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状节理(columnar jointing)几组不同方向的节理将岩石切割成多边形柱状体,柱体垂直于火山岩的基底面。如熔岩均匀冷却,应形成六方柱状,上细下粗,二者由顶柱盘面隔开。
玄武岩柱状节理形成机制的主导学说是“冷却收缩说”。该学说认为,玄武岩流中柱状节理的理想生成方式是岩流冷却过程中,平坦的熔岩冷凝面形成无数规则而又间隔排列的均匀收缩中心,产生垂直于收缩方向的张力裂隙,体积收缩引起岩石物质向固定的内部中心聚集,致使岩石裂开,形成多面柱体。在理想情况下,如果岩石是均质的,则收缩中心的距离相等,最终在平面上呈现六边形图案,随着岩浆不断冷却凝固,张力裂隙就在垂直于冷凝面的方向上形成规则的六棱柱体。实际上,玄武岩柱体形成时受到种种环境条件的影响,特别是岩体内的非均质结构,因而在柱列断面上,就形成六边形、四边形以及七边形等多种组合情况。
传统理论认为柱状节理形成是岩浆喷发冷却形成的。火山喷发过程中,火山内部岩浆外溢,但同时外部岩浆冷却固结成岩会阻止下部的岩浆的外溢, 如果下部的岩浆积累了超过上覆岩浆所能承受的压力,就可以冲破外部冷却的岩浆而继续外溢, 当下部的岩浆压力不足时, 岩浆便留在火山通道中慢慢冷却。
在这个冷凝的过程中,柱状节理和等温面就会随之发育。在山东昌乐国家地质公园的团山子火山的火山口较小,火山喷发时喷出的岩浆体积小,导致喷出的小体积熔岩流非常容易冷凝固结而阻挡岩浆外溢,下部的岩浆因为喷发体积小,累积压力少,无法将上覆的凝结的岩浆冲开,压力没有办法释放,只能继续在火山通道中凝结,承受喷发的岩浆的向上压力,而逐渐向两侧分开,也就是在此中情况下形成了柱状节理。
展开全文然而虽然传统冷却收缩说仍占主导地位,也有人,例如Sosman,R.B.曾提出过“对流作用”假说。最近,Kantha,L.H.还提出了玄武岩柱状节理形成是由于“双扩散对流作用”假说,Kantha认为,高度规则的玄武岩柱状节理,是由熔融岩浆在冷却期的双扩散对流作用所引起的。这种对流作用与在实验室和海洋中所观察到的“盐指”作用相类似。“盐指”是在稳定的成层水柱中,由于顶、底部的热量与含盐量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造成。而在熔融的玄武岩浆中,粘滞岩浆的顶、底部之间的温度与化学成分的差异性,也能产生高度规则的“柱指运动”(columnar finger motions)。最后,当岩浆发生固结作用,在冷却期,由收缩作用所产生的张裂隙,就沿着互相毗连的“玄武岩指”的接合处,即沿着由对流作用所形成的“路径”(Paths)从表层传播、深入到岩体内部,从而导致柱状节理的形成。
返回搜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