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漠野写青春
兵团日报记者陈琼整理
在新疆、兵团,每个时代,都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作出积极贡献的建设者,支边青年无疑是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从内地来到这里的支边青年,他们怀着一颗赤诚的心来到边疆。这一来,就是一辈子,他们把根扎在了边疆,“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为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做出了重大贡献。
1956年,5.6万名河南青年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告别亲人,跨越千山万水奔赴边疆,成为祖国屯垦戍边大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60多年过去了,荒漠变成了绿洲,戈壁变成了城市,青丝也变成了白发。屯垦支边的河南青年把家安在了大西北,绝大多数留在了新疆。如今,他们的第二代、第三代把新疆、兵团当成自己的家乡,一如既往地在父辈、祖辈创造奇迹的地方工作生活着。
1957年4月,兰考县的青年农民从农七师车排子二场(现七师一二六团)分配到农七师下野地第三农场(现八师一三四团),老军垦腾出自己的房子让新来的支边青年住,但是这些河南支青在梭梭、红柳搭建的草棚子里安营扎寨了。
当晚下了一场多年罕见的大雨,大家的被褥、衣服被雨淋湿了,女青年住的几间草棚子里传出了哭声。男青年没哭,一些男青年还故意对着女青年的草棚子大喊大叫,终于逗得那些女青年破涕为笑了。男青年燕明贤说:“新疆缺水,这场大雨迎接我们,正是农业丰收的好兆头!”
第二天,队领导和司务长给大家发了新的军衣、皮鞋、被褥、蚊帐和劳动工具,大家休息了3天便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开荒造田劳动中。为了改善住房条件,5月中旬,从各班抽人组成房建分队,打土坯、盖房子,入冬前,支青们全部搬进了整齐的平房。
从1950年到1956年,兵团人垦荒造田,搞开发建设,已积存了充足的粮食。老团场给新团场支援、供应粮油,新团场只需要派马车去拉运就可以,只有蔬菜供应是个难题。
那时候主要种植大白菜,但是夏天白菜不宜储存,支青们大热天从几十公里外把蔬菜运回来,很多人只吃馒头不吃蔬菜。指导员耐心地给大家解释,长期不吃蔬菜会缺乏各种维生素,导致夜盲症,出现嘴唇干裂、四肢乏力等症状。大家懂了这个道理,后来都开始吃蔬菜了。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批粮食从兵团调往内地,大家严格执行国家的定量标准,面粉不够吃便用“瓜菜代”“干定量、稀管饱”的办法填饱肚子。那时,大家想的是“全国一盘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很多支边青年的家人从内地来到兵团,团场将他们都留了下来,并给他们安排了工作。
七师一二七团支边老人李汉军说起当初来兵团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他的老家在河南淇县,来兵团之前在家乡的豫剧团学唱戏,听说兵团招收支边青年,18岁的他就偷偷报了名,可是豫剧团不放他走,李汉军留张纸条,翻窗偷偷地溜上了西行的列车。
“我来的那个时候,是个冬天,走得急,也没带什么厚衣服,只知道新疆冷,可是没想到这么冷。”李汉军说,他先是坐火车后是坐汽车,前后走了半个月,等他到兵团时,整个人都快冻僵了。
“到处都是戈壁滩,梭梭树,红柳,芦苇湖,很荒凉,大家的任务就是把高低不平的戈壁滩,改造成平平整整的良田。”李汉军说,那时候没有机械,夏天割麦子,每个支青一把大镰刀,掰玉米人人背一个大筐子,掰一筐倒一堆,摘棉花都是“三只手”,两只手摘,再用嘴把棉花上的叶子去掉。
那时候没什么娱乐活动,能听听家乡戏,大家都高兴得不得了,于是,李汉军就在地头给大家唱豫剧加油鼓劲。
几十年来,大家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不懈努力,沙漠荒滩终成良田,这也成为河南支边青年特殊的记忆。
1956年坐着老式木板火车来新疆的支边青年周新民,回忆起当初进疆的情景。火车行驶途中停在了戈壁滩上,支青们推着火车继续前行。他们来到新疆后,哪里荒芜去哪里,为开发建设新疆贡献力量。
老人何颜禄回忆曾经支边时的艰苦岁月:“1956年,我和妻子带着不满8个月的孩子来到新疆,在那个艰苦奋斗的年代,没粮食时就上山挖野菜吃。那时候,大家很辛苦也很高兴,为开发建设边疆而自豪。”
刚进疆时,河南支边青年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60多年转瞬即逝,当年栽种在戈壁滩上的小苗变成了参天大树,而种下这些小苗的河南支边青年们,如今也变成地地道道的老兵团人。
开发建设边疆,一来就是一辈子。在条件艰苦的沙漠周边、戈壁深处、边境沿线,支边青年们用坚守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生命赞歌,他们弘扬兵团精神、老兵精神和胡杨精神,屯垦戍边,建起片片绿洲,让边疆处处赛江南。
《兵团日报》(2021年5月12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