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县,隶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邻桑植县、永顺县,西接湖北省来风县、重庆市酉阳县,南与保靖县以酉水为界,北与湖北省宣恩县毗邻,面积3131平方公里[1],截至2022年,全县辖4个街道、12个镇、5个乡[2]。截至2022年末,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09.37亿元,常住人口46.36万人[3]。
龙山县属于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龙山版图形如长菱形的巨掌,整个地势北高南低,东陡西缓,武陵山脉横亘全县,东、中、西、北山脉凸起[4]。水利、森林、草场等自然资源丰富。有煤炭、紫砂陶、石英砂、大理石、页岩气等矿产。森林覆盖率稿,是湖南省首个林业碳汇工程试点县。龙山是秦简文化的核心区、土家文化的发祥地和红色文化的富集区,拥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土家族摆手舞之乡”“中国土家织锦之乡”“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示范区”等40余个国字号品牌[1]。
截至2021年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532个。其中,医院1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11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个;年末全县有中等职业学校4所,普通高中3所,完全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4所,独立初中9所,普通小学64所(含教学点19所),幼儿园150个,特殊教育学校1所[5]。
龙山县有革命旧址13处,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乌龙山国家地质公园”、“岩溶地质的百科全书”洛塔石林、“南方空中草原”八面山、“佛教圣地”太平山等自然风光[1]。建县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名龙山县。唐虞夏商周时代为荆州地域,春秋战国时为楚地,秦汉至唐先后属黔中、武陵、沅陵等郡州,五代、宋、元、明至清初属土司统治。1729年(清雍正七年)置龙山县,属永顺府。民国时期先属第四行政督察区,后属第八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属湘西行署永顺专员公署,后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近代以来,龙山人民先后参加过白莲教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武昌起义、护法讨袁运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王震、萧克、廖汉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当时的湘鄂川黔省委、省政府就设立在兴隆街乡、茨岩塘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