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万安7月12日消息(记者王一凡 通讯员梅科红 匡庚泉)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党建引领促进富民产业发展,以文旅融合绘就美丽宜居乡村,以红色传承激发干群奋进伟力,促进了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民稳定增收和农村生态宜居,实现了乡村的华丽蜕变,多维度呈现乡村振兴生动实践。
党建引领 产业兴旺强村富民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近年来,万安县以基层党建“三化”建设为抓手,实施“领头雁”工程,推行村书记、主任“一肩挑”,从返乡创业青年、退役军人、致富能人中择优推荐为村级后备干部,把“最硬最强能打仗的人”选进村级班子,强化了村级党组织的力量,提升了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和凝聚力;同时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常态化组织乡村干部赴浙江省委党校、江西农业大学等地学习培训,促使乡村干部拓宽了眼界、增长了才干,提高了村级党组织引领发展的能力,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万安井丘客家文化村鸟瞰图
发展富民产业是稳定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万安县以基层党建为引领,因地制宜做好做活农业产业“文章”,诠释特色产业“新思路”,形成了“村村有富民产业”的发展态势,拓展了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枧头镇枧头村在村党支部的主导下,积极向上争取农业产业项目,通过土地流转、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等措施,采用“1+N”模式,村集体新建了60亩脐橙种植基地,并辐射带动了村里20多户农户种植脐橙,种植规模达到500多亩,同时由村委会牵头,与销售公司签订产销合同,解决当地村民销售的“后顾之忧”,预计村集体经济年均收入可达15万元以上,帮助果农户年均增收1万多元。潞田镇寨下村党支部依托当地山场多的优势,因地制宜发展黄金茶产业,引进致富能人投资1.5亿元打造了现代化、景区化的6000多亩黄金茶园,帮助当地160多名农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并辐射带动周边60多户农户种植茶叶,帮助茶农户均年增收2万余元。
文旅融合 绘就乡村“诗与远方”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万安县非常注重本地文化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打造了一个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旅游点。
游客正在乡村旅游点休闲游玩
万安县枧头镇龙口村依托本地丰富的绿色生态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按照省4A级乡村旅游点的建设目标定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打造了文化气息浓郁、田园生态优美的井丘客家文化村,让美丽乡村焕发出无限活力。该村聘请了国内知名设计团队,科学制定了井丘客家村总体规划,编制“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依山就势建造了周末集市、知青园、叠水平台、荷花池、百姓大舞台等景观和场所,打造了儿童游乐园、河道漂流、农耕文化体验园等旅游项目,完善了客家生态餐厅、山村民宿、乡村影院等配套设施,丰富了旅游要素。通过文旅深度融合,井丘客家文化村既留住了美丽“乡愁”,又不失现代气息,绘就了美丽乡村的“诗与远方”。据了解,自今年开园以来,井丘客家文化村已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热门“打卡地”。该县枧头镇党委书记郭诗宙感慨地说:“从这几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来看,乡村振兴促进了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了农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建设了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满足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实实在在地提升了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红色传承 激发干群奋进伟力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进入新时代,万安县坚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将红色名村建设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对康克清故居、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等25处红色遗址进行修缮提升,挖掘了“娘家念想”“十户九烈”“晓东村的红军树”等20多个红色革命故事,精心打造了一批红色底蕴深、生态优势足、经济实力强、引领作用好的红色模范村,让历史的光荣焕发出时代的光芒。
万安教师在晓东“红军树”下讲红色故事
万安县涧田乡晓东畲族村位于万安、兴国、赣县区三地交界处,是一个“一脚踏三县”的偏远小山村。1931年初,为了粉碎国民党第三次“围剿”,毛泽东、朱德率领中共苏区中央局和红一方面军到这里隐蔽休整,因此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革命故事和一批红色革命遗址。2019年当地政府争取项目资金600多万元,完成了晓东村内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等三处主要红色遗址的修缮提升。2020年9月,晓东村入选中组部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实施了投资300万元的“红色名村”建设项目,村庄道路进行“白改黑”,铺上了沥青柏油,兴建了红色文化广场,修建了革命陈列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同时,晓东村村民还自发地把家传的红色革命遗物都捐献出来,包括煤油灯、红缨枪、大刀、马鞍等,在革命陈列馆内展出,供前来开展红色研学的党员干部和红色旅游区的游客瞻仰缅怀,使革命的薪火代代相传,激励后人传承红色血脉,赓续革命精神,沿着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