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史书《坦水志》曾对这个小山村有所记载。书上说,坦水之地“挠之无波,澄碧似镜,涓涓不枯,亦复不泛”可想而知,坦水坦田村在古时候就是一个自然环境极美的山水田园村。
村子四面环山,东望马山寨,西靠凤凰岭,南依狮子山,北临天鹅抱蛋和美女怀胎山。按地书之说,坦田村左狮右象,属门卫将军玉帝命,有天兵天将守护,风水极好。
进入坦田村后,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村内宝贵的古建筑群,带有徽式民居风格。在村里,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建筑、遗址都可寻到。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清代建筑“岁圆楼”了,建造历时二十余载。据说为建此楼,专门供养了两班木匠和石匠,现在还流传“养死木工,累死石匠”之说,可见工程之浩大,雕刻之精细。
厅堂的中堂壁为四合一的活动板壁,中堂的上部有专门悬挂牌匾的两个支点,支点上有着精美的木雕,虽然历经岁月的腐蚀,但仍然能体现其手艺的高超,表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
最为精巧的是其排水设施,每栋房屋进深四重,每两重之间就会预留天井,天井旁是一圈明沟,明沟又由埋于地下的暗沟相连,组成完整的排水系统。这种设计能做到“雨季不漫,旱季不干,干湿宜人。”
门前是大青石板铺成的地面,飞檐门楼,门柱力挺,大门铜制门钹装饰,圆石柱上雕刻有精美图案,刻有遒劲有力的古字,有“双凤朝阳”和“龙凤吉祥”这样的图,都是很好的寓意。
2 干岩头村
干岩头村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富家桥镇,以其具有较高文化价值且保留完整的周敦颐后裔居住的周家大院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干岩头村各种特产名目繁多,竹、竹笋制品产业颇具规模,异蛇产业独一无二,当地特色的鸡、鸭、田螺、肉制品小吃闻名遐迩。
院落皆背倚青山、面临小河,其中最大的一座院落是清同治年间任翰林院编修的周崇傅所建。建筑结构大都为三进三厅,宏大严谨,宽敞明亮,飞檐斗拱,错落有致,体现出浓烈的湖湘文化气息,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和文物价值。
干岩头村各种特产名目繁多,竹、竹笋制品产业颇具规模,异蛇产业独一无二。
境内有保存较完好的6个明清古建筑院落,每个院落相隔200至300米,互不相通,自成一体。院落皆背倚青山、面临小河,其中最大的一座院落是清同治年间任翰林院编修的周崇傅所建。建筑结构大都为三进三厅,宏大严谨,宽敞明亮,飞檐斗拱,错落有致,体现出浓烈的湖湘文化气息,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和文物价值。
3 塘碑村
一个有历史存在感的村庄——塘碑村,位于永州市道县乐福堂乡。数万年的建村史,令人心弛神往。
“塘碑”这个村名我怀疑原来不是叫“塘碑”。有可能曾经在村后的岩洞中有一块唐代记述什么事情的碑刻,后来碑刻不知所踪,后人以讹传讹,将“唐碑”讹化成了“塘碑”吧。
至少从表面上看,这个村庄不是很大。一座不大的孤峰峙立村后,尽管全是嶙峋的石头,却也草木摇飚,满眼葱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后背山或后龙山,或者也可以说是全村的镇山。有了这座山,择地建屋,心里才安然,有了这座山,外出的游子也才有了念想。山,不大,里面的却四通八达,宛若迷宫。南边的开口夸张的占去了山的三分之一还多,洞顶蜿蜒凹陷,似龙蜕而去留下的踪迹。明嘉靖年道州知府钱达道特书“石屋洞天”几个大字于石崖之上,感洞之神奇。
山前村庄 ,过石梁桥,入村口,地面铺着一水儿的鹅卵石路面,门楼前不大宽敞的地面也曾是一个一个圆形鹅卵石铺就的地面。鹅卵石略有点硌脚,却显得很亲切,可惜最近几年被铺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水泥。门楼前用料石砌筑,一条东西向沟渠内水清见底,水草摇曳。门楼不高,有点明代建筑的遗风,上挂有清雍正年间的“双凤”牌匾。跨过门楼天井,即为宗祠,宗祠地面为大块的方青砖铺就,宗祠的木构也十分大气,柱子、柱础也是清早期工艺。村内遗存的古建筑,从清早期一直延续到民国初。村庄的布局,包括给水系统饱含着建村者无穷的智慧。栋与栋之间有巷子相连,排与排之间,铺着青石板,村口和中心还有小小的铺面打理老百姓着的日常生活。从村庄后面东边利用小河筑坝引水,弯弯曲曲引入各家门前,方便洗菜、洗衣。
4 上胡家村
在素有秀挹疑山之山水,美景赛江南的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冷水镇上胡家村,上胡家村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景观和名胜古迹,以及传奇而神话般的古今象迷一样的现象和故事,以及古庙传说,更是神秘动人。还是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开县始祖,第一任县令胡乌山居住地和乌山庙所在地。
上胡家村自然环境优美、空气特别清新、水质一流,整个村中村外山间地头田野处处都是泉水井,清澈甘甜、清澈澈的泉水在大沟小河中流淌,青山绿水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在花开时节,漫山遍野的牛皮刺花、紫木树花、野梨花、野菊花、金银花等等,那才真正的是百花争艳,繁花似锦、大自然形成花的海洋。无比美丽而壮观,这是大自然对上胡家人的馈赠。更是游客观花取悦游山玩水最好的地方。
即使是在秋冬季节,照样能欣赏到上胡家村山间的枫叶和碳木树和大园叶树等映红山头的美丽景观,还能让人们在上胡家村的地头、田野泉水散发出的热气沸腾所形成的雾气飘绕,令人们心在梦幻中,身处仙镜般的感觉,让人们一年四季感受到最惬意的享受。
5 上甘棠村
上甘棠村位于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夏层铺镇,2007年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千年来,这里竟然一直由一个庞大的周氏家族固守,他们同姓通婚,排外而又不自封。(近几十年年轻人多外出,对上甘棠的传统还是有一些影响的,同姓通婚受到了冲击。)
上甘棠村保留着明代、清代民居200多栋。周氏族人自宋代以前就开始定居上甘棠村,世代繁衍,延续至今。该村是湖南省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千年古村落。
村内街巷
路图记推荐上甘棠村,因为该古村保存尚良好,还未规模性开发,免费(博物馆收费),食宿便宜,民风良好,游客不多,交通方便。当然,主要还在于古建筑可观赏性比较强。
上甘棠村主要古迹
文昌阁 - 这座阁楼始建于明朝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一、二层用青砖砌筑,三、四楼为全木结构,抬梁做工考究,童柱所骑驼峰均采用莲花瓣座,具有明显的明代建筑特征;
屋面为青瓦歇山顶,三重斗拱飞檐;其通高约22米,整体呈护城墙箭形,稳重大气,屹立于村野,尤为壮观。
现在的文昌阁被用作了上甘棠村小学,建筑却依然是古代的。这恐怕是全中国最有古朴气息的学校了。
步瀛桥 - 跨谢沐河,乃北宋石桥。这座古桥有800年(又有说上1000千年)的历史,据说,在古代这座桥上每掉下一块石头,上甘棠就要出一个官。上甘棠共出了大大小小的文武官员100多人,村民以此为傲。
步瀛桥完全是没有用任何水泥粘着,可能连石隼结构也没用,只是按照合理的力学挤压垒建起来的,可惜已经残败。
步瀛桥与其旁侧的文昌阁,一残破一完整,一横溪河一稳立于岸边,相伴几百年,互为衬托,相映成难得的中国古典图画。
明清民居- 200多幢老屋多半是明清建筑。从外观上看,基本上都有改动,比如原来的房子的窗子是窄长条形状,现在的村民为了增加采光了通风,都开了大方窗子。
上甘棠博物馆
村西南有月陂亭,为一天然石亭,古驿道穿亭而过,在月陂亭数十米长的石壁上,镌刻宋、元、明、清4个朝代的24方古代石刻。这些石刻有的形同女书,有的如蝌蚪文,让人捉摸不透。
6 龙溪村
龙溪村位于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潘市镇,村境内有座山呈龙形,小溪从山脚流出,故名“龙溪村”。
李家大院 坐落于潘市镇龙溪村象牙山脚下,群山如黛,绿树浓荫,风光秀丽,大院建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
李家大院始建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历经80余年陆续营建至万历十年(1583)才全部建成,是目前祁阳乃至永州年代久远、保存完好、规模最大的古民居。
大院原由老屋院、吊竹院、上、下院和品字书屋组成。现存的李家大院仅指上、下院和李氏宗祠。占地23792平方米,呈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短。整个上下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有游亭、巷道或阶檐相通。
房屋由48栋组成,全院大部分房屋为直向排列,李家大院以高大的象牙山为衬托,山上绿树成荫、苍翠欲滴,因此,从外院角度看到的全是翘角屋垛,给人以展翅欲飞的动感。
其建筑风格具有独特徽式和湘南民居特色,整个院落系砖木结构,翘角飞檐,青砖灰瓦,布局严谨,古色古香。
资讯古村记
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返回搜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