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成 燕 通讯员 金 涛 郝宏伟
核心提示
黄河奔腾,邙山吐翠。在老郑州人记忆中,黄河、邙山永远是心中最温暖的记忆。翻看几十年前泛黄的《郑州日报》、《郑州晚报》,你会发现:那道永恒的风景线,不仅是构筑郑州城市供水的生命线、保护生态郑州的天然屏障,更是激励人们奋进前行的精神动力之源。因为,从上世纪70年代起,成千上万市民就曾来这里挖过河、种过树,那顶着漫天风沙、凛冽寒风战天斗地的壮志豪情早已镌刻在人们内心深处;而不少市民的学生时代,也和美丽的黄河风景区紧紧相连,风华正茂之时,他们都曾来爬过邙山,登上极目阁远眺黄河,憧憬美好未来……
总有一种力量让人泪流满面;总有一种精神催人砥砺前行。在党的93岁华诞即将到来之际,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之时,记者再次走进黄河风景区,登上巍巍邙山,眺望大河东流,听老职工讲述激情燃烧的岁月,忠实记录“邙山精神”对一座城市的深远影响。
“邙山精神”感动绿城
历史不会忘记,郑州人民不会忘记。
忆往昔,提起郑州邙山提灌站、黄河游览区、黄河风景名胜区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想必很多市民会感慨万千。因为,那片广袤的黄土地,曾经留下他们青春奋斗的足迹,浇灌出一段激情燃烧的难忘岁月。
往事并不如烟。1970年7月1日,郑州邙山提灌站动工兴建,修成主渠道40公里,隧道6条,渡槽3座,桥、涵、闸、坝100余座,提灌站分两级提水。这个历时2年3个月、先后有400万人次参加的浩大的工程竣工后,有效缓解了市民“吃水荒”,还成为凝结群众集体智慧、全民参与的民心工程典范,“邙山精神”也从此在市民中广为流传。
提起这段难忘经历,黄河风景名胜区原副总工程师——年近八旬的张新才依然记忆犹新。当时听说“引黄上山”可解决郑州“水荒”,全市上下欢腾鼓舞,各条战线人员纷纷加入建设大军。大家来到黄河边,破山、挖渠、背石、运料、推土、打夯……“来自古荥公社黄河桥大队的‘铁姑娘战斗班’,最小的只有十五岁。‘师家河战斗排’由100多位农民兄弟组成,肩负着最艰苦的打隧洞工程,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由于提灌站建设期非常紧张,广大建设及设计人员常年在窑洞里打地铺睡觉,吃住在工地,几个月都不回家一次。“当时我家在巩义,一年才回家一次,大家都不喊苦不叫累,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早日让郑州不缺水!”聊起难忘经历,张新才激动地说。
在“邙山精神”感召下,提灌站建设进展迅速。“该工程从邙山头至西流湖绵延25公里,总干渠6条隧洞全长3400米,共挖土方350万立方米,砌石55000立方米,共用400多万个工日,最多时抽调10万人同时建设。”时至今日,张新才的笔记本上还清楚记录着这些数字。
张新才回忆说,提灌站建成初期,由于是先提水,后沉沙,造成了泥沙淤积。所以每年市政府都会动员市民前来挖河、清淤。那些年,到黄河边挖河成为老市民心中难忘的风景。为植树造林,治理风沙,从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邙山开始进行荒山绿化,市政府曾动员众多机关、厂矿、学校等单位职工来这里种树。翻阅泛黄的《郑州晚报》,一篇篇新闻报道忠实记录了这片土地和市民的血脉深情:来自各行各业的群众多次集体来到邙山种树,由于邙山自然条件恶劣,不宜树木生长,大家就三番五次补种,直到一棵棵幼苗长成参天大树。
“精神圣火”薪火相传
40多年弹指一挥间,回望黄河风景区走过的铿锵历程,你会发现,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母亲河留给我们的记忆永远斑斓。而“邙山精神”接力棒也在一代代“黄河人”中薪火相传。
“七一”前夕,记者来到该景区,与多位老员工聊天攀谈。看着他们坚定的目光,听着他们朴实的讲述,感受着一代代“黄河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脑海中清晰浮现出“艰苦奋斗、知难而上、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邙山精神”群体浮像。
年近八旬的张新才不仅是“邙山精神”的见证者,更是实践者。这位可敬的老人,扎根邙山40多年,退休十多年来依然忘我地投入景区建设中。从建设炎黄巨塑到黄河地质博物馆,从景区入口改造到邙山干渠复线工程,你都能看到他在工地忙碌的身影。张新才不求名利、敬业奉献的工作态度,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工作作风,永远激励着年轻的“黄河人”拼搏向前。“炎黄二帝”塑像的设计者——吴树华,也令人心生敬佩。由于患有严重的糖尿病,他每天需要注射胰岛素才能维持正常工作,可年逾古稀的他依然忘我地为百位历史名人像文化项目建设辛勤耕耘着。
已“扎根”邙山34年的黄明利,从17岁就来到该景区上班。身为黄河风景区规划建设局局长,邙山变绿的艰辛历程让他感慨万千。“邙山土质属于湿陷性黄土,又非常缺水。同样一棵树,在山下长1年,在山上就需要长5年。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是扛着水管上山引水,浇灌树木,要想种活一棵树,经常需要补种三五次。那时候,全市人民几乎都来邙山种过树,因此葱茏邙山凝结着全体市民的汗水。”
51岁的楚秀珍去年刚退休,因技术精湛被景区返聘。她1979年就开始扎根邙山。“我们那时住在邙山窑洞,一两个月才回家一次,我在绿化岗一干就是30多年。我们景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雒国栋大学一毕业就来到景区,在这里一干也是30多年啊。有不少职工是几代人扎根邙山,这种血浓于水的感情汇成了巨大力量推动着景区发展。”谈起与景区的深厚感情,楚秀珍激动地说。
弓青建、夏新军“老哥俩”干的是同一工种——邙山供水干渠巡线工。不管烈日炎炎还是滴水成冰,不管倾盆暴雨还是狂风大作,他们都要冲到户外,徒步检查供水干渠,看看有无阻塞、决口,有无水源受到污染。51岁的弓青建在这个枯燥的岗位一干就是30年;夏新军从部队转业后也已巡线20年。“我们巡线的地方没法骑自行车,只能靠双脚走,经常顶着大太阳走几公里路都见不到一棵树。但一想到守护的是郑州供水生命线,就感到特别光荣和自豪。”“老哥俩”朴实的话语让人感动。
38岁的孙宝建为黄河供水旅游公司原水供应部工会主席。作为基层骨干,他已经在景区工作19年。“邙山精神其实就是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今年春节前夕,黄河遭遇罕见的枯水期,为保城市供水,我们分三班倒24小时连轴转,连续奋战了近一个月,终于在大年三十那天完成了保供水的重要使命。”
在该景区工程指挥部王颜增班长的记忆中,进入新世纪之后,黄河风景区迎来了大建设、大跨越的快速发展期。从景区出入口基础设施改造到炎黄巨塑项目落成,从黄河地质博物馆建设黄河碑林落成,从景区提升工程到邙山干渠复线工程启动,一个个大项目不仅推动了景区发展,也让“邙山精神”进一步锤炼升华。“2007年炎黄塑像落成倒计时100天的日日夜夜,让我终生难忘。为了工程高质量高标准按时完成,景区雒国栋主任带领我们全体干部职工争分多秒,日夜奋战,终于让106米高的炎黄塑像矗立在黄河岸边。在4月18日举行的落成庆典上,几万名海内外华夏儿女拜谒炎黄塑像,华夏儿女从此有了共同的精神家园。”
“踏石留印”勇于担当
忆往昔,峥嵘岁月。
1952年,毛泽东主席在郑州邙山视察黄河时指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1972年,郑州邙山提灌站全线竣工投用。
1981年3月,市政府下文,该提灌站更名为郑州市黄河游览区。
2002年,该游览区更名为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并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07年4月18日,经过20年运作建设,全球华人的重要文化标志——高达106米的“炎黄二帝”塑像在黄河之滨举行落成庆典。至此,被专家称为跨时最长、题材最宏大、建筑过程最复杂的炎黄塑像巍然屹立母亲河畔。随后几年,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博物馆、黄河碑林相继建成开放。
2009年,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更名为郑州黄河生态旅游风景区管委会,国务院批准该景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011年,建设郑州黄河滨河公园的宏伟构想盛装起航,绽放出夺目光彩。
2014年4月,郑州黄河生态旅游风景区荣获“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旅游名景”。
回首过往,一串串坚实足迹为该景区传承实践“邙山精神”写下了最生动的注解。
“邙山精神”到底是什么?接受记者采访时,郑州黄河生态旅游风景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雒国栋坚定地说:“‘邙山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知难而上、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担当精神。这种精神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它深深地镌刻在每位‘黄河人’的内心深处,不仅开创了历史,更影响着未来。”
这种朴素的精神也影响感召着成千上万绿城市民。
曾记否?少年时代,我们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爬邙山,登极目阁,观大禹像,然后在黄河母亲像前留影。成家立业后,我们时常带着年迈的父母去黄河风景区游玩,一边听他们讲述青春时代在黄河边挖河、种树的难忘经历,一边拜谒雄伟壮观的炎黄塑像,乘坐水陆两栖气垫船欣赏壮美黄河,憧憬美好生活。
想必每个人心头都有关于黄河、邙山的美好回忆。从市民珍藏的那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中,曾经尘封的记忆瞬间被激活。正是在每一次与黄河、邙山的深情凝视中,我们感受到了自然和精神的双重力量。
的确,黄河以其“万里黄河万古流,哺育群生半九州”的气势,决昆仑、触龙门、惊天动地走风雷、气吞万里,魂统九州,雷奔大海。黄河流经郑州黄河风景区,更以其“悬、险、荡、阔、浊”之奇,构成一幅百里山水画卷。
我们坚信,正是在一次次与黄河、邙山的深情对话中,在辛勤汗水的尽情挥洒中,在对这片黄土地的深沉热爱中,一代又一代“黄河人”坚守着不变的信念,传承着朴素的“邙山精神”,弘扬着“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韧信念,永远不畏艰难,砥砺向前!
记者手记
每次行走在黄河风景区,总能进入品读人生的深远境界。因为,在黄河、邙山的相互辉映中,你不仅能饱览壮美雄浑的自然风光,领略波澜壮阔的人文历史,还能感受到撼人心魄的精神力量。
在郑州,恐怕没有哪家景区,能像黄河风景区一样,与市民有着如此千丝万缕的联系,能触动千万市民心中最珍贵的记忆。任时光飞逝,任斗转星移,任沧海桑田,永远不变的,是“黄河人”朴实的笑容,默默耕耘的身影,务实拼搏的行动。当汗珠匝地浇灌出漫山苍翠,当老茧满手创造出鲜花遍野,你会惊叹于景区干部职工几十年如一日的拼搏和坚守。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如此执著和坚定?
“几十年了,看着邙山越来越绿,景区越来越美,我们就为自己的工作而自豪骄傲!”职工们朴素的话语,也许是对这些问题最好的诠释。而“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和那种精神”早已深深融入了绿城的魂魄和血脉,化为珍藏在心底的永恒力量。
闲暇时到母亲河畔走走看看吧!那里大河奔流,金涛激浪,辽阔无垠,气象万千;那里邙山吐翠,碧波荡漾,薄雾如纱,风景如画;那里护佑着我们的精神家园,心灵的故乡,前进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