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故居现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太平街(解放西路与太平街口交汇处),始建于西汉文帝年间,为长沙王太傅贾谊的府邸,被誉为“湖湘文化源头”,是长沙作为“屈贾之乡”的标志性文化遗产,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较早的名人故居。贾谊故居拥有现存年代较久且连续使用至今的古井,其基址考古发掘出金砖、玉器、瓷器、陶器、银元等文物。
院内布局现贾谊故居共三进,包括:贾太傅祠----供奉贾谊铜像及其著作;太傅殿----贾谊生平及思想介绍;寻秋草堂——清以来,寻秋堂为文人墨客凭吊贾谊之后,吟诗作画之处,游人亦在此饮茶休息。碑廊内陈列《古今名人咏贾诗选刻》及明清历次重修故居碑文,共有历代名人咏贾诗二十一首及明清重修故居碑文五篇。
贾谊故居目前主要景点有门楼、贾谊井、贾太傅祠、太傅殿、寻秋草堂、古碑亭、碑廊等。故居中有一口水井,据说是贾谊亲自所挖,是长沙的古迹,也是中国实用时间很长的一口井。如今看到的故居,是近代修建的,故居内设有《贾谊生平事迹陈列》,可以在这里了解到贾谊的一生。
实用信息门票价格免费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09:00-11:30,12:30-16:30
周一不开放
交通信息公交:在市区乘坐1、18、112、138、143、145、202、301等路公交车,在“贾谊故居(解放西路)”站下可到。
地铁:乘坐地铁2号线到“湘江中路”站下,步行676米可达。
贾谊个人资料贾谊(别名长沙傅),洛阳人,十八岁即能诵诗属文,精通儒家经典,22岁任博士,同年升为太中大夫,同僚之中,无出其右。撰《过秦论》、上《论积贮疏》,提出一系列切合实际的改革国家政治的方略,极为汉文帝赏识,数度欲让贾任公卿高位,因权臣不容,改任长沙王太傅。贾谊与侯家族有密切的政治合作关系。
在长沙,贾谊撰《吊屈原赋》、《鸟赋》,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故后人称其为“贾长沙”,故宅被誉为长沙最古的古迹及湖湘文化的源头。贾谊后又任汉文帝爱子梁怀王太傅,撰《治安策》,他提出的治国方法被二千多年来封建皇帝奉为经典,他制定的削藩的方案,被汉武帝采纳后,彻底解除了困扰中央集权的诸侯王割据的威胁,其国防、民本、农本和教育思想,在现代仍闪烁着火花。
历史沿革汉武帝时期,由皇帝敕命修缮贾谊故居,这是对贾谊故居的第一次重修,此后的两千多年里,贾谊故居历经了约64次重修,最近的一次是在1998年。明朝成化年间,长沙太守钱澍寻贾谊古井,募款修建贾太傅祠,这是贾谊故居第一次以祠宅合一的形制重修。贾谊祠后建有大观楼,祠前有一口井,相传是贾谊所凿,称太傅井,井旁有一石床,为贾谊当年原物。宅前有两块碑石,左右各一,高约丈余,字迹剥蚀不可辨认。又有大柑一株,传为贾谊手植。以上文物均毁于1938年“文夕”大火。后仅存亚殿一座,祠正堂正壁上,刻有屈原像。古井尚在,古碑尚存,石床1958年被盗,旁另辟小巷,名为太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