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电影院当时是郑州唯一一家立体影院,就像现在的3d电影,需要戴眼镜才能看,由于制作相对麻烦,一般只播放《魔术师的奇遇》,电影票2角一张。
这张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中原电影院的门票,是王怀民父亲的收藏。当时为了节省纸张,中原电影院的电影票就印在印刷厂的废纸背面。
记者看到,河南人民剧院、中州影剧院、太康影院、郑州剧院、德化影院、东方红影剧院、群众剧院……这些电影票几乎包含了当时郑州市所有的影院。
1956年的剧票,当时的座位号还是手写的
王怀民说,当时郑州市文化生活还相对匮乏,家里只有一个收音机,看电影给他的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上世纪八十年代可以说是郑州电影最辉煌的时候了,场场爆满,经常买不到票,需要在门口等退票。那时候电影票也不算太贵,单位也会发,我一个月会去看几场。”
记者看到,除了五颜六色的电影票外,王怀民还收藏了数十份电影报刊,例如《中州银幕》、《百花影坛》等。王怀民说,这些报刊当时非常火,一角五分一份,大家都会互相传看、讨论。通过这些报刊,他们就知道这个月都有哪些好看的电影,什么时候会在哪个电影院播出。
几乎每一张老电影票都记载着一段美好的回忆。王怀民说,如今电视、电脑、智能手机普及了,人们看电影的方式也越发多样化了,但小时侯看电影点点滴滴仍是他最美好的回忆。
1978年,在父亲的影响下,14岁的王怀民开始收藏和郑州有关的物品,他最开始收集的是郑州地图,随后电影票、各种郑州杂志的创刊号、公交车票、从商品上撕下的郑州商标、老课本,王怀民的收藏品已经装满了整个书柜。
四十年过去了,每每翻看这些历史的印记,王怀民内心感慨万千,如今郑州发展日新月异,这些泛黄的物件更显得弥足珍贵,它们见证了郑州前进的每一个脚步。
对比着半个世纪前的电影票和现在的电影卡王怀民感慨万千
记者王妍斐
编辑李梨山
统筹刘芳郭涛返回搜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