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 近年来,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1], 全国遭受干旱的地区在扩大, 干旱造成的损失大幅增加[2-3], 且未来几十年旱情可能呈加重趋势[4-5]。长江中下游流域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是我国重要的粮、油、棉生产基地, 该区虽水资源丰富, 但年内降水时间分布不均且年际变化较大, 区域内季节性干旱时有发生, 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6-8], 如2011年春旱给该区农业、人畜饮水、江河及湖泊水位、渔业生产、水运等带来了严重影响[9]。而且相关研究表明, “骤发性干旱”在我国南方地区发生频率更高[4], 南方干旱会对生态系统[8, 10-11]产生严重的影响。
干旱指数是研究干旱的重要手段, 黄晚华等利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12]和降水距平百分率[13]对中国南方季节性干旱进行了分析, 王文等[6]用Palmer指数(PDSI)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特征进行了研究。SPEI综合考虑了气温和降水对干旱的影响, 弥补了降水距平百分率和SPI未考虑气温对干旱影响的缺点, 同时与PDSI相比, 具有计算简单、多时间尺度、多空间比较等优点[14-16], 在我国湿润地区有很好的适用性[17-18]。马彬等[19]基于SPEI对中国东部季风区的研究表明, 气候出现暖干化, 局部地区干旱出现极端化。李亮[20]基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和SPEI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季节性干旱特征进行了分析, 但仅仅是基于代表站点。张余庆等[15]基于SPEI分析了赣江流域旱涝演变的周期性特征。赵林等[21]用SPEI分析了湖北省年尺度干旱站次比、强度和频率。以上研究多在大区域或省域尺度开展, 流域尺度干旱变化特征的研究对于流域水资源管理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22], 但是基于SPEI对长江中下游流域不同时间尺度干旱站次比、强度、频率的综合分析相对较少。考虑到干旱对长江中下游流域自然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影响的严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