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二十四节气”展览馆、博物馆,将“二十四节气”向海外传播......连续几年的全国两会都有代表委员关注这一集时令、天气、气候、风俗、礼仪等为一体的文化瑰宝。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太阳、地球和天气”。太阳、地球、天气与“二十四节气”有什么关系?小伙伴们朗朗上口的“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
嘉宾: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正研级高工 毛留喜
记者:中国气象报记者 颜昕
以太阳为“表”的文化瑰宝
记者:日常生活中,想知道时间就看表、看手机。古人靠什么判断时间和节气?他们是不是也有特殊的“表”?
毛留喜:古人有特殊的“表”,就是太阳。太阳照射地物形成的影子就是指针。
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古人观察到一年里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在不断发生变化,树木和房屋经太阳照射,投下影子的方向和长短是有规律的,且年年如此。用一天之内影子方位的变化来计时,一年之内影子长短的变化也算季节。如夏天中午,太阳位置高,影子也短。于是,他们在地面上树起一根竿,通过观察竿在正午时投下的影长来确定大致的季节,这种仪器被称为“表”。后来,他们又发现夏天总有一天竿影最短,而冬天也总有一天竿影最长。古人还专门给这两天取了名字,叫作“日至”,即后来的“夏至”和“冬至”。
图为圭表在冬至和夏至两天的影长示意图。(摄影:于龙 中国国家地理)
为了更准确测量日影长度,古人在地面上放置了一把尺子,称为“土圭”。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最终成功创造出了圭表,用于确定节气以及定出一年时间的长短。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古人视太阳从春分点,也就是黄经零度出发,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24个15度正好是360度。
随天气气候变化的智慧“坐标”
记者:我国幅员辽阔,最早发源并适用于黄河流域的“二十四节气”并不能一成不变地适用于全国。各地的人们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
毛留喜:虽然“二十四节气”起源于北纬35°附近的黄河流域并指导那里的农事活动,但是我国从南到北都可以使用。因为不同地区的人们结合本地天气气候,做了“本地化”的智慧改造。
黄河流域是世界上少有的兼有“大寒”和“大暑”的地区,这种气候下的农业也最需要指导。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太阳辐射、地理位置(经纬度和海拔高度)、距离海洋的远近以及地球运动、大气环流等影响,“二十四节气”客观反映了我国雨热同期、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二十四节气”指出了我国气候冬冷夏热这一最主要的特征和规律。
“二十四节气”就像一个坐标,不同地区的人们会结合本地的天气气候特征,在坐标里找到适合本地的农事节点,以便指导当地农事甚至生产生活。正是由于各地气候存在差异,流传下来的有关节气的农谚也不尽相同。如南北方种麦子的适宜节气,就有“寒露早,立冬迟,霜降前后正当时”“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等不同版本。
正是不同地区结合本地天气气候“本地化”智慧应用后“二十四节气”展现出不同的魅力,更具活力和生命力。
图为节气邮票。
记者:有网友问,天气气候是不断变化的,例如,全球气候变暖,“二十四节气”会不会过时?
毛留喜:天气气候有变化是正常的,“二十四节气”不会因为天气气候变化而过时。因为,“二十四节气”不是一成不变的,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完善,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新的内容会不断加入进来,例如新的农业技术、新的农事活动就会随之产生新的节气农谚等。
越来越流行的“世界语言”
记者:诗词、谚语、歌谣......贯穿衣食住行的各种习俗,人们用相同或不同的方式传承着这一通行“语言”。近年来,随着申遗成功,“二十四节气”变成了越来越流行的“世界语言”。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传承其文化价值?
毛留喜:2016年11月30日,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决议,将“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不仅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而且鲜明地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理念,这与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的追求不谋而合,也就意味着“二十四节气”具有极强的现实价值和意义。“二十四节气”所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对生产生活的指导意义,更是人类应该敬畏自然,亲近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积极态度,这种文化价值是无法磨灭的。
传承、认同、融入是“二十四节气”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的原因,与之对应的饮食、娱乐等文化正在不断融入其中。日新月异的变化与古老文化传承的完美结合正是其魅力的源泉。(文/张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