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地处长江与大运河的交汇处,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长江文化和大运河文化资源的省份。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的指示精神,擦亮彰显江苏这两张文化名片,7 月 2 日上午,由省委宣传部指导,省新闻出版局、省全民阅读办、新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江苏书展“新华书房”读书论坛,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论坛以“共读长江与运河”为主题,邀请4位出版长江和运河有关著作的知名学者、作家、摄影家,共同讲述图书内外长江与运河的故事。
胡阿祥:
长江与运河如何塑造江苏文明
论坛现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南京六朝博物馆馆长胡阿祥以《长江与运河对江苏文明的塑造与影响》为题,精彩阐述了长江运河对江苏文明的再造之功。
人类文明是江河的赠礼,世界上所有伟大的文明几乎都是在不同江河的两岸展开。“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恒河、印度河,对应着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而具体到华夏文明,对应的是所谓的‘四渎’。”胡阿祥说,我国第一部辞典、西汉的《尔雅》有云: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即长江、黄河、淮河、济水都是独流入海的大川;而说起“四渎”的重要性,西汉的《礼记》中称: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即在中国的名山大川中,山的“五岳”、水的“四渎”最受重视。“‘四渎’中的三渎都与江苏有关,长江、淮河自不必说,黄河也曾流经江苏700多年,即从1128年到1855年黄河夺淮入海。江苏不仅有如此重要的自然河流,最具人文象征意义的京杭大运河,也以江苏段最为关键。所以,理解河流与文明的关系,即河流孕育的文明,文明丰富的河流,地域范围小小的江苏,实在具有大大的典型意义。”
胡阿祥认为,长江运河至少带给江苏六种“赐予”———
其一,赐予土地。千百年来,江河的冲刷、泥沙的沉积为江苏涨出了相当于4个上海市、大约2.5万平方公里的苏北土地。
其二,赐予古都。"历史上的南京是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是中国第四、南方第一的古都。这样的古都地位的确立,离不开‘天堑’长江的屏蔽作用与旧迹难觅的破冈渎。”胡阿祥认为,长江之于南京,就如长城之于中原一般,正是天限南北的滔滔长江与地理形胜的龙蟠虎踞,成就了南京非同凡响的政治地位,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南京传承华夏文明的民族意义。
其三,赐予政区。为避免“山川形便”造成的割据危险和贫富悬殊,康熙六年(1667)将江南省分置为江苏、安徽二省。胡阿祥说,如果按照古代“山川形便”原则即以长江、淮河分割江南省,那么江南太富、江淮之间太独立、淮北则要划入山东与河南,而且江南、江淮之间都存在分裂割据的危险性,所以清朝放弃了尊重自然的横切方案,选择了肥瘦搭配的纵切方案。
其四,赐予文化。在胡阿祥看来,特殊的行政区划使江苏拥有江南、江北、淮北三个不同的自然、经济、风俗地域,造就了江苏地域文化的丰富多彩,形成了金陵文化区、吴文化区、维扬文化区、楚汉文化区和海洋文化区等五个文化区。而在这些文化区的划分中,长江之于金陵文化区与吴文化区、淮河之于楚汉文化区、运河之于维扬文化区、黄海之于海洋文化区的塑造与影响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其五,赐予使命。胡阿祥说,长江所承担的文明使命、运河所承担的政治使命,值得后人引以为豪、接力奔跑。“如果说黄河缔造了中华文明的早期兴盛,那么长江则是近千年来中华文明的主导者和领军者。中唐以来,中国经济与文化重心东迁南移,长江谱写了领跑中国的千年篇章。”胡阿祥说,在这种领跑的过程中,江苏毫无疑问充当着“排头兵”的角色。“此外,京杭大运河在历史上起到了沟通经济重地与政治中心的作用,弥补了内地农耕社会地域空间里自然河流多为东西流向的不足,密切了相关地区之间的经济与文化交流,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其六,赐予思考。黄河、长江、淮河、运河在历史上的不同使命和命运,让我们更加切近、更加全面地理解诸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不废江河万古流”、“河流孕育着文明,文明丰富了河流”这类宏大命题,也能够使我们更加系统、更加深刻地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内涵。
成长春:
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大有可为
论坛上,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教授成长春聚焦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畅谈江苏如何立足国家重点建设区定位,高质量推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走在前列。
万里长江流经南京、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泰州和南通等江苏8座城市,既是滋润百姓,养育万物的生命之江,也是文脉绵长、充满灵性的文化之江。在成长春看来,江苏具备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先行示范段的基础条件。
国家文化公园的一个关键词是“国家”,是从国家层面打造文化形象、推进文化建设、传承优秀文化的“大手笔”。成长春认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要彰显国家高度,放眼全国,同中存异,“把一整条长江放在心里”。做法上,综合考虑长江干流区域和长江经济带区域,综合参考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甚至黄河流域发展规划和“一带一路”建设,全国“一盘棋”,东西南北“一个面”,确保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高质量推进。
“文化”是国家文化公园的另一个关键词。在成长春看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之一。要尊重文化内部规律、尊重历史文脉,集结巴蜀文化、荆楚文化、两湖文化、吴越文化、江淮文化等长江文化元素综合发展,让沿江3项世界文化遗产、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基础力量与主要能量。
成长春强调,“公园”是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最终表现形式和落脚点,要充分体现公共性和人民性。文化的主体是人民,公园的主人是人民,要突出文化惠民,打造还江于民的融合发展空间。要高水平建设滨江生活生态空间,打造一批公共服务惠民工程,为市民提供运动、休闲、观景等亲水场所。让长江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融入生活、惠及群众。
成长春提出,要尽快开展江苏长江文化资源的全面调查和认定,摸清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文献等重要文化遗产底数,对濒危遗产遗迹遗存实施抢救性保护。继续完善江苏长江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大力保护长江江苏段戏曲、武术、民俗、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长江江苏段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和传承创新,积极牵头联合全流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当下,数字化越来越在文物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成长春认为,可以依托全省文物信息化平台,建设长江文化资源数字化平台,实现跨部门的资源共享、数据互通。同时联合长江流域文博单位,整合全线文物资源数据,借助云计算技术,推出“云游长江”项目,打造线上长江文化体验与呈现系统。
同时,着力打造“水韵江苏”等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加大对张家港长江文化艺术节的投入和宣传力度,使之成为‘最具国际影响力节庆’长江文化盛典之一。
“在江苏,长江与大运河、海洋联为一体。在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实践工作中,要注重因地制宜,彰显长江文化江苏特色。”成长春说,要充分挖掘省内外市场潜能,以沿线城市群(城市)、乡村、山脉、河流湖泊、地域特色文化(或文化保护区)等为核心吸引物,形成以“山、水、文化历史、乡村、城市(群)、交通”为空间构成要素,以点串线、以线带面,对接东西、联动南北的多层次、多元化格局。
在成长春看来,以沿江八市为主,分别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主题区、专题区和展示区,是江苏深入挖掘长江文化中行之有效的手段——
南京作为江苏省会城市,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学之都”,文化优势显著,文化价值重大,可在南京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主题区;苏州、常州、无锡三者同属吴语区,可联合打造吴文化专题展示区;镇江、泰州、扬州,可联合打造津渡文化和运河文化专题展示区;南通是是近代第一城,其蕴含的近代工业文化是长江文化的重要内涵,可在南通建设近代工业文化专题展示区。
徐则臣:
书写一条文化意义上的河流
“书写一条文化意义的河流”,论坛上,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徐则臣用这一独特视角“阅读”千年运河。
“1797公里的京杭大运河,江苏段就有690公里,占了三分之一。”徐则臣说。自2500多年前吴王夫差开凿邗沟、为千年运河铲下第一锹,运河一直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多数人看来,运河的功能在于交通、运输和百姓日用,意义在于经济、民生和政治、军事。“可事实上,当我们真正亲近这条河流就会发现,她的价值不仅是功能性的——还有一条流光溢彩的文化意义上的运河,静静等着我们发现。”
徐则臣曾在“运河之都”淮安生活过几年,其间几乎每天都在京杭运河两岸穿梭。他差不多花了四年,沿着运河上上下下走了一圈,以京杭大运河为主人公,写出了后来荣获茅奖的长篇《北上》。书中,1901年光绪颁布废漕令、运河开始实质性衰落的前夕,意大利人保罗·迪马克怀着对马可·波罗笔下美好中国的期待,与中国友人一同乘船沿运河北上,由此将想象中的神秘国度,转化为耳闻目见、鲜活生动的中国。小说结尾,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申遗成功,中国人与大运河的故事即将开启新的篇章……
徐则臣说,在《北上》的故事里他特别想探讨的是,2500多年来,运河对中国的文化,对中国人的性格、气质、集体无意识,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论坛现场,徐则臣先从一个著名的历史掌故说起。清初诗人、散文家汪琬,在京做官时有次和同僚聊天,大家相互介绍自己老家有什么特产,轮到汪婉,他说家乡特产很少,只有两样可谈,一是梨园子弟,另一个就是状元。
据统计,从唐朝晚期的公元869年诞生第一位状元,到1905年科举结束,整个苏州共产生了45位状元,数量为中国城市之最。“特别是有清一代,从顺治三年开科取士,到光绪三十一年废止科举,260多年间共产生的114个文状元里,‘苏州制造’就占了26个,这简直是个可怕的数字。”徐则臣说。
在他看来,这背后的原因和“要想富,先修路”道理相似:文化繁荣的背后,是脉通千里的运河作为支撑,天下英才近悦远来,在此开阔视野、激荡胸怀乃至科考入仕,也就不足为奇了。
徐则臣还注意到一个现象:自大运河贯穿南北以来,大半部中国文学史便围绕运河展开——四大名著、扬州八怪、三言二拍……文学艺术之葩纷纷绽放于运河沿岸。
比如,《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曾在淮安久居,而书中“一百零八将”的主要活动区域,就在运河连接起的镇江-淮安-济宁-梁山之间。又如,《红楼梦》里林黛玉别父进京都,走的正是古大运河。再如《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是淮安府山阳县河下人,他的家乡就在今天的淮安河下古镇。此外,在《金瓶梅》《聊斋志异》里,熟悉运河的读者也能见到许多似曾相识的场景。
运河之于中国的文化意义还不止于此。徐则臣引用中医术语“通则不痛”引类譬喻:小到人的肌体,大到国家的肌体,都需要各部分之间的气血交流、畅通互融。试想,如果没有大运河作为“动脉”贯通南北、沟通五大水系,风沙粗粝的塞外边疆、风光旖旎的秀丽江南和化外的南蛮荒地之间,它们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隔绝就无法被打破,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也就不可能实现。
时过境迁,如今,并不是每一段运河都能“至今千里赖通波”,在这样的背景下,徐则臣认为,以文化为钥匙去唤醒运河、唤醒沉睡的民族文脉,就显得尤为必要。
“有次我和广州朋友聊运河,一个很年轻的朋友对我说:现在运河还在吗?在他看来,运河只存在于历史教科书里,和当下早已失去了连接。正是在这个时候,我们除了要知道确实有那么一条奔流不息的‘实体’运河之外,我们也应‘看见’从历史上直到今天,一直在起作用的那条文化意义上的运河。也就是说,这条运河不仅流淌在中国的大地上,也应流淌在我们的纸上、我们的文化里,乃至我们的血液里。”
晓庄:
70年,我用相机记录长江与运河
作为论坛上最高龄的嘉宾,新中国第一批女摄影记者、90岁的摄影家晓庄,通过自己拍摄的一系列长江运河的老照片,向大家讲述她镜头里长江与运河的故事。
18岁时,晓庄从部队转业到新华日报当摄影记者,70多年来,她从没放下过手中的相机。本届江苏书展上,她的摄影集《运河两岸有人家》热卖,而她的另一本摄影集《我拍长江70年》也即将与读者见面。
论坛上,晓庄通过展示一张张老照片,将一个个长江与运河的故事串珠成线——
三河闸是淮河流域最大的节制闸,是治淮的关键工程,1951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次年三河闸动工,现场有16万人施工。“建设期间,我奉命去釆访,赶火车、换轮渡、坐汽车,一早出发,傍晚才到达目的地。”晓庄用照片记录下了当时工地上千军万马、人山人海的壮观场面。“工地上只有敞开式的简易厕所,男女共用,我采访,一天不敢喝水,怕上厕所。”在三河闸采访期间,她拍摄了一大批工程建设和人们劳动的场景,用镜头定格了这个中国水利史上的一大创举,《新华日报》当时刊登了一整版画刊。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自力更生设计建造的长江上第一座铁路、公路双层两用桥。1968年11月,晓庄接到大桥的报道任务,在大桥上整整待了一个月,和建设者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我那时的装备只有一个标准镜头的禄来相机,怎么拍摄出一张能完整地展现长江大桥的全貌,在画面上既要反映公路桥上挂着毛主席巨幅画像浩浩荡荡通过的彩车车队,又要拍摄到奔驰而来的火车,还要看到行驶在江面上的轮船的照片——这么多的场景要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上,没有广角镜,只好用拼接的办法来完成。”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的前一天,晓庄还记得,作为唯一的一名女摄影记者,她硬着头皮抓住南桥头堡的绳梯往上爬,中间一脚踩空,差点摔了出去,多亏后面的同行及时拉了她一把,才让她带着相机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1962年秋天,晓庄赴启东拍摄。启东是长江的入海口,是江苏最早看到日出的地方。当海水退潮后,渔民们背着小箩筐和竹钩赶海是当地特有的景色。“当我快到海边时,在远处看到了一群小黑点在到处奔跑,又听到有人高喊:‘有个女的来了,赶紧穿裤子!’人们慌慌忙忙地从箩筐里取布条、取裤子。陪同我去的干部告诉我他要去做工作,让他们穿好裤子后才能拍照。”原来,海水是咸的,渔民们怕海水弄坏裤子,所以在海边作业时舍不得穿裤子。渔民们穿上裤子后,晓庄按下快门,拍下经典作品《渔归》,该作品还曾入选第七届全国摄影展览。
镜头前,还有春风里最动人的“人间烟火”。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长江运河两岸的城乡人民生活发生了可喜的变化。1982年,晓庄从镇江公园出来,远处看到一对小夫妻,挑着自家喂养的又肥又大的白鹅到城里来卖,“这不正是我要反映的专业户进城的题材吗?”她赶紧调好光圈,目测好距离,为了不让他们发现,把相机藏在身后,等他俩走到合适的拍摄位置和最佳神情时,拍下了这幅照片。镜头前的人民,正是改革开放画卷中最生动的注脚。
人民,一直是晓庄镜头的焦点。论坛现场,晓庄带来了一系列反映两岸人民生活图景的作品。无论是在南京中山码头期待渡过长江的人们,干劲十足的插秧妇女大军,给孩子试穿新衣的公社社员,江边面带微笑等待横渡的运动员,还是为了上镜拿出最好的服饰精心打扮的插秧能手,走进田间地头巡诊的赤脚医生,运河上划着船准备进城的一家人,庆祝公社水稻丰收时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朴实的汗水,换来了光荣而甜蜜的日子——美好而又幸福的生活,就在历史悄然的脉动间,记在了胶卷上,留在了老百姓的微笑里。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慧 冯圆芳 吴雨阳 姚依依
实习生 陈昊 刘紫璇
编辑: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