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刻意拍了几张斜构图的雪景,也期待阿尔山的冰雪能带给我这纯粹的南方人不一样的感受。
一列孤单的绿皮火车头,从我们身前缓缓经过,而它去往的方向,正是阿尔山站台。
阿尔山车站始建于1935年6月,峻工于1937年7月,原名温泉车站,通车后改叫为阿尔山车站,是日本关东军驻扎时期的产物。
它的一侧还保留着半圆形尖顶的碉堡,远看就像是农村里的“粮囤”,已经将当时的枪眼用水泥堵上了,估计成了仓房。
车站主体建筑的选材质感对比鲜明,色彩处理十分合理,总体建筑总面积671.49平方米,共三层六顶,其中四顶为悬山式,二顶为圆锥尖式,主体高度为13.7米。 是目前东北及内蒙古尚存且保存完好正在使用的少数建筑之一。
1996年5月28日,车站被内蒙古自治区公布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侧17米,西侧16米,南侧10米,北侧16米,总占地面积为5593平方米。
夜幕降临,积雪衬着灯光,为出入站台的工作人员和乘客指路。
唯一的候车室室内面积不足十平方米,左边是唯一的售票处(仅一个售票员),右边是唯一的检票处(仅供单行通过),两边各一排木质坐椅(可供十几个人入座),其余的旅客只能站着,人多时还只能站在外面等待。
车站虽小但设施齐全,听说还有贵宾室,可惜没能进去参观。从一九三七年建站起到阿尔山机场未修建前,这里迎来送往过许多政府官员、外交使者、商界巨头和中外旅客。。。。。。咦?她在瞪我?!!
阿尔山车站的车次(数据库版本:2017.04.16):
好了,接着来扒一扒车站的过往:
火车站及其附属设施建于战争时期,1937年,战火四起,烽烟弥漫,寂静的山林里响起了日军侵略东三省的枪声。阿尔山因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得到了日本人的“青睐”。征丁伐木,星夜赶筑,铁路及其配套设施在短期内完成,使其兵力、弹药、补给运输有了保障。军车运来了10个步兵中队、4个炮兵中队和1个工兵队,士兵在阿尔山紧张地构筑着野战阵地,当时的阿尔山火车站异常繁忙,可谓是满负荷运转。
1945年8月8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代表苏联政府向日本驻莫斯科大使宣布:“从8月9日起,苏联将认为自己已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次日,苏联红军向阿尔山地区的关东军发起进攻。并由此进入我国东北的西线。阿尔山也成为苏联红军对日作战的主战场之一。
1945年日军在苏联红军的强大攻势面前,全线溃退。阿尔山火车站成了日军逃亡的中转站。1945年8月12日清晨,阿尔山火车站内外鬼哭狼嚎,一片混乱。一列由两辆机车牵引的混合列车停在站台边,700多名日军及700多名学生、劳工挤在两节车厢内,其余六节车厢装满了武器弹药,人尚未上完,列车便启动了。顺山而下的列车并未能挽救逃跑的日军,苏军在空袭阿尔山之后立即开始全线追击。
惊魂未定的日军逃离阿尔山不久,便在大石寨遭到苏军炮火的轰击。六节车厢的军火轰然爆炸,列车立刻被炸翻、倾斜的机车借着惯性滑出四五里路,连车带人一起进入苏军伏击圈。从8月9日至14日,日军、伪军、日伪家属、留守人员等一批又一批的来到阿尔山火车站,坐在混合列车上,带上武器弹药,匆匆的踏上艰难的逃亡之路,苏军历时7天,全歼侵驻兴安盟的日本关东军5万余人。8月14日,兴安盟全境获得解放。
等我们从车站出来,天已经彻底黑了,出站右转后笔直走十来分钟吧,就是著名的阿尔山矿泉疗养地,蒙语“ 阿尔山”意为“ 圣水”,来到这里,怎么说也要去泡一泡。阿尔山矿泉有48眼分布在南北长500米、东西宽70多米的范围内。分冷泉、温泉、泉、高温泉4种,泉水最低温度1.5℃,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以及氯、镁、硫、硅等10几种元素。可分别治疗几十种慢性病。
阿尔山的市区不大,温泉泡好出来,慢慢踱步回酒店,一路的夜景也是极美的。尤其是在雪夜,三两好友,且行且谈且拍,也是人间一大乐事。
月色朦胧,夜已深,人却方静,阿尔山,还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我们去探寻得回味。在这里,我想,住几个月都是不会满足的吧。
交通:
南方,还是飞机方便些,阿尔山机场很小,是内蒙古自治区第12个建成运营的支线机场,是兴安盟第二个民用机场,也是首个县级市机场。
北方,如果是我,绝对会考虑坐火车,直达最美车站,且听说,一路经停和路上的风景也都值得看一下。返回搜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