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村寨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基础单位,是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场域,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资源。近年来, 民族村寨因其鲜明的民族风情和特色民居建筑而受到游客的青睐,成为游客追寻原始文化和自然风貌的重要目的地。然而,在旅游业态发展的同时,民族村寨也逐渐成为资本围猎下“千村一面”的标准化工程(何燕冰等,2020),面临价值科学甄别及运用不足,旅游资源挖掘程度不深,品质提升进程迟滞,旅游者情感体验不佳等问题。《“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2022)明确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快转变文化和旅游发展方式,促进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更好实现文化赋能、旅游带动,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由此可见,当前是民族村寨旅游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以旅游品质提升为导向,探讨民族村寨价值表达进而总结民族村寨型景区品质提升路径,不仅能解决民族村寨旅游价值供需不匹配的问题,也能促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场景借助于舒适物设施和活动,能将融入其中的价值与符号意义具体化,并与地方发展、社会生活产生联系(丹尼尔·亚伦·西尔等,2019)。在此思路下,一方面,改变民族村寨场景中的舒适物设施组合,能促进具有旅游品质的文化符号生成,实现民族村寨与高品质旅游体验的关联。另一方面,对民族村寨的价值功能进行更新,能实现民族地区社会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与经济可持续增长间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