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白帝城位于瞿塘峡西口的白帝山上,目前普遍的说法是其为东汉之初割据蜀地的公孙述所建。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气,宛如白龙,公孙述以为是“白龙献瑞”,要出新天子,故自号“白帝”,城名由此而来。公孙述死后,当地人在山顶建庙立公孙述像,称白帝庙。
历史上吟咏白帝城最著名的诗歌,恐怕就是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今天的一年级小学生就要学习这首诗,也因此白帝城的名字比夔州、奉节都更为人所知。公元759年三月,因永王李璘案而被流放夜郎的李白,溯江到达夔州,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今湖北荆州),然后写下这首著名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李白却用“一日还”“万重山”极具夸张的表述,把自己遇赦后愉快的心情,三峡江山的壮丽多姿和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都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
吟咏白帝城最早的唐诗,则来自初唐著名诗人陈子昂。公元679年,陈子昂初次出蜀赴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经过夔州时,写下一首《白帝城怀古》:
日落沧江晚,停桡问土风。城临巴子国,台没汉王宫。
荒服任周甸,深山尚禹功。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
古木生云际,孤帆出雾中。川途去无限,客思坐何穷。
停桡:停船。桡,船桨。汉王宫:指蜀汉时刘备托孤的永安宫。陈子昂说其已无迹可寻。荒服:用来指边远地区。周甸:代指京师附近。这句的意思是称颂唐王朝的统治地域辽阔。禹功:指大禹开凿三峡导江入海的治水功绩。“岩悬”四句,写白帝城周围地区的奇险壮丽景色。末两句表达自己对前程未卜和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
吟咏白帝城最多的唐代诗人,则非杜甫莫属,他以白帝城为题的诗就多达八首。公元766年,杜甫刚到夔州不久,写下一首《上白帝城》:
城峻随天壁,楼高更女墙。
江流思夏后,风至忆襄王。
老去闻悲角,人扶报夕阳。
公孙初恃险,跃马意何长。
天壁:壁高插天,形容白帝山的高峻。女墙: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短墙。夏后:夏后氏,指禹建立的夏王朝。此句指传说大禹开凿三峡导江水流入大海。襄王:楚顷襄王。此句出自楚国文学家宋玉《风赋》:“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一二句写景,三四句怀古,五六句自叹人老体弱,七八句感叹。公孙述凭借天险,僭立为帝十二年,为汉光武帝所灭,其虽负雄心而终不能久据也。
唐夔州城就紧邻白帝城北,因此杜甫寓居夔州时多次登上白帝城。公元766年的一天,杜甫登上白帝城楼的最高处,眺望瞿塘峡中的滔滔江水,写下一首《白帝城最高楼》:
城尖径仄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
峡坼云霾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游。
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
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
径仄:狭窄的小路。旌斾:旗帜。坼:裂开。龙虎卧:形容瞿塘峡两岸大山突兀盘踞之状。鼋鼍游:形容峡中江流湍急闪烁之状。鼋,大鳖;鼍,鳄鱼。扶桑:传说中东方海外的大桑树。弱水:传说中西方昆仑山下一条水流。站在高楼上能看见扶桑的西枝和弱水的东影,这是用夸张的手法表达楼高望远。最后两句是杜甫的无限感慨,有为自己的年老体弱,有为一家人的漂泊无定,也有为国家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
近年对白帝城的考古发掘,考古工作者们发现了三座城池的城墙部分,一座建于三国至唐代,这是杜甫诗中所描述的“城峻随天壁,楼高更女墙”;一座为南宋后期抵抗蒙元所建,当时在整个川渝地区的山城防御体系中,川东的重庆、钓鱼、白帝城和川西南的嘉定城等四座城池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南宋人称为“四舆”;在南宋白帝城城墙下,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段修建于汉代以前的夯土城墙,这表明白帝城很可能在公孙述建造前就已经有了,不知是巴人、楚人或秦人所建?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的秋天,可能是在中秋节,杜甫登上白帝城的高台,登高远眺,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便有了这首被后人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渚:水中的小洲。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苦恨:极恨,极其遗憾。新停:新近停止。重阳登高,本应喝酒,但杜甫此时因肺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宋代夔州城搬去了瀼西,白帝城也变得荒芜,但白帝庙依然香火旺盛。公元1059年冬,三苏自蜀地赴京师汴梁,走水路经过夔州时,曾游览白帝庙,苏洵作一首《题白帝庙》,苏轼则写下一首《白帝庙》:
朔风催入峡,惨惨去何之?共指苍山路,来朝白帝祠。
荒城秋草满,古树野藤垂。浩荡荆江远,凄凉蜀客悲。
迟回问风俗,涕泗悯兴衰。故国依然在,遗民岂复知?
一方称警跸,万乘拥旌旗。远略初吞汉,雄心岂在夔。
崎岖来野庙,闵默愧当时。破甑蒸山麦,长歌唱竹枝。
荆邯真壮士,吴柱本经师。失计虽无及,图王固已奇。
犹馀帝王号,皎皎在门楣。
迟回:徘徊。涕泗:哭泣。警跸:古代帝王出入时侍卫警戒﹐清道止行。这几句指东汉初年公孙述割据蜀地称帝。闵默:忧郁不语。甑:古代的蒸食用具。荆邯:公孙述的谋士、部将。吴柱:讲授经书的博士。无及:来不及。图王:图谋王业。据《后汉书》记载,荆邯看到东方将平,汉兵将向西征讨,就向公孙述建议,应主动出兵去和刘秀争天下。经师吴柱则引经据典地说时机不对,其他人也说发兵出去太冒险,公孙述最后未能采纳荆邯的建议。四年后,汉兵攻破成都,公孙述战死,持续十二年的成家政权为东汉所亡。
白帝庙大门是白帝城的标志性建筑,建于清代,沿袭了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白帝庙因祭祀公孙述而建的说法,历来也有学者对此表示质疑,认为这是源自当地百姓之口,又经杜甫诗的广泛传播而成为误传。有人考证,白帝庙前身应是古代巴人祭祀族神“白帝天王”而建的祠庙。
公元1167年正月,任职夔州知州的南宋诗人王十朋来到白帝城一带游览怀古,写下组诗《连日至瞿唐谒白帝祠登越公三峡堂徘徊览古共成十二绝·白帝城》:
火德重兴六合同,金行数止一星终。
鼎分虽愧刘玄德,面缚肯为安乐公。
火德:五行中的一德。东汉班固《汉书·高纪赞》曰:“旗帜尚赤,协于火德。”因此“火德”被用于指代汉朝。六合:天地四方。金行:金在五行中对应西方,白帝则是神话中五方上帝之一的西方之神,因此这里“金行”被用于指代公孙述建立的“成家”政权。数:天数,命运。一星终:木星的公转周期约十二年,古人划周天为十二次,以为木星一年行一次,十二年满一周天,故以十二年为一星终,用以纪年。刘玄德:刘备。面缚:双手反绑于背而面向前,古代用以表示投降。安乐公:刘备的儿子、后主刘禅在蜀汉被灭亡后,被封为安乐公,迁往洛阳居住。首句是说东汉光武帝刘秀重新统一了全国;次句说公孙述在蜀称帝仅十二年;三句说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与魏、吴三分天下;四句则说刘备在白帝城托孤,岂知自己苦心打下的江山却断送在儿子手中。
不论白帝庙或白帝祠何时建立,也不论其祭祀的对象是公孙述还是巴人族神,在明朝以前,庙内供奉的主神都是白帝。直到明朝中期,当权者认为公孙述僭越称帝不合正统,遂根据民间流传的“刘备白帝城托孤”故事,在庙内改祀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蜀汉君臣。从此,“白帝城中无白帝”。
1170年10月26日,赴任夔州通判的陆游刚到白帝城下,便上岸游览瞿塘关和白帝庙,他在《入蜀记》中记述:“肩舆入关,谒白帝庙,气象甚古,松柏皆数百年物。有数碑,皆孟蜀时所立。庭中石笋,有黄鲁直建中靖国元年题字。又有越公堂,隋杨素所创,少陵为赋诗者,已毁。今堂近岁所筑,亦甚宏壮。”并写下一首诗《入瞿唐登白帝庙》:“参差层颠屋,邦人祀公孙。力战死社稷,宜享庙貌尊。”在夔州任职期间的一天,陆游再次登上白帝城,遥想400年前的杜甫也曾伫立城上并留下感人诗篇,于是感慨中写下一首《夜登白帝城怀少陵先生》:
拾遗白发有谁怜?零落歌诗遍两川。
人立飞楼今已矣,浪翻孤月尚依然。
升沉自古无穷事,愚智同归有限年。
此意凄凉谁共语?岸沙君看去年痕。
拾遗:杜甫曾在唐肃宗朝担任过门下省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两川:西川和东川。
清代时,白帝庙多次维修,内祀刘备、诸葛亮的格局一直未变。今白帝庙中的明良殿,正中供奉蜀汉先主刘备塑像,左侧关羽、张飞的塑像,右侧诸葛亮的塑像。
公元766年,来到夔州的杜甫作有《谒先主庙》:“旧俗存祠庙,空山立鬼神。虚檐交鸟道,枯木半龙鳞。”公元822年至824年期间,刘禹锡任夔州刺史,也曾作有一首《蜀先主庙》: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蜀先主:即汉昭烈帝刘备。五铢钱:汉武帝时所铸,为国家法定货币。王莽代汉时,曾废五铢钱,至东汉初年,光武帝又重铸。这里用以比喻刘备想复兴汉室。相:指蜀汉丞相诸葛亮。儿:指刘备儿子、蜀汉后主刘禅。“凄凉”两句:刘禅降魏后,被东迁到洛阳,封为安乐公。魏太尉司马昭在宴会中使蜀国的女乐表演歌舞,旁人见了都为刘禅感慨,独刘禅“喜笑自若”,乐不思蜀。
刘备把得到诸葛亮的辅佐称为“鱼之有水”,所以有蜀先主庙则旁边必有武侯祠。今白帝庙中明良殿的西侧为武侯祠,正中供奉武乡侯诸葛亮雕像,两侧有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塑像和诸葛亮之孙诸葛尚塑像。
杜甫在夔州时曾作有多首有关“武侯祠”的诗,所作《夔州歌十绝句》其九:“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作所《古柏行》:“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所作《武侯庙》:“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还曾写下一首《诸葛庙》:
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竹日斜虚寝,溪风满薄帷。
君臣当共济,贤圣亦同时。翊戴归先主,并吞更出师。
虫蛇穿画壁,巫觋醉蛛丝。欻忆吟梁父,躬耕也未迟。
翊戴:辅佐拥戴。巫觋:古代称女巫为“巫”,男巫为“觋”,合称“巫觋”。后亦泛指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巫师。欻:文言副词,忽然。梁父:指《梁父吟》,据传诸葛亮躬耕南阳,好为《梁父吟》。
杜甫看到“诸葛庙”已经“虫蛇穿画壁”,塑像破败不堪,便写信给刺史崔卿(杜甫母亲姓崔,所以他与崔卿有远房亲戚关系),希望他下令进行修葺,并作诗《上卿翁请修武侯庙,遗像缺落,时崔卿权夔州》:
大贤为政即多闻,刺史真符不必分。
尚有西郊诸葛庙,卧龙无首对江濆。
西郊:指唐夔州城的西郊。卧龙无首:指诸葛亮塑像的头部残缺。江濆:江岸。成书于南宋理宗时的地理总志《方舆胜览》记载:“武侯庙在八阵图之卧龙山上,时州理白帝,故少陵诗云:‘犹有西郊诸葛庙,卧龙无首对江濆’。”
如前所述,白帝庙内改祀刘备、诸葛亮是在明朝时期,因此杜甫和刘禹锡所吟咏的夔州“武侯祠”、“永安宫”和“蜀先主庙”,并不在白帝城的白帝庙中,而是在唐夔州城西门外的卧龙山下,今称关庙沱附近,上世纪新中国建立之初此地尚存“诸葛庙”。
杜甫寓居夔州的头一年住在夔州城西门外的西阁,应距离卧龙山“诸葛庙”(武侯祠)不远;后来杜甫搬到瀼西,因要负责管理东屯的公田,常往来瀼西与东屯之间,路上也要经过“诸葛庙”。杜甫认为这里就是刘备托孤的永安宫遗址,他所作《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翠华:指昔日翠旗飘扬。玉殿:宫殿的美称,此指永安宫。野寺:杜甫注释说“殿今为寺,庙在宫之东”。“殿”指永安宫遗址,“庙”指诸葛庙。岁时伏腊:指每逢岁首和节气,当地人皆前往祭祀。村翁:当地百姓,也包括杜甫自己。看来在杜甫那个时候,他所认为的永安宫遗址已经变成一座“野寺”,旁边便是武侯祠。
宋代夔州府搬去瀼西,原唐夔州城西门外的“蜀先主庙”和“武侯祠”便少人问津了,后被僧人所占,成为了佛寺,称之为“卧龙寺”。公元1101年二月,黄庭坚东返经过夔州时,曾来此游览,作有《卧龙行记》(题固陵寺壁):“时左绵道人思顺,开法席于此山。道俗归心,荆棘草莱,化为金碧。新雨晚晴,同登中阁。观白盐之崇崛,想少陵之风流。叹大雅之不作,徘徊久之。”公元1171年三月,时任夔州通判的陆游来此游览,寺僧还拿出黄庭坚(别号“涪翁”)的题记给他看,并请他作题诗,即为《题卧龙山》:“涪翁几日客,遗墨遍苍崖。作吏今三月,偷闲始一来。”陆游在这年六月还来过一次,写下一首《游卧龙寺》:
晓发鱼复走瞿唐,沙头唤渡倚胡床。
峒人争趁五更市,我亦来追六月凉。
残星欲尽尚历落,明河已淡余苍茫。
翻翻林表鸦鹊语,渺渺烟边鸥鹭行。
过江走马十五里,小寺残僧真蕞尔。
投鞭入门为一笑,僻陋称雄有如此!
君不见天童径山金碧浮虚空,千衲梵呗层云中!
鱼复:鱼复浦。唤渡:指渡过西瀼河口。胡床:一种可以折迭的轻便坐具。峒人:旧称西南地区聚居于山区的少数民族。五更市:第五更天的集市,即早市。其位于西瀼河口东岸。历落:疏落参差貌。明河:银河。蕞尔:形容小。投鞭:指下马。天童:“天童禅寺”为禅宗著名道场,位于浙江宁波。径山:“径山寺”也是禅宗著名道场,位于杭州。千衲:指僧人众多。衲,僧衣。梵呗:佛教谓作法事时的歌咏赞颂之声。陆游对比“天童寺”和“径山寺”的雄壮兴盛,说“卧龙寺”如此狭小僻陋,却敢叫个这么响亮的名字。
受到杜甫诗的影响,后人曾认为卧龙山下的“蜀先主庙”即是公元223年刘备托孤的“永安宫”遗址,绘于南宋晚期的《蜀川胜概图》便把永安宫标在此处。因为年代久远,永安宫遗址究竟在哪里似乎渐渐成了一桩谜案:有说在白帝山上,有说在卧龙山下,有说在瀼西(即奉节老县城)。汉代的鱼复县设在鱼复浦(即瀼西),刘备兵败退守鱼复,将县名改为永安县。永安宫作为刘备的行宫,很可能是由永安县治所改建而成,因此永安宫在瀼西最有可能。
公元1059年冬,三苏赴京经过夔州,苏轼还欲寻访永安宫却不见,向本地老人打听,被告知宋夔州城的永安门即是永安宫的遗址。他写下一首《永安宫》:
千古陵谷变,故宫安得存?徘徊问耆老,惟有永安门。
游人杂楚蜀,车马晚喧喧。不见重楼好,谁知昔日尊?
吁嗟蜀先主,兵败此亡魂。只应法正死,使公去遭燔。
陵谷变:即“陵谷变迁”,丘陵和山谷互相变化,比喻世事变化极大。法正:法正,字孝直,刘备帐下谋士,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燔:焚烧。最后两句指: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法正去世,令刘备十分感伤。章武二年(222年),刘备率4万大军东下,为大将关羽报仇,却遭东吴大将陆逊火攻连营而失败,第二年驾崩于永安宫,临终前托孤于诸葛亮。诸葛亮感叹道:“若法孝直还在,便能够制止主上东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随行东征,一定不致大败而归。”
清朝时,在夔州府永安宫故址处建孔庙大成殿,后来改为夔州府学署,解放后这里成了奉节师范学校,上世纪90年代初,奉节师范学校把原来的大成殿修葺改造成了永安宫。三峡水库建成,奉节老县城淹于水下,便在奉节宝塔坪的耀奎塔旁,复建了一座“托孤堂”(即搬迁原奉节师范学校的永安宫)。于是今天奉节县就有了两个“托孤堂”,一个在宝塔坪,一个在白帝庙。造成这种混乱的原因,一个是因为历史上本地郡县治所在白帝山下和瀼西两地之间多次变换,一个是因为白帝城的名气太大。
永安宫遗址在瀼西,这里又有诸葛亮八阵图,因此这里一定会有武侯祠。实际上北宋初将夔州城迁到瀼西后,为祭祀方便,在南门附近可俯瞰八阵图的地方,曾建有一个诸葛武侯祠。公元1167年,时任夔州知州的南宋诗人王十朋,看到北宋所建诸葛武侯祠年久失修破烂不堪,遂决定在旁边重修,新祠在“门之东,去旧祠一百八十五步”之处。这年四月,新祠落成,王十朋作《夔州新迁诸葛武侯祠堂记》,并作诗《题诸葛武侯祠》:
八阵图旁丞相祠,风云惨淡会当时。
功成岂止三分汉,才大非惟十倍丕。
渭上忽传司马走,蜀中长起卧龙思。
我来再拜瞻遗像,泪满襟如老杜诗。
风云:古军阵名有“风”“云”等,后即以“风云”泛称军阵。惨淡:谓尽心思虑。“风云惨淡”,化用杜甫的《谒先主庙》诗句:“惨淡风云会,乘时各有人。”丕:大。十倍丕,形容伟大。“渭上”二句,指诸葛亮病逝于渭水之畔的五丈原军中,姜维秘不发丧,命令擂鼓假装进攻,司马懿收军后退,百姓为此事编了一句谚语说:“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白帝城西侧的瞿塘峡峡口,即长江三峡夔门,是今重庆奉节最著名的景色,成为了第五套人民币10元劵的背面图案,每个来白帝城游览的游客都要在此留下照片。
公元766年,杜甫住在唐夔州城西门外西阁,其住所对着白帝山和夔门,曾写下不少有关夔门景色的诗作,如《长江二首》:“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瞿唐怀古》:“西南万壑注,勍敌两崖开。”《峡口二首》:“峡口大江间,西南控百蛮。”《秋兴八首》其六:“瞿唐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他所作的《瞿塘两崖》:
三峡传何处,双崖壮此门。
入天犹石色,穿水忽云根。
猱玃须髯古,蛟龙窟宅尊。
羲和冬驭近,愁畏日车翻。
云根:指远眺云起之处的山石。“入天”句形容两崖之高耸,“穿水”句形容江水入峡之深远。猱玃:泛指猿猴。羲和:古代神话传说中驾御日车的神。瞿塘峡口的险峻,连驾御日车的羲和都要畏惧三分。
瞿塘峡口,靠近白帝山的江中有一巨石,名“滟滪堆”。光绪年间的《奉节县志》记述“滟滪堆,立在瞿塘峡口,中流之巨石也。左右漕口两道。每年自四月起至十月止,江水泛涨,水淹大石,喷漩汹涌,波浪曲折,船被水摧,往往触石而碎,其深无底,为大水极险之滩。”由于滟滪堆巨石构成滩险,阻碍航道,于1958年整治航道时被炸掉。
公元766年,杜甫住在西阁时,正对着滟滪堆。冬天枯水期,滟滪堆露出水面很多,杜甫写下一首《滟滪堆》:
巨积水中央,江寒出水长。
沉牛答云雨,如马戒舟航。
天意存倾覆,神功接混茫。
干戈连解缆,行止忆垂堂。
沉牛:古代沉牛于水,以祭川泽。如马:指滟滪堆的形状如马背。神功:神灵的功力。混茫:蒙昧,不开化。干戈:泛指武器,比喻战争或动武。垂堂:站在堂屋檐下,有可能被坠落的檐瓦砸伤,用来比喻危险的境地。后四句的意思是,上天有意设下这块可能造成船只倾覆的巨石,就是为了警醒愚昧冲动的人,战乱危险中不要轻易解缆出航,出门在外要有危机风险意识。
在三峡水库建设前,瞿塘峡每年枯水期与丰水期之间约有30米左右的落差。滟滪堆对往来船只危险最大的时候是长江涨水时,特别是滟滪堆将没和刚没时,湍急的入峡水流会在滟滪堆四周形成巨大的漩涡,船夫若对航道水流不熟悉,很可能船被卷入漩涡触礁,造成船毁人亡的悲惨事故。李白的诗《荆州歌》:“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正是说五月夏季发洪水时,瞿塘峡口行船的危险。
杜甫看到长江涨水,滟滪堆被淹没时,又写下一首《滟滪》:
滟滪既没孤根深,西来水多愁太阴。
江天漠漠鸟双去,风雨时时龙一吟。
舟人渔子歌回首,估客胡商泪满襟。
寄语舟航恶年少,休翻盐井横黄金。
太阴:按阴阳五行的说法,太阴属北方、冬季、水。此指雨多阴惨。估客:贩卖货物的人。恶年少:应指那些年轻冲动莽撞的船客。黄金:指宝贵(生命)。江水上涨,滟滪堆滩险,船夫们为小心驶过礁石而庆幸歌唱,估客商人们则为经历九死一生而悲痛悔恨,杜甫告诫那些冲动莽撞的年轻人,不要为了追逐贩盐的厚利而丢掉了自己的性命。
公元1059年冬,三苏出蜀经过夔州瞿塘峡时,苏轼创作了一篇赋《滟滪堆赋》。在序中他说,世人都讲瞿塘峡口的滟滪堆为天下之最险,但凡发生翻船事故,都认为是此石造成的,但以他的观察来看,滟滪堆其实是有功于人的。在正文中他说,蜀江远道而来,在到达三峡之前,没有遇到过什么阻扼,因此养成了恣意骄横的品性,当它到达逼仄狭窄的瞿塘峡口,猛遇障碍滟滪堆,不可一世的它显得极为暴怒,于是使出浑身解数与之争斗,结果却失败了,最后精疲力竭的蜀江一改骄狂的态势,“安行而不敢怒”,放缓了流速进入峡口。最后他总结出一个道理,即事物本来就存在因安逸而生变故,处于危难而得安全的规律。
苏轼写下这篇赋,一则是因为年轻人喜欢标新立异、特立独行的个性;二则恐怕是三苏经过这里时正值冬天枯水期,滟滪堆露出水面较多,苏轼并没有见识到滟滪堆最危险的时候。同行的苏辙,则写下一首诗《滟滪堆》:
江中石屏滟滪堆,鳖灵夏禹不能摧。
深根百丈无敢近,落日纷纷凫雁来。
何人磊落不畏死,为我赤脚登崔嵬。
上有古碑刻奇篆,当使尽读磨苍苔。
此碑若见必有怪,恐至绝顶遭风雷。
鳖灵:传说中古代蜀国帝名。苏辙听人说,滟滪堆顶上有古碑,于是感到很好奇。
公元1177年,范成大离蜀东返时则为七月洪水期,他在笔记《吴船录》中记述:“丙辰(七月十九日)。泊夔州。早遣人视瞿唐水齐,仅能没滟滪之顶,盘涡散出其上,谓之滟滪撒发(撒野)。人云如马尚不可下,况撒发耶!是夜,水忽骤涨,淹及排亭诸簟舍,亟遣人毁拆,终夜有声,及明走视,滟滪则已在五丈水下。或谓可以侥幸乘此入峡,而夔人犹难之。……丁巳(七月二十日)。水长未已,辰、巳时,遂决解维。十五里,至瞿唐口,水平如席。独滟滪之顶,犹涡纹瀺灂(水声),舟拂其上以过,摇橹者汗手死心,皆面无人色。……”从这段文字看到:七月十九日早晨,水刚没滟滪堆顶,这时最危险,范成大的船不敢过;七月二十日早晨,滟滪堆已在水下五丈,但其上仍有漩涡,范成大的船冒险经过,船夫们都胆战心惊。
两年前,即公元1175年五月,范成大溯江入蜀,也是赶上长江发洪水时,瞿塘峡水路无法走,干脆在巫山县登岸,然后沿江走陆路,翻越瞿塘峡赤甲山到达夔州。在经过瞿塘峡口白帝山时,范成大首次目睹滟滪堆,看起来好像马背漂浮在洪水中,他写下一首《滟滪堆》:
滟滪之石谁劖镌,恶骇天下形眇然。
客行五月涝始涨,但见匹马浮黄湍。
时时吐沫作濆淖,灂灂有声如粥煎。
蜀江西来已无路,凿山作浍方成川。
瞿唐之口狭如带,乃欲纳此江漫漫。
奔流下赴故逼仄,汝更争道当其前。
舟师欹倾落胆过,石孽水祸吁难全。
山川丘陵皆地险,惟此险绝馀难肩。
东坡笔端喙三尺,愿与作赋评嘲喧。
云非此石峡更怒,臼头忽作倾城妍。
我从巫山飞一棹,欢喜偶脱蛟龙涎。
是非信否未暇诘,且上高斋清昼眠。
劖镌:指雕凿。劖,古代一种砍斫工具。眇然:微小貌。濆淖:漩涡。灂灂:水声。浍:田间水渠。逼仄:窘迫,狭窄。汝:指滟澦堆。欹倾:东倒西歪,形容控船艰难。石孽:因石而成的灾祸。馀难肩:其他的险境均难以比肩。喙三尺:成语“喙长三尺”,形容能说会道。评嘲:评量嘲笑。臼头:成语“臼头深目”,形容相貌极丑。倾城:成语“倾国倾城”,形容妇女容貌极美。飞一棹:本为飞快划动的船,这里指的是从巫山顶上飞过,也就是走陆路。高斋:借用杜甫夔州诗中居所的名称,实际是建在白帝山山腰处的驿站。范成大虽然说无暇追问苏轼《滟滪堆赋》中观点是否可信,但从其语气来看,显然是不敢苟同苏轼的论点。
在前面那张照片中,可以看到正对滟滪堆的白帝城山腰处有一组楼阁,是建于清代的白帝城镇江王庙和观音洞。到上世纪80年代,破败不堪的镇江王庙被拆除,改建为杜甫西阁,奉节县算是有了关于杜甫的纪念性建筑。可是杜甫西阁位于三峡水库175米蓄水线之下,因此其存在了20年后也被拆除了。
公元766年,杜甫到夔州寓居西阁近一年,曾作诗《宿江边阁》:“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其所谓的高斋应该是建于岸边斜坡、下面用木头支撑的高脚屋。公元1175年五月,范成大走陆路翻越瞿塘峡赤甲山到达白帝城下,除了写下上面那首《滟滪堆》,还写下一首《离巫山好晴,午后入瞿唐关,憩高斋半日》:
一昨题诗诉苦霖,果然连夜卷曾阴。
尽收行雨瑶姬赐,不徇世情巫峡心。
喜鹊满枝朝日淡,哀猿何处宿云深。
水门山径高斋外,一枕清风屏万金。
范成大自注:“高斋即杜诗所谓‘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者”。瑶姬:女神名,相传为天帝的小女,即巫山神女。屏:屏弃,指抛弃;舍弃。
范成大入蜀时正赶上“瞿塘五月谁敢过”,于是走陆路翻越瞿塘峡北岸的赤甲山。诗仙李白似乎也登上过赤甲山,他曾作有一首《自巴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诗题中的“巴东”似并不是巴东县,而是巴东郡,为夔州的旧称,且李白遭流放夜郎时已是五十八岁的晚年时期,应该没有体力登这么高的山。因此判断这首诗不是作于公元758年底或759年初李白流放夜郎时,而是作于公元725年青年李白出蜀时。李白所作《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
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始经瞿唐峡,遂步巫山巅。
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日边攀垂萝,霞外倚穹石。
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却顾失丹壑,仰观临青天。
青天若可扪,银汉去安在?望云知苍梧,记水辨瀛海。
周游孤光晚,历览幽意多。积雪照空谷,悲风鸣森柯。
归途行欲曛,佳趣尚未歇,江寒早啼猿,松暝已吐月。
月色何悠悠,清猿响啾啾。辞山不忍听,挥策还孤舟。
月十五圆:即李白离开家乡已过十五个月。却顾:回头看。丹壑:指开满红叶的山谷。扪:摸。银汉:银河。苍梧:苍梧山,即今湖南省境内的九嶷山。瀛海:大海。曛:日暮。暝:日落。李白上山下山用了一天时间,回到船上时已经天黑。
前面论述过,今瞿塘峡北岸的赤甲山(也称桃子山),在唐代称为白盐山。公元766年春,来到夔州住在西阁的杜甫,已经五十五岁且体弱多病,也没有体力登山,而只能仰望白盐山,写下一首《晓望白帝城盐山》:
徐步移斑杖,看山仰白头。
翠深开断壁,红远结飞楼。
日出清江望,暄和散旅愁。
春城见松雪,始拟进归舟。
斑杖:指竹杖。暄和:暖和。刚到夔州的杜甫,并没有打算长住,还计划着等病情稍微好转,便出峡东归,但没想到一待下来就是近两年时间。
今所谓的白盐山,则是位于瞿塘峡南岸、与北岸赤甲山相对的山峰,因此今赤甲山和今白盐山共同构成了雄奇险峻的夔门。
杜甫还曾作有一首《白盐山》:
卓立群峰外,蟠根积水边。
他皆任厚地,尔独近高天。
白榜千家邑,清秋万估船。
词人取佳句,刻画竟谁传。
蟠根:指曲折的山崖底部。白榜:似为“白牓”,指门上扁额。又似乎为“白墙”更合适。估船:商船。刻画:细致描绘。
古白盐山,即今赤甲山上有驿路,当夏秋洪水肆虐、瞿塘峡水路不通时,穿峡旅客可以越岭而行,范成大和王十朋都曾走过这条驿路。公元1167年七月,王十朋卸任夔州知州东归时,瞿塘峡水路不能走,便上古峰岭,写下一首《登古峰岭望夔州》:
巍登古峰岭,回首望夔州。隐约瞻卧龙,微茫见江流。
明朝望眼遮,江山见无由。翻令还乡梦,飞过白盐头。
不知此邦人,亦念使君不?使君无可念,空有诗篇留。
古峰岭:赤甲山的西北坡,即靠近白帝城一侧,有“古峰岭”驿站。卧龙:即卧龙山。白盐头:即白盐山。王十朋到底是个文化人,对杜甫那个时候所说的白盐山是哪座山很清楚,所以他还是坚持称瞿塘峡北的桃子山为白盐山。使君:王十朋自指,他担任夔州知州两年,留下夔州诗歌300多首。
赤甲山的东南坡,即靠近大溪口、属巫山县一侧,古称为“燕子坡”,大概是形容坡高连燕子也飞不过去。王十朋来夔州时(1165年)和离夔州时(1167年)都没有走瞿塘峡水路,因此他上下各走一次燕子坡,且都留下了诗作:《登燕子坡前有一岩在江之旁如天台赤城名乌飞岩》为上燕子坡所作;《燕子坡》为下燕子坡所作。前面介绍过,范成大离蜀时(1177年)乘船冒险过滟滪堆入瞿塘峡,而他来蜀时(1175年)则是走瞿塘峡陆路,爬上燕子坡,写下一首《燕子坡》:
大山如墙缺,小山如冢累。众山直下看,方知此峰危。
木末见夔峡,一沟盎春泥。中有天下险,造化真儿嬉。
峰顶不满笑,舟中鬓成丝。登高尚超览,况乃绝俗姿。
木末:树梢。盎:盛满。春泥:指洪水。儿嬉:犹儿戏。“峰顶”和“舟中”二句:谓不论陆路登山还是水路过滩都不轻松,充满艰难险阻。
瞿塘峡,西起奉节县白帝城,东至巫山县大溪口,长约八公里。公元819年三月,白居易由江州赴忠州刺史任,溯长江而上,穿瞿塘峡时,赋诗《夜入瞿唐峡》:
瞿唐天下险,夜上信难哉!
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
逆风惊浪起,拔纤暗船来。
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
信:实在。天如匹练:峡中天空有如一匹白绢,以形容峡窄而高。暗船:指船经过时静不出声。想到前面将要经过滟滪堆,不由自主地担忧发愁。
在古代长江发洪水时,瞿塘峡水路不通,即便没有洪水时,穿越瞿塘峡也险阻重重。如今三峡水库建成蓄水位达到175米,瞿塘峡中的水位比原来的最高水位提升了约40米,所有的险滩都已消失,天堑变通途。
公元822-824年,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所作《竹枝词九首》,其七: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嘈嘈:江水的急流声。瞿塘峡中的急流险滩,看得见摸得着,可是那负心男和花心女的心中藏着怎样的波澜,却真是难以琢磨。
公元1059年冬,三苏出蜀赴京,过夔州下瞿塘峡,苏轼和苏辙各作一首《入峡》,苏轼的诗较长,且非专写瞿塘峡。苏辙所作《入峡》:
舟行瞿唐口,两耳风鸣号。渺然长江水,千里投一瓢。
峡门石为户,郁怒水力骄。扁舟落中流,浩如一叶飘。
呼吸信奔浪,不复由长篙。捩舵破濆旋,畏与乱石遭。
两山蹙相值,望之不容舠。渐近乃可入,白盐最雄高。
草木皆倒生,哀叫悲玄猱。白云缭长袖,零落如飞毛。
缅怀洚水年,惨蹙病有尧。禹益决岷水,屡与山鬼鏖。
摧冈转大石,破地疏洪涛。巉巉当道山,斩截肩尾销。
峭壁下无趾,连峰断修腰。破处不生草,上不挂鸟巢。
水怪不尽戮,下有龙与鳌。辽哉千万年,禹死遗迹牢。
岂必见河洛,开峡斯已劳。
郁怒:气势盛积。呼吸:指急流中的船一起一伏。捩舵:拨转船舵,指行船。濆旋:水流回旋。舠:此指形如刀的小船。玄猱:皮毛黑色的猴子。洚水年:指上古时代大洪水时。惨蹙:犹惨戚,悲伤凄切。禹益:大禹和伯益,伯益最突出的贡献就是辅佐大禹平治洪水。鏖:艰苦而激烈地战斗。巉巉:形容山势峭拔险峻。河洛:河图洛书的简称,是古代的两幅神秘图案。传说伏羲依“河图”而演成八卦,大禹依“洛书”治水成功,设天下九州。
公元1170年10月26日,就任夔州通判的陆游溯江进入瞿塘峡,他在笔记《入蜀记》中记述:“
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瞿唐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裂缝),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可怪也。”陆游所说的“圣姥泉”,位于瞿塘峡中段北岸崖壁(风箱峡之北),传说是天上的圣姥(即古代神话中的女娲)恩赐“圣水”给这里经过的纤夫和路经此处的行人解暑止渴。这其实是一种间歇泉,古人不明就里,还以为是人喊泉出。陆游写下一首《瞿唐行》:
四月欲尽五月来,峡中水涨何雄哉!
浪花高飞暑路雪,滩石怒转晴天雷。
千艘万舸不敢过,篙工舵师人胆破。
人人阴拱待势衰,谁敢轻行犯奇祸。
一朝时去不自由,山腹空有沙痕留。
君不见陆子岁暮来夔州,瞿唐峡水平如油。
篙工舵师:均指船工。阴拱:弓着背坐着静静观察等待。一朝时去:指过了涨水的季节。陆游在大水退后的十月到达瞿塘,但诗中则是想象五月瞿塘涨水时的惊涛骇浪。
公元1177年7月20日,范成大的船冒险从滟滪堆顶上通过进入瞿塘峡,他在《吴船录》中记述:“每一舟入峡数里,后舟方敢续发。水势怒急,恐猝相遇,不可解拆也。帅司遣卒执旗,次第立山之上,下一舟平安,则簸旗以招后船。……入峡百余步,南壁有泉,相传行人欲饮水,则叫呼曰人渴也,泉出岩罅,尽一杯而止。舟行速且难艄泊,不暇考也。峡中两岸,高岩峻壁,斧凿之痕皴皴然,而黑石滩最号嶮恶。……十五里,至大溪口。水稍阔,山亦差远,夔峡之险纾矣。”范成大写下一首《瞿唐行》:
川灵知我归有程,一夜涨痕千丈生。
中流击楫汹作气,夹岸簸旗呀失声。
不知滟滪在船底,但觉瞿唐如镜平。
凿峡疏川狠石破,号山索饮飞泉惊。
白盐赤甲转头失,黑石黄嵌拚命轻。
草齐增肥无泊处,竹枝凝咽空馀情。
人间险路此奇绝,客里惊心吾饱更。
剑阁翻成蜀道易,请歌范子瞿唐行。
川灵:指河神。黑石黄嵌:指黑石滩和黄龛滩(也称黄龙滩),为瞿塘峡中两处险滩。黑石滩是江北江南各有伸向大江的黑石,称为北黑石与南黑石,其坚硬如铁,与三峡中所有岩石不仅颜色不同,而且质地也完全不相同。增肥:指涨水后江面变宽。凝咽:形容声音幽咽悲凉。饱更:充分经历。“剑阁”句:与瞿塘峡的艰险相比,剑门蜀道也显得不是那么难走了。范子:诗人自称。
范成大下瞿塘峡的近一年后,公元1178年五月,陆游也出蜀东返,过夔州入瞿塘峡,写下一首《醉中下瞿唐峡,中流观石壁飞泉》
吾舟十丈如青蛟,乘风翔舞从天下。
江流触地白盐动,艳澦浮波真一马。
主人满酌白玉杯,旗下画鼓如春雷。
回头已失瀼西市,奇哉一削千仞之苍崖。
苍崖中裂银河飞,空里万斛倾珠玑。
醉面正须迎乱点,京尘未许化征衣。
银河飞:指崖壁上飞溅而下的泉水。倾珠玑:飘洒而下的水滴好似晶莹剔透的珍珠。京尘:亦作"京洛尘”。西晋文学家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一:“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后以“京洛尘”比喻功名利禄等尘俗之事。此句的意思是希望清澈的泉水能洗去尘世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