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春兰人物小传:1953年出生于毛乌素沙漠南端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沙边子村。1980年,白春兰和丈夫联合本村10户人家来到名为“一棵树”的沙地治沙种树垦地,累计种树10万多棵,治理沙漠3400亩,探索出“以草挡沙、以柳固沙、栽树防沙”的综合治沙法。
宁夏吴忠市盐池县花马池镇有一个名叫“一棵树”的自然村,听当地一位七旬老人说,在他幼年时这里确有一棵树,在沙漠之中独自成活,周边无任何植物遮蔽。不过到了上世纪80年代,连这棵树也消失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沙漠……
“第一次来时,看不到绿色,只有望不到头的黄沙”
夏日里,驱车驶过“一棵树”村,满眼都是绿。
“白春兰在盐池县家喻户晓。种了大半辈子树,你看到的这些绿色,离不开像她这样的治沙英雄。”同行的盐池县政府工作人员沉吟片刻,接着说:“她真的很坚强。”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盐池县75%的人口和耕地处在沙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沙漫卷,风沙肆虐,沙丘包围中的村子无地耕作、生态环境不适宜生存。
“那会儿真的吃不饱,土壤里不管种啥,都长不出来。县里号召大家去植树造林,当时觉得,只要能解决温饱,多苦我也干。”白春兰回忆,1980年,27岁的她和丈夫拉着木板车,载着年幼的孩子和一些树苗,向8公里外的“一棵树”村前进。
“大家都管这里叫‘一棵树’,但我们第一次来时,看不到绿色,只有望不到头的黄沙。”当时,白春兰每天要步行往返16公里,丈夫则会在毫无遮蔽的沙漠中过夜,照看白天栽种下来的小树苗。“刚栽下的树苗很娇嫩,成活率很低。为了照看树苗,一家人每天带着玉米饼子过来,水需要来这里挖,铁锹一锹一锹,直到挖出水来。”
平日里风沙大得出奇,一次,放在沙坡上的小女儿竟被风沙吹跑了。而专注于种树苗的白春兰竟没有察觉,等到发现时,孩子已经昏迷。万幸的是,经过抢救孩子没有大碍。
时至今日,白春兰依旧懊悔不已,觉得自己差点犯下无法弥补的错误。
“树能成活,比什么都高兴”
尽管如此,白春兰说起关于“一棵树”村的记忆,还是“甜多一些”。
1984年,白春兰种下了3亩小麦,来年打了4麻袋麦子,“有白面吃了!”白春兰欣喜的不仅是第一次的收成,更证明了在“一棵树”村能种树,能农垦,饿不死,有活路。“得有好的心态,苦痛总会过去,要记下那些令人欣喜的事。”白春兰说。
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白春兰喜欢钻研土地。40年与土地打交道,白春兰成了一名“土专家”。
治理沙漠,不仅要实干,还要有科学技术做支撑。一开始,白春兰和丈夫没有经验。1984年初春,盐池县科委给白春兰家奖励了一捆优良品种的葡萄苗。白春兰分外珍惜,将其一棵棵植在沙地上。不多久,葡萄苗还是死了。白春兰请教专家后才知道,地的黏度不够,存不住水。盐池地处中部干旱带,蒸发量大,葡萄幼苗是活活旱死的。
从那以后,白春兰总是到处寻找技术培训的机会,听说离“一棵树”不远的地方有兰州沙漠研究所设立的试验站,白春兰就请来专家教他们草格固沙的方法,帮助他们选择适应沙地生长的沙柳、杨柴、花棒等耐旱沙生植物苗种。这一年,白春兰和丈夫种植的树苗成活率达到70%以上。
“树能成活,比什么都高兴。”白春兰说,“不断反思、学习,才能优化自己的种植方法,才能积累适合宁夏本土沙地属性的治沙经验。”经过多年摸索,白春兰发明了以草挡沙、以柳固沙、栽树防沙的“三行制治沙法”,在荒漠中开发水浇地40亩,利用三条带子井采取立体复合种植法,在沙漠中创造出了“吨粮田”的奇迹。
2005年起,白春兰又着手开发旅游产业,“白春兰绿色家园”成为全县知名的沙漠旅游景点。她将种植、养殖、旅游结合起来,成为本村的致富带头人。
“树都长起来了,我觉得那是它们在跟我说话哩”
在“一棵树”村里的“治沙英雄白春兰冒贤业绩园”,竖立着丈夫冒贤的雕像。园内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奖状、奖章等,但白春兰总是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在她看来,就是因为自己有一颗朴素的初心,才能有今日的绿洲千亩。
“刚来的时候,传说中的那棵树已经没有了,我和丈夫便在屋前种下了一棵小榆树。你看,如今这么粗了,得两个人才抱得住。”白春兰说,门前小小榆树苗,如今已是参天高,然而一同种下这棵树的丈夫冒贤,却因患上肝硬化,47岁便离开了人世,没能看到眼前这一幕。
“我俩都是冒傻气的人,那会儿我们白天种树,晚上我能回家给娃娃们做饭。他呢?垒砌土墙抵挡风沙、保护幼苗,人就直接睡在荒地上……他呀,更傻!”白春兰回忆过往。
夜里,窗外树影摇曳,白春兰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窗边。“树都长起来了,我觉得那是它们在跟我说话哩。”
如今67岁的白春兰,身体很健康,依旧忙着年年植树造林。
她的同伴也越来越多,不少人都主动加入进来。“这是我的快乐所在,我这一生,选择了我喜爱的事业,让我能安心充实地走下去……”
与沙漠抗争的柠条劲头(记者手记)
柠条,又叫毛条、白柠条,根系极为发达,主根入土深达几米,耐旱耐寒耐高温,受得住虫叮鸟啄鼠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白春兰身上就有一股“柠条劲头”,兼具女性的柔美与力量。漫天黄沙中,白春兰的坚韧,就像最粗壮的那株柠条,而面对亲人的离去,她又会在深夜独自对着窗外树影,静静流露出最真实的感情。
说起缘何将大半生岁月倾注在与沙漠的抗争上,白春兰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最初来到“一棵树”时,27岁的白春兰没有宏大的蓝图,没有激昂的情感,只因生于贫瘠而别无选择。经年累月,这些树渐渐栽满了沙海,也栽满了她的心田,她便再不舍得离开。这也正是让人肃然起敬的地方。
(责编:丁亦鑫、李昉)分享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