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分享的是幼儿为本,连环跟进,优化幼儿“一日生活”——幼儿园系列专题教研活动案例综述,作为幼师,要怎么写一篇优秀的教研活动案例综述呢?小编也为你整理好。幼师OK网小编长期更新幼儿园五大领域教案,公开课课件,说课稿,计划总结等,欢迎收藏!
👉️大班中班小班公开课下载
●本案例曾获湖州市幼儿园一日活动管理规范与优化案例评比一等奖·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组织
【背景和目的】
“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提高幼儿一日生活的有效性”,是幼儿园至关重要的永恒议题。
调研分析我县部分幼儿园后我们发现:
第一,目前幼儿园在“幼儿一日生活”的教育实践中,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幼儿一日生活”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教师们对“幼儿一日生活”理念的理解不够全面,“幼儿一日生活”有效性的落实不够优化。一日生活环节中存在一些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存在消极等待和时间的隐性浪费;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不能充分凸显幼儿年龄特点,忽视游戏活动;忽视实践、操作等幼儿自主学习的方式;户外活动时间、自由活动时间难以保障……
第二,在幼儿的学习、生活中,由于受教育观念局限,加上家长的过多包办和溺爱,孩子们失去了很多能力发展的契机。而幼儿期是孩子智力、思维、动作、自理、交往等各种能力迅速发展的重要期和关键期,需要教师不断地启发引领、组织幼儿参与游戏、趣味学习、有趣操作,孩子们才能愉快地积累知识、发展能力。
怎样“优化”才能让老师、家长融入其中,发展孩子,是我们教研工作值得思考、并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基于上述层面的思考,我们从困惑与需求入手,以幼儿为本,因地制宜采取措施,精心策划了以“学习研讨—→实践反思—→诊断调整”连环跟进为方式,开展了“优化幼儿一日活动”系列教研活动。力求通过多方位的共同努力,重新认识“幼儿一日生活”的教育价值。
【描述与分析】
教研员策划→教研站区域推进→发挥园领导管理效应→发挥教师教育功能,集教师、家长多方力量解决不足,优化一日生活,有效促进幼儿健康发展。这是我们本次教研活动探究的方向,为此我们分三大层面开展教研。
第一层面:关注需求,分层学习,形成“教研共同体”
依据前期的调研现状、分析根源,我们认识到:“优化幼儿一日生活”是一项综合性活动,它包含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环节、各细节,涉及到幼儿园管理层面、教师层面、幼儿层面、家长及社会的影响。为此我们以“逐步优化”为目标,开展行动。
1.学习——教研站长、幼儿园管理层、教师、家长的分层学习
⑴教研员牵头组织全县各园领导学习,并召开各教研站负责人会议,取得上下关注,优化管理模式,形成适宜的管理网络,以点带面落实措施。(“管理网络图”略)。
(2)各园组织教师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优化教育方式。确立了以优化一日生活内容、生活模式、生活环境为途径实施优化。
(3)各班组织家长学习,转变观念优化共育途径。召开家长会、利用“温馨提示”、家教宣传栏、组织家长论坛等多种途径转变观念、行为。
学习与交流让园长、教师、家长们深刻意识到:“转变旧观念、摒弃传统束缚”是“优化幼儿一日生活”的基础和关键;“树立新理念、选择适宜方法”是“优化幼儿一日生活”的举措和方法。
2.研讨——商榷活动形式,制定教研活动方案
第一步:互动研讨达共识。
(园级)各园首次研讨,寻找困惑。—→(教研站)各站汇总、梳理。—→(县级层面)按幼儿园现状分层研讨:
①县骨干组长聚焦困惑二次研讨,修订幼“日计划”、“周计划”、“作息时间”力求安排上的优化。
②一级、二级幼儿园尝试、实践,研讨修订后“日计划”、“周计划”、“作息时间”的可行性与科学性。
③结合教学实践,反思后三次研讨。诊断困惑、调整计划、时间表,力求合理、适宜。
第二步:专家点拨促提高。
⑴(县级):形成操作雏形计划,邀请专家梳理、引领。
围绕优化过渡环节、优化一日程序两大焦点问题:开展四次研讨。听取骨干教师的发言,基于我县幼教现状给予指导。邀请省内幼教专家为大家开展“在规范与创造中优化幼儿园一日活动”讲座,引发大家再次思考“优化”新策略,积极反思教学行为。
⑵(园级):城镇园各自结合园特色制定适宜的“日计划”、“周计划”和“作息时间”;农村园可根据县统一模式,结合本园实际制定可行性的“计划”和“作息时间”。
第二层面:依托教研方案分层实施,专题引领、优化环节解困惑
分三个环节:(园级)分专题开展体验式尝试,形成优化操作方案。—→(教研站)开展集智式研磨活动,提炼优化策略。—→(县级):开展县级展示活动,调整优化,借鉴式学习。
专题1——优化过渡,减少等待
幼儿一日生活中有许多的过渡环节,教师不能对过渡环节采取整齐划一,消极控制,而应该通过优化避免或减少消极等待,弱化过渡的痕迹,融合教育与保育的功能,即满足教学活动组织与安排的需求,又满足幼儿身心的需求,实现优化过渡环节。
1.关注细节、关注个体差异优化过渡。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个环节的过渡,不同的幼儿在等待中会做什么?该做什么?如喝水、如厕环节,教师可以分组按需进行,避免等待。
2.采用活动式和信号式减少消极等待。在喝水、如厕等生活环节中,以脑筋急转弯、知识问答、手指游戏等幼儿喜欢的小型游戏衔接,实现活动转换过渡的方式。还可以利用音乐、铃声、动作、手势等信号,吸引幼儿注意,将幼儿的兴趣自然转向下一个活动,实现活动转换过渡的方式。
专题2——规范安排,优化生活
1.摒弃一日活动时间逐段安排制,实行弹性作息制,将幼儿一日活动时间安排从固定转变为灵活。一日活动中只规定大块的活动时段,如早操、午餐、午睡、离园等环节,其余的小时段教师可以根据班内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合理安排。如幼儿午睡起床时,教师特别为幼儿安排苏醒操,时间从14:15开始,各年段根据孩子的生理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尊重孩子的需要。
2.创设自由空间、时间,促进幼儿自主发展,让每位幼儿自由玩、充分学。晨间、餐后、区域、离园等都是孩子的自由活动,教师不仅要保证活动时间,还要体现幼儿参与活动的自主性。如区域活动时,教师要创设、提供丰富的材料,孩子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活动,有效地提高单位时间内活动场地的利用率。
第三层面:教研实践中树立新理念、选择方法促优化
环环推进的教研,让我们对“幼儿一日生活”赋予了新的定位,跳出原有的思维模式,树立新理念。重组后的一日生活包括:“精选主题,优化策略,提高集体教学有效性—快乐自主学习;喜欢集体,乐于交往,做力所能及的事——愉快自理生活;增强能力,习惯养成,提高安全文明的意识——文明安全生活。”在明确内容体系的基础上,我们又开展了系列优化主题。
主题1——优化策略、寻求途径,提高集体教学的有效性
⑴优化教育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依托幼儿的年龄特征,必须依据特定教学目标的实现来选择特定的教学方法。如:小班幼儿自我抑制能力较差,知识经验少,语言发展差,不会听教师对全体幼儿的指示,教师集中教学时一般可使用游戏法和直观法。而中大班幼儿在进行教学时则可适当采用口授法、操作法。
⑵建立良好师幼互动
“有效”的师幼互动要做到:有效的课前准备(包括文化知识储备、教材内容钻研、教学方式运用、教学观念渗透、幼儿生活经验的了解等);有效的课堂调控(抓住教学过程中的多方信息,积极回应,灵活、轻松地驾驭课堂);有效的教学提问(要着眼于活动的主题,巧妙地构思设计提问,引起好奇心,激发求知欲望,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追问辅助,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⑶“诊断式”备课
采用“分析教材——提出问题——调整内容——诊断备课——总结反思”诊断式备课可以帮助教师正确把握教材,优化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主题2——创设环境、潜移默化,在规范中优化幼儿一日生活
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老师。在优化幼儿一日生活的教研活动中,我们针对幼儿的不同需要营造和谐、温馨的班级氛围,创设不同主题的墙饰环境,优化幼儿的生活和学习。如:午睡室墙面设置的方法步骤图示,可鼓励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穿衣和叠衣;活动区角中的物化标识,也让材料会“说话”……让环境在无形之中规范幼儿的行为与意识,养成文明习惯,优化幼儿一日生活。
主题3——家园共育、创新平台,在巩固中优化幼儿一日生活
(1)家园合作,共同规范
家长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支持者与合作者,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与幼儿在家的生活有许多相同的环节,孩子在家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