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香浸润的辽宁第九届全民读书节里,省作家协会组织编写的报告文学集《驻村第一书记》由春风文艺出版社付梓出版。30位作家所记述的30位驻村第一书记的30篇作品,从一个侧面全景式展现了我省决胜脱贫攻坚的先进群像。
走近第一书记
常亮初到农村即要回答一道难题。“高校能为农村带来多少资金和技术,音乐能有啥用?”面对村民们的疑惑,他陷入思考……
身为沈阳音乐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常亮在2018年3月被下派到岫岩满族自治县牧牛镇任第一副书记。两年多来,他带着思考,俯下身子,奔波在这片土地的沟沟岔岔,竭心尽力为村民百姓造福。
作家孔庆武(中)、驻村第一书记常亮(左))与村民交谈
作家孔庆武在报告文学《牧牛时间》中,用充满感情的文字记述了常亮在这片平均海拔全县最高的土地上扶贫攻坚的点点滴滴。
40岁的孔庆武是土生土长的岫岩人,现在县委宣传部工作。谈起写作《牧牛时间》的感受,他说,常亮和许多驻村干部一样,从几百里远的地方来到一个陌生的新环境,他们像牧牛镇长势旺盛的香菇,扎根乡村,健康成长。他们对梦想的坚持,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也点燃了自己积极的奋斗精神。采访时正赶上三伏,天气炎热,他随常亮去村里看望一位90多岁老党员,常亮熟门熟路,迈进家门,和老人紧紧握着手,为老人擦汗,问询需求,看得出他完全融入到这片土地上。“贴近生活,接地气,融入真情的文学作品更具有独特的魅力,文学创作离不开积累和挖掘,这是我在创作路上一直追求的。”孔庆武说。走进常亮的驻村第一书记世界,孔庆武也在校正着自己的创作“准星”,他更深切地体悟到,有一种力量叫做榜样,有一种温暖叫做热爱。
作家邸玉超(中)随驻村第一书记孙宇(右)调研香菇生产
第一书记的30名代表
2017年以来,我省选派1.2万名优秀干部任驻村第一书记。三年来,他们扎实工作,以党建为抓手,通过“传帮带”引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基础,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把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他们勤勉服务,精准扶贫为突破口,扶贫济困,发展经济,努力改变农村贫困面貌,助力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他们奉献聪明才智,把扶贫攻坚与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结合起来,依靠民主决策处理村里的大事小情,杜绝一言堂的现象,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有效调动了群众监督、参与村工作的积极性。
作家韩文鑫(中)跟驻村第一书记张振贺{左}走访村民
省作协副主席金方说:“驻村第一书记在重塑党组织形象,夯实基层组织堡垒,帮带帮学抓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者、引领者、好帮手和坚强后盾。为了充分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用他们感人的事迹鼓舞和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