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打造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加快建设青春友好的旅游强市和繁荣兴盛的文化强市,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增长点,根据省委十一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行动方案》和市委七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我委牵头起草了《黄山市推进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欢迎社会各界人士通过网络发送电子邮件或以信函等方式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公开征集意见起止时间:2024年1月25日至2月26日
一、信函方式。邮编:245000;地址:黄山市天都大道1号市委市政府大楼605室;收件人:黄山市发展改革委发展战略和规划科
二、网站征集渠道:在网站征集正文底部“发布意见”版块中直接留言。
三、电子邮箱:hssfgwghk@163.com 联系电话:0559-2325805
四、起草说明
(一)起草背景和依据
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省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把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作为旅游新高地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提出“坚定不移推动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建设方案(2023-2027年)》,明确提出“支持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2023年12月29日,省委办公厅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行动方案》(以下简称省《行动方案》),大黄山建设成为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机遇、最大红利、最大动能。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大黄山建设决策部署,我委牵头起草了《实施方案》。
(二)起草过程
2023年8月31日,凌云书记在全市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明确提出围绕大黄山核心高地,构建“1+7+N”总体布局,加快建设“山水村夜”文旅产业新坐标系。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2023年9月,我委正式启动《实施方案》起草,并于2023年10月、12月,发文广泛征求各地各部门意见建议。今年以来,我委认真学习吸收孙勇副省长主持召开的大黄山建设座谈会、市委主要领导主持召开的2024年春节假日文旅工作专题会商会、市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的大黄山建设工作专题会议精神,结合省《行动方案》和市《政府工作报告》,将我市最新工作内容纳入《实施方案》,形成本征求意见稿。
(三)《实施方案》主要内容
市《实施方案》总体参照省《行动方案》框架进行编制,结合我市实际予以调整完善。主要不同是:一是增加“1+7+N”总体布局。“N”中提出:将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作为大黄山建设先行区,实施大黄山重大工程领航行动,实施乡村满天星场景工程。二是注重2024年工作框架的拉开。提出:2024年,大黄山建设大幕全面拉开,布局一批能够带流量、聚营收、能变现的新业态、新产品。重点围绕六大高端服务业,从物理空间、业态打造、项目建设、产品供给、企业培育、人才引育等方面提出具体任务。三是注重工作措施做到量化实化。提出“力争5年内新创成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4家”“建设‘八音迭奏’全球顶级高端酒店群,两年实现世界八大高端酒店集团全覆盖”“引进海内外知名美食品牌50个以上”“创成安徽省长三角康养基地10个以上”“积极争取国际展览业协会(UFI)、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等认证”等具体举措。四是注重指标提档升级。提出“2024年,全市旅游接待量同比增长10%、突破9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12%、突破830亿元,入境游客数超10万人次,过夜登记游客超3000万人次,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收增长35%以上”等目标,以及“力争住宿、餐饮营业额和批发、零售销售额年均增长15%以上”“力争前5年旅行社营收年均增长20%以上”“力争徽派古建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力争体育产业营收年均增长15%以上”等量化指标。
市《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七大部分,共十二个方面、三十五节。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主要包括指导思想、建设步骤和目标等内容。
第二部分,总体布局。主要包括打造大黄山核心高地、建设7大主题功能板块、构筑N个项目支撑等内容。
第三部分,建成六大世界级高端服务业产业集群。
在休闲度假方面。一是高质量打造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景区度假区。包括打造大黄山世界级景区、高能级旅游度假区、中国画里乡村等内容,分别制定了具体量化性目标。二是高水平培育国际化旅游新产品新业态。主要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丰富业态和产品供给。具体内容是:①建设以徽菜好物为代表的“世界美食之都”,在餐厅培育、徽菜推广、天南海北菜系引进、美食街区打造、绿色食品产业壮大、预制菜产业发展、开展活动、餐饮业营收等方面提出8项具体任务;②打造世界知名顶级酒店集群,在高端酒店、民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住宿业营收方面提出4项具体任务;③打造“中国东部自驾游天堂”,在自驾游线路打造、活动举办和配套基础设施打造、开放式交旅融合服务区等方面提出4项具体任务;④打造全国知名研学之都,在研学品牌、竞赛IP、研学基地、研学线路和导游专业化水平提升等方面提出5项具体任务;⑤打造多元主题定制化的高端旅游首选地,在打造主题游、生态游、探秘游、健身游、配套设施及旅行社营收等方面提出6项具体任务;⑥构建“乐享黄山”文旅消费新场景,在大型旅游综合体、旅游休闲街区、综合性购物中心、特产连锁购物中心、免税店、东南亚特产专卖、本土消费品牌、消费场景打造、壮大夜间消费、批零销售额等方面提出10项具体任务;⑦打造“Z世代”潮趣网红打卡地,提出发展音乐嘉年华等新业态和建设全国首个轨道上的主题乐园等具体任务。三是高层次扩大国际交流合作。包括加强与国际旅游机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等内容。
在医疗康养方面。一是打造国际康养旅居最佳栖息地。重点从物理空间建设上进行破题,包括深入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康养基地建设和加快建设高端特色康养示范基地等具体内容,在长三角生态绿色康养基地挂牌、创建省级长三角康养基地、培育世界级标准社区、创建森林康养基地和旅居养生养老基地打造等方面提出5项具体任务。二是丰富康养产品供给。包括打响黄山特色康养品牌和加大对外招康引养等具体内容,在新安医学传承、康养产品、康养旅游品牌、“五优康养”标准、康养活动、“黄山护工”品牌、康养城市联盟、招康引养、职工疗休养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9项具体任务。三是构建现代化康养产业体系。主要围绕“药、械、医、美、检、食”,深化康养产业供给。具体内容是:①创新发展医药产业,在中医药振兴发展、培育祁门蛇药、中药配方颗粒剂生产、干细胞消费级产品研发应用等方面提出4项具体任务;②大力发展先进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提出谋划建设医疗器械产业园等具体任务;③提升医疗能力建设,在发挥新安医学机构作用、开发特色中医诊治项目、建设区域性互联网医院、建设黄山国际康养学院、打造区域医疗中心等方面提出5项具体任务;④发展医美行业,在引进高端品牌医美企业、发展先进医疗美容技术、医美产品研发生产等方面提出3项具体任务;⑤发展高端健康管理,在引进体检机构、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等方面提出2项具体任务;⑥研究开发食疗产品,提出药食同源衍生产品研发和打响“新安养生宴”品牌等具体任务。
在文化服务方面。一是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主要从文化服务业态供给上进行打造提升。主要内容是:①创新发展世界级演艺产品,在演艺产品、演艺载体、演艺机构等方面提出3项具体任务;②实施徽剧振兴工程,在地方戏曲、徽州民俗演出方面提出具体任务;③发展影视产业,在打造影视制作产业链、打造影视基地、影视创作、举办黄山电影节等方面提出等4项具体任务;④打造摄影写生艺术创作聚集地,在打造百佳摄影点与摄影大赛、写生基地与文化节、艺术空间聚落等3等方面提出3项具体任务;⑤全面提升文博旅游,在现有场馆提升、市场化引进、举办展览、场馆延时错峰开放等方面提出4项具体任务;⑥大力发展徽派古建产业,在引育古建企业、拓展外埠市场、古建产业园、古建工匠、古建产业链延伸及徽派古建产值等方面提出6项具体任务;⑦建设国际合作交流基地,提出留学生文化研学基地打造、建设徽文化国际交流体验中心等具体任务。二是深入开展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主要包括加强文化载体保护、打造文化遗产保护新典范、深入开发名人文化资源等方面内容。
在创意经济方面。一是开发培育世界一流文化创意产品。在打造“黄山文创潮品”、推动特色工艺与非遗项目产业化、加快数字创意产品开发、推动创意创新赋能三次产业等四个方面提出8项具体任务。二是建设国际知名创新创意集聚地。重点从物理空间和平台建设角度出发,在打造世界级创意部落、打造创意产业集聚发展平台、营造一流创新创意场景、打造顶级创意品牌矩阵等四个方面提出9项具体任务。
在体育赛事方面。一是建设全球著名体育赛事城市。在办好国际性自主品牌赛事、引进国际国内品牌赛事活动、多领域多层次拓展赛事活动等方面提出8项具体目标任务。二是打造世界顶尖体育赛事基地。重点完善提升各类赛事活动场地,在打造马拉松和骑行友好型城市、打造世界最美水上运动胜地、打造低空飞行营地、建设电子竞技产业基地、加快冰雪赛事设施建设、提升完善主客共享体育运动场所等方面提出10项具体目标任务。三是培育壮大体育赛事业态,在支持体育赛事相关产业孵化、加强与国际国内体育机构交流合作、加强体育培训机构和产业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9项具体任务。
在会展产业方面。一是打造“国际会客厅”和国际会展之都,在培育做大现有国际会展品牌、用双招双引的打法扩大会展规模、大力发展展览展示业态三个方面提出7项具体目标任务。二是构建会展经济新生态。重点从打造会展物理空间的角度,明确高水平建设高端化会展场馆的目标,提出建成黄山国际会展中心、打造“国际会客厅”、开发中国高端商务会议黄金水道、完善黟县会展设施、引进远景项目等5项具体任务。另包括高标准打造专业化会展运营团队、高质量推动会展数字化发展、推动会展跨界融合等方面具体任务。
第四部分,加强文旅宣传营销。包括构建旅游营销体系、实施“引客入黄”行动等具体内容。
第五部分,强化支撑体系建设。包括加快旅游发展绿色化、推进旅游环境美化、强化生态资源保护利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服务全面升级、优化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等具体内容。
第六部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包括财政支持政策2条、金融支持政策2条、土地支持政策4条、人才智力支持政策5条。
第七部分,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项目支撑、壮大市场主体、强化评估督导等内容。
黄山市推进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为加快打造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加快建设青春友好的旅游强市和繁荣兴盛的文化强市,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增长点,根据省委十一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行动方案》和市委七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顺应消费升级和现代旅游发展新趋势,立足生态型、锚定国际化、对标世界级,强化市场化运作和平台化思维,面向高品质消费需求,大力增强产品竞争力、产业融合力、项目带动力、服务支撑力、品牌传播力,推动传统观光旅游向现代休闲度假康养旅游升级、旅游产业向跨界融合的高端服务业延伸,打造世界级休闲度假、医疗康养、文化服务、创意经济、体育赛事、会展经济等高端服务业集群,通过生态高颜值向经济高价值转化,加强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等,引领和创造市场新需求,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中当龙头、作示范,为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作出黄山贡献。
(二)建设步骤和目标按照“一年开好头、五年见成效、十年成规模”的建设步骤,一张蓝图、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
2024年,大黄山建设大幕全面拉开,建设一批标志性项目和小微项目,布局一批能够带流量、聚营收、能变现的新业态、新产品,推出一批文旅新线路、新场景,六大高端服务业细分领域发展取得明显进展。全市旅游接待量同比增长10%、突破9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12%、突破830亿元,入境游客数超10万人次,过夜登记游客超3000万人次,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收增长35%以上。
到2028年,大黄山建设取得显著性成效,六大高端服务业集群发展加速,年营收超百亿元文旅企业1家、超10亿元文旅企业达到3家以上。全市旅游接待量超1.3亿人次,入境游客数显著增加,旅游总收入超1400亿元,过夜登记游客超4500万人次,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5%。
到2033年,大黄山建设迈上新台阶,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旅游目的地享誉世界,市场、资本、平台活力持续激发,高品质、世界级景区、度假区吸引力持续增强,新业态蓬勃发展,全市旅游接待量超1.8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2100亿元,入境游客数跨越式增长,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600亿元,六大高端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
二、总体布局以黄山为纵坐标、新安江为横坐标,构建“山水村夜”文旅产业新坐标系,形成以大黄山核心引领,7大主题功能板块衔接映照,大项目微项目协同支撑、大区域协同联动的“1+7+N”布局。
(一)打造大黄山核心高地依托黄山和徽州两个顶流IP,打造世界级旅游吸引物,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乃至全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大黄山四市联动。
(二)建设7大主题功能板块打造大黄山世界级景区。以黄山为核心,联动齐云山、牯牛降、清凉峰,建设环黄山世界级度假胜地、环齐云山旅游度假区、环牯牛降休闲旅游带、环清凉峰休闲旅游带,推动山上山下协同发展、镇村景一体发展,打造世界级山岳度假目的地。
打造新安江诗画长廊。依托新安江、丰乐河、横江、率水等江河资源,建设新安江生态旅游带、横江产城旅融合发展走廊、率水生态旅游走廊,推进沿线村落开发,推出观光体验、休闲娱乐、康养旅居、商务会展等高端产品,打造诗画山水胜地。
打造环太平湖运动休闲度假基地。以太平湖为核心,建设世界级运动休闲度假基地,联动月潭湖、丰乐湖区域文旅发展,推动水上运动和山地运动联动发展,推进“体育+旅游”“运动+休闲”双向融合,打造国际山水运动休闲度假目的地。
打造皖南古村落满天星。发挥山水田园、山林湿地、原貌民居等资源优势,聚焦文化体验、乡村康养度假、湖光山色、医养茶香、都市乡村等不同主题,建设屯休都市乡村带、黄山区湖光山色村落群、徽歙文化乡愁村落群、黟县国际乡村会客厅、祁门县医养茶香村落群,打造高颜值国际乡村旅游度假目的地。
打造中国东部醉美风景道。以国省干道、县乡公路、徽州古道等为经脉,串联山脉、水脉、文脉、商脉、人脉,推进徽州古道保护开发利用,系统开发交旅融合产品,推动全域旅游点、线、面一体化发展,打造交旅融合黄山样板。
打造长三角休闲旅游大花园。以特色茶园、田园、花园、果园、药园、戏园、非遗园、文博园等为依托,建设一批诗意田园,布局一批特色文化园,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打造烟雨徽州田园村居度假目的地。
打造都市休闲美食文化街区。依托古城、古街等资源,聚力建设国际屯溪休闲都市、特色历史文化名城,持续推进文化传承、场景营造、时尚注入、科技赋能、业态升级,打造古风古韵、国际国潮交相辉映、完美融合的现代都市。
(三)构筑N个项目支撑实施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先行区建设。将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作为大黄山建设先行区,率先布局建设一批新业态项目,探索开发建设新模式,先行先试政策措施。(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等负责)
实施大黄山重大工程领航行动。坚持大景区建设、大项目带动、大企业引育,遴选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先行区、全国首个轨道上的主题乐园、新安江诗画长廊、黄山武阳湾旅游度假区、黄山国际会客厅、黄山温泉—逍遥亭休闲康养度假区、环牯牛降休闲康养旅游带(西黄山“林之梦”项目)、东黄山国际休闲度假区、黄山西大门文旅休闲度假区、环太平湖运动休闲度假基地、黄山关麓国际康养项目、休宁县横江一江两岸融合发展项目、三江口滨水文化旅游度假区、大灵山旅游度假区等14个重大项目为突破口,由市领导牵头推进,打造标志性、引领性项目,在全域形成示范带动作用。(市发展改革委等负责)
实施乡村满天星场景工程。以和美乡村为载体构建消费新场景,联合名企、名校、名人、名师、名景、名店等各类资源,在企业兴乡、能人助乡等10个领域,每年开展、实施3个以上活动或项目,通过十年时间,打造300个以上可操作、带动力强的重点工程,连点成线、串线成面,构建全域乡村振兴新格局。推进企业兴乡,推出一批特色村落,引入优质社会资本开展传统村落活化利用,打造一批“五美村落”。推进能人助乡,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引导专业人才、经济能手、文化名人、社会名流等能人回乡参与建设。推进人才下乡,创建一批研学实践村落,吸引高校在黄山市建设实践课堂和研学基地。推进精英驻乡,创建一批数字游民基地,实现边工作、边旅行、边度假、边交友、边学习、边创业的数字游民模式。推进社团暖乡,创建一批团建胜地,吸引各类企业开展企业团建和会务会奖活动。推进流量焕乡,创建一批品牌赛事,举办符合当地特色的多类别、多层级品牌赛事。推进名品靓乡,打造一批发布会场景,引导知名企业开展产品发布、品牌宣传。推进消费兴乡,开发一批伴手礼,打造一批特色文创产品、旅游商品、地标农产品。推进文化润乡,打造一批民俗盛会,举办非遗展示、农俗节会、生活风俗等民俗活动。推进知识富乡,举办一批新业培训,培养符合新业态发展要求的乡村人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商务局、市体育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委人才办等负责)
三、建成世界级休闲度假产业集群 (一)高质量打造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景区度假区1.打造大黄山世界级景区。依托黄山风景区、西递宏村、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等5A级景区,创建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景区。推进新安江山水画廊、花山谜窟景区争创5A级景区,推进一批景区创建4A级景区。(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林业局,各区县人民政府、黄山风景区管委会、黄山高新区管委会、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等负责〔以下事项均需有关属地落实,不再列出〕)
2.打造高能级旅游度假区。打造黟县国际乡村旅游、太平湖、东黄山、新安江山水画廊、大灵山、齐云山、汤口温泉等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力争5年内新创成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4家。(市文化和旅游局等负责)
3.打造中国画里乡村。摸排建立乡村旅游资源库,强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深入实施“百村精品、千村和美”工程,坚持“一村一品”“一村一策”,持续打响“绿野仙踪西溪南”“梦里老家、诗画祖源”“康养沃土 书香关麓”等品牌,到2027年,建成200个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培育一批乡村旅游集聚区、乡村旅游重点村、乡村旅游民宿集聚区。支持黟县乡村旅游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提档升级。(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等负责)
(二)高水平培育国际化旅游新产品新业态4.建设以徽菜好物为代表的“世界美食之都”。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推动徽州名吃走向世界、世界名吃走进黄山,培育米其林、黑珍珠餐厅。大力发展徽州美食,保护、传承和开发徽菜“老字号”,建立徽菜美食推广中心,支持本土餐饮品牌发展壮大,推动徽商故里等本地优势品牌走出去。积极发展天南海北菜系的多元化餐饮,引进海内外知名美食品牌50家以上,招引一批知名网红餐饮品牌落地。打造美食街、夜食街等餐饮集聚区20个以上,推出一批极具徽派特色、田园风光的野奢精品美食点。做大做强绿色食品产业,通过绿色生态种养或现代高新技术打造健康化、绿色化、有机化产品。推动徽派预制菜产业品牌化、集群化发展,引育一批预制菜企业总部和加工基地。加强徽州美食文化宣传推广,持续办好“徽菜美食嘉年华暨徽菜产业发展大会”“新徽菜·名徽厨”等活动,组织开展“经典徽菜、徽菜大师、美食体验店”等评选。打造中国名茶之都永久性会址及黄山农特产品会展中心。借助展会、节会和赛事活动,促进美食与不同节会活动有机融合。培育一批限上美食企业、餐饮集团,力争餐饮业营业额年均增长15%以上。(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负责)
5.打造世界知名顶级酒店集群。建设“八音迭奏”全球顶级高端酒店群,引进适应国际游客需求的国际高端连锁酒店和高端特色酒店,两年实现世界八大高端酒店集团全覆盖。持续打响徽州美宿品牌,出台实施《黄山市民宿促进和管理条例》,有效盘活农民住宅、旧厂房仓库等闲置资产,借鉴“裸心谷”“自在谷”模式建设徽派民宿、现代民宿,打造若干极具品牌效益的美宿群;争创国家等级旅游民宿、“皖美金宿”“皖美银宿”等优质民宿;引育一批民宿酒店管理公司和酒店管家,对民宿集群进行一体化经营管理和统一结算。培育新型住宿设施,引进培育高端旅居车营地、自驾车营地、帐篷酒店。力争住宿业营业额年均增长15%以上。(市投资促进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体育局等负责)
6.打造“中国东部自驾游天堂”。推出皖浙1号、环太平湖、醉美218、徽州天路等精品旅游风景道,发布30条以上自驾游、体育游精品线路,支持旅行社对线路进行包装推广,组织不同主题的“乐玩徽州”自驾活动,做到月月有活动、时时有人气。发展与自驾游相适应的汽车租赁、露营服务等业态,完善旅游驿站、观景平台、停车场、充电桩等配套建设,打造全国新能源汽车最友好旅游目的地城市。引导微景点、主题酒店、房车营地、户外运动等业态向自驾游线路集聚,做到“一线一特色”“一线一闭环”。建设开放式交旅融合服务区。(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体育局等负责)
7.打造全国知名研学之都。围绕“课本游”“文化游”“科普游”等,开发一批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不同系列优秀研学课程,每年评选发布“黄山研学十佳精品课程”,打响“研学黄山”品牌。积极举办、承办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打造全国青少年各类赛事的最大品牌IP。建设一批高端研学(实践)基地,创建国家级、省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大力推广“古徽州·72小时·奇遇记”进校园,联动推出一批研学亲子游精品线路。加强导游培训,大力提升研学游导游专业化水平。(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局等负责)
8.打造多元主题定制化的高端旅游首选地。以“时尚、健康、快乐”为主题,重点开发美食旅游、温泉度假、亲子游乐、结婚旅行、婚纱摄影等主题游。以“生态、绿色、高端、休闲、智慧”为主题,打造以森林漫游、湿地体验、湖畔度假、休闲娱乐、生物多样性体验等为重点的生态度假新业态新产品。以“探险、攀岩、登山、速降”等为主题,推出一批探秘游。以“户外运动、古道徒步、太极”等为主题,推出一批健身游。围绕多元化、定制化的定位,完善相应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旅行社策划包装旅游精品线路,针对游客个性化需求开发设计定制化产品,力争前5年旅行社营收年均增长20%以上。(市文化和旅游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林业局、市体育局等负责)
9.构建“乐享黄山”文旅消费新场景。对接世界级高端资源,积极布局引进大型旅游综合体。实施“黄山商业地标”计划,建设提升一批时尚街区,争创国家级、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在东黄山和三江口区域打造比肩国际水准的综合性购物中心。围绕“1+7”区域公用品牌打造黄山特产连锁购物中心。探索建设中国黄山免税购物中心,积极引进国内外品牌首店,招引一批服装、珠宝、玩具、化妆品、工艺美术等行业国内国际顶尖品牌落地黄山。充分运用东南亚客货航线,开展东南亚精品特产专卖。支持本土消费品牌加速崛起,打造黄山购物节品牌。每年评选发布“乐享黄山”文旅消费新场景20强。积极发展夜间消费,壮大夜购、夜食、夜游、夜娱、夜宿、夜展、夜演、夜读规模,打造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推出一批具有黄山特色、独特标识、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文旅夜消费场景。力争批发业销售额、零售业销售额年均增长15%以上。(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投资促进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等负责)
10.打造“Z世代”潮趣网红打卡地。积极发展音乐嘉年华、非遗演艺、露营、主题乐园等嗨玩新业态,建设全国首个轨道上的主题乐园、汽车主题乐园、恐龙主题乐园等,打造亲子乐园集群。(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发展和改革委等负责)
(三)高层次扩大国际交流合作11.加强与国际旅游机构合作。支持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世界旅游业理事会、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世界旅游联盟等国际旅游组织在黄山市设立办事处,支持境外旅行企业在黄山市设立分支机构。(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外办等负责)
12.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承办国际文化交流节会,开展国际性赛事娱乐活动。加强国际友好城市、友好景区建设,争取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