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为云丘山景区的玉皇顶。(图片由景区提供)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莉莉)作为全国遴选出的122个典型乡村旅游案例,山西云丘山以“景区带动发展”,入选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面向全国推荐的乡村游名单。
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这里的乡村旅游正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成为拉动假日经济的“功臣”。在促进当地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文化繁荣兴盛、消费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乡村美 美出全域新高度
8月末的云丘山游客络绎不绝。清晨5点40分,65岁的张根生起床出门,他的工作是在建于唐代的千年古村落“塔尔坡”景点里,向游客展示打铁的老手艺。
云丘山拥有九个国家级古村落,最为著名的是塔尔坡古村,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千年民居建筑的活化石。
这里曾经土地贫瘠、交通闭塞,贫困是当地的的生活底色。因偏远闭塞,一到雨季,山洪冲毁山路,村民就过起与世隔绝的生活。村民大多以务农为生,勉强能维持生活,娶妻生子却是一种奢望。
2005年后,随着山西煤炭资源整合政策的实施,当地政府引导民营企业家张连水从煤炭转身旅游。由此,这些藏身山间的青山绿水、古建村落开始焕发生机。
如今,穿着古时服装的张根生坐在铁铺里,只要有游客过往,他就会嘴里吆喝着,并配合拍照的游客做着打铁的动作。
实际上,和张根生一样在这里工作的村民们,他们每天唱民歌、演婚俗、练武术、蒸花馍、玩皮影、磨豆腐等,很多他们曾经居住的原本破败倾颓的老屋被改造成民宿、文创工作室等。
在打造“文化深度”的乡村旅游中,云丘山渐渐细分出与其他景区截然不同的文化“IP”,由古村演变成的“文创匠人村”独具辨识度和吸引力。
云丘山景区相关负责人武锋斌表示,在山西产业转型的背景下,这些原本被闲置、漠视的青山绿水已经成为备受珍视的资源。借助乡村旅游,云丘山的青山绿水焕发产业价值 ,贫困村民借此摆脱贫困。
产业旺 旅游消费新意足
据了解,2019年山西全省休闲农业企业及各经营主体达5900多个,年接待人数5500余万人次,年营业收入82.1亿元,吸纳农民就业33万人,带动农户25万户,农副产品销售收入达到35亿元。
以云丘山为例,目前景区已发展成集生态、观光、旅游、扶贫、养生、养老为一体的综合型景区,带动周边八个乡镇、80余个村委建档立卡贫困户2573户、8793名农户脱贫致富,户均年收入增加8000-20000元。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云丘山实现了民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的蜕变。一系列数据显示,乡村游已经成为当地精准扶贫的生力军。
为了将游客引向乡村,产生消费,增加贫困户的收入,云丘山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游客的大量到来,使得农户的农产品变成旅游商品,杂粮、野蜂蜜等都变成了畅销货,不少农家乐年收入10万元以上。
采访中,山西省扶贫办相关人员表示,扶贫工作的根本落脚点是促进贫困群众增收。旅游扶贫像是一个切口和支点,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农民富 民宿引领大发展
被改造后的古村落已成为高品质的民宿群。(王莉莉 摄)
今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统筹做好乡村旅游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加快市场复苏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文旅部门通过对接政策服务、加快旅游基建建设、推出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等一揽子利好举措,助力乡村旅游发展,加快推进旅游市场复苏。
精品,成为乡村游发展的关键词。
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古村庄,到今天的4A级景区,“蝶变”的云丘山就是始终致力于“精品化”乡村游。
云丘山的康家坪村是一个隐居在山林却拥有自然、环保、艺术的古村落建筑群,在利用原村民居住的窑洞基础上,云丘山打造出“会呼吸的生命居所”的民宿,每座院落都配有酒吧、温泉、咖啡馆及特色餐厅等功能区域,民宿吸引了多个城市的众多游客争相体验。
采访中,武锋斌说,乡村旅游已不再是简单的“农家乐”,如果说早期的农家乐是农民的自发行为的话,民宿则成为强力推手,成为景区旅游转型升级的引爆点。
着重发展乡村游,不仅可以依托乡村游带动文旅市场复苏、复盘,更是对振兴乡村,促进“三农”有着重大而深远意义。
在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中,到2025年,乡村休闲旅游业年接待游客人数超过40亿人次,经营收入超过1.2万亿元。
作为“国家级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地,云丘山风景区直接带动当地2000多名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路。随着景区经营效益的不断提升,必将有力拉动当地经济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