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0℃)
⑤水能(由流域内的地形坡度,河流落差,是否峡谷,河流水量大小)。
湖泊的分布
⑴青藏高原湖区: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群,青海湖(青,最大咸水湖,湖西有鸟岛)、纳木错(最高,藏)。内陆湖面积减少的原因:全球气候变暖,气候更加干旱,降水少,蒸发强;引河水灌溉,注入湖泊河水少。
⑵东部平原湖区: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省南部。有洞庭湖(湘)、鄱阳湖(赣,最大淡水湖,4-9月为汛期;10-3月枯水期,沿岸多湖滩、草洲、沼泽湿地、浅水湖泊,成为候鸟越冬地)、太湖(澙湖、苏南)、洪泽湖(苏)、巢湖(皖)等。外流湖面积减少的原因:泥沙淤积,围湖造田。
[问题探究]:为什么内流湖多为咸水湖,外流湖属淡水湖?答: 因为内流湖湖水流不出去,水分不断蒸发,盐份不断沉淀下来导致盐份越积越多,成为咸水湖.外流湖与外界水系相沟通,水不断更新,盐份没有沉淀下来,水所以不咸 。
【资料扩展】湖泊的分类:
·从湖泊水文和化学特性分:咸水湖(如里海、咸海、巴尔喀什湖东部、死海等);淡水湖(如贝加尔湖、洞庭湖、兴凯湖等)。在潮湿气候区,多形成水量丰富的、河湖串通的淡水湖,在干燥气候区,多形成水浅的和无排水口的咸水湖。
·湖泊的成因类型:构造湖(如贝加尔湖、死海、坦噶尼喀湖);海迹湖(如里海、咸海);冰川湖(如青藏高原上的多数湖泊、 北美五大湖区、芬兰的多数湖泊);火山口湖(白头山天池);堰塞湖(镜泊湖、五大连池等);风蚀洼地湖(如我国内蒙古、新疆干旱地区的一些湖泊);牛轭湖等。
长江的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
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Ⅰ. 长江的概况:
⑴全长6300千米;流域180万km2;水量10000亿m 3;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东;注入东海。
⑵ 干流经过11个的省级行政区: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
⑶长江依次经过的峡谷和地形区:一二级阶梯的虎跳峡;二三级阶
梯的三峡。依次经过青藏高原、
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
⑷在图中早出长江上中下游分界线名称:湖北宜昌、江西湖口。
Ⅱ. 水系及水文特征;
⑴长江的水系构成:上游:雅砻江-攀枝花;岷江(有支流大渡河)-宜宾;-嘉陵江-重庆;乌江-涪陵;中游:湘江等洞庭湖水系-岳阳;汉江-武汉;-赣江等鄱阳湖水系-江西湖口、九江;下游:京杭运河- 江苏镇江;黄浦江-上海。
⑵长江不同河段的名称和特点:
A.上游(湖北宜昌以上):
①沱沱河:长江正源。
②通天河(至玉树):流淌于起伏和缓的青藏高原,河谷宽坦,流速缓慢,两岸草滩茫茫,是良好牧场。
③金沙江(至宜宾):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3000多米),江流湍急,水能十分丰富。“长江第一湾”在云南丽江。宜宾以下始称长江:进入四川盆地,接纳众多支流,江面展宽,流量大增。宜宾-宜昌称川江,奉节-宜昌又称峡江(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
B.中游(湖北宜昌-江西湖口):地势低平,河道蜿蜒,水面宽阔,流速锐减,荆江有“九曲回肠”之称,易发生洪水灾害。中游支流、湖泊众多,南北对称,正常年份对干流有天然调节作用。
C.下游(江西湖口以下):江阔水深,地势更趋低平,江面更为开阔(入海口80千米)。两岸水网如织,湖泊星罗棋布,水乡泽国。
Ⅲ. 长江的经济意义
⑴“黄金水道”:长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航运大动脉,长江航线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等优点。其航运条件优越:干支流通航历程达7万余千米,货运量占全国的60%;干流横贯东西,支流沟通南北;很多河段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可通航。
·发展长江航运意义重大:∵流域内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可江海联运、水陆联运,既沟通内地和沿海,又联系南北广大地区。
⑵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丰富: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葛洲坝水利枢纽是长江上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三峡工程,到2009年建成将安装70万千瓦的发电机26台,年发电量846亿千瓦时,比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巴西伊泰普水电站还大40%。将原来只能通航到重庆的船只从1000吨提高到5000吨。使“黄金水道”长江,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更加发挥其重要作用。
⑶长江三峡由哪三个峡谷组成?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三峡的落差不及横断山区,为什么水力资源非常丰富?答:西陵峡(鄂)、巫峡(鄂-渝)、瞿塘峡(渝)。∵巫山地区地壳不断上升,长江不断下切形成。虽然三峡落差只有100-200米,但水面狭窄、水流湍急,在四川盆地有刚刚接纳了许多支流,水量猛增。
Ⅳ. 长江的开发利用和治理。
⑴长江的综合开发:修水电站,开发水能;发展长江航运,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利用丰富水资源发展农业灌溉;利用湖泊、水库、河道发展渔业。 利用长江岸线资源,加快长江整治,加强对长江资源的保护,开发沿河滩涂,科学合理开采江砂资源等内容。
·沿途重要城市:攀枝花、宜宾;重庆;宜昌、武汉;九江;芜湖、马鞍山;南京、南通;上海。
·流域内主要水电站:四川:雅砻江上二滩、大渡河上龚嘴、湖北:干流上三峡(建设中)、葛洲坝,清江上隔河岩,汉江上丹江口;陕西:汉江上安康;湖南:沅江上五强溪,湘江上东江。
⑵长江的主要危害是:洪水灾害。防洪成为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治理措施:
①加固荆江大堤;
②兴修分洪、蓄洪工程;
③修建裁弯取直工程,重点治理荆江河段;
④建设三峡工程;
⑤建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搞好水土保持。
·为什么说“千里长江、险在荆江”?
答:湖北枝城-湖南城陵矶的长江叫荆江。∵荆江河段特别弯曲,水流不畅,泥沙大量沉积,使河床高出两岸平地,有长江“地上河”之称,当洪水来临,水流不畅易发洪灾;船在航行时也易发生事故,∴“千里长江、险在荆江”。
黄河的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Ⅰ. 黄河的概况:
⑴全长5500千米;流域75万km2;水量只有长江的1/20;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 黄河还是世界第五长河。)
⑵ 干流经过9个的省级行政区: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
⑶黄河依次经过的峡谷和地形区:
·峡谷:一二级阶梯的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近20个峡谷;二三级阶梯的壶口瀑布、三门峡。
·经过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流域内有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渭河平原、汾河谷地、鄂尔多斯高原等。
⑷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线名称:内蒙古河口、河南旧孟津。
Ⅱ. 水系及水文特征;
⑴黄河的水系构成:
①约古宗列曲,卡日曲;
②洮河;
③湟水;
④渭河(有支流泾河);
⑤汾河。
⑵黄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A.上游(源头-河口):
①河源段(卡日曲-龙羊峡):流经于青藏高原,河道迂回曲折,两岸多湖泊沼泽,河面不宽、河水不深,河水常清、水流缓慢。
②峡谷段(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近20个峡谷,峡谷和川地相间,总落差1300多米,水能丰富。因洮河、湟水的汇入,水量大增,河水变浑。
③平原段(青铜峡后):河床平坦,水流缓慢,泥沙沉积。两岸有大片河滩平原,如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塞上江南)。有凌汛现象。
B.中游(河口-旧孟津):多支流(接纳来自黄土高原的渭河、汾河)、多泥沙(90%的泥沙来自中游),落差大、水流急、峡谷多(陕晋交界的壶口瀑布、晋豫交界的三门峡)。
C.下游(旧孟津以下):“地上河”,流域狭窄,支流少。因为流经华北平原,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形成地上河,全靠人工筑堤束水。山东境内河段有凌汛。
Ⅲ. 黄河的经济意义
黄河的作用(母亲河的奉献):塑造了平原、提供了丰富的水力、引黄灌溉。
黄河流域内,耕地广阔,人口众多,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流域内地下矿藏众多,上游开发水能,中游煤炭资源丰富,下游石油丰富。流域内雨水少,灌溉是农业发展基础,也是城乡居民用水,工业用水的重要来源。(注意:过度开发利用,是黄河断流的重要原因)。
Ⅳ黄河的开发利用和治理。
⑴上中下游的利用和治理:
·上游:分段治理,层层建坝,梯级开发,兴修水库、水电站,防洪、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
·中游: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治黄之本是搞好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采取的根本措施有: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植树造林,种草绿化;山坡修梯田,沟壑打坝淤地。
·下游:
①培修加固黄河大堤;
②引黄淤灌;
③修建小浪底水利工程调水调沙。
⑵黄河流域主要的城市:西宁、兰州、银川、包头、太原、西安、洛阳、郑州、开封、济南、东营。
⑶主要水电站:青海龙羊峡、李家峡;甘肃刘家峡;宁夏青铜峡;晋豫交界处的三门峡;河南小浪底(小浪底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
【问题探究】刘家峡一带进行梯级开发的原因及优越性。
答:①∵上下游落差很大,海拔一级一级降低,每级可造一坝。
②梯级开发可最大程度地利用水力资源;黄河泥沙可沿各级水库逐渐沉积,减少黄河含沙量,利于水土保持;
③因为黄河水量季节变化大,∴上游的水库蓄水,对下游水量有调节作用,汛期蓄洪,枯水期放水,使两个水电站全年稳定发电,也可保证下游电站的安全。
珠江的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Ⅰ. 珠江的概况水系由南盘江、红水河、西江、北江、东江、珠江等构成,流经云、贵、两广,注入南海。
Ⅱ. 水系及水文特征水量很丰富(仅次长江),汛期最长(6-10月汛期),含沙量小,无结冰期,落差大,水能丰富。
Ⅲ. 经济意义珠江流域内耕地、林地面积较大。农作物有水稻、甘蔗、烤烟、黄麻、蚕桑等,热带经济作物有橡胶、油棕等。著名矿区有个旧锡矿、六盘水煤矿、平果铝矿等。珠江三角洲已形成以广州为中心,包括深圳、珠海等几十个中小城镇在内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成为全国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珠江流域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地区之一,以壮族最多,苗族次之。
Ⅳ. 开发利用和治理。红水河一带实行梯级开发,有天生桥(桂、贵,南盘江)、龙滩(桂、红水河)、岩滩(桂、红水河)等水电站。 各项水利工程发挥了防洪、发电、灌溉、供水、航运等综合效益,
【扩展知识】
·淮河水系:源于豫、鄂两省交界山地,流经河南、安徽、江苏,经洪泽湖分路下泄,大部分通过南面的湖泊和京杭运河在扬州附近注入长江,小部分向东经苏北灌溉总渠注入黄海。
·海河水系:由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五大支流组成,扇形水系,流入渤海。
京杭运河概况。
⑴京杭运河所跨的四省二市(浙杭州-苏-鲁-冀-津北京)和沟通的五大水系名称(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
⑵特点: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全长1800千米;现在,江苏、浙江境内的运河段,仍然是重要的水上运输线,它的年运输量,在内河航运中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的第二位。
⑶运输的货物:北运:粮食;南运:日用工业品和煤炭。
【知识扩展】:
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湘江、漓江之间的灵渠(桂);四川岷江上的都江堰;新建吐鲁番的坎儿井。
中国现代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东、中、西线);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引黄入晋等。
【南水北调工程】:
⑴利用的原理——利用的原理:水循环和水平衡。
⑵三条线概况:东线工程:将从长江下游的扬州附近取水,以京杭大运河为主要输水渠道,利用现有湖泊、河道、水利设施每年向北方调水。中线工程: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取水,利用自然落差,将水送到华北平原和黄淮地区,最后到达天津、北京。西线工程:在最高一级的青藏高原上,从大渡河、雅砻江和金沙江的源头河段,向黄河上游调水,补偿黄河水资源的不足,缓解西北地区干旱缺水的问题。
⑶比较东线和中线工程的优缺点:
东线的优点:长江下游取水,水源保证;充分利用江苏已建的江水北调工程及大运河等水道、工程量和投入较少,技术上简单收效快;可以基本解决天津、河北、山东等部分城市的水资源紧缺问题。它的问题是有水的污染和供水区偏东,建成后需电力提水,运转费用较高。中线的优点:引用丹江口水库的清洁水,供京广沿线城市,全线自流。问题是:汉水水量有限;年内供水不能持续;沿途无大水库与之直接相连,调蓄不灵活;丹江口大坝加高和输水渠沿线需要占用较多的土地和迁移较多的居民,工程量、投入、移民数都较大。但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可提高汉江中下游防洪标准,保障汉北平原及武汉市安全。返回搜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