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明朝廷决定废除思南、思州两宣慰司,将其所辖39个长官司及其间一州一县分设为铜仁、石阡、乌罗、思南、镇远、思州、新化、黎平八府,委派流官治理,并建立“贵州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十三布政司),揭开了贵州大规模“改土归流”的序幕,使贵州变成了省一级的行政单位,成为明朝的第十三个专省。由此,开创了贵州历史的新纪元,揭开了贵州这片“化外之地”与中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面接轨的新篇章。对于贵州来说,这无疑是划时代的事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因此,历史学家将1413年称为“贵州年”。
在废两司、置八府、建行省、“改土归流”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铜仁终于闪亮登场,成为贵州历史舞台上举足轻重的角色。
铜仁是贵州东部“门户”,是西南地区连接中原地区的枢纽。铜仁的锦江通沅水、过洞庭、下长江,是当时黔东地区对外交通的黄金水道。铜仁府的建立,使铜仁成为了黔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据府志记载,当时铜仁的水码头曾经是“舟楫往返,商贾云集”,而从中南门到清浪街,则是“车水马龙,商铺林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
铜仁的开发始于明代。雄才大略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以他独特的战略眼光,看出铜仁乃至贵州这片土地的重要战略价值。他曾经说过:“那片三不管的地方,恰恰是头等要经营的战略要地。”公元1372年(明洪武五年),朱元璋颁旨,改“铜人大小江蛮夷军民长官司”为“铜仁大小江军民长官司”。“铜仁”由此定名,一直沿用至今。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赋诗曰:“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赛江南”。为了开发贵州,朱元璋开始在贵州大规模“屯田”。由此发端,中原地区的军队、家属以及商人匠人等各色人等源源不断进入贵州,一轮接一轮的移民潮,不仅给贵州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也改变了贵州地区的社会结构,由那时候起,各种营屯(军屯)、民屯、商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这片土地上。这些“屯”,最后都化为了村寨。至今,在铜仁及其周边地区,以“营”或“屯”命名的村寨还比比皆是,如滑石营、豹子营、正大营、阿拉营、盘石营;如熊家屯、楚溪屯、余溪屯、白果屯、德胜屯等等。
在明代,朝廷驻扎在贵州的官兵主要集中在铜仁、松桃一带。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朝廷任命石邦成为贵州总兵(相当于现在的省军区司令员), 移驻铜仁。此后,先后有十四任朝廷总兵常驻铜仁,由此可见铜仁当时在军事上的重要位置。
为巩固边疆,防止“苗变” (苗民起义),明代统治者曾三次(1554年、1614年、1622年)斥巨资在湘黔边界修筑“边墙”,后经清嘉庆四年(1740年)续建,终于形成长达380里的“南长城”。 (2000年4月,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哲文教授在考察“边墙”遗址之后,将“边墙”正式定名为“南长城”。)南长城的起点就在铜仁市碧江区的滑石营乡。如果说,中国北长城的“天下第一关”是河北的山海关,那么,中国南长城的“天下第一营”,就非铜仁的滑石营莫属了。
贵州省的形成是由东向西逐步推进完成的。当年,永乐皇帝建立的“贵州等处承宣布政司”,管辖范围包括东部的铜仁等八府及西部的“贵州宣慰司”。“府”为流官,“司”为土司,是一种“土流并存”的政治格局,后来土司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贵州省的版图才最终形成。时至今日。当年的八府,保留了“府”的规格与地位的唯有铜仁。(当时的“府”,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
上述历史事实表明,铜仁是大明朝时期的边关重镇、边塞重城,它是贵州省的发祥地,是贵州开“省”的地方。
摘自贵州政协报
作者:张西铭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太神奇了吧?四枚硬币就这样不知不觉完成了时空转换!关注微信公众号“gzzhengshi”回复“神奇”,查看操作过程哦!
返回搜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