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延续。自2008年以来,西江苗寨村民及旅游开发者在不脱离苗族文化母体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继承传统、立足现实,创造出了“高山流水”酒礼、“千人长桌宴”等一批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实现了苗族传统文化的提升与超越,极大地拓展了苗族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存空间。
6.景区社会治理注重村民自治
具体来说,就是在党委政府领导下,深化村民自治实践,由执法部门、景区公司、村两委、民间组织齐抓共管、互相配合,为西江苗寨景区的共同治理出力、出智慧。治理方式上也积极下移重心,在化解西江苗寨旅游发展出现的各种矛盾纠纷时,既有以讲求法律神圣庄严的法理治理,也有接地气有温度的民间情理治理。治理资源除了有国家法律法规以外,还有乡土社会的村规民约和苗族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议榔制、寨老制、扫寨仪式、“鸣锣喊寨”、民间歌谣等民间智慧。对有碍旅游发展的失范、失当、失德行为进行规训与处罚,无论哪一个主体,如有违犯,均平等相待,一视同仁。这种村民自治导向的社会治理十分有效,十年来让西江苗寨基本做到了“小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出镇”的良好治理局面,既净化了旅游市场环境,又增强了旅游发展活力。
三 “西江模式”的探索历程
西江苗寨之所以能够发展旅游业,最明显和最有力的核心资源,就是由上千栋木构吊脚楼依山就势构成的村落景观,以及丰富厚重的苗族优秀传统文化。因此,西江苗寨的旅游开发,本质上是对苗族优秀传统文化宏大正能量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十年来,西江苗寨旅游开发者,坚持围绕文化核心资源的“价值共识、价值保全、价值再生、价值联动”,进行顶层设计和要素集聚,强化特色,确保生成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基础不断巩固,使“西江模式”在探索中孕生,在实践中成熟。
“西江模式”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西江苗寨的价值认知和价值共识阶段。时间大约是从20世纪90年代到2007年。这一阶段以西江苗寨的“当然主体”——村民为主,村民们自主寻找发展方向、方式和方法,收效甚微。直到2008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把“省旅发大会”放在西江苗寨举办,才明确了多方关于西江苗寨的价值共识和发展方向,为西江苗寨化蛹为蝶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这个机会不是西江苗寨等来的,而是雷山县委县政府深知“省旅发大会”的巨大影响力,动员全县力量争取来的。事实表明,能够争取到这个机会,主要是雷山县委县政府尤其是主要领导,以魄力、推动力,充分调动旅游、文化、民族、城建、水利、电力等职能部门的工作激情,充分协调省、州有关单位的关系,充分汇集包括西江苗寨在内的全县各族干部群众苦干争先的智慧,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不懈努力的结果。
第二阶段,是西江苗寨景区建设,实现价值保全阶段。时间大约是从2008年到2011年。这一阶段,“法定主体”——雷山县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大力推动西江苗寨景区规划建设。经过这个阶段,西江苗寨的空间与形态在更加便利于当地人的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实现了基于旅游发展需要的景点化、结构化、整体化。空间功能重置、服务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为新业态的创生提供了必要条件。从此,西江苗寨既是传统村落又高于传统村落,既是当地人生产生活的传统空间,又是当地人与外来者创造和观赏美丽的崭新空间,更是多种主体共生共荣共同创富的和谐家园。
第三阶段,是西江苗寨景区提质升级,实现价值再生阶段。时间大约是从2012年到2013年。这一阶段,以雷山县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为代表的“法定主体”、村民组织和村民为主的“当然主体”、企业为主的“市场主体”,构建和完善了旅游共同体的新型关系,实现了不同主体的权益结构合理化、经营能力提升同步化、景区产品与服务体系优质化。经过此阶段,西江苗寨权益分享的新格局基本建成和锁定,突出矛盾和特殊问题有了预警和解决的有效机制,多种主体共建共享共生共荣的适应性大幅度增强。从西江苗寨景区到雷山县,政治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全面优化,具有了全速前进的动力和定力。
第四阶段,是西江苗寨品牌建设,实现价值联动阶段。时间大约是2014年至今以至未来几年。这一阶段,以企业为主的“市场主体”、政府为主的“法定主体”、村民为主的“当然主体”,以及各种关心西江苗寨发展的“外部主体”,共同认识到西江苗寨已是贵州民族文化旅游的标杆,是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的成功范例,必须站在更高的起点谋划更高目标,为建设“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做出更大的贡献,从而自觉集结,围绕总结、提炼、宣传、推广民族文化旅游的“西江模式”,输出旅游脱贫创富的“西江经验”,放大西江苗寨的品牌效应,献智出力,努力开创西江苗寨品牌时代的新格局。这个阶段还在进行中,成效显著并继续累积不断攀升的能量。
四 “西江模式”的实践成效
西江苗寨跨越发展的十年,是“西江模式”探索实践的十年。实践成效显著,探索很是成功。
(一)村寨面貌得到有机更新
西江苗寨是一个典型的黔东南地区苗族传统村落。2008年以前,它的村寨面貌虽然较之以前有所改变,但各项基础设施仍然很不完善。在村寨道路方面,除了村寨古街是硬化的水泥路面以外,连接村寨内部各条巷道大部分并没有硬化和美化,全寨和外界的联络通道只有一条通往县城的沙石公路,每天只有几部中巴车开往雷山县城和州府凯里,整个寨子环卫设施极为欠缺,村民生活垃圾只能倒放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无法进行有效处理。1989年,在国家的支持下,西江苗寨虽然修建了储水池,通了饮水工程,但限于容量和季节所限,生活供水时有时断,极不正常。2008年以前,全寨没有一座现代化冲水式公厕,没有一座污水处理厂,整个寨子街道污水横流、畜粪满街、臭气熏天。因为没有路灯,居民晚上出门基本靠月亮和借电筒。逢年过节整个村寨缺乏大型的村民文化活动场所。
自2008年旅游开发以来,西江苗寨在总体保持传统村落的自然之美以外,不断增添新的美丽。如今,整个村寨面貌古朴整洁、崭新亮丽,宜居宜业宜游。2008年,为迎接“省旅发大会”召开,先后对古街、游方街以及村寨巷道进行了提升改造,铺设了富有苗族文化气息的路面,开通了西江至凯里的朗西旅游公路,改造了县城到西江的雷西公路,大大缩减了西江苗寨到州府凯里的距离。2015年,凯雷高速公路修到西江苗寨门口,构筑了西江苗寨和外界的快捷通道。西江苗寨开通的两个客运站,每天有几十班次汽车开往县城和凯里,大大方便了村民和游客的自由出入。2009年,西江苗寨拥有了近百人的环卫队伍,每天不间断对苗寨村民的生活垃圾和旅游垃圾进行打扫清运。2011年西江苗寨开始修建自己的污水处理厂,从此西江苗寨不再是污水横流、畜粪满街。2009年,西江苗寨新增绚烂的灯光夜景,不仅提升了整个苗寨的看点与颜值,还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夜间出行。苗寨大北门和西门两个大型停车场的修建,使得西江苗寨在旅游旺季拥有了4000多辆车的停车能力。连续多年,西江苗寨修建、扩建了演艺表演场、芦笙场等村寨文化活动场所,让村民告别了没有大型文化活动场所的苦恼。2016年掀起的“厕所革命”让西江苗寨有了第一座“三星级”的旅游公厕……通过十年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投入,西江苗寨整体上得到有机更新,村寨旧貌换新颜。
(二)旅游产业发展迅速
西江苗寨历来以农业为主要生计方式,村民以种植水稻为主,烧荒种小米次之,农闲时上山打猎以弥补肉食的不足。千百年来,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改革开放以前,农业在西江苗寨占据主导地位。改革开放后,西江苗寨开始零星出现各种经营商户,到1995年,整个村寨仅有10户人家从事商业经营,20来户人家从事刺绣品加工,跟全国众多的民族村寨一样,生计单一、经济薄弱,没有任何现代产业作为发展基础。
2008年,随着“省旅发大会”在西江苗寨的举办,西江苗寨传统的单一农业生产结构才逐渐被打破。2009年,西江旅游公司建立后,积极发挥国有龙头企业的市场活化、带动作用,紧紧围绕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等几大要素搞建设、抓市场,有力带动了相关市场主体的“包容性增长”。截至2017年6月,累计在西江苗寨景区注册的大大小小的旅游生产经营主体达1300多户,总量比1995年增长了40多倍,形成了较完整的旅游服务产业链。旅游产业是劳动力带动极强的行业,在西江全寨1300多户农户中,99%的家庭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旅游的开发,在参与旅游的同时,虽然有部分农户依然从事农业生产,但总体上整个苗寨已逐渐实现“生产农业”到“休闲农业”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农业生产已经不是西江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目前,旅游业已成为西江苗寨的支柱产业,成为人人能够参与、个个可以获利的主导产业。
十年来,旅游的开发基本实现了西江苗寨的生计方式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此外,通过旅游的“溢出效益”,西江的旅游开发还带动了周边附近20多个村寨养殖业、种植业和银饰加工业的迅猛发展,也对雷山的县域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目前,西江苗寨已成为贵州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标杆。
(三)脱贫创富成效显著
从根本上说,西江苗寨开发旅游的初心,是为了促进地方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脱贫致富。在开发旅游之前的2005年,西江苗寨人均年收入仅为1431元,远远低于当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3255元,贵州省内农民人均年收入的1877元,村民辛苦劳作一年,收入仅够家庭维持基本的温饱问题。因此,2008年以前,西江苗寨约有1500人主要前往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沿海发达一带打工,赚钱以贴补家中各种开销。2008年旅游开发后,西江苗寨外出务工人员开始回流到本寨进行就业创业,截止到2017年年底,西江整个村寨在外打工人数可以忽略不计。
2008年以前,西江苗寨社区大部分居民的收入仅仅只有农业收入和劳务输出收入两个项目,收入来源单一且不稳定,随着2008年旅游开发的兴起,西江苗寨社区居民的收入来源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区每户居民获得的旅游收益主要体现在奖励性收益、就业性收益、经营性收益和资产性收益等四个方面。根据2018年项目组对全寨1154户村民进行的经济抽样调查数据,西江苗寨景区2017年人均年收入达到了22100元,户均约为86190元。
奖励性收益指的是西江旅游公司每年拿出18%的门票总收入,以民族文化保护经费的形式分配给每家每户所获得的收益。因此项收益的制度化,民族文化保护奖励经费已成为西江苗寨村民的刚性收入,受益覆盖率达到100%。从2009年至2017年,累计发放1亿多元,户均累计达7万元以上。
就业性收益指的是西江苗寨景区各旅游经营主体为社区居民提供演艺、歌舞、检票、管理、环卫、餐饮住宿服务等旅游就业岗位而获得的收益。据2017年不完全统计,西江苗寨参与各种旅游就业的村民在1000到1600人左右,在旅游旺季,这些就业岗位能带来的收益每月有2000~3000元。
经营性收益指的是西江苗寨景区村民通过开办餐饮、客栈、照相、服饰出租、银饰店和政府每年“归行划市”提供的公益性摊位进行各种经营而获得的收益。到2017年年底,西江苗寨从事各种旅游经营的农户总数有近500户,受益面覆盖到整个社区家庭总数的30%左右,每户经营性收益少则几万元,多达几十万元。
资产性收益指的是村民将自有房屋建筑租给外来经营户获得的收益。到2017年年底,西江苗寨景区约有500多户村民将自己房屋用来租赁,每栋房屋年租金都在万元以上,尤其最近几年,由于西江旅游的井喷式发展和客流的增长,房屋租金普遍在5万到50万。目前,整个西江苗寨景区有房屋和门面出租的家庭占到整个村寨家庭总户数的30%左右。
此外,通过景区带村、辐射周边、龙头企业带动等作用,周边村寨以及雷山县内各村寨约有2000余人常年在西江景区打工,获得了可观的收入。
(四)旅游品牌日益响亮
早在20世纪80年代,西江苗寨因民族文化的原生性、丰富性以及规模宏大的苗族吊脚楼群而逐渐被人知晓。1982年,西江苗寨被贵州省列为农村旅游对外开放乙区;同年9月,由黔东南州外办带领的法国和日本国际友人19人到西江苗寨参观访问。当时雷山县没有旅游机构,人们也不知道旅游是何物,只能由县民委负责安排接待。1986年,时逢西江苗寨过十三年一次的鼓藏节,引来了众多宾客参加。2000年,雷山开始举办苗年节。2007年,“中国民族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露天博物馆”得以建立,在众多民俗学者、民族研究者、文艺采风人员和媒体记者的笔下,西江开始有了“天然民族风情博物馆”“黔东南最大的苗寨”“贵州最大的苗寨”“中国最大的苗寨”等美誉,西江苗寨开始彰显出文化品牌的潜能和态势。不过,从20世纪80年代到2008年这一期间,由于缺乏旅游开发的强力介入,西江苗寨作为旅游市场上的目标品牌,依然还鲜为人知。
2008年是西江旅游品牌腾飞的关键节点。随着当年“省旅发大会”在西江举行,雷山县委县政府以全县之力,投入巨额资金对西江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改造,以适应旅游开发的需要。当年,西江苗寨游客接待量超过78万人次,较2007年大幅增长。2009年,文化学者余秋雨到西江苗寨,并发表赞誉西江的文章。他发出的“看西江而知天下苗寨”“以美丽回答一切”等富有感染力的感悟与赞叹,增加了西江苗寨作为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2009年,西江苗寨景区最大的国有旅游企业西江旅游公司成立。西江旅游公司成立后,坚持文化引领、市场驱动,采用多种营销手段,不断在文化产品上推陈出新。在政府、公司、村民和学界等多主体的推动下,西江苗寨旅游品牌产生了质的飞跃。十年来,西江苗寨景区先后获得了“全国4A级景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十大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和“世界十大乡村度假胜地”等殊荣。在这期间,西江苗寨旅游品牌国际化速度不断加快。自20世纪80年代起,不少国外游客和研究者来到西江,他们用绘画写生、文化描述、学术研究等方式,把西江苗寨的形态之美、人文之美带到世界各地。2017年,西江苗寨景区获得“中国优秀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荣誉称号;同年年底,西江苗寨的广告宣传片首次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巨型屏幕上播放,标志着西江旅游品牌开始走出国门,逐渐被世界各地的旅游者知晓。
(五)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利用双赢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西江苗寨的优秀传统文化也面临着不断流失的问题。虽然也有有识之士不断呼吁加强西江苗寨苗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但由于投入经费有限、村民文化保护意识淡薄等因素,优秀文化传承与保护意识仍处于自发的状态,文化保护的力度和强度远远不够。2005年以前,西江苗寨没有一家民族博物馆、没有任何一个文化展示点。2007年前后,随着西江苗寨本土籍学者张晓教授在西江苗寨开展“民族文化传承与妇女发展项目”和雷山籍学者韦荣慧牵线搭桥建立“中国民俗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露天分馆”,西江苗寨民族文化传承开始走向良好轨道。
2008年以后,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西江苗族博物馆得以建立,西江苗寨第一次有了自己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展示的场所。随后,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江苗寨先后有20多户家庭博物馆挂牌。其中,以2017年西江也东苗寨村民李文芬“阿幼民族博物馆”的正式开馆为标志,掀起了西江旅游开发十年来民间家庭博物馆建立的巅峰。
为有效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和西江苗寨规模宏大的吊脚楼建筑群,旅游开发不久,在雷山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西江景区制定了村寨吊脚楼的奖励保护条例,有效地保护了苗族传统建筑吊脚楼这一珍贵文化遗产。
十年来,在西江旅游公司主导下,西江苗寨景区先后建成了银饰坊、刺绣坊、蜡染坊、古歌堂、鼓藏堂等一系列民族文化展示点,极大地保护与彰显西江苗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西江村两委在吃新节、苗年节、鼓藏节等各种传统节庆举办的苗歌大赛、千人齐唱苗族古歌等活动,极大地唤醒了西江社区居民的文化记忆与传承保护本民族文化的热情。2016年11月,民间智库西江千户苗寨文化研究院在西江苗寨正式揭牌,在西江苗寨开展了“学苗文唱苗歌”活动、开设了讲解西江苗寨文化的“西江讲堂”,拉开了本地民间机构参与苗族文化传承与挖掘的序幕。2016年底,随着不断觉醒的“文化自觉”,西江村民开始自己编写基于本土视角的《西江千户苗寨志》。
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利用,不仅促进了西江苗寨核心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还彰显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近十年来,在合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方面,西江苗寨走在了全国前面。通过苗族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西江苗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坚持以“现实”为尺度,连续挖掘出了“高山流水”“五壶四海”“十二道拦门酒”等苗族酒礼酒仪;通过场景置换、文化再造等手段,推出了“鼓藏肉”“苗王鱼”等苗族传统美食;通过艺术上的升华与提炼,将民族叙事、历史叙事和文化叙事与舞台相结合,打造出了“美丽西江”晚会;扎根于西江苗寨经营的商户,也积极将苗族文化符号运用于店名、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服务中,让丰富厚重的苗族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活力十足的现代魅力。
(六)社区居民充满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种文化心态,它的主体可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政党,其内涵是指文化主体对于自身文化的历史存在、现实表达及其未来发展所持有的一种信心和信念。文化自信往往和文化自卑相对。长久以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加上地处雷公山腹地,山高水陡,经济发展滞后,西江苗寨社区居民在与外界的接触过程中,谈及本民族文化,有时不免会陷入“失语”“尴尬”“失落”的境地,羞于对本民族文化的肯定、张扬与表达。自2008年以来,在雷山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通过民族旅游的开发,西江苗族文化有了充分展示、交流、传播的平台,在与外界的交流与互动中,那些祖祖辈辈保留下来的节日、歌谣、服饰、建筑、习俗、饮食等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弘扬与彰显。旅游活动让西江社区居民对西江、对苗族文化有了新的认识、新的审视,激活了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与热爱,民族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巨大能量,让社区居民逐渐对自身拥有的文化传统和习俗感到十分自豪。在文化的交流交融过程中,社区居民文化自信心大增,现在无论走到哪里,只要谈到西江千户苗寨,谈到苗族文化,人们都充满了高度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七)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提升
2008年旅游开发前,由于依靠传统农业为生和村寨人口规模巨大等因素,西江苗寨周边的几个山头因为村民常年砍柴来作为每天必不可少的生活燃料而变成了荒山野岭;在附近山头的林木都被砍光之后,有的村民为了能砍到一挑柴火,有时甚至要走十几里山路,因此在旅游开发前很长一段时间,西江苗寨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中,生态环境一直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2008年旅游开发后,由于家庭收入的大幅度提升以及家庭经济的大幅度改善,西江苗寨99%的家庭都用上了电磁炉、电磁灶,基本告别了以柴火为生活燃料的农业时代。加上旅游业本身低消耗、低排放,对生态环境污染较小,因此自旅游开发以来,西江苗寨景区的自然生态原先超负荷的状态得到了根本的改善,原先只有草丛覆盖的周边山头又重新披上了绿装,生态环境持续得到改善提升。不负青山,赢得金山。2011年,包括西江苗寨在内的西江镇因为绿色发展、生态良好,守住了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西江镇和西江村分别获得了国家级生态乡镇、国家级生态村的荣誉称号。
(八)“乐居乐业乐游”的和谐景区得以形成
确保西江苗寨村民乐居、从业者乐业、旅游者乐游,是西江苗寨景区秩序运行的基本尺度和社会治理的基本责任。在把西江苗寨建设成为全世界最大和最有活力的苗族文化旅游景区的过程中,由于利益格局的变化、发展不平衡等原因,加上关注西江苗寨发展的某些小众所持的是主观尺度而非客观尺度,西江苗寨景区内出现的社会问题一度很复杂。但是,经过党委政府的耐心疏导,经过不断地磨合与调适,这些问题很快得到解决。2014年以后,整个景区运行稳定,各种主体和利益相关方全面实现了理性互动,形成了息息相关、结构化的旅游命运共同体,整个景区呈现居民乐居、从业者乐业、旅游者乐游的良好局面。
五 做法与经验
西江苗寨的旅游,之所以能够实现十年持续跨越发展,主要是因为采用了如下做法。这些做法被实践检验是正确的、有效的,因而就成了成功的经验。
(一)坚持党政强力推动
在主要依靠乡村资源和市场尚未充分发育成熟的贫困地区,党政强力推动,是“弯道取直”谋划大思路、办成大事情、锁定大格局的关键。至少在2000~2007年,西江苗寨的旅游,是被动的和以“赚吆喝”为主的旅游。2001年前后,有零星的散客进入西江,与之相应的是少数西江人家开办苗家乐和乡村客栈等。2005~2007年,西江已经有了办旅游的行动,比如举办了苗年节、鼓藏节等节庆活动。这些活动,对于推动西江苗寨品牌力的积累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从目标任务来看,当时的行动基本上是“只赚吆喝不赚钱”的投入,盈利模式设计尚未形成基本概念,村落形态的优化尚处于“村庄整治”“修旧如旧”的局部“技术层面”。这个时期,西江苗寨还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民族村寨,不具备发展旅游业的条件。一方面是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只能满足一般的交通需要;另一方面是没有像样的宾馆酒店,只有一家普通的招待所以满足普通差旅的简单需求。少量的杂货店铺主要满足当地村民的日常生活所需。没有旅游商品出售。但是,到2006年、2007年,随着散客的逐渐增加,亟须政府出面进行协调和管理,省、州、县、村各个层面都看到西江苗寨的大旅游已经进入了临界点,于是以雷山县委县政府为主引擎,借“省旅发大会”之机,共同发力,整合各类项目建设资金,重点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接待能力培训、招商引资、市场营销、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等问题,继而成立西江景区管理局进行景区管理,成立西江旅游公司负责业态经营,调动村两委、建保会与村老年协会等主体,共同承担西江的社会管理工作,才谋定了西江苗寨跨越发展的大局。
(二)做细做好景区居民的旅游动员
让传统村落在保持原有生活状态的基础上发展旅游,就必须得到全体村民的认同与支持,否则就难以成事。取得这样的认同和支持,实际操作起来是非常困难的。在2008年,西江苗寨已有1200多户、5000多人,要让这么多的村民,尤其是因为基础设施建设而牺牲一定利益的村民,赞同和支持旅游开发的方案,困难之大可想而知。为此,在2008年“省旅发大会”举办前夕,雷山县委县政府派出了近百名干部组成工作组,进村入户广泛开展全民旅游动员。通过召开座谈会、村寨大会、培训会、入户宣讲等形式,在告诉村民旅游开发对西江村寨发展、脱贫致富带来的各种好处的同时,投入一定物力、财力,对有意愿开办餐饮、住宿的村民给予帮扶,耐心细致、手把手向村民传授各种旅游服务技巧,从而提高他们参与旅游开发的能力。近一年的动员、培训工作,不仅打消了大部分村民对旅游发展的顾虑,达成了旅游开发的认同与共识,还培育了西江苗寨社区大部分村民的市场参与意识,为西江苗寨后来大规模旅游开发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三)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进行市场化运作
旅游业是市场敏感性最强的行业之一。雷山县委县政府深知,西江苗寨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机会,不断发展壮大实力,必须有龙头企业。为此,雷山县人民政府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于2009年成立西江旅游公司,负责整个西江苗寨景区的景观打造、经营服务和市场开发。经过多年努力,到2018年2月,公司已发展成为拥有13个子公司,员工总数为700多人,总资产达17亿元的现代旅游企业。十年来,这个龙头企业就像一艘承载西江旅游发展的“航空母舰”,对整个西江景区起到了引领文化、引领客源、引领市场、引领服务、引领基础设施建设、引领品牌塑造的带头示范作用,为西江苗寨民族文化旅游十年快速发展和做强做大打下了牢固的根基。
(四)以民族文化之魂塑造旅游品牌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产品与服务跟艺术作品一样,不怕有缺点,只怕没特点。特色是文化的魅力之源,是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品质之基,西江苗寨的建设者和经营者深知此中道理。自2008年起,以西江旅游公司为主导,协同各方面的资源,深入挖掘苗族文化内涵,并对其内容与形式进行创新、优化,接入新的理念和新的表现方式,应用于旅游活动的文化生产与提供,先后打造了村寨夜景工程、推出“美丽西江”歌舞表演,设置20多个静态、动态、互动的民族文化展示点,将苗族刺绣、银饰锻造、蜡染制作、古法造纸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各种旅游活动中,创新出一系列游客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文化体验旅游产品。经过多年传承创新、挖掘打造,在众多的西江苗寨文化旅游体验产品中,“十二道拦门酒”“高山流水酒礼”“长桌宴”等旅游产品已成为旅游市场上最受游客追捧的旅游品牌。西江旅游公司又以“打造世界一流苗族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协同多个主体,持续举办苗年节、鼓藏节、古歌大赛等活动,不断提升西江苗寨文化的内在品质,并通过宣传营销、产品营销、网络营销等方式,积极拓展旅游市场,塑造旅游品牌形象。
(五)优化村落文化景观及其人文生态
作为旅游景区的西江苗寨,其核心吸引物是由上千栋苗族吊脚楼依山就势组成的庞大村落。这个物理空间,是西江苗寨的特色所在、核心竞争力所在。大部分游客到西江旅游,就是前来观看这一独具苗族特色的村落建筑景观。为保护好西江苗寨的风貌景观,旅游开发后,雷山县委县政府制定了《西江千户苗寨民族文化保护评级奖励办法》《雷山县人民政府关于西江千户苗寨贯彻落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的实施办法》等涉及物理空间优化与管护的刚性文件,加强了对吊脚楼建筑的保护,对批准新建、改建、维修的吊脚楼建筑明确了高度、立面、材质、色调等相关规定,以确保西江苗寨景区建筑风貌的一致,有效保护了西江苗寨的传统风貌。
苗族优秀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人文生态,是由西江苗寨的村民一如既往地以传承苗族优秀传统文化为荣为傲的价值观,以及他们凭借苗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旅游活动中赢得荣誉和财富后的审美取向等,累积而成的社会共识和文化氛围。显然,西江苗寨开发旅游的成功经验,同苗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必然联系。这种关系以公理一般的说服力,使政府、企业、村民坚信苗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西江苗寨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是西江苗寨发展旅游的特色之基,进而促成了苗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生态不断向好,保持着蓬勃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
(六)创立民族文化保护发展的利益共享机制
旅游开发不久,即在2009~2010年,西江苗寨就开始探索以民族文化资源为根据的利益共享机制。创立这一利益共享机制的初衷,一是保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二是共享旅游发展利益。自2011年起,这一利益共享机制就开始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并且实现了西江苗寨景区所有农户家庭的全覆盖。
西江苗寨民族文化保护发展共享机制的内容有三个部分。一是每年从景区门票收入中提取18%的份额,作为民族文化保护经费。2012年,西江民族文化保护经费发放金额为806万,2013年为1100万,2014年为1480万,2015年为2270万,2016年为2400万,2017年为2900万。二是“人人有份,户户受益”。按照《西江千户苗寨民族文化保护评级奖励办法》的规定,民族文化保护经费的发放以户为单位,受益多少取决于吊脚楼保护的程度和家庭人口数。2011年户均收益约为3600元,2016年户均收益约为17400元,2017年户均收益约为21000元。三是民族文化保护经费发放有严格的流程,且多主体参与。每年分上下半年各发放一次,全程都有村民代表参与和监督。
(七)培育社区脱贫创富的内生动力
实现社区居民的脱贫致富是西江苗寨发展旅游的最终目的。为了鼓励、引导村民主动参与旅游开发,培育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2008年,雷山县委县政府及旅游部门,对西江苗寨18户有意愿、有能力的农家乐接待户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帮扶,引导其参与旅游开发。这18户农家乐是西江苗寨农家乐的“种子”和示范。随着景区游客数量的迅猛增长,村民在旅游市场中获取的经验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的西江苗寨村民选择了在西江景区内创业。据不完全统计,西江苗寨景区现有农家乐接待户300多户,其中,有100多户是西江苗寨的村民经营的。如“侯家庄”“后粮仓”“农民画家”“卯得罗餐厅”“阿浓苗家”“阿幼民族博物馆”“西江饭店”等都是西江苗寨村民自主创业“创”出来的旅游接待品牌。这些旅游接待大户,每年每户的营业额在百万元以上。村民自办农家乐,大大提升了村民的创富能力,提供了成百上千的就业机会。西江苗寨村民依托旅游的创业,不只体现在农家乐的经营上,在住宿酒店、休闲娱乐、民族特色工艺品等方面,也极为突出。
(八)以“景区带村带县”共享发展成果
“景区带村”就是以西江苗寨景区为火车头,带动周边村寨尤其是贫困村寨发展,实现多村共同富裕。西江镇共有十多个村属于贫困村。自2008年旅游开发后,为带动西江周边村寨的发展,雷山县委县政府就着手实施“景区带村”方略,让这些贫困村寨与西江苗寨一道,共享旅游发展红利。
西江苗寨实施“景区带村”的具体做法是“三带动”,即产业带动、发展带动和就业带动,三个方面同步进行。
产业带动和发展带动,就是以特色产品的生产与供给构建链条关系,把西江苗寨旅游形成的需求导入周边村寨,促使其形成特色产业。比如,西江苗寨景区内巨大的茶叶消费需求,被导入脚尧、黄里等村,这些村寨就产生了茶产业,种茶制茶村民就得到了脱贫创富的机会和条件。又如,西江苗寨景区巨大的银饰工艺品需求,被导入享有“银匠之乡”之称的控拜、麻料等村寨,有力地拉动了这些村寨的银饰加工业发展,银匠之家纷纷脱贫致富,成为富在深山的村民。再如,随着西江苗寨旅游的迅猛发展,连城、营上等村寨的种养殖业、餐饮服务业、民俗酒店等行业也迅猛发展。西江西部服务区于2017年上半年建成开放,营上村很快发展出几十家饭馆、酒店,新兴业态迅速萌发,已经粗具规模。就业带动,就是把西江苗寨旅游大发展所产生的就业机会,传送给西江苗寨景区附近各村寨,促成其就近解决生计问题。据不完全统计,西江苗寨及其周围村寨,约有2000~3000名村民常年不间断在西江苗寨景区打工,每个村民月收入2000~3000元。因为“景区带村”实施的成效显著,西江苗寨景区于2016年被列为国家80个“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之一。
在“景区带县”方面,西江在旅游井喷式发展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不仅带动周边村镇脱贫致富,还带动雷山县旅游业的发展。2008年雷山县旅游综合收入为2.85亿元,其中,西江景区为1亿元,占比为35%;到了2017年,雷山全县旅游综合总收入为77.37亿元,其中西江苗寨为49.91亿元,占比上升为64%。由于旅游业产业链条较长,加上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经测算,依托西江旅游业发展,直接和间接带动整个雷山县脱贫致富的群众至少在5000人以上。
(九)善用苗族民间智慧进行景区社会治理
开发旅游后的西江苗寨,是传统生活方式与现代生活方式交织的空间,其社会治理工具和手段,必须兼备传统与现代,换言之,只有将传统社会的组织形态和治理智慧,同现代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进行无缝衔接,才能实现有效治理。2008年以来,西江苗寨景区一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强化组织建设、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和加强景区联动等手段,夯实村级国家基层组织,促进村民自治,发挥出村两委在维护景区秩序、规范游客行为、建筑风貌保护等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二是根据景区社会治理日渐复杂的情况,专门设置了房屋建筑保护委员会、老年协会、西江商会等村寨民间组织,协同政府一道处理因旅游开发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三是以“四个一百二”村规民约、“扫寨”“议榔”“鸣锣喊寨”等苗族民间智慧为治理工具进行景区社会治理,效果极为明显。
(十)与时俱进创新景区管理机制体制
为进一步理顺西江景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2012年,雷山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将西江镇交由雷山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托管,西江景区管理局、西江旅游公司一并划入园区管委会。配齐配强西江景区管理局领导班子,将驻西江的相关执法部门(西江镇公安派出所除外)和西江景区管理局人员划入园区管委会综合执法大队,由园区管委会统一管理。通过机制体制创新,明确了西江景区各管理主体和经营主体的职责与功能,尤其明确了西江旅游公司是市场经营主体,进一步提高了旅游发展的市场效率。
六 “西江模式”的价值及意义
在2008年前后,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是党中央提出的党和国家事业建设基本方略,是我国经济建设的行动准则,得到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广泛认同与积极响应。同期,贵州省大力实施的“多彩贵州”文化大省、旅游大省建设,正好在全省乃至全国闪烁着夺目的光芒,贵州上下的文化自信心空前高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是省委省政府不断强调的发展战略,西江苗寨以旅游为突破口,开启跨越式发展的破冰之旅。“西江模式”正是在这一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也是在这一思想理论指引下进行的。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起点,“西江模式”有着以下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一)为民族文化旅游带动地方发展提供新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对于民族文化传统资源的利用,促成了我国西部地区民族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但合理、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换,从而带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的成功案例并不多见。造成西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不理想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西部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地往往是居民与游客混为一体的景区,如何利用好当地民族文化资源,搭建平台进行市场化运作,协调好景区内各方主体的利益,既保证社区居民的发展,又保证旅游的健康运行对旅游开发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综观中国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其旅游发展模式有“村民主导”“行政主导”和“市场主导”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因为村民力量的分散,难以形成旅游发展的合力;第二种模式由于受行政力量的限制,对市场的敏感性不强,开展旅游业同样步履维艰。历经十年,西江苗寨以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为依托,采用市场化运作、党政强力推动、多主体共同参与、公司景村一体化的深度融合方式,各主体共生、共建、共享,建立了民族文化利益保护发展的共享机制以及利用民间智慧对景区进行有效社会治理,通过旅游带动了西江苗寨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发展,实现了西江苗寨从苗族传统村落向现代村落的巨大转变。在市场主导的基础上西江苗寨为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提供了旅游带动地方发展的崭新模式,这个模式蕴含着丰富的,可以值得借鉴和参考的旅游发展智慧。
(二)为民族地区文化保护发展提供新路径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总目标是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
贵州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生态和民族文化是贵州的两大宝贝。“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城镇化过程中,历史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与责任。近年来,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贵州在解决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问题上一直走在全国的前面,其民族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的井喷式发展就是最好的明证。这充分说明贵州在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上有着独到的“贵州见解”和“贵州智慧”。十年来,西江苗寨“以开发促保护,以保护促开发”,一方面制定相关利益奖励规程对以吊脚楼为核心的苗族文化进行保护,让家家户户都成为参与文化保护和受益的主体;另一方面通过民族文化的旅游化、经济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了苗族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场域的“价值再生”和“价值联动”,较好地解决了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问题。西江苗寨的个案证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并不是一个矛盾体,他们可以互为表里,相互促进。
(三)为贫困地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鲜活案例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也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为帮助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的脱贫、减贫,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做出了艰辛的努力,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作为扶贫的重要手段,文化旅游业在最近十多年来,受到民族地区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旅游是高度市场化的产物,由于诸多原因,民族文化旅游地社区居民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的意识和能力有一个长期培育、发展、成熟的过程。如何确保社区整体居民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实现共同脱贫、共同富裕?西江苗寨景区旅游开发者通过制度创新,设立民族文化利益共享机制,近年来让村寨社区居民每户每年都有万元以上的收入,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公平和正义的本质。同时,西江苗寨景区坚持市场化原则,通过旅游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旅游业,鼓励村民参与各种旅游经营,盘活整个社区的土地、房屋等资产收益,提高了村民的创富能力,确保了旅游在脱贫致富上的“市场效率”。
(四)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成功的“西江样本”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导性文件,指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3月10日,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在《人民日报》刊发《实行产业革命,振兴乡村经济》重要文章,指出“农村产业发展,不仅关系贵州280万贫困农民脱贫,而且关系2000万农民能否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小康路,是打基础、管长远的重大举措。必须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舍此别无出路”。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因此,如何选择适合于自身发展的产业路径是民族欠发达地区各级部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必须慎重思考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一些民族欠发达乡村因为没有结合自己现有的优势资源,盲目、仓促上马了一些切不实际的产业,导致乡村产业发展走了不少弯路,付出了不小代价。西江苗寨十年来之所以能够产业发达兴旺,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发展资源的正确选择,选择了丰富的苗族文化优质资源作为发展路径起点;另一个是在正确选择发展资源的基础上,优化景观景点及村寨人文生态,做出了走旅游产业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从而带动了西江苗寨十年来旅游产业的腾飞与做大做强。
七 主要结论
西江苗寨以旅游为突破口,经过十年撸起袖子加油干,实现跨越式发展,从一个长期处于贫困与偏僻状态的传统村落,变成一个每年创造数十亿元旅游综合收入、带动周边多个村寨共同走上富裕之路的品牌景区。这既是民族文化旅游的一个奇迹,也是乡村振兴的一个奇迹。西江苗寨的建设者、经营者、管理者用非凡勇气、过人智慧和真挚感情探索出来的“西江模式”,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对其进行事实判断、历史判断和价值判断,我们得出如下研究结论。
(一)西江十年发展是全面的科学的跨越式发展
这种跨越式发展,带来显而易见的变化是村落的物理空间形态、功能、业态、核心竞争力等发生巨大的改变,深层次的变化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环境全面提升,累积了迈向更高目标和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