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果树瀑布
从荔波飞回贵阳,在机场坐大巴就可以直达黄果树瀑布。二十年前曾经来过这里,印象中当时只是个小村子,现在俨然已是一座餐厅旅店林立的小城了。与荔波小七孔一样,这里也分为天星桥、黄果树瀑布、陡坡塘三个景区,景区之间也都通过接驳车连接。其中天星桥景区最远,需要花费的时间也最多,所以我们一早先来到这里。
黄果树瀑布作为贵州省的招牌景点,游客自然也是最多的,加上我们刚从荔波过来,所以随着人流循着既定线路一直走,并未有什么惊喜。停留得最久的一段是在天星洞,因为孩子是头一回看到大溶洞,后续行程也来不及去其他溶洞了,所以多留了一些时间在这里。当然,溶洞里比外边凉快也是一个原因。
银链坠潭瀑布是这里的瀑布中比较特别的,位于黄果树瀑布的下游,虽然不高,但是水面在石头上铺开后产生的视觉效果独树一帜。不过我们去的时候水量稍稍大了一些,如果再小一点,应该更能显出丝丝银链的秀美。
走完天星桥景区需要大半天时间,赶时间的话,其中有一段也可以选择坐缆车。我们来到黄果树瀑布景区已是午后,这里也可以选择搭乘扶梯上下,不过如果不是行动不便的话,没有太大必要。
先来到瀑布的下方,虽说现在是丰水期,不过也看到了与我们前几个月去的伊瓜苏瀑布在体量上的差别。
看着密密麻麻的人群,我们终于鼓起勇气排队前往水帘洞。天气炎热,通过水帘洞大概要两个小时,几乎只能人挨着人穿过去而已,这样的体验实在不佳。为了鼓励孩子能坚持下去,只能告诉她,瀑布虽然很多地方都有,但是能走到瀑布后面的机会并不多,所以既然来到了黄果树瀑布,那就一定要穿过水帘洞。
不同的观景台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欣赏黄果树瀑布,这次胜在好天气,毕竟我们之前大老远跑去伊瓜苏瀑布连彩虹也没能看到。不知是不是与我二十年前的记忆有偏差,感觉瀑布的水量比以前小,记得当时来黄果树瀑布,才刚从车上下来就能感觉到水雾,游览结束更是全身都湿了,但这次并没有。排队进水帘洞的时候看到很多人穿着雨衣有备而来,但实在是忍受不了裹着雨衣蒸桑拿的感觉又脱了下来,看来若不是下雨天是没什么必要备雨衣的。
上一次来的时候,手机还是个稀罕玩意儿;而这一次来,仅用手机就能拍出这样的照片了。
黄果树瀑布景区的出口是长长的商业街,黄果树瀑布邮局也在此。
特色邮筒很醒目。
景区邮局可以买明信片,还可以请工作人员帮忙盖特色日戳。
和荔波小七孔景区一样,这里的门票也是两日内有效的,所以剩下最后一个最近也最小的陡坡塘景区,我们打算第二天离开之前一早过来看一眼就可以了。
一大早来这里的游客不多,同我们一样悠闲的还有鹭。
这个时间就返回游客中心的人也不多,接驳大巴上只有我们几个。在这遇到了一位非常善解人意的司机,见孩子们有点坐不住的迹象就马上主动过来告诉我们还有多久开车,得知我们要去客运站就直接把我们送到客运站门口下车,并叮嘱我们过马路时要当心。
西江千户苗寨
从黄果树瀑布到西江千户苗寨我们选择了乘坐高铁(安顺西-凯里南),景区和高铁站之间都有大巴往返。我之前看到的有关西江千户苗寨的评价大都说这里已经非常商业化了,所以选择了避开热闹的区域,住在苗寨里靠近田园风光的这一边。荔波小七孔和黄果树瀑布这两个此行的重头戏都完成了,来到这里就打算放松一下。
清晨,田间地头早早升起的炊烟已将苗寨笼上了薄雾。
这里的梯田种的都是水稻。
依山而建的寨子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还在慢慢扩张。
在这里如果依着平日在城里的导航习惯走一定会找不着北,大多数时候都得沿着小路往山上走。
三只鸭子在田边聊天,听到我的动静马上就游向稻穗丛中躲起来了。
在田里溜达的时候,碰到一只狗正追着主人的摩托车从我身边经过。后来在路边的一个工地旁又看到了他们,主人在上工,它便乖乖地坐在路边。
太阳升起来,吊脚楼们渐渐被照亮。
风雨桥是富有民族特色的桥梁建筑,不仅仅具备桥梁的基本功能,也是一个方便社交的公共场所。在旁边的小店里租上一身当地的服饰,以风雨桥为背景拍上几张照片是女性游客们乐此不疲的活动。
晚上很多游客都会去山上的观景台,看苗寨亮起星星点点灯光的夜景。特意分别在早上和晚上都上了一趟观景台,不过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随便找两家位于高处能看到外面的餐厅边吃边看就足够了。
苗寨里白天的歌舞表演是不用另收门票的,晚上的收费表演据说性价比不高,所以还是白天来感受一下。
西江苗族博物馆里可以去了解一下苗族的文化。
苗寨里还有许多民俗活动和技艺的展示,不过临近晌午,天气越来越热,游客越来越多,我们还是先回到客栈里歇息。
特意找了间有狗还有个小花园的客栈。离开智利之后,孩子终于又有了个与狗狗在外边玩耍的机会。
待到傍晚时分,太阳没那么烈了,我们才重新出来,碰见一群大鹅吃饱喝足了正被主人赶着回家。
看到当地村民正在地里摘菜,我向她借个南瓜给孩子抱着拍照,她豪爽地要把南瓜直接送给我们。
在稻田里养鱼,用竹筐捕鱼是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也开辟出了很多相关的活动项目,供跃跃欲试的游客们下去一展身手。
客栈里贪玩的小狗也偷偷随我们跑下山来,玩得不亦乐乎。
离开苗寨时,因为有了来时的经验,拖着箱子穿过崎岖不平的苗寨再坐接驳车转大巴实在是有些麻烦,所以请客栈帮我们联系了当地村民的车送我们去高铁站。
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