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山是兴安盟下属的县级市,位于兴安盟最北部,与呼伦贝尔市毗邻。
阿尔山的全称叫“哈伦阿尔山”,是蒙古语“热的圣水”之意,是一座因水而名、因泉而旺的旅游度假城市。这座小城由于靠近蒙古国与俄罗斯,建筑与民俗都别具异域风情,被人们称为“东方小瑞士”。
阿尔山市处于蒙古、锡林郭勒、科尔沁、呼伦贝尔四大草原交汇处,总面积7408.7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3.23万。由于地处北国边陲、大兴安岭林区腹地,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81.2%,绿色植被率达95%,大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年均负氧离子含量高达3303个/立方厘米,是一个“空气都可以罐装出口”的地方。
阿尔山市旅游资源丰富且组合度好,林瀚、草丰、石绝、池奇、泉神、湖秀、雪美、水碧,来到阿尔山,可以春赏雪中杜鹃,夏游青山林海,秋看层林尽染,冬览雪裹千山。四季阿尔山,都有你想要的美。
2014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踏雪巡边,深情赞誉“阿尔山自然风光四季都很美”。
阿尔山城市很小,开着车从南边驶到北边只用5分钟,它的东西距离更短。但往往浓缩的都是精华,它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一带一路国际健康旅游目的地”“中国避暑旅游十佳城市”等13项“国字号”旅游品牌。
这是从童话故事里走出来的小城。尖尖的屋顶半圆形的窗户,是我们对于童话里城堡的想象。
当我们在一片绿色的包围之下,漫步阿尔山街头的时候,映入眼帘的许多建筑,都是我们在童话里想象的城堡的样子。
五彩斑斓的俄式建筑,干净整洁的街道,来来往往的旅客,以及周边翠绿的群山,构成了非常有活力的中蒙边境小城。
在阿尔山市,知名景点很多,最美得动人心弦的,我觉得是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里的阿尔山天池、驼峰岭天池。
7月11日一大早,我们乘车前往大兴安岭深处,在林海中穿行,一路上心是雀跃的、兴奋的。
当天,我们游览了驼峰岭天池、杜鹃湖、三潭峡几个景点。
驼峰岭因远远看上去像一峰俯卧的骆驼而得名。驼峰岭天池形成30万年左右,是火山喷发后,火山口积水而形成,是整个阿尔山天池群中最大的高位湖泊,海拔1284米。湖面呈人的左脚形状,东西宽约450米,南北长约800米,面积26公顷,蔚为壮观。
从山脚到山顶观天池处,垂直高度有400米左右,一路上都是木质栈道,沿道有观景平台,我们走走停停,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空气,肆意地享受着眼前的美景,想把看到的每一个景都刻进心里,刻进骨子里。
拥抱呼伦贝尔草原
草原的尽头是天空。
坐在旅游车的副驾驶位置上,看着眼前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才发现我对草原的想象力是贫乏的,语言也是贫乏的。
在呼伦贝尔大草原,公路把草原一分为二,笔直通向天际。摇下车窗,耳边全是苍茫的风。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成群的牛羊悠然地吃草,如同一堆堆撒落在巨大绿毯上的黑白珍珠。在呼伦贝尔大草原,《敕勒歌》中所传唱的美景,时时处处都能映入眼帘。
旅游就是在合适的时间来到正确的地方。七月,是草原最美的时节。
为了来到呼伦贝尔大草原,我和同行的周周、海韵花了700元从阿尔山市租车到了300公里外的呼伦贝尔市。
呼伦贝尔因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总面积26.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东与江苏两省之和。呼伦贝尔市被誉为“北国碧玉”,这里有大兴安岭林海、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草原、曲折的莫尔格勒河、“亚洲第一湿地”额尔古纳湿地······
呼伦贝尔大草原东西宽约350公里,南北长约300公里,总面积约11.3万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833.33万公顷。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场,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全国旅游二十胜景之一。
以呼伦贝尔市区为出发点,有两条旅游线路可供选择,往南到满洲里市,经额尔古纳市黑山头镇、蒙兀室韦苏木、莫尔道嘎镇等地,往北反之。我们的旅程从往北开始。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哎耶;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哎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哎耶······”7月13日上午10点,来到“天下草原”景点的时候,草原上空正飘荡着腾格尔唱的《天堂》,歌声雄浑、壮美。
而周周和海韵早已迫不及待了,旅拍、互拍、自拍,脸上一直洋溢着笑意。后来我们才知道,这里的景色只是序幕,离壮观和震撼还差得远呢。
莫尔格勒河是一定要去的,它是老舍先生笔下九曲回肠的“天下第一曲水”。
莫尔格勒河长319公里,流域面积4987平方公里,由东北向西南,源自兴安密林,注入呼和诺尔湖。它弯弯曲曲地穿过呼伦贝尔大草原,形成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湿地,既为草原增添了无限的活力,也为草原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我们站在观景台,向远处眺望,九曲十八弯的景观,让人叹为观止。
车行草原深处,飞奔在无垠的旷野中,可谓“车在景中走,人在画中流”。来到这里,满眼都是绿色,一路都是风景。
车行草原深处,总想按下快门,记录下所有的风景。在这里,随手一拍都是大片,都能做成电脑桌面屏保。
“停一下,停车!”车子被多次叫停之后,司机文彬忍不住对我们笑了。
站立于广袤的草原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天高云淡,牛羊悠闲,草毯上点缀着星星点点的花朵,面前这一幅宁静的画卷让人心醉。
我们还登上一座小山俯瞰草原,那种壮丽和开阔让人感到心旷神怡,耳边仿佛能够听到风吹草地的声音。展开双臂,我们拥抱呼伦贝尔大草原,尽管它太辽阔。
呼伦贝尔大草原,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人们站到此处就可以无拘无束。在旷野、阳光和风之中,把眼睛聚焦到无穷处,这是生活在城市建筑森林里的人,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的诱惑。
下午,我们在“亚洲第一湿地”额尔古纳湿地,游览了壮丽的河流湿地景观。
夜宿恩和
从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出发,往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去,额尔古纳白桦林景区就在大道旁,司机问我们进不进去,周周和海韵想去,我说天色晚了,白桦林谁没见过,于是就与之擦肩而过。
按照计划,7月12日晚,我们在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住宿。事实上,到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已是下午6点。
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是我国俄罗斯族和华俄后裔为主体的聚集地,是一个具有自然之美与异域风情的北方边陲小镇。我们到达的时候,夕阳西下,晚霞满天,景色瑰丽。“木刻楞”“大列巴”、俄罗斯族居民······小镇风情浓郁,很美、很宁静。
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位于额尔古纳河以东、大兴安岭以西的中俄边境线上,是我国唯一的俄罗斯族民族乡。
恩和的蒙古语意为“和平”。夕阳下的恩和,同名字一样温暖静好,用木头建成的木刻楞排在街道两侧,栅栏都是浓重的缤纷色彩。
小镇规模不大,也就几条街,但面积不小。在镇上漫游,道路很宽,商店不多,旅馆客栈居多。商店里见得最多的是大列巴。何为大列巴?其实就是俄罗斯风味食品——俄式大面包。
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人口不多,不算热闹。他们至今居住在俄式木刻楞里,保留着俄罗斯族的饮食习惯和节庆习俗。
我们住的木刻楞里采光特别好,房间内艳丽的色彩,俄式的家具,托起浓浓的异域风情。晚上,睡在木刻楞里还能闻到些许的木香。不远处,就是静静流淌的额尔古纳河支流哈乌尔河。夜风微凉,清光如洗,树影轻摇,不久就进入沉沉的梦乡。
幸会室韦
于这里幸会你,室韦。
说幸会,是因为我以前就听说过室韦。
说幸会,是因为我们在室韦只待了2个小时。
蒙兀室韦苏木是蒙古之源·蒙兀室韦文化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距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69公里,是一个值得一游的边境小镇,与俄罗斯只有一河之隔。
站在观景台上,只见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缓缓流过,虽然无法看清对面俄罗斯村庄奥洛契的全貌,但隐隐约约能感到炊烟就要飘过来。面前的河流如一条彩带,河水泛着粼粼的波光,界河边牌子上的“蒙兀室韦”几个大字清晰可辨。
今天的蒙兀室韦苏木,居住着1800多人,其中华俄后裔占63%,这使得室韦成为了一个多元文化的交汇之地。独特的建筑木刻楞、新鲜的牛奶、现烤的列巴、南腔北调的旅客,等等,构成了这里的旅游要素。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厚重的历史、边境的神秘、中俄文化的融合之美,领略到独特的异域风情。
惊艳“卡线”
“卡线”是一个令人陌生的词汇。这是一条起至中、蒙、俄三国交界的满洲里市,经186彩带河、黑山头镇、五卡、七卡、九卡,终至蒙兀室韦苏木的边境公路,全长409公里。
有人说,呼伦贝尔大草原最美的公路是“卡线”,每一处都很惊艳,被称为中俄边境“最美草原公路”。
说起卡线,我们必须了解一段屈辱的历史。1689年,清政府全权使臣索额图和俄罗斯帝国全权使臣戈洛文在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清朝政府将额尔古纳河以西的大片国土划归给俄国,从此额尔古纳河成了中俄两国的界河。
当时为了加强边防,清政府于雍正5年在中俄边境设置了众多的“哨卡”戍边。满语里,“哨卡”被叫做“卡伦”,从满洲里市到蒙兀室韦苏木,一共设立了9个“卡伦”,其周边的村庄,也随“卡伦”而命名。历史风云变幻,如今卡伦虽然早已消失,但是已经成为村庄名称的二卡、四卡、六卡等地名仍然被沿用至今,所谓卡线就是这条边境线上的一条公路,与额尔古纳河紧紧依偎在一起。
7月14日,我们从蒙兀室韦苏木出发,一路向南,经九卡、七卡、五卡,抵黑山头镇,全长210公里左右,这是卡线的精髓所在。
每次到边境地区,总是会让我觉得特别激动。有朋友说,这是热爱祖国的表现。我对这句话是非常认可的。
行驶于卡线上,每几十公里便有一个哨所,瞭望塔上,边防战士辛勤巡视着额尔古纳河畔的祖国边境线。在河岸的一处土丘之上,俯瞰额尔古纳河、遥望俄罗斯村庄,站在祖国这端的我们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最好的景色在路上,最大的快乐是旅行。
蒙兀室韦苏木至黑山头镇路段,全程沿着额尔古纳河行进,蜿蜒曲折、风光极为壮丽。在这条线上,我们邂逅了草原、丘陵、河流、湿地、森林等各种地貌。夏季在卡线行驶是极其幸福的,还会看到漫山遍野、无边无沿的油菜花,放纵疯狂地绽放着,往往是一面山,一道沟别无杂色,一黄到底。说“十里不同景”恰如其分,一会儿还是一望无际的草原,不一会就变成了起伏的山丘,走着走着又是密集的林海、河流、湿地、草原、油菜花,共同组成了美丽的“卡线”风光。
印象满洲里
诗意远方,心醉满洲里。
从黑山头出发,沿着绥满、海满公路前行,7月15日中午,我们到了满洲里市。虽然只有半天的逗留时间,但是,这座边境小城的风景、建筑、风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满洲里是一座因贸易而生的城市,它坐落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西北部,东依大兴安岭、南濒呼伦湖、北接俄罗斯、西临蒙古国。它虽地处草原腹地,远离人口密集区,却是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
满洲里市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口岸城市,融合中、俄、蒙三国风情,被誉为“东亚之窗”“欧亚大陆桥”。
满洲里市还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在这里,名气最大的就是5A旅游景区中俄边境旅游区了,这个旅游区由国门景区和套娃景区组成,始建于2014年,占地面积500万平方米,汇集中国红色文化、俄罗斯风情文化精粹,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建设的品牌旅游景区之一。
满洲里市的国门景区,是国内少有的可以登临国门的景区之一。对我来说,除登过与朝鲜接壤的图们口岸国门外,这是第二次。
登上40多米高的国门向北望去,不远处俄罗斯后贝加尔斯克区街道建筑尽收眼底。往来于中俄两国的货运列车,不时从国门下穿过。
国门景区很大,除了庄严肃穆的国门之外,还有中共六大展览馆和红色旅游展厅等爱国主义教育场所。
同国门景区一街之隔、占地80多万平方米的套娃景区,建筑是统一的俄罗斯风格,是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大型俄罗斯特色风情园。景区以套娃为主线品牌,由主题娱乐、主题园区、主题酒店三部分组成,不论是亲子出游,还是情侣打卡,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因为行程紧,我们没进套娃景区,只在广场拍摄了一张照片留念。
到满洲里市,就要到街上逛逛。满洲里城市不大,主要的五条街有四条是单行道。街道两旁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欧式的尖顶或穹顶的楼房建筑,商场、店铺、酒吧、餐馆里售卖的大多是俄罗斯特产、纪念品和西式餐点,等等这些,都在述说着这座边城的特色和文化。
旅途有收获,也会有遗憾。站立街头,周周和海韵都说,听说满洲里的夜景非常不错,这次我们是没有机会观赏了。
傍晚时分,在满洲里西郊国际机场,我们依依不舍地作别满洲里。
但愿今后还能再来。
供稿:邓伯祥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编:周鑫 美编:刘坤
主编:王亚男
监审:李金田
监制:付惺
总监制:张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