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江苏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省政府关于扬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就在近日,关于扬州市国土规划(2021-2035年)规划具体内容曝光,未来十几年扬州的发展规划和目标,想必大家都非常关心,由于篇幅有限,我们仅摘录部分内容!
一、总规划
1、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5年,规划基期年为2020年,近期目标年为2025年,规划目标年为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2、城市性质与核心功能定位:国家重要历史文化名城,长三角产业科创高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3、县级行政区主体功能定位:落实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江苏省“1+3”重点功能区要求,依据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县级行政区主体功能定位,确定宝应县、高邮市主体功能定位为农产品主产区,广陵区、邗江区、江都区、仪征市主体功能定位为城市化地区。
3、人口规模:至2035年,市域常住人口480-520万人,中心城区常住人口210-230万人。
二、城镇空间结构
“一区”指扬州都市区(扬州市辖区和仪征市)。通过整合资源发挥沿江区位优势,促进扬州市辖区与仪征市加快协同联动,支撑沿江先进制造业走廊建设,有效推动宁镇扬一体化发展,形成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增长极,建设面向长三角区域的扬州都市区。
“两心”指高邮市和宝应县。通过完善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强化辐射带动能力,推进以县域为单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带动里下河地区城乡融合发展。
“一带”指沿江城镇发展带。依托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沿江高等级公路等交通走廊,强化城镇功能联动,促进沿江城镇一
体化发展。
“一轴”指淮扬镇城镇发展轴。依托连淮扬镇铁路、京沪高速等交通走廊,加强城镇节点联系,促进城镇网络化发展。
三、中心城区用地布局
1、空间结构:按照“东西聚合、南拓北优”的空间发展方向,构建“一核三带多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
其中,“一核”指依托江广融合区、明清历史城区等形成的城市核心区;
“三带”指依托文昌路形成的城市综合服务带、依托古运河形成的运河文化魅力带、依托G328 国道形成的产业科创发展带;
“多组团”指中心组团、南部组团、西部组团、东部组团和东南组团,是支撑扬州产业科创名城、文化旅游名城、生态宜居名城建设的主要空间载体。
2、中心体系:持续优化组团式的城市空间布局,构建“一主四副多节点”的城市中心体系。
其中,“一主”即城市综合服务主中心,主要承担服务长三角、南京都市圈的商务金融、科技创新、文化交往、旅游消费等区域职能,以及全市行政、商业、文化、教育、医疗等综合服务职能;
“四副”是指依托各组团承担差异化服务职能的城市功能中心,包括西部副中心、东部副中心、南部副中心和东南副中心;
“多节点”是指促进承担中心城区特定战略性职能的城市功能节点,包括瓜洲文旅服务节点、三湾文旅服务节点、湾头文创服务节点等。
● 中心组团,东至芒稻河-高水河一线、南至吴州路、西至扬子江路、北至启扬高速。承担国际旅游、商务金融、科技创新、文化交往等职能,重点推进江广融合区高质量建设,推动古城保护更新,着力保障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 西部组团,东至扬子江路-槐泗河一线、南至沪陕高速、西至扬溧高速、北至启扬高速。承担公共文化、体育休闲、娱乐购物、会议会展等职能,重点布局建设产业科创载体,推动维扬经济开发区产业升级,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 东部组团,东至京沪高速、南至沪陕高速、西至芒稻河-高水河一线、北至启扬高速。承担生活服务、先进制造、商贸物流等职能,重点推进城市品质提升,整合盘活产业开发区空间资源,增强城市吸引力和产业服务能力;
● 南部组团,东至京杭大运河、南至长江、西至扬溧高速、北至沪陕高速。承担产业研发、文化旅游、高等教育、先进制造等职能,重点推进产业用地盘活利用,强化港产城融合发展,统筹建设扬子津产业科教中心、南京自贸区创新协作区、宁扬科教合作区,完善古运河沿线文化旅游服务功能;
● 东南组团,东至扬州市界、南至长江、西至星北湖-夹江一线、北至沪陕高速。承担装备制造、商贸物流等职能,重点推进产业开发区提质增效,增强产业服务能力,促进港产城一体化布局,促进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集群发展;
四、市辖区国土空间布局
1、镇村空间:保障李典镇、公道镇、小纪镇、丁沟镇、邵伯镇和郭村镇等 6 个重点镇进一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周边农村人口集中集聚,推动市辖区农民就地城镇化;鼓励头桥镇、武坚镇、槐泗镇等一般镇综合提升镇域国土空间品质和生产生活服务能力;不得盲目拆村庄建高楼;
2、产业空间:在生态科技新城核心区、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产业功能区,预留重大科创资源建设空间,在扬子津区域、生态科技新城统筹预留相关高等教育资源建设空间;重点沿 328 国道、沿江高等级公路、沪陕高速等沿江交通走廊优化布局工业用地;
五、综合交通
1、机场航空:宁扬协同一体,与南京共筑长三角国际航空枢纽。至2035年,构建“1+4+N”机场布局空间。推动扬泰机场打造国际旅游航空枢纽,积极推进4个通用机场建设,设置覆盖市域主要行政中心、风景名胜区、三级医院的N个起降点,加快建设开放畅达、便捷高效的航空网。
2、城市轨道:至2025年,规划建设南京至仪征线(含扬州延伸线)一期工程(6号线);至2035年,以扬州东站、扬州站为枢纽,规划城市轨道1号线、2号线、5号线,预留3号线、4号线、7号线、8号线、宁扬城际扬州站至扬州东站等5条城市轨道建设条件。
3、客运枢纽:规划扬州泰州国际机场、扬州东站、扬州站等3个主枢纽,江都站、扬子津站(预留)、大桥站(预留)等3个次枢纽。
4、过江通道:重点保障润扬第二过江通道、南京至仪征线(含扬州延伸线)过江通道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