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河南省政府在省会迁址报告中指出: “鉴于河南省会在开封市,位置偏于全省东部,指导全省工作多方不便;郑州市则为中原交通枢纽,为全省经济中心,将来发展前景尤大,如省会迁往该市,则对全省工作指导及上下联系均甚便利,对该市发展也大有裨益……”
按照计划,省会迁郑应于1953年完成,可是同期开始的“三反”“五反”运动推迟了省会搬迁计划。
1952年9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复函,同意将河南省省会迁至郑州
1954年一开春,省会搬迁就成为省委省政府的头等大事。8月8日,省委初定省直各单位搬迁时间表。
9月23日,省委决定分4批迁移省直机关:第一批11个单位共1035人当年10月6日~9日走;7日~9日第二批7个单位共1096人走;第三批省军区2275人,12日~15日走;第四批18个单位2015人,13日~16日走。
1954年10月14日,开封市召开大会,欢送省会迁郑;当年10月底,省直机关全部迁郑。
当时,在“讨论省直搬家”的省委会上,有一条“由于住房紧张,所有家属和保姆一律不搬”的硬性规定,让许多同志很难接受。
搬迁的那天,舅姥爷和同事乘着一列从开封直达郑州的绿皮车,到了郑州。下了火车,大家被带到了一片沙地上,周围有零星的几个不高的平房。领导指了指,喏,那里就是职工宿舍。
经纬路的命名
当时省直建筑委员会为省直机关在郑州市划定的建设区域为:燕庄以西、京汉铁路以东、金水河以北、现在的黄河路以南。
这个区域后来就被人称作“行政区”。城市主干道采取正东西、正南北走向,紧密连接老城区,使城市道路、街坊基本形成棋盘式风格。
1954年,由于省会迁郑,郑州市的城市规划需要重新设计。新规划的目标是要建设以工业、交通为主的省会城市。
金水路
由于地质、气候条件,京广路以西土质好、地下水位低,适合建设大型建筑,城市发展以向西为主,主要的大中型工业和市中心放在这一带,城市设计人口100万左右。
当时的行政区在金水路以北,有经一路,经二路,经三路,纬二路……为什么这么起名呢,据说当时郑州市长王均智在济南上过学,想到那里有经纬路,后来就根据经纬线给郑州这些路命名。
1904年,胶济铁路建成通车,济南纺织业较为兴盛,根据古时织物“长者为经、短者为纬”的称说,就命名西关外商埠区的东西方向道路为“经”。
从此,以铁路为限的“经一路”向南依次排列;把南北方向的道路命名为“纬”,从东起十王殿的“纬一路”依次向西排列,与经路垂直相交。
济南的道路命名是根据古时织物“长者为经、短者为纬”的说法,并没有按照地理学上的南北经线,东西纬线所命名。
而郑州这些经纬路则是考虑到经纬线,对东西南北道路做了重新的划分。把南北走向的称为经N路,东西走向的称为纬N路。
这样的称谓符合地球经纬度的走向,经纬之间的小街道称为政N街。
新省会的新生活
50年代,不像现在实行市场经济,当时还是有计划的供给制,为了迎接省会迁郑,郑州各界都做了充分准备:
合作社在省直区设立了菜场,布店,百货、副食品等门市部;河南饭店门口设立了零售糖果、糕点、纸烟物品的小木房;还有照相、理发、洗染、自行车修理等门市部。
食品公司在菜场设立肉类门市部,已开始供应;煤建公司也设了煤场,供应燃料。明码标价,19家私营菜行在合作社领导下建立了价格制度。新建了河南人民剧院、郑州剧院和德济路剧院,……”
当时省直机关有自己的食堂,3分钱可以吃上一份菜,5分钱就能吃上肉。其实在要求不高的当时,待遇算是不错的了。
刚到郑州,由于单位宿舍楼不够,三个人住一间房。当时有的同志已经结婚,像舅姥爷这样还没有结婚的同志不多,但是最后都暂时安排到一个房间,有的时候假期一个屋里装满了人,三个家庭团聚在一起,热闹得像过年一样。
那个时候省委大院这一片还是荒地,隔着窗子往外望,可以看见波光粼粼的金水河。那个时候苦中作乐,大家就把这里当成开封,金水河是开封的包公湖,德化街是开封的马道街。
后来,宿舍楼慢慢盖起来,条件好了,舅姥爷在郑州业成了家,把舅姥姥接到了省城。
那个时候金水大道非常宽,金水河两岸都是空地,同事们在那里种了玉米、花生、南瓜,自给自足,逐渐习惯了新省会的生活。
法国梧桐
当时郑州还是沙城,几乎没有树,风沙大得不得了。一到春天和秋冬交替的时候,沙土遮天蔽日。
郑州的风沙源有两处:一处在京广铁路西,荒地连着沙丘,最有名的是碧沙岗,原来叫“白沙岗”;另一处在郑州的东北部,那里是沙海茫茫,就是现在的花园口、柳林镇一带。
流动沙丘也时刻威胁着郑州城。那个时候虽说没有pm2.5指标,但是郑州经常是看不到蓝色。郑州东边是沙区,西边是黄土丘陵,再加上紧邻黄河,土地沙化很厉害。
现在,金水区是全市最繁华的地方,可是1953年前还是沙岗遍野,少有人烟。为了给省直机关创造绿色的工作环境,郑州市委决定种树治沙。
经过讨论,大家认为:法国梧桐树形好,生长快,树荫大;春天发芽又早又快,几天就长起来了;秋天落叶也快,十来天工夫就落完了,便于清扫。于是,大家决定在郑州广种法国梧桐。
法国梧桐其实原产地不是法国,而是英国,所以又叫英桐。因为上世纪,上海法租界首先引入这个树种作为行道树,所以以后大家都被这种树称为法国梧桐。
法国梧桐树荫非常大,容易生长,可以长到40米高。树皮经常脱落,露出光滑的树干。树叶大,一到夏天,树叶荫蔽,十分凉快。
法桐非常耐污染,少虫害,因此十分适合作为城市绿化的行道树种。它不仅是郑州的象征,在全世界法桐都十分有名,随着行道树的广泛种植,它先后传播到其他城市,并成为包括纽约、巴黎、郑州、上海、马德里等城市的象征之一。
从1953年,郑州市开始大量栽种法桐,机关、学校、工厂的庭院也提倡大量植树。
市政府从农民手里买了大量土地,把如今的动物园、东风渠到省人大、肿瘤医院一带全建成苗圃,又在东南、东北方向大量种植刺槐,用以治理那里肆虐的流动沙丘。现在的森林公园,就是在那时栽种起来的。
第二次移民潮
郑州第一次移民潮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京汉铁路与汴洛铁路在郑州交汇,郑州作为商埠逐渐兴盛起来。铁路与纺织两支工人队伍先后到达郑州。
当时铁路员工有8000余人,纺织员工4000余人,连同他们的家属近3万人,将郑州的面积和人口扩充了一倍。
第二次是20世纪50年代,郑州被确定为新型工业基地,省会迁到郑州后,郑州迎来了数以万计的工人、知识分子、技术人员、教师以及一些管理干部。
他们以支援内地建设的名义来到郑州,当时郑州人口达到14.8万,城区面积库达到11.5平方公里。
随着一五计划,国棉一、三、四、五、六厂、二砂场、油脂化学厂、郑州面粉厂、郑州电缆厂、郑州肉类加工厂、郑州火电厂、郑州卷烟厂等一批工厂的建立,郑州的经济很快跃升到全省第一,实力也远超开封。
伴随省会迁郑,1956年至1959年这三年间,郑大、农学院、河医、郑州工学院、省中医学院以及纺织学校、电力学校、商业专科学校、师范、幼师、机械制造学校、省市技工学校等近百所大中专院校由外地迁郑或在郑建成。
省体育场、风雨球场、河南饭店、郑州饭店、百货大楼、河南人民剧院、省工人文化宫、中原电影院等文化体育场所也相继建成。
1954年,郑州开始有了公共汽车,同年建成柿园水厂。1959年,郑州城区面积已达50平方公里,人口50多万。
这时的郑州才像个省会了。当年的《河南日报》社论评说“省会迁郑是河南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从那时起,郑州才真正扮演了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角色。
现代的郑州,燕庄没有了,金水路立交,中州大道两旁连接着老城和新区。绿地在立交桥下边,开着车走在立交桥上很难看到城市的绿色。想找当年的法国梧桐只能到经纬路这些老城街道里,历史在渐渐的消逝。
郑州是一个新城市,因为它不断有外地人涌入,发展快,变化大。郑州也是一个老城,那些记忆上了年头,被岁月有意无意的掩藏。
“新郑州”会变老,可是郑州依然年轻。乡愁是父辈与子辈之间的凝望,是郑州剪不断的经纬线。
作者简介:
曹路,河南开封人,笔名立言,现为新乡市群众艺术馆导演,热爱家乡这片热土和脚下的历史。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