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类对水资源利用程度的增长,水库修建深刻改变水沙条件,导致坝下游河床变形等响应性调整[1-2]. 大型水利工程蓄水运用后,坝下河段再造床过程中的河道冲淤调整是河床演变学、河流地貌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由于水库调蓄方式、规模大小、河床边界条件不同,河道呈现出束窄、展宽、下切等差异性调整特征[3-5],而河床调整幅度、冲淤量大小及冲淤发展态势对于河势稳定、黄金水道建设、保障防洪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沙量平衡分析是合理评估水库运行对坝下游河道演变影响的重要依据之一.
长江中下游宜昌至大通河段,属于大型冲积性平原河流. 受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联合运用影响,中下游泥沙通量发生明显改变[6],打破了河道原有的冲淤相对平衡状态,入海泥沙来源由以上游来沙为主,变为中下游支流、湖泊来沙和河床冲刷补给占优. 董炳江等[7]基于实测资料,分析认为三峡水库坝下游冲刷逐渐向下游发展,城陵矶以下河段河床冲刷强度明显增大[8-9];另有部分研究提出,坝下游河道泥沙沿程恢复,冲刷将在长江中游城陵矶附近达到新的水沙平衡[10]. 目前,宜昌以下河段受长江上游水库群影响的范围、程度尚存在争议. 长江中下游沙量平衡分析是反映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水利工程影响下河床调整态势、开展河道演变及整治研究的重要依据. 大型冲积河流河床由非均匀沙组成,但由于河道形态的多样性、河床组成的差异性、沿程支流水系入汇等因素的影响,沿程泥沙冲刷补给较为复杂[11]. 在河床冲刷与沙量恢复的过程中,各粒径组的输沙量均不会超出建库前水平,这是与河床边界、河型等因素无关的一般性规律[12]. 已有研究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后细颗粒沙量在长江中游沿程缓慢恢复且恢复程度远小于蓄水前[13],粗颗粒沙量补给区域为宜昌至监利河段,其下游为淤积趋势[14]. 以上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泥沙输移规律,但受三峡水库持续影响,坝下游冲刷强度明显向下游发展,不同时空尺度的分组泥沙冲淤特性有待进一步揭示.
沙量平衡法与断面地形法是计算泥沙冲淤量的两种主要方法. 沙量平衡法主要依据实测断面输沙量,认为河道冲淤量为进、出口断面输沙量差值,该方法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断面输沙量的测量精度. 断面地形法基于河道地形,断面间槽蓄量差值即为河道冲淤量. 安催花等[15]采用沙量平衡法和断面地形法分析计算了1960年以来黄河宁蒙河段的泥沙冲淤量,认为两种方法计算结果接近、各有特点,可互为补充. 段光磊等[16]、元媛等[17]认为沙量平衡法需考虑悬沙测验改正、泥沙测验定线误差、水量不平衡、河道采砂和分流洪道冲淤等;断面地形法需在弯道、汊道、河道急剧放宽和束窄的局部河段布置相对较密的断面. 这些工作较为详尽地阐述了沙量平衡法、断面地形法计算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但多集中在局部河段. 考虑上游梯级水库群联合调度影响范围广、作用时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