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火车曾经是我们长途出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而火车站往往就是我们认识一座城市的开始。今天我们就来讲讲银川火车站的前世今生。
1
这张老照片中的建筑对上了年纪的宁夏人来说,应该不陌生。
是的,它是银川市最早的火车站,是1959年7月建成开始使用的。它的旧址位于银川市金凤区上海西路惠北巷1号,离2011年12月投入使用的银川新火车站并不远。据车站的老人回忆,当时的车站十分简陋,只有三个建筑物:候车室、调度室、厕所。出站口有棵大柳树,旁边有几间小土房的车马店,周边环境非常荒凉。
2
1954年10月,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在8507部队铁道兵和第一、第三工程局铁路建设者的艰苦奋斗以及前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克服重重困难,提前5个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前夕,胜利完成了包兰铁路的建设任务,实现了西北各族人民多年来的愿望。
包兰铁路连接了京包、兰新铁路,沟通起华北、西北的铁路交通,结束了宁夏有史以来没有通火车的历史。
宁夏档案局退休干部张久卿(62岁):在过去宁夏人要想见到火车,坐火车出行,往南要走到西安或者是到兰州才能坐火车,往北,要到包头才能坐到火车,你从银川到兰州,坐汽车的话要两到三天,周转过去,到了兰州你才能买上火车票,或者到全国各地,然后往北,你得到包头,包头那个公路就更差了,估计也得两三天,那个时候又没有班车,你得走一段搭车,然后来回地周转若干天,你才能到包头,然后可以去到北京。
很多人不知道,包兰铁路刚通车的时候,从呼和浩特开往兰州的客运火车,是日本人留下的那种小车窗、木条椅、晃动大的蒸汽机客车,和现在的火车相比,当时的火车更像是拖拉机。
3
这张老照片是60年代初的银川火车站,比起刚刚通车时,车站看上去显然热闹了许多。
60年代,一批又一批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异乡人乘坐火车抵达宁夏,支宁、三线建设、知青,不同身份的人,带着建设宁夏的共同使命,在这里汇聚。
特殊的年代有着特殊的记忆,当年许多外地人到银川刚下火车,车站沿线叫卖鸡蛋的吆喝声吸引着他们,鸡蛋并不是什么稀罕物,但一篮子只要一块钱的价格,让这些初来乍到的异乡客人感受到了宁夏人的实诚和淳朴。
据说,当年用牛粪烘烤的饼子在火车站一带也颇有名气。一位宁夏的南方知青在她的回忆录中写道:看到用牛粪烘烤的饼子,一开始怎么也不敢食用,无奈饥肠辘辘饿的挡不住,于是也随大流的买来一个尝尝。没想到,这饼子外酥里嫩,香咸皆宜,真是美味至极。
那个年代,煤是很珍贵的物资,火车站卖烤饼的人根本用不起,便用牛粪烤火来烘烤饼子。牛粪饼的名字虽然有些难听,今天的人们恐怕也无法接受那样的“美味”,但在那一代人的记忆深处,那种精神上的满足感和愉悦感无疑是充盈而美好的。
4
这是宁夏档案局退休干部张久卿先生收藏的一组1961年银川至北京的火车票。
当时,61/62次、43/44次列车从银川到北京全程运行30多个小时,车票为卡片式的。
宁夏档案局退休干部张久卿(62岁):按现在的硬卧大概就是合计三十多块钱,要按现在讲,不算多少钱,要按过去的时候,就可能是大半个月的工资,所以过去说一般人出行坐火车,要不然就是出差,再一个就是探亲,实际上说是探亲,很少有人拿上一家几个人几个月的工资,来回就得搭进去。
5
这张老照片上的建筑物是1988年自治区成立30周年时新落成的银川火车站。新站的建筑面积为7203平方米,为原站面积的5倍。
车站大厅正中采用大面积茶色玻璃和两侧实墙面的对比,具有鲜明的时代感,窗中间茶色玻璃马赛克装饰的墙上,点缀以金色凤凰羽片图案,使整个建筑体现了银川这座历史名城的古老文化传统在新时代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宁夏铁路客运突飞猛进,银川火车站发往各地的列车已由最初的一两趟,增加到目前的始发、途经列车26对。
宁夏档案局退休干部张久卿(62岁):现在银西高铁正在兴建,再有两年银西高铁开通以后,我期待着高铁开通那一天,我能坐上第一趟高铁列车到西安,到我女儿西安的家里去看一看。
新旧火车站的变迁,连同一张张小小的旧车票,见证了火车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再到电力机车,车体从绿皮车变成空调车的时代更迭,再用不了多久,宁夏高铁梦也即将变成现实,用“翻天覆地”来形容宁夏60年来铁路客运的发展,一点也不夸张。(讲述人/孙劲记者/马晨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