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苗族自治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规划(2021-2035年)
麻阳苗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局
二〇二三年八月
目 录
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
第一节 自然资源状况
第二节 生态修复工作成效
第三节 机遇与挑战
第二章 问题与评价
第一节 基础分析
第二节 问题识别
第三节 综合评价
第三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规划目标
第四节 指标体系
第四章 总体布局
第一节 生态保护修复格局
第二节 生态修复分区
第三节 生态修复重点区域
第五章 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
第一节 重点任务
第二节 重点工程
第六章 规划预期效益
第一节 生态效益
第二节 经济效益
第三节 社会效益
第七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第二节 强化政策制度
第三节 加强技术支撑
第四节 严格评估监管
第五节 强化资金保障
第六节 鼓励公众参与
附表1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指标表
附表2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点区域
附表3 重点工程安排表
前 言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将山水林田湖草沙看作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强调国土空间保护和修复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要求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统筹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系统指导生态修复行为,以维护国土空间的生态安全,优化提升生态服务功能。为此,麻阳苗族自治县组织开展了《麻阳苗族自治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编制工作,落实国家、湖南省、怀化市对于生态修复的要求,统筹协调麻阳苗族自治县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指导现状各类零散的生态修复行为,改善提升全县生态功能与生态质量,并支撑国土空间规划有效实施。
规划范围涵盖麻阳苗族自治县全域,包括锦和镇、江口墟镇、岩门镇、兰里镇、吕家坪镇、高村镇、尧市镇和郭公坪镇8个镇以及文昌阁乡、大桥江乡、舒家村乡、隆家堡乡、谭家寨乡、石羊哨乡、板栗树乡、兰村乡、和平溪乡和黄桑乡10个乡,国土总面积1565.57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近期至2025年。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是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活动的统筹谋划和总体设计,是在一定时间周期、一定国土空间范围内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活动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其核心是通过研究编制规划,统筹设计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活动的实施范围、预期目标、工程内容、技术要求、投资计划和实施路径,以有效保障和综合提升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活动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麻阳苗族自治县下辖8个镇10个乡,总面积1565.57平方公里。位于湖南省西部边陲、雪峰山与武陵山脉之间,东经109°24'-110°06'、北纬27°32'-28°01',东连辰溪县,西与贵州省铜仁市交界,南与鹤城区、芷江县接壤,北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泸溪县毗邻,是贵州高原走向江南丘陵的交通要冲。县域交通便捷,区位条件优越。张吉怀高速铁路穿北部四个乡镇而过,焦柳铁路纵穿南北、渝怀铁路横贯东西,包茂高速公路、G209由南至北穿境而过,G354自西向东穿过县境。麻阳苗族自治县城距怀化市区仅59公里,距沪昆高铁怀化南站仅55公里,距铜仁凤凰、芷江机场分别只有130公里、110公里,距旅游热点城市凤凰古城仅34公里,处于怀化、铜仁、吉首三大城市的中心点上,是湖南通往大西南的重要通道。2020年末县域常住人口31.3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13万人,农村人口17.20万人,城镇化率45.09%。
第一节 自然资源状况一、自然地理条件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麻阳地处雪峰山与武陵山脉之间,属武陵山脉梵净山的延伸部分。南北西三面群山屏列,与邻县形成天然的分界线。中有锦江河贯穿西东,自西向东地势逐渐平缓开阔,山地、丘陵、河谷层次较为明显,西南山地属西晃山区,山势高峻,山体连绵,谷深涧幽,海拔在500-800m之间,占全县总面积的39.17%;东北丘陵,属雄山、芭斗山区,山岳起伏,溪谷平缓,海拔在250-500米之间,占全县总面积的16.93%;中部丘陵平原是河谷盆地与山区过渡地带,波状起伏,海拔在250m以下,占全县总面积的43.90%。从轮廓构成上看,南、西、北三面高,中部低,朝东倾斜开口,略呈“筲箕”形状。最高处为海拔1406.4m的南部西晃山金顶,最低处为海拔70m的东部吕家坪镇毛家滩河口。
气候适宜,降水充足。麻阳苗族自治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年平均气温17.3℃。麻阳苗族自治县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256.7mm。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1334.9小时,无霜期255天。
二、资源禀赋水系发达,河流众多。麻阳历有“松柏参天无尽头,山高水清常年流”之称。境内有大小溪河287条,流域面积1560多平方公里。境内最长的河流为锦江,横贯东西,至辰溪县城注入沅水,全长310公里,在麻阳苗族自治县境内117公里,年均流量158立方米/秒。
动植物资源丰富。麻阳苗族自治县现有脊椎动物4纲23目73科237种。其中:两栖纲1目7科20种;爬行纲2目7科24种;鸟纲15目46科169种;哺乳纲5目13科24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种:白颈长尾堆、中华秋沙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3种,即红腹锦鸡、红嘴相思鸟、松雀鹰、鸳鸯、黑翅鸢、虎纹蛙等,省重点保护野生鸟类77种,有叉尾大阳鸟、普通翠鸟、戴胜等;爬行动物有乌梢蛇、短尾蝮、赤链蛇、银环蛇、饰纹姬蛙、中华大蟾蜍等。森林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主要类型有常绿阔叶林、杉松针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森林植物种类繁多,木本植物主要有杉科、松科、山茶科、樟科等91科204属533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植物有26种。
矿产资源储量可观。麻阳苗族自治县已发现各类矿产23种,其中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铜、铅、锌、赤铁矿、高岭土、钒矿和地热泉7种,矿产地54处,无大型矿床,中型矿床2处,小型矿床11处,矿点41处,主要分布在吕家坪镇、江口墟镇、锦和镇、郭公坪镇、石羊哨乡、尧市镇等乡镇。铜矿保有铜金属资源储量2.5万吨,铅锌金属资源量4504吨,赤铁矿资源储量2.2万吨,钒矿资源储量43.12万吨。石羊哨地热泉水质PH为8.27,出口水温29摄氏度、涌水量2520立方米/日,隆家堡蛮溪地热泉出口水温40摄氏度,极具开发价值。
三、土地利用概况2020年,麻阳苗族自治县土地总面积为156557.46公顷。农用地141791.91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90.57%。其中耕地16216.54公顷,种植园地34486.58公顷,林地88692.59公顷,草地185.71公顷,湿地186.72公顷,农业设施建设用地2023.77公顷。城乡建设用地5909.41公顷,其中城镇建设用地1059.44公顷,村庄建设用地4849.97公顷。区域基础设施用地920.02公顷,其中铁路用地248.65公顷,公路用地578.10公顷,干渠0.79公顷,水工设施用地92.48公顷。其他建设用地189.62公顷,其中特殊用地48.89公顷,工矿用地140.73公顷。陆地水域5608.34公顷。其他土地2138.14公顷。
第二节 生态修复工作成效“十三五”期间,麻阳苗族自治县围绕“打造特色经济强县、建设生态长寿苗乡”发展目标,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要求,努力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体系,不断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持续推进了大规模国土绿化、湿地与河湖保护修复、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综合整治、矿山生态修复等重点生态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5个,省级生态乡镇18个,省级生态村25个,市级生态村307个,荣获“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中国最美养生栖居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称号。
一、生态安全底线基本形成麻阳苗族自治县属于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资源禀赋以及生态环境优越。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管理是麻阳苗族自治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构建科学国土空间发展格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麻阳的重要举措。麻阳苗族自治县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37704.06公顷,约占县域面积的24.08%,主要分布在郭公坪镇、江口墟镇、高村镇、兰村乡、锦和镇和隆家堡乡。划定主要区域为锦江国家湿地公园、文名山省级森林公园、西晃山省级森林公园。
二、森林生态质量稳步提升“十三五”以来,麻阳苗族自治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围绕“森林调优、湿地提质、城乡添绿、产业增效、管服做精”五大工作主题,狠抓工作管理和工作落实。积极开展碧水蓝天工程、“裸露山地”造林绿化行动、禁伐减伐三年行动、持续实施人居环境绿化美化工程、生态修复工程和绿化提质工程。通过荒芜的园地、废弃的工矿用地等进行造林绿化,不断提高林地保有量,不断加强对文名山森林公园、长河公园的维护管理,稳步推进锦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2020年麻阳苗族自治县森林蓄积量194.4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66.09%,林业用地面积10.87万公顷,占全县国土面积69.32%,省级以上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3.35万公顷,天然商品林1.002万公顷。
三、水利建设卓见成效大力推行河长制、湖长制,通过开展河道治理、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山塘清淤和农村灌排农渠修缮加固等措施,改善县域河湖生态状况。“十三五”期间麻阳苗族自治县累计投入资金5亿多元,实施城市防洪工程4.97公里;实施了尧里河、鸬鹚江、太平溪综合治理工程22公里,实施了火马坪、冬瓜冲2座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新建和改造各类集中供水工程130处,巩固提升农村安全饮水人口17.19万人,实现全县安全饮水全覆盖;完成307口山塘整治,新建和维修加固灌渠122公里。
四、矿山环境持续向好“十三五”期间,麻阳苗族自治县大力整治露天矿山的“散、小、乱”现象,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落实矿山恢复治理主体责任,关闭不符合生产要求矿山或非法矿山25个。编制完成了《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严格按照绿色矿山标准建设,为麻阳苗族自治县打造绿色矿山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五、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十三五期间,麻阳苗族自治县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按照“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区域处理”的规范无害化处理模式,逐步完善乡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了岩门垃圾热解气化厂,建成并投入运营垃圾中转站6个,启动11个垃圾中转站建设。改建无害化厕所9805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1.2%。完成7个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并投入运营,全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5%。完成201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多规合一”村庄6个,拆除危房1536栋,基本消除农村CD级危房。完成自然村通水泥路980公里、“户户通”103万平方米。80%以上村庄达到绿色村庄标准,村庄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创建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1个,省、市级卫生村54个,市级卫生乡镇1个,4个传统村落得到有效保护。
第三节 机遇与挑战一、重大机遇1、生态文明思想下的政策红利不断涌现。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的主要工作内容,政策与资金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国家陆续出台了《自然资源部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自然资规〔2019〕6号)》、《关于加强生态环保资金管理推动建立项目储备制度的通知(财资环〔2020〕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自然资源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20〕1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国办发〔2021〕40号)》等一系列有关生态修复资金利好政策,为推动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资金保障。
随着“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中部崛起、“三高四新”、“强省会”等国省战略和怀化市“五新四城”战略的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面临良好的政策机遇期。麻阳苗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立足自身良好的资源禀赋和工作基础,确定了“一县三地”的发展战略和大力发展“三水五色”的特色优势产业总体思路。为麻阳苗族自治县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开展提供了政策护航,同时明确了生态修复保护工作的方向。对提升麻阳苗族自治县在怀化市全局中的生态位势,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长寿经济强县提供了有力保障。
2、“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大工程不断开展。
双碳战略是中国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实现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首次向世界明确提出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文件,其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意见》提出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
2022年3月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湖南的实施意见,要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工程、林业碳汇工程,提升生态系统综合碳汇价值。2022年10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了《湖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了“碳达峰十大行动”,包括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工程,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海绵城市、生态园林城市,提升城市绿化水平;积极推动长沙、岳阳、衡阳、郴州、怀化等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推动长株潭国家物流枢纽共建共享;加强“湘资沅澧”四水上游及两岸天然林保护、公益林建设和造林绿化;加快推进历史遗留矿坑、采煤沉陷区、石漠化地区等退化土地生态修复和治理。湘西地区要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导向,建立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生态经济体系,发展创新型绿色经济。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大工程不断增多。
麻阳苗族自治县地处雪峰山与武陵山脉之间,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应抓住财政支付转移的政策红利,积极探索和完善碳汇交易机制及配套服务。通过市场机制探索森林碳汇交易,实现森林生态价值补偿,对接全国碳汇市场,与现有碳交易所联合加强碳交易建设,积极研制和开发碳汇产品,结合本地生态资源特色推动碳汇产品创新。以“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为指引,合理安排县域生态修复工程和措施。
3、美好生活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不断提升。
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发展大计,始终践行绿色生态理念,打造安全高效的生产空间、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碧水蓝天的生态空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绿色发展,提升国土空间品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实现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