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三省”革命遗址地处云贵川三省交界处,位于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林口镇鸡鸣三省村,距七星关区城区57公里,距离林口镇12公里,从七星关区市区出发到达遗址交通便捷,全程高速接旅游公路可直达。“鸡鸣三省”革命遗址坐落在三省交界处的三岔河,满山苍翠、河谷纵深、峭壁生辉、极目四野。以渭河、三岔河为界,景区与云南镇雄县坡头镇白车村隔渭河相连,与四川叙永县水潦乡岔河村隔赤水河相连,贵州地界在整个区域地貌中崛地而起,雄鸡一鸣三省皆闻,贵州省毕节市林口镇鸡鸣三省村由此得名。
三省交界航拍图
川滇黔三省交界贵州地貌图
“鸡鸣三省”革命遗址的历史由来
据《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记载:1935年2月5日,在川滇黔交界的一个鸡鸣三省的村子,政治局常委分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中央总的责任(习惯上也称之为总书记);决定以毛泽东为周恩来在指挥上的帮助者,博古任总政治部代理主任。会议还确定了中央红军的行动方向,放弃渡江北上的计划,确定在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的川滇黔边区机动作战,寻机创建新的根据地的战略方针。“鸡鸣三省”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意义重大,它坚决贯彻落实了遵义会议决定,完成了遵义会议尚未完成的中央最高层组织调整的任务,进一步巩固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贯彻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路线,为长征的胜利赢得了组织上的保证。
“鸡鸣三省”会议会址
“鸡鸣三省”会议的召开赋予了鸡鸣三省村特殊的历史意义和历史价值。1996年2月,由萧克将军题写的“鸡鸣三省”纪念碑落成。2009年,由世界文化地理研究院中国地域文化中心、中国无形资产研究院、中华口碑中心联合组成中国“鸡鸣三省”文化地理考察组,对林口镇等三省交界处进行考察。经过反复考察和比较研究,考察组评价出当今在中国诸多三省交界位置,有10处是最具代表性的“鸡鸣三省”标地,其中,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林口镇“鸡鸣三省”村位列第一标地。
萧克将军题写的“鸡鸣三省”纪念碑
新落成的“鸡鸣三省”纪念碑
“鸡鸣三省”会议雕塑
“鸡鸣三省”革命遗址的挖掘保护历程
在贵州省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关心下,“鸡鸣三省”革命遗址坚持深入挖掘研究好历史资料,科学策划实施好遗址保护工作。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贵州省文旅厅和省文物局等相关部门持续支持“鸡鸣三省”革命遗址挖掘保护利用工作,2002年10月,将“鸡鸣三省”确定为贵州青少年爱国教育基地,为贵州省红色经典景区。2017年11月,“鸡鸣三省”红色文化创意景区被列为贵州省100个旅游景区建设名录。2018年,“鸡鸣三省”会议会址被公布为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授予贵州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近年来,“鸡鸣三省”革命遗址的保护利用充分挖掘中央红军长征转战贵州期间召开的“鸡鸣三省”会议史实,结合贵州省脱贫攻坚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启动了建设了“鸡鸣三省”红色文化创意景区的建设筹备。规划建设以红色文化为灵魂,以峡谷风光为载体,融入民族风情、养生文化及山林生态环境,形成以红色研学、生态保护、峡谷探险、山林养生、文旅体验等多模式融合的复合型红色旅游景区。景区总规划面积5430亩,规划总投资23.58亿元。
鸡鸣三省交界处观景台
“鸡鸣三省”纪念碑梯道
目前,已建成景区旅游公路、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景区路网、鸡鸣三省纪念碑、绵绣江山广场、会议会址、陈列馆、雄鸡唱晓观景平台等项目,于2018年6月对外开放,截止目前共接待游客32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6亿万。景区二期工程红韵苗街、荷花池、三圣宫、古驿客栈、将军碑林、周家大院等景点正在建设中,预计于2019年底建设完成。
鸡鸣三省观音岩川盐古道
绝壁流星
景区以修缮“鸡鸣三省”会议会址为核心,挖掘了大量长征遗址,为让各界群众全面学习了解长征文化,体悟和弘扬长征精神,毕节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鸡鸣三省”革命遗址,开发建设了大量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项目设施,包括:“鸡鸣三省”会议展陈室、“鸡鸣三省”纪念碑、重走长征路、将军碑林、红色雕像和浮雕等项目。
锦绣江山
“鸡鸣三省”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助力毕节试验区脱贫攻坚
“鸡鸣三省”革命遗址和红色文化创意景区于2016年启动建设工作以来,不但解决了几百年来阻碍三省交界处群众的交通问题和生态开发保护问题,还促进近千名外出务工群众返乡创业就业,仅景区建设工地就解决临时就业200余人。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鸡鸣三省村104户群众将得到集中安置。景区管理处积极引导周边村民在景区内开设餐饮和旅游商品店6家 ,带动景区周边农家乐10余家,解决就业人数120余人,其中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60人脱贫,形成了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建设促进红色旅游发展,红色旅游助力革命老区社会经济发展,真正促进了革命老区实现脱贫攻坚,让新时代发展红利真正惠及革命老区人民。
(陈莹莹)
【责任编辑: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