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结束了塞上江南行,从中卫的沙坡头景区直接开始了我们这次的陇上行的河西走廊之旅,来到甘肃省武威市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也称凉州石窟,别名凉州大佛窟。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城南50公里处的中路乡灯山村,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凉州石窟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也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喻为“石窟鼻祖”。
黄羊河畔,其山势陡峭,形若悬梯,故名天梯山。
石窟中大佛依山而坐,碧波荡漾于脚下、薄云缠绕在山间,构成了山水云佛浑然一体的壮观奇景。
景区的游客中心,环境很美。
乾隆《武威县志》:“大佛寺,城东南一百里,有石佛像,高九丈,贯楼九层。”
此石窟是北凉王沮渠蒙逊于公元412年至439年之间开凿的,距今已有1580多年的历史。石窟造像别具一格,或石雕或泥塑,其规模宏伟壮观,精美绝伦,可与敦煌莫高窟媲美。
因历代战乱,加上自然灾害频繁,石窟残损严重。特别是1927年的大地震,对天梯山石窟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九层贯楼和大部分洞窟受到损失,幸存比较完整的有8窟,大佛坐像安然无恙。
石窟里面有北魏、隋、唐时期的汉藏手写经卷,唐初绢画菩萨像,唐、五代、西夏(宋)、元、明、清各代塑像、壁画、经卷等!
石窟中的壁画保存不多,表层壁画多为西夏、元、明之作,在剥离重层壁画中又露出了北凉、北魏、西魏和隋、唐残画。其中北凉壁画别具风格,与敦煌、酒泉的壁画风格相近,又有凉州本土特色,具有朴拙之美。
因年代久远,壁画颜色大多已褪去,只有青金石、孔雀绿、朱砂这些昂贵的矿物质颜料经得起岁月与风雨的洗练。
1959年修建黄羊河水库,为了保护文物,甘肃省文物部门在经过详细调查、清理、记录、拍照、临摹等工作之后,将天梯山石窟的壁画、塑像全部迁移。天梯山石窟仅剩下大佛窟,其余塑像、壁画及其他文物全部搬迁到甘肃省博物馆。
目前,景区只开放了大佛窟,其他一部分洞窟皆未开放。
从售票处步行500+米就到了核心景区。
穿过长若几十米长的的隧道,隧道内壁的两侧曾摆满了佛像,原件已被全部搬走保护。
大佛含笑,高30米,右手指向磨脐山,雍容典雅,庄严肃穆,有气吞烟霞,挥斥乾坤之势。
走下扶梯,才能来到这尊大佛脚下。
大佛窟为天梯山第13号窟,始建于唐代,为窟窿式洞窟,内有7尊石胎泥塑彩绘造像,窟高30米,面阔19米,进深6米;主尊释迦佛高28米,两侧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像均高21米;内有盛唐彩塑,明代壁画,内容丰富多彩,为古代塑像绘画的精品。
天梯山石窟,庄严端庄肃穆,令人震撼。石窟鼻祖,值得一来,门票便宜,自然环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