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中旬,一个名为“阳新新八景命名网络投票”的网页,瞬间点燃了市民的热情。两个多月过去了,景点名称已初步确定,但关于阳新“新八景”和“老八景”的话匣子却在市民和网友中间一下子打开了——
历经沧桑,“老八景”消亡殆尽“天阔亭虚得趣幽,八闳景物望月收。鱼龙入夜御珠出,鸥鸟忘机狎浪浮。远近乡村连市井,空蒙烟雨几船舟。闲来此际堪凭眺,不必殊方览胜游。”这是清代文人易应斗咏“兴国州古八景”之首——“沧浪烟雨”所作。在阳新城关,说起“古八景”,谁都能说上几句,但是很少有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11月27日上午,记者在阳新县旅游局查阅资料得知,阳新“古八景”,又称“兴国州古八景”。据清光绪年间由阳新名士陈光亨、王凤池和刘凤纶所修纂的《兴国州志》记载,“兴国州古八景”分别是沧浪烟雨、恩波夜月、仙观晴霞、宋山樵唱、黉序秋香、南市渔歌、谢墩夕照、杨林晚渡。资料记载,“沧浪烟雨”有沧浪亭,“高三丈,建于莲花池的中央,南有‘政和堂’,北有‘十咏堂’,西有‘云水草堂’,各距‘沧浪亭’数十步,并筑木桥数架,彼此互通,且各能沿桥从不同方向登岸。”可惜的是,沧浪亭所在的莲花池,如今已经成为阳新的一个地名。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兴国大道上的车水马龙,完全没了当年百亩莲花池水微波荡漾的模样。阳新县旅游局开发科科长周平华告诉记者,“沧浪亭大致就在如今的阳新古商城附近。”古商城是阳新城关内一个买卖百货的仿古建筑群,距离莲花湖(实为“竹林塘”)仅百米之遥。站在古商城建筑的楼上往莲花湖方向看,依稀能分辨出当时烟雨中的沧浪盛景。《兴国州志》还记载,在阳新大道与兴国大道交汇处,沿富河向东,不到三百米处,就是为纪念南宋义臣谢枋得的“谢公墩”和“叠山书院”所在地。“入夜,灯光四射,河下来往舟楫,均以此为航标。”故称“谢墩夕照”,可惜早年间毁于炮火,早已不复存在。“黉序秋香”是“古八景”中唯一保存有遗迹的两处景致之一。“黉序秋香”在阳新儒学(又称孔庙)原址(现阳新实验中学),庙墙内外都涂以红垩,人称红(通“黉”)宫,又因墙内多种桂花,中秋前后满园清香,因而得名“黉序秋香”。据该校校长刘道生介绍,阳新儒学曾经多次重修和改扩建、维修,其主体建筑为“前厅”、“东西两庑”、“大成殿”、“崇圣祠”、“鼓乐楼”(又称“古月楼”,现称“古乐楼”),现仅保存经过修复的古乐楼。从分布图上可以看出,“古八景”是以位于城内的“黉序秋香”为中心,剩下七景围绕环城的富水有序分布。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城市的发展,“恩波夜月”仅留下了位于陵园大道上被树叶挡住的“恩波堤街”的路牌;“仙观晴霞”处的钟成观因战乱,早已不复当年辉煌;位于木港镇的宋山村静谧安详,只是百姓不再上山砍柴,“樵唱”也无从谈起;“南市渔歌”和“杨林晚渡”都是当年打渔走船的美景,如今路网发达,坐船打鱼赶集的场景再难重现。“每一座城市的古迹,不管是人文资源还是自然景观,都是这座城市在当时长期稳定的人居环境的体现,是前人留下的宝贵的财富。”湖北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张泰山说,阳新历史悠久,在众多中小城市中,阳新的历史文化具有鲜明的代表性,“阳新古八景对于研究还原当年兴国州的人居环境有重大价值,但因历史战乱原因和人为因素,没有得到妥善保存和保护,很痛心!”
蓄势待发,“新八景”重任在肩根据阳新县城东新区建设指挥部统一部署,由县政协文史委牵头并请专人起草,经过半个月时间的网上公开征集投票,以及专家学者的讨论,阳新“新八景”初步命名结果已于日前出炉。据阳新县政协副主席肖汉荣介绍,“新八景”最终选定了阳新境内八大景区中的最亮点,同时有效覆盖了全县大部分乡镇,以期达到以点带面、形成旅游观光带的效果。分别是:连带兴国镇各景区,以莲花湖双桥为主的“莲桥晓月”;以王英镇仙岛湖为主要景点的“千岛烟波”;以网湖湿地五爪嘴观景台为主的“天浦鸟音”;连带富池镇甘宁公园、半壁山三国古战场的“楚江锁钥”;以白沙镇七峰山景区为主的“七峰林韵”;以筠山龙王洞为主景区,联袂太子、大王等镇区的“筠岭洞天”;依托龙港红军街的“龙川曙色”;以及串起枫林石田古驿,以飞云洞、牛湖为主的“云湖枫晚”。其实,市民和网友中间,很多人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不把精力和财力放在保护和保存“老八景”上,而重新开辟“新八景”?对此,阳新县旅游局副局长周平坤专门做了解答。他说,“老八景”以古兴国州为中心,不少遗迹都在现阳新县城内,比如沧浪烟雨、恩波夜月、黉序秋香,因为一些历史原因,加上战争破坏等,恢复旧貌的难度远比想象中的大。而且,“老八景”象征着兴国州人居时代辉煌的顶点,是阳新历史文化最典型的体现,“新八景”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