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几条非遗线路
带你领略厦门非遗之美
听讲古,品南音
线路一:鼓浪屿→思明区文化馆(讲古)→沙坡尾·吃堡(布袋戏表演)→中山南音阁(厦门市南乐团)→中山路骑楼观赏
上午的阳光明媚,微风正好,世界文化遗产 鼓浪屿,国际历史文化社区,在碧波中格外鲜艳亮眼,漫步于此,细细品味“钢琴之岛”“音乐之岛”“万国建筑博览馆”的迷人魅力。
“讲古”,就是用闽南话说书、讲故事,这项兴起于草根阶层的民间曲艺,最早在闽南一带流传,后逐渐影响散布到中国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各国的华人聚居地。讲古的形式非常日常亲切,几个人围坐树荫下或亲朋好友泡茶时,即可谈天说地、话仙开讲了。思明区文化馆会不定期举办讲古互动,A萌君期待与你来一场艺术的邂逅。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范寿春
沙坡尾,有一湾浅浅的海水坞,这是老厦门渔民的传统避风港湾,如今文艺氛围浓郁,是游客市民休闲打卡的好去处。
南音是中国四大古乐之一,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古乐,被称为“音乐活化石”。中山公园南音阁是展示南音古乐的平台,其场馆装修设置大量运用了闽南传统民居元素及华丽的宫廷装饰元素,极富闽南特色。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经常有公益惠民演出。
非遗守艺 文化传承
线路二: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厦门珠绣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弘晏庄木偶艺术馆→南普陀(四大天王有漆线雕)→漆宝斋艺术馆→蔡氏漆线雕
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有歌仔戏、高甲戏、南音、拍胸舞、答嘴鼓、讲古、珠光青瓷、影雕、保生大帝信俗等近百个厦门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在这里集中展示,通过和声光电、全息影像等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并结合图片和实物展出,让参观者流连忘返。
非遗展厅 图|厦门市文化馆
珠绣手工技艺,是厦门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吸收了中国传统四大名绣的优点及表现手法,十分讲究,它在丝绒面上,用玻璃珠和电光胶片绣出不同图案,密不容针,经光线折射,珠光宝气、色调明快。
弘晏庄木偶、皮影戏作为厦门闽南文化的一张名片,为许多国家元首、文化名人和重要嘉宾演出过。出访过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央视中文频道、国际频道专题采访。弘晏庄木偶艺术馆为游客市民提供融合两岸艺术精髓的展览+演出+传承+文创产品+手作培训一站式艺术体验。
南普陀寺始建于唐代,是闽南佛教胜地之一,千年古刹,环境清幽,佛音缥缈,景致怡人。
漆线雕是厦门传统的手工线雕技艺,其发展有赖于民间宗教的兴盛及神佛雕塑行业的繁荣,是唐代彩塑艺术的遗脉,它受宋元时期的线雕工艺,特别是沥粉和泥线雕等工艺的启发,形成于明末清初,至晚清逐渐成熟。
民俗非遗 传习之旅
线路三:海沧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青礁慈济祖宫→青礁院前·闽台生态文化村 →妙吉祥制香技艺传习中心 →石室禅院
身临其境感受海沧人的日常生活场景,近距离了解闽南保生大帝风俗、海沧蜈蚣阁、送王船、新垵五祖拳、青草药、海沧土笋冻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礁慈济祖宫,又称东宫,始建于南宋绍兴21年(1151),为纪念“保生大帝”——吴夲而建。由于他精通医术,为民治病妙手回春,且不论贵贱,后世历代帝王先后追封为“妙道真人”“保生大帝”,成为备受后人敬仰的医神和乡土保护神。
院前社隶属海沧区青礁行政村,背靠青山,数步之遥便是大海之滨,院前蕴藏了众多闽台文化瑰宝,古厝建筑景观、两岸民俗文化,以及农耕文化、传奇故事......
作为传统制香技艺(闽南天然香制作技艺)唯一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福建省非遗代表性项目生产性保护传承重点单位,除不断细化完善非遗项目保护传承规划,妙吉祥正在积极主动融入乡村文化振兴,利用闽南传统大宅院融入非遗文化和旅游融合大格局。
石室禅院位于海沧区新阳街道玳瑁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美的环境,为闽南千年古刹之一。城市喧嚣繁忙,偶尔也想寻一处清幽之地,放松身体,安抚内心,选个周末,到海沧的尘世净土,石室禅院走一走吧。
指尖非遗 传统匠心
线路四:同安区文化馆→银同锡雕传习中心→同安农民画作创作展示交流中心→同安区薄饼嫂传统美食园→珠光青瓷烧制技艺
锡,在闽南语中与“赐”同音,在闽台地区颇受推崇。同安传统锡雕技艺传习中心位于祥平街道祥桥莲湖里的一座闽南古厝。体验培训区可一次容纳20多人同时体验手工锡器制作。传习中心也是同安区民俗文化基地,以弘扬、保护、传承传统非遗技艺为目的,免费对社会开放,游客市民可前往参观、了解锡雕传统手工制作技艺。
厦门吃薄饼风俗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把面粉搅拌成糊状,在热锅上轻轻一抹,做成一张薄薄的面皮,再把干饭做成香甜可口的油饭,将猪腿肉、高丽菜、荷兰豆等各种菜切丝,调上料炒成菜烩,然后用薄面皮把饭菜卷成圆筒状,叫作“包薄饼”。
同安汀溪窑,以烧造“珠光青瓷”而闻名于世,是宋元时期南方青瓷窑址的重要代表。这抹生于同安的“枇杷黄”,在叱咤风云的海丝路上荣载盛世美名,远赴他乡在中国陶瓷历史上镌刻意味深长的厚重一笔。
以旅游为载体
非遗走出了“深闺”
诚如传承人们所盼
非遗通过旅游“活”起来
遇见陌生人
也遇见希望
A萌君在这里邀请大家
一起走进非遗文化
守住“历史”的美好
编辑:范珺凌
初审:陈琦
编审:彭军返回搜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