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一碗面、一味药、一个景区 云阳打造山区库区强县富民新样板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刘翰书 谢智强2024-10-25 13:42
▲2024年9月27日,云阳地质公园恐龙化石遗址馆,游客正在参观。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今年国庆假期,云阳地质公园恐龙化石遗址馆以独特的恐龙化石资源,吸引了市内外游客争相打卡。作为节前才开门迎客的新景点,该馆取得了单日游客数量超6000人次,7天累计接待游客逾3万人次的成绩。
这是云阳建设国际旅游度假区过程中取得的又一新进展。
一碗面、一味药、一个景区……日前,记者在云阳县采访时了解到,该县正锚定山区库区强县富民现代化先行地这一总体目标,依托山地农业优品区、绿色工业集聚区、国际旅游度假区三大产业支撑,围绕山水公园智慧城市、区域交通枢纽城市两大空间承载,加快建设“一地三区两城”现代化新云阳,打造山区库区强县富民新样板。
▲2024年9月27日,云阳县环湖绿道月光草坪,市民在绿地漫步。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一碗面——
20万云阳面工“挑”起全国七成市场份额
“历经压打千百遍,一生只为一碗面。”在位于云阳县巴阳镇巴阳村的杠子面传习所,一副对联格外醒目。
▲2024年9月27日,云阳县巴阳镇巴阳村杠子面传习所,48岁的杠子面传承人刘益检查面条。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一碗好的杠子面,要经过300多次反复碾压。”48岁的杠子面传承人刘益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向记者介绍。只见他操起一根碗口粗、1米多长的竹杠子,熟练地将其固定在案桌铁环上,然后手扶杠子末端、微微踮起双脚,利用身体的巧劲,对一坨5公斤重的面团进行反复碾压。
云阳杠子面发源于巴阳峡两岸,据考证已有千年历史。当时,人们用石碾将小麦磨成面粉发成面团,再用竹杠对其反复碾压上百遍制成面条,故名“杠子面”,其“三醒三压”的制面工艺一直流传至今。
“我的爷爷刘官贤是土生土长的巴阳人,因做得一手细如丝、韧劲足、入口滑糯的杠子面,在当地小有名气。”尽管从小耳濡目染,但杠子面的制作手艺,自刘益的父辈开始,就面临失传的危机,“父辈们掌握这门手艺的就为数不多,到我们这辈人更是鲜有人问津。”
转变始于2016年。那一年刘益的外公临到去世,都对爷爷刘官贤做的那碗杠子面念念不忘。“外公是带着遗憾走的,我要重拾杠子面的传统技艺。”于是,他从重庆主城回到云阳巴阳,开始了杠子面传承人的生涯。
回到巴阳拜师学艺后,刘益每天早上6点准时起床,准备面粉、荞麦、鸡蛋、清明菜等原料,严格遵照“三醒三压”古法,在和面、醒面、压面、除皮、切面、晾晒等十道工序中辗转,“秋冬做20碗杠子面、春夏做40碗杠子面,这是我每天的必修课,这样才能保证不会手生。”
在传承的基础上,刘益还对杠子面进行改良。
“杠子面虽然劲道爽滑,但也存在久煮易断的问题。”刘益发现,在杠子面加入本地清明菜后,得益于膳食纤维的加持,面条更加筋道,还能久煮不断、久煮不浑汤。刘益说,他将以传习所为平台,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