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
07
为做好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巴南区文化旅游委成立专题调研组,深入基层走访镇街、企业,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结合考察学习周边区县全域旅游发展经验和做法,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一)资源情况
1.巴南发展基础强劲。
巴南位于重庆主城南部,属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之一,幅员面积1825平方公里,辖9个街道、14个镇,常住人口130万人,是面积最大的中心城区。巴南区位优势突出,是“重庆—东盟南向国际物流大通道”的起点,8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铁路东环线贯通南北,佛耳岩码头连通长江黄金水道,共同构建起公、铁、水多式联运的综合物流枢纽。巴南城乡均衡发展,是重庆首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之一,拥有西南地区首个大型城市体育文化综合体,巴滨路绿色亲水岸线成为市民“打卡”胜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效显著,拥有美亨柚子股份合作社等国家级示范社,巴南银针茶叶、鱼洞乌皮樱桃等全国名特优农产品享誉国内外。巴南产业基础雄厚,重庆国际生物城正式落户,公路物流基地成为全市“1+3”国际物流分拨基地之一,已形成生物医药、商贸物流、军民融合、“数智”经济、生态创新等五大产业集群。
图1:巴南特色2.巴南自然条件优越。
沿江、傍泉、依山、临湖、环岛,拥有60公里长江岸线,48条大型河流,96座水库,4座江心岛,有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近50%的森林面积和全市近50%的温泉资源。立足富集的资源优势,巴南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不断强化“乐享四季·生态巴南”旅游形象,努力打造旅游业发展升级版。全区现拥有丰盛古镇、东温泉、南温泉等一批著名景区,国家A级景区8个(4A级景区5个),都市游、乡村游、古镇游、温泉游、康养游等蓬勃发展,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区”、西部第一个“中国温泉之乡”、全国首批“国民旅游休闲胜地”、“山水园林城市”,是名副其实的山水之城、养生之城、休闲之城。
图2:丰盛古镇
3.巴南历史文化悠久。
巴南是重庆巴渝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传承地,也是重庆唯一带有“巴”字的行政区,其前身是千年历史名邑巴县,从巴族、巴国、巴郡、巴县,到现在的巴南,拥有近3000年悠久历史,孕育了坚韧顽强、开放包容、豪爽耿直的巴南人,这里先后涌现出“以头留城、忠信两全”的英雄将军巴蔓子、“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近代民主革命家政治家杨沧白、新中国首任女大使丁雪松等一批优秀人物。巴渝文化、抗战文化、民俗文化、古镇文化等异彩纷呈,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泉抗战旧址群(校长官邸、陈立夫陈果夫官邸、孔祥熙官邸、林森别墅、中央政治学校研究部旧址彭氏民居),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不可移动文物1485处;有可移动文物2989件/套,其中珍贵文物210件。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丰盛古镇,有传统风貌区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个。木洞山歌、接龙吹打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是巴南的传统品牌,13项市级非遗项目,60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断发展,打造了“巴歌渝调”等系列精品节目。通过“老外@Chongqing·体验非遗”、中华山水茶道文化节、重庆市“双晒”等大型系列活动,木洞山歌等品牌走出过国门,成为连接世界的文化桥梁。
图3:木洞山歌表演现场
(二)全域旅游发展情况
近年来,巴南区紧紧围绕“国际知名温泉旅游目的地”“都市休闲旅游目的地”目标建设,以“抓大文旅促品质化”为工作主线,大力弘扬优秀巴渝文化,加快发展全域旅游,深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1.机制体制逐步成熟。
一是形成了全区“1+4+N”的文旅产业发展机制,即区文旅产业管委会牵头,区文化旅游委、区农业农村委、区城乡一体中心、区公路公司分别牵头推进,各部门、各镇街齐抓共管,文旅发展意识不断强化。
二是全区全域旅游格局初步形成,都市片区,巴滨路正日益成为重庆市民休闲新热点,华熙文化体育中心、汉海海洋公园、西流沱小镇等一批重点项目全市影响力不断提升;东部片区,丰盛古镇、东温泉、木洞河街、羊鹿山景区等景区优势互补,形成东部旅游环线;中部片区,云林天乡、二圣茶园、南彭多彩植物园等农旅融合项目成效初显,拾山房、花镜院子、别花山房等特色民宿逐步形成产业带,成为主城都市区的乡村旅游精品。南部片区,引进了圣灯山康养农旅小镇、双寨山国际养生源等龙头项目。
图4:西流沱小镇
2.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一是抓招商引资,圣灯山蓝城康养农旅小镇、双寨山尚善国际养生源、一品幸福田园小镇、惠民都市原乡艺术小镇等重大农文旅项目建设有序推进。2020年1-11月,全区24家规上文化企业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31亿元,同比增长约25.09%;2020年1-11月全区旅游综合收入118.77亿元。
图5:圣灯山镇云豁寺
二是抓旅游品质,做好全区景区和通景道路环境整治,开展景区标准化建设,完善旅游要素,修缮文物古迹,南温泉等景区品质全面提升。近两年,羊鹿山景区、重庆汉海海洋公园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0年二圣镇集体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丰盛镇油房村被评为全市乡村旅游重点村。民宿产业逐步成形,全区精品民宿共32家,别花山房等成为文物老宅重新利用典范,假日期间巴南民宿客房预订率达100%。
三是开发设计文创产品,提炼巴文化元素,打造巴南文旅“巴巴虎”IP品牌,开发了“巴巴虎”盲盒、手袋、布偶、豆干等系列文创产品,“巴巴虎”盲盒荣获2020“重庆好礼”旅游商品(文创产品)设计大赛银奖。
图6:“巴巴虎”全家福
3.旅游服务不断提升。
一是做好全域旅游发展统筹,形成《巴南全域旅游整合发展与运营策划》成果,完成资源普查工作。开展旅游环境综合整治,以A级景区创建与复核为切入口,我区7个A级景区顺利通过全市复核评定。
二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全区旅游发展交通组织方案,推进多条旅游公路建设,瓦青路、东温泉绕景路已建成通车,圣灯大道加快推进,旅游交通导视系统基本实现全覆盖,不断更新建设天坪山等片区旅游交通导视牌,丰盛古镇等一批旅游集散中心、接待中心建成投用,已完成新(改)建旅游厕所98座,实现A级旅游景区、三星级及以上酒店和重点旅游区域免费wifi全覆盖,打造了丰盛古镇等智慧旅游乡村示范点。
4.宣传营销不断加强。
一是用好市级平台。2019、2020年全市“晒文化晒风景”活动获得“最佳传播奖”。2020年全市“晒旅游精品晒文创产品”活动,打造了“巴巴虎”IP品牌,开发了“巴巴虎”系列文创产品,叫响了“老巴县最重庆”文旅推广语,总体关注度近1亿人次。
二是办好旅游节会。连续举办2019、2020中华山水茶道文化节,向外界展示了巴南的山水之美、城市之美、人文之美,开展了招商引资、温泉论坛等系列子活动,扩大了节会影响,2020年南温泉灯会也让南温泉景区在全市展现了新的形象;积极参加西旅会、西洽会等全市重大节会,2019年西旅会巴南展厅受到关注,潘毅琴副市长专门到巴南展台指导;每年常态化策划举办文化旅游惠民消费节等各类旅游推介活动100余场。
三是推进智慧文旅建设。“一机游巴南”正式上线,完成微官网建设。扎实推进智慧旅游示范点创建,云林天乡景区、丰盛古镇、羊鹿山景区成功创建全市首批智慧乡村旅游示范点。
5.市场发展平稳有序。
一是狠抓市场监管。建立风险研判机制和日常巡查制度,以新兴涉旅项目为重点开展行业监管,分析研判行业安全风险隐患,开展全区性专项整治行动,压实了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严格执行重大事项零报告制度,确保行业无安全事故和重大旅游投诉事件发生。
二是抓实市场监管。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动“放管服”改革,实现21项行政许可事项“一套标准”和动态管理,全区文化民营企业已达2587家。2020年完成299项行政许可、行政确认、公共服务办理类等6+1事项“减跑动”服务,行政许可事项承诺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平均压缩比例已达到90%以上,完成184家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年审工作。
图7:“老巴县最重庆”宣传海报
二、存在的问题(一)缺少核心文旅项目、核心旅游产品。
一是传统景点地位倒退、旅游项目特色主题不明显,相较成都还未培育出因消费文化而吸引游客的文旅项目。
二是旅游产品缺少核心竞争力,无法培育游客的文化消费依赖,从而以特色文化触发游客慕名而来的出游愿望。比如,南温泉,作为蕴含重庆人文历史记忆的传统景点,恢复昔日繁荣尚需时日。总面积25平方公里拥有古寨遗迹的樵坪山,“古巴渝十C景”之一的云篆山,主城第二大湖泊南湖,都有辉煌历史,也有先天禀赋条件,目前在重庆旅游市场中的地位大不如从前。
三是自然资源利用无序,同质竞争严重。如漂流、赏花、泡泉等项目开发散乱;有的建设初衷是农业项目,中途转为文旅项目,档次较低,影响力不够。
图8:“古巴渝十二景”之一的云篆山
(二)政策瓶颈制约。
一是前些年探索的“三创”用地、“四权”退出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旅游项目用地指标的问题,但由于要与村镇规划等衔接,工作推进较慢。再加上土地成本较高的问题,部分业主持观望态度,用地仍然是制约旅游项目落地、品质提升的瓶颈。
二是由于乡村旅游项目因土地权属问题,向金融机构融资时不能进行抵押。加之农旅项目投入周期较长,产生现金流较慢,金融机构为防范风险,不会轻易向农旅项目贷款,乡村旅游项目普遍面临融资难问题。
(三)基础设施欠缺,要素保障不足。
一是巴南文旅项目分布广,旅游基础设施欠帐多。无游客集散中心,大部分乡村旅游景点由乡村公路连接,没有突出重点旅游区域的旅游功能,19座以上旅游大巴无法通行,可进入性不强,严重影响了项目客流。
二是旅游景点的吃、住、行、游、购、娱、厕等要素配套也较为薄弱。部分偏远民宿和农家乐项目,还存在电话及网络信号差、电力供应不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区乡村旅游发展。
三是一些文旅项目业主自身实力不强,存在抢占资源现象。有的不懂文旅产业发展规律,再加上旅游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缺乏等,都制约着文旅的深度融合。
三、全域旅游发展建议围绕“重庆文化强市和打造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目标,建设“老巴县最重庆”品质生活目的地,建成市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一)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一是构建“四区四线”文旅发展新格局。围绕“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着力打好温泉牌、人文牌、乡村牌、都市牌,提升巴滨路、南温泉、云篆山等景区品质,成为重庆长江艺术湾区重要内容;推动东温泉、木洞古镇、丰盛古镇及两岛联动发展;打造天坪山乡村旅游公园,圣灯山、双寨山康养避暑区。
二是丰富文旅产品和业态。推动南温泉、东温泉市级旅游度假区提档升级,实施巴南“两江四岸”文旅提升工程,打响“天坪院子”精品民宿群品牌,推进木洞、丰盛等传统风貌区建设。推动文旅、康养、工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做好“巴巴虎”文旅产业,办好文旅节庆活动。
图9:天坪山乡村旅游
(二)做好“巴”文章,打造重庆老家的城市形象。
一是以“巴”为线,围绕“巴山、巴泉、巴茶、巴居、巴歌、巴人”六大版块。对巴南城市品牌形象进行全新定位,以“回家看看”为文旅消费新的触发点,让游客记得住乡愁。
二是做亮乡村休闲游品牌。发挥重庆主城最大生态田园的优势,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加大对镇街、企业文旅节庆活动的统筹指导力度,围绕四季主题策划举办节会活动,增加现场展示和游客互动环节,增强景点文化内涵,提升游客体验感知,做响区域性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品牌,从而引发旅游的裂变式传播。
三是开发突显巴南特点的旅游品牌产品。如茶叶、优质大米、特色水果、绿色蔬菜等巴渝特色农产品、生态产品,助推农民脱贫增收,厚植巴南生态宜居宜业、绿色环保的良好形象。
图10:巴南乡村
(三)进一步加强旅游配套建设。
一是要抓住全市交通“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契机,打造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努力实现“城景通”“景景通”,努力构建适应“快旅慢游”新形势的旅游交通体系。推进全区景区道路建设,对目前旅游线路道路有计划地进行升级改造,提升交通等级标准,解决区内交通“毛细血管”不畅问题,提高旅游交通通达性。
二是要进一步完善景区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旅游厕所、停车场、安全设施、交通标识等配套基础建设,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实现基础配套与产业发展同步推进。推动农家乐、酒店、旅游企业及乡村旅游集聚区实现通讯畅通、免费WIFI全覆盖等,不断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旅游服务。
三是要多从游客的视角审视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设计、建设、运营、管理都体现人文关怀,使用起来更加便捷、舒心。四是要强化要素保障。要下决心解决文旅项目用地难、融资难、人才缺、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增强项目业主投资信心和决心。
图11:巴南东温泉
(四)进一步强化旅游品牌营销。
一是打造云旅游平台,探索激发文旅消费潜力新模式。以云旅游发展为导向,引领推动景区设施设备更新换代、产品创新和项目升级,打造一批智能化、高品质旅游景区。充分运用虚拟现实(VR)、4D、5D等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立体、动态展示平台,为游客提供线上体验和游览线路选择,激发出游愿望。开发推广“一机游巴南”移动应用端,重点推进自助游览服务,门票线上销售、推进4A级以上旅游景区实现手机应用程序(APP)智慧导游、电子讲解等智慧服务。
二是打造旅游集市,做实文旅惠民消费季。以文旅惠民为落脚点,结合居民消费实际、旅游网红经济、文旅产业特色,联动打造成渝文旅消费季,联手打造旅游集市,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依托高速公路、高铁网络和站点,树立巴南旅游目的地宣传广告牌,推出“跟着高速去旅游”、“跟着高铁去旅游”系列营销活动,推出高铁(速)+景区门票、高铁(速)+酒店等快捷旅游线路和产品,探索一票游玩成渝的文旅消费模式,营造便民快捷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