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闲谭编辑 平叔闲谭
成都老南门的东西巷子作者 ▏姚锡伦
东巷子何以更名为黉门街,西巷子为啥改成染靛街,那就得从清末民初说起……
大凡年事已高的“老成都”都知道,从城里出城下老南门大桥——也就是万里桥往东拐的那条街原先并不叫黉门街,而叫“东巷子”;往西拐的那条街原先也不叫染靛街,而叫“西巷子”。
有光绪五年(1879年)成都地图佐证,的确如此。至于后来东巷子何以更名为黉门街;西巷子为啥改成染靛街。这当中又发生过哪些值得追述的往事?那就得从清末民初说起。
东巷子黉门街
原来东巷子更名为黉门街是与1910年“存古学堂”的创办有关。
光绪29年(1903年)颁布癸卯学制,确立高等专门学堂体制,随之“废科举,兴学堂”的浪潮席卷全国,四川地区自1906年起相继举办了法政学堂、藏文学堂、农业学堂、工业学堂、存古学堂五大专门学堂。其中于1910年(宣统二年)7月20日创立的存古学堂,是五大专门学堂中成立最迟的一个。
簧门街(姚锡伦拍于2019)辛亥革命后,存古学堂几经更名最后于1927年改为公立四川大学中国文学院,成为公立四川大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民国20年(公元1931年),公立四川大学、国立成都大学、国立成都师范大学合并为国立四川大学。
存古学堂与其它新式学堂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它对国粹推崇备至,以“研究国学、发扬国粹、沟通古今、切于实用为宗旨”,强调“专以尊孔为主,崇尚道德,期养成高尚之学风。”学生国学根底要求较高,年龄放宽到40岁,主要在前清举人、贡生、秀才、监生和新式中学堂学生中遴选。其校长、教员基本上都是前清遗老,有功名的饱学之士,先后有谢无量、刘师培、廖平、吴之英、骆成骧、宋育仁等蜀学宿儒。
一生经历清代、民国、新中国三世的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谢无量(1884—1964)先生于1910年为首任四川存古学堂监督(校长)。这时谢无量年仅25岁,“众学子甚轻无量,故意多所问难,殊一经接谈,大为震惊,不意‘翩翩一少年’之无量,竟能引经据典、从容解答,其政既博,其议尤精。众始悦服”(见邓穆卿《名流谢无量》一文)一时之间,“存古”声名大噪,蜀中学人皆以读为幸,培养不少人才。如蒙文通、陈志学、刘晦愚、杨子敬等均出之门下。
后来存古学堂改为四川国学学校后,还有一大特色:学校办书局、出刊物。这是其他专门学校所没有的。出有《国学荟编》月刊共63期,木刻在全国发行,影响很大。经校定、刊印的重要古籍图书有三百多种,在青石桥设店销售。并在审定乡土志,搜访乡贤遗书,参与续修四川地方通志和光复史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学校堪称为四川乃至国内的主要国学研究中心之一……
存古学堂是以国学巷(此巷辟于1925年)杨遇春别墅旧址作校舍创办的。存古学堂既设,于是在民国之初即顺理成章的将门前的东巷子更名为黉门街。《后汉书·仇览传》:“农事既毕,乃令子弟群居,还就黉学。”黉,即古代的学校。黉门,即为学宫大门,旧时士子考上秀才,便称“身入黉门,天子门生。”存古学堂旧址,时为“四先生祠”。从学堂选址即可看出其倾向性,“四先生”者,范景仁、范纯甫、张南轩、魏鹤山也。均是奉程朱理学为圭臬的宋代大儒,尤以鹤山魏了翁最为著名。其后因学校屡经变革,祠遂不存。其旧址曾改为济川中学校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成都第十六中学校。
改革开放之初,黉门街曾经还创建过“成都大学”。想必这事儿一定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