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者:张守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员
第
三
期
2019年7月16日
独留一石记乾坤
——石破天惊的考古发掘
20世纪70年代之前,中山国的形象只存在于零散的史籍记载中,对历史界来说中山国是个难解之谜,对文物考古界而言更为艰难。这个曾被郭沫若先生称为“艺术王国”的神秘古国,吸引众多学者苦苦寻觅。在20世纪70年代,历史终于给了考古工作者一次机会,一次震惊世界的考古大发现,让这个神秘王国重现于世人眼前。这次中山国的考古大发现,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守丘刻石及拓片译文
打开古国大门的钥匙
1974年深秋,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农民正在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在山下取土时无意间发现了几块体型硕大的陶质瓦片,当时正进行田野调查的河北省考古人员认出这正是战国时期宫殿等大型建筑中使用的陶瓦。考古人员立即对该地区展开了考古调查。
在考古调查中,当时的考古队队长陈应祺从当地老乡口中得知:30年前,南七汲村里一位叫刘喜梅的老人曾挖出过一块很大的河光石。据刘喜梅老人回忆,当时他看到石头上刻着东西,说是花纹也不太像,说是字又没有一个人认识,于是用铁箍轮车把石头拉回家保存了起来。
根据老乡的指引,陈应祺找到了这块石头。经仔细观察后,确认上面是刻字。这块刻石长90、宽50、厚40厘米,文字共两行,共十九个字。这些字有些像甲骨文,又像是大篆。因为无法辨识刻字内容,于是陈应祺写信求助古文字学专家李学勤先生,并附上一张石刻拓片,请他帮助破解。
李学勤先生在仔细询问了石头出土的周边地形地貌后,给出了释读:“监罟有(囿)臣公乘得,守丘(其)臼(旧)(将)曼,敢谒后贤者”。其大意是:为国王监管捕鱼的池圃者公乘得,看守陵墓的旧将曼,敬告后来的贤者。李学勤先生推断,在这块石头出土的附近,一定有古代国王的陵墓。
李学勤
根据我个人的理解,那里边提到一个人,这个人的职官是监罟,监罟是管打鱼的事情,很低贱的一个官名。他是尤臣,尤臣是罪臣,他名字叫公乘得。他在守丘,就是看守陵墓。估计他原来是一个很重要的大臣,他被贬到那里看守陵墓。这就是河光石的主要内容。
——李学勤
陈应祺
对于这块守丘刻石,陈应祺先生曾在《揭开神秘中山国的面纱》一文中这样写道:“这块‘守丘刻石’的历史价值极高。首先,它是战国中山国灵寿城时期在公元前330年~公元前325年的刻石,为我国目前发现有具体地点和年代最早的一件完整的刻石,同时,也可以说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具有纪念性的墓碑。”
在李学勤等专家的建议下,河北省文物局派出考古队在这一片进行调查,先后对三汲乡穆家庄、“双陵台”这两处的大型古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由此一个神秘古国的面纱被徐徐揭开。这块大河光石也有了一个响亮的名称——“守丘刻石”,它成为了打开神秘中山国历史大门的钥匙。
中山疑云尘埃落定
首先开始发掘的是位于穆家庄村西的高大封土,经过多日艰苦的发掘,一个“中”字形大墓呈现在考古队员眼前。令人失望的是,椁室已被盗,仅剩三根垫木。
就在人们唏嘘不已之时,一位民工在大墓东南角一脚踩空,一个大洞露了出来,它既不通椁室,也没有被扰乱的现象。随后,人们又在主墓室西侧发现了另外一个库室。坑内堆满了大量青铜器和玉器,最上层还有铜“山”字形器、九鼎等礼器,美中不足的是,有铭文的器物不多,并不能说明墓主人是谁。但考古工作人员推断,这样级别的大墓,应该属于战国时期王侯级别。
1976年秋,积攒了两年的发掘经验之后,考古队正式对“双陵台”西侧的土丘进行发掘清理工作。同样是“中”字形大墓,椁室被盗一空并有火烧的痕迹,同样的,大墓东、西库室未受盗扰。
从大墓的东、西库室陆续出土了铁足铜鼎、方壶、圆壶三件体型硕大、造型别致的青铜器。令人惊喜的是,这三件青铜器上都有长篇铭文,方壶铭文开头就清晰地显示出“中山王”三个字,“中山”“”的字样赫然出现在青铜器上,确凿的表明了这是中山国的国王“”的陵寝。自此,中山国尘埃落定。
厝墓内部现状
战国中山国后期都城及王族墓葬群
在先秦两汉时期,天子、皇帝、诸侯、列侯等一般在都城附近规划墓地,连同陪葬墓形成范围广大的陵墓区。遵循这样的规律,河北考古工作者推论史籍中所记载的中山国古都城的位置就在大墓附近。
1974年11月,在对中山国王陵墓群进行发掘的同时,河北考古队开始在附近十多公里的范围内进行考古调查。
在调查中,首先在平山县七汲村东、上三汲村发现了夯土垣基和几处较大的遗址,经过三年的铲探调查和小型发掘,结合有关文献资料的研究,发现夯土垣基是南北连接的,宽度在35米,应是城垣垣基。经全面勘探证明这座新发现的被湮埋的古城就是史籍中记载的灵寿城,也是中山国后期都城,高大的夯筑墓丘是中山王墓,城址外西北部的灵山峡是中山王的苑囿。
到1993年6月为止,中山国后期都城灵寿城址和王陵以及一般墓葬的考古工作结束,全国上下对中山国的研究形成热潮,并将考古发现与文字资料相结合,逐步揭开了神秘中山国的面纱。
对中山国遗址的发掘,陈应祺先生说道:“战国中山国的考古发现,改变了从历史课本上所述的是一个地处贫瘠地区、蛮狠而无文字和货币的一个神秘小国,而是用实物证明它有着光辉而璀璨的文化艺术,从而补充了这一段的历史空白。”
从1974年到1993年,考古工作在中山国遗址上陆续进行了近20年。1995年、2005年,文物出版社先后出版了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编制的《厝墓——战国中山国国王之墓》(上、下)、《战国中山国灵寿城——1975~1993年考古发掘报告》两部考古报告。将平山县三汲乡这里埋藏的历史以科学的考古学方式重新释读,这两部考古报告也成为了研究中山国的入门工具书。
厝墓
——战国中山国国王之墓(上、下)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著
文物出版社 出版
1996年2月第一版
战国中山国灵寿城
——1975~1993年考古发掘报告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著
文物出版社 出版
2005年11月第一版
专家点评
张志平
河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会长,纪录片《中山国》总策划、总撰稿。
中山国考古挖掘是“中国20世纪100个重大发现”之一。其中青铜器做为“国之重器”,是最为精致和厚重的。有些制做工艺和水平,在今天来说都难以超越。中山国王墓地在今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中山国都城遗址内,王厝墓出土了大批富有地方特色的珍贵文物。造型独特,装饰富丽,制作精巧,为战国墓中所少见。当中以青铜器为大宗,兼及玉、石、陶器。备受瞩目的有“中山三器”,重器上的长篇铭文交待了中山国七世系的情况,补正了史籍。成公墓发现的一套九鼎铜编钟与石编磬,「钟鸣鼎食」,礼制上效法周礼,又说明中山国在礼乐制度上与中原基本一致的思想文化,揭示了北方游牧民族早受中原华夏文化影响的渊源。那些栩栩如生以动物为造型、或以博斗为题的器物,则表现出北方刚健强悍的民族之风,尤其是虎噬鹿屏风插座,在塑造强与弱、生与死的对比与冲突上别具一格,体现了北方游牧民族在艺术创造上特有的地方性与新鲜感。其他器物包括宫廷用器,如灯具、双翼神兽,以至猎游用具,如帐构、车马器与仪仗器等,其制作之精,结构之巧,堪称北方金属器之翘楚。加上中山国王墓出土的镶嵌铜器,体现了青铜工艺在战国高峰的发展。这批文物的魅力,深具学术研究与欣赏价值,直接展现了战国时代中山国历史的轨迹与物质文明的水平,并为探讨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及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关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 《厝墓——战国中山国国王之墓》(上、下)
2. 《战国中山国灵寿城——1975~1993年考古发掘报告》
编辑:柴婷婷、许欣月(实习)返回搜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