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是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载体,是珍稀动植物的天然庇护所,也是自然生态科普宣教的主要阵地。目前,我市已建成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不仅凝结了自然生态守护者的辛勤汗水,也折射出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喜人变化和不竭追求。
在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即将到来之际,记者与市创森办人员一行走进阳春市河口镇下双月光潭,在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对鹅凰嶂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实地探访。
万顷繁茂山林的守护者
海拔1337米,粤西第二高峰,稳居阳江群山之首,被冠以“阳江屋脊”之美誉;华南第一暴雨中心,地处热带与南亚热带的交汇处;地质结构古老,自泥盆纪至今从未受过海洋的侵袭……自然似乎偏爱鹅凰嶂,巍巍高山与山地雨林孕育了无数生灵。在14791.2公顷山林里,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3种,维管束植物有216科867属1849种,其中保护植物36种,中国特有属植物15属。
生物的多样性,离不开众多自然生态守护者的付出,黄俊便是其中一员。1985年,年仅24岁的黄俊从部队转业,成为阳春市国营河尾山林场的一名职工。“那时人们的生态意识不强。”回忆起30多年前的林场,黄俊满是感慨,林场虽处处青山绿水,但那时人们的环保意识薄弱,在林场砍伐、烧炭、捕杀野生动物的现象并不鲜见,生态遭到破坏。
为了守护山中珍稀动植物免遭“毒手”,黄俊与同事们日复一日,坚持在万亩山林巡查,保护山林不受山火、人为破坏和病虫害的侵袭。“30多年了,林木越来越繁茂了。”从起初的毛头小伙到现在的两鬓斑白,现年59岁的黄俊已经把35载青春岁月都抛洒在眼前的连绵大山里。
“苦过、累过,但一切都值得。”2004年,鹅凰嶂保护工作迎来新的曙光。经省人民政府批准,鹅凰嶂市级自然保护区升格为省级自然保护区。而黄俊既是见证人,更是参与者,当时他与审核专家组在山野间露营了三四天。
“挂牌那一天永生难忘。”在黄俊眼里,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成立是一道意义非凡的“分水岭”,这块牌是鹅凰嶂万顷山林的“保护神”,更是千万动植物免于破坏的“护身符”。
悉心保护珍稀濒危植物
保护山林不受侵袭,为生长于斯的动植物们“遮风挡雨”还远远不够。如何让“形单影只”的珍稀动植物家族日渐壮大,也是保护区的一项重点任务。
林业高级工程师林喜珀是一名科研人员,今年是他来到鹅凰嶂自然保护区工作的第8个年头。多年来,他几乎每天都泡在山里,跑遍了鹅凰嶂的每一个角落,熟知山里每一种植物的生长特性。“这个就是杜鹃红山茶,属于濒危植物。”在保护区内林喜珀边走边将他的“老伙计”们一一道来。
“这些是人工繁殖的苗木。”顺着林喜珀所指的方向看去,一棵棵杜鹃红山茶花开正艳。杜鹃红山茶被称为“植物界大熊猫”,仅在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目前野生植株仅存1039株。经过科研人员十几年的研究培育,杜鹃红山茶得以扩大繁殖,飞入寻常百姓家,市区绿化带、公园等地也都可以看到它动人的身影。
近年来,鹅凰嶂自然保护区加大人力和资金投入,通过派专人、成立巡护组、社区共管等形式,加强对杜鹃红山茶、猪血木、台湾苏铁等珍稀濒危植物的管护,并建设珍稀植物培育基地,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等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极小种群保护,扩大其种群数量。此外,建立珍稀濒危植物资源档案,并定期监测、检查它们的生长发育和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及时采取保护管理对策。保护区内珍稀濒危植物数量明显增多,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加强生态文明科普宣传
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文明科普宣教的天然课堂。走进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可以看到一个科普馆,里面陈列着保护区内各种珍稀动植物的图片,以及部分仿真标本。此外,保护区内还设有一条6公里长的科普教育径,沿途分布着30多种珍稀保护植物,配套有200个植物名称牌、20个科普牌、10个温馨提示牌、10个路向指示牌,以及石凳、亲水平台等。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为宣传生态文明理念,保护区在主要交通路口和林区及周边显眼地方竖立永久性宣传牌,并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以保护区社区群众及社会公众为对象,广泛开展护林防火、保护珍稀动植物、法律法规等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提高了广大群众对珍稀动植物的保护意识,保护生态环境、共创国家森林城市成为越来越多群众的自觉行动。
离开鹅凰嶂自然保护区,转头回望,鹅凰嶂宛若裹挟着远古神圣气息的长龙横亘于野。轮廓清晰的山峰层层叠叠,蜿蜒在白云与翠绿林海之间,为阳江构筑起一道壮美的绿色生态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