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是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一个公益项目,2012年起通过走访报道等致力于贫困地区“非遗”再发现。以下2篇报道原发于2014年6月30日,记者许伟明甘肃两当县走访摄影报道。
2014年6月30日《21世纪经济报道》锦绣版
【21世纪经济报道2014.6.30锦绣版·两当的价值系列报道之1】
两当号子:在秦岭深处吼唱
一
10月底,秦岭南麓依然处在雨季。这里处在中国南北分界,深秋的暖湿气流仍在北上,受到秦岭南坡的阻挡和抬升,形成了连阴雨。
店子村村民吼唱两当号子
峡谷深邃,山腰总是凝聚着白雾,山上的灌木叶子在雾气朦胧中泛着醒目的红色。
店子村,位于两当县风景最美丽的“云屏三峡”深处。村里正在举行一场喜宴。土地和天气一样潮湿,村民们穿着防水的长筒胶鞋前来参与。主家刚刚宰杀了一头猪,狗的毛仍沾着猪血。
换在以前,类似婚宴这样的热闹场合,人们一定会吼上几首“两当号子”。但现在,氛围已经大大改变了。
两当号子是祖辈留下来的音乐。像歌曲一样,号子也是一首一首的,各有名字,各有不同的曲调旋律。
中国很多地方有号子,尤其在峡江地区,有许多船工、纤夫、挑夫的号子。但两当号子和它们完全不同。船工、纤夫、挑夫的号子,具有协调劳动节奏的功能,例如纤夫号子具有换气以及和其他纤夫统一动作的作用,具有口令的功能。两当号子多数不具备这种协调劳动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