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5日。北京。K23次通过广渠门。
很多人甚至无法准确说清内蒙古和蒙古有何区别。这个身处中俄巨头夹缝中的内陆国家,昔日曾横跨欧亚大陆,国土面积超过四千万平方公里,如今却时常以海军司令的梗而被戏谑一番,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2018年9月8日。北京。K23次通过永定门。
很少有中国人把蒙古当做专门的旅行目的地。但在我看来,旅行的目的就是要完成那些与众不同的体验,于是蒙古便毫无悬念地长期驻留在我的list当中。
今年五一,我终于有机会利用小长假乘坐火车前往乌兰巴托,去看看这最陌生的邻国,去体验无数人向往却少有人真正行动前往的乌兰巴托的夜。
【与众不同的国际列车车票】
购买国际列车车票同网上购买国际航班机票一样,只需要护照号码即可。不同的是,北京出发的国际列车车票只能在位于北京国际饭店一层的中国国旅柜台现场购买,且只能使用现金支付。国列车票预售期三十天,五一时节,蒙古旅游还是淡季,开车前一天购买即可,不过到了七八月份的旺季,可能有一票难求的情况。
同购买国内火车票相同,柜台上购买国际列车车票时也可以指定席位。为了能就近拍摄从列尾向外展望的画面,我特意选取了最后一节车厢的最后一个包间,在接下来的旅行中,这一决定也确实给我带来了很多便利。
国际列车的车票是一沓车票钉起来的小册页,中俄两种文字对照,且卧铺票是单独一张纸。册页的封面是这个样子。我买的是蒙铁担当的K23次国际列车的包厢硬卧(四人间),散客票价1259元,高级软卧(两人间)的价格是1849元。
『旺季中的淡季目的地』
五一小长假的第一天上午,北京站一站台,当各种出京交通工具和路径无一例外地拥挤不堪的时候,仍处于淡季中的中蒙国际列车则显得格外与众不同、闲庭信步、云淡风轻、波澜不惊。我所在的这节车厢定员36人,实际乘坐4人:一对法国夫妇,一个日本人。本次K23次国际列车由蒙古铁路担当,附挂中国铁路的国内回转车,方便北京前往二连的旅客乘坐。
全列编组为:1辆空调发电车+1辆行李车+5辆包厢硬卧车+3辆高级软卧车+4辆包厢硬卧车+餐车(中铁)+3辆包厢硬卧车(中铁)。18辆满编的大列,让通过弯道时可以轻松拍出巨龙蜿蜒的壮观画面,这是后话。
国际列车提前一小时开始检票,进站后不必着急往包厢钻。站台是拍摄各种人文画面的绝好机会,不妨去看看不同肤色和发色的旅客。从车厢里向外张望的样子是最典型的旅拍画面。
2014年7月5日。站在北京站楼梯上俯瞰K23次国际列车,蒙铁列车员的帽子是俄式的船形帽。
2014年7月。停在北京站台的国际列车。
2014年7月5日。蒙铁K23次在北京站准备发车,显示屏上的时刻表是2014年当时的发车时间。
2014年7月5日。蒙铁K23次在北京站准备发车。两名乘客在国际列车水牌和蒙古国国徽前自拍合影。
『初识国际列车』
从北京站驶出后,大约经过四十分钟,列车通过丰沙线一号桥、跨越永定河,一头钻进京西门头沟的崇山峻岭中。丰沙线是一百多年前詹天佑勘测京张铁路时认为线路条件较好的一条备选线路,但因为桥隧众多,工程艰巨,最终忍痛放弃,才成就了青龙桥人字形展线的美名。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丰沙线扩能改造完成,大部分前往塞外的客运列车陆续从老京张线改走丰沙线。
2007年起,北京开往乌兰巴托和莫斯科的国际列车也改走丰沙线,历经67个隧道,穿越燕山山脉,直抵塞外边城怀来县(沙城)。
K23次国际列车的最后一节车厢是中铁担当的包厢硬卧车,车尾的位置可自由到达,这正是国际列车的特色之一:可以方便拍摄铁轨蜿蜒到远方的画面。再加上丰沙线隧道众多,拍摄隧道中的慢门是车上必选的拍摄项目。进入隧道的最初几秒钟,站在列车尾部透过车窗,可以看到逐渐远去的隧道口,我用慢速快门记录下列车在隧道内行驶时留下的轨迹。而这也正是火车旅行带来的乐趣:即便在沿途国内段,也有很多有趣的画面值得记录下来。
除了列尾的经典角度外,蒙古车厢也是值得好好参观和拍摄的。蒙铁车厢的车门处都垫着一块毛巾,鞋底擦干净后才可进入车厢,再加上蒙铁列车员擦拭车窗和扶手非常勤快,空气中泛着淡淡的空气清新剂的味道,所以车内显得异常干净和舒适。深棕色的木纹包厢门和地毯,也提升了整个车厢的内饰档次。单凭这一点,可能就已经颠覆了我们对于这个国家和民族固有的认识。
2014年7月5日。K23次国际列车。干净整洁的蒙铁车厢,铺有厚厚的地毯,悬挂纱帘。
2014年7月5日。蒙铁K23次国际列车的车底是唐山轨道客车厂以中铁25G为蓝本特制的俄式车厢,所以车内的液晶屏还可以看到中文的显示文字,左侧是西里尔蒙语的时刻表。
2014年7月5日。蒙铁K23次国际列车。列车在大同附近的京包线疾驰,列尾展望。
2014年7月5日。K23次国际列车停靠大同车站。大同曾经有一段时间因为大部分京包线客车改走张集线而暂时告别国列,后因张集线改为货运专线,国列再次回归大同,不过已经不再办理客运业务。
『走向大漠深处』
下午16点56分,K23次国际列车到达集宁南站。集宁南站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是内蒙古最重要的十字交叉交通枢纽之一:向南通往大同、张家口,向西通往呼和浩特,向东通往通辽,向北则是这趟国际列车行驶的方向:二连浩特。
集二线是单线非电气化铁路,北京站到集宁南站这一段的牵引机车和谐电3C将在集宁南站更换为东风4DK内燃机车,同时进行列车上水等作业,因此列车在这里要停车12分钟。
我也得以在站台上拍摄蒙古列车员的一身秀丽的夏季制服:藏青色船型帽、白衬衫、条纹领结、制服套裙、黑色长筒丝袜和布鞋。
2014年7月5日。K23次国际列车停靠集宁南站。
列车驶出集宁南站,路边的景观迅速褪变为茫茫无际的草原和旷野。这个季节,内蒙古高原的大地尚未返青,却也给人以一种荒野旅行的苍凉感。我继续站在列尾,稍微降低快门速度,拍摄那颇具速度感的铁轨画面。
2014年7月5日。K23次国际列车行驶在内蒙古的荒野之中。
蒙铁的车厢是从我国购买的空调车,车窗能打开的角度很小。但列尾附挂的中铁国内回转包厢硬卧车,车窗却能向下拉开很大的空间,再加上五一期间的黄昏,暴晒一天的荒原上还留有大地的余温,让我能有机会拍摄到这些国内空调车难以见到的画面:列车通过弯道时,把相机伸出车窗,去体验那蜿蜒巨龙般列车的雄伟身姿。
2014年7月5日。K23次国际列车行驶在内蒙古。
2014年7月5日。傍晚,K23次国际列车驶过内蒙古集二线沿途的草原。
喜爱这种经典角度的不仅我一名乘客。我从车窗外拍摄时,前面几个窗户开外,忽然伸出的手机,恰好作为了我的前景,给人以一种人在旅途的趣味感。
2014年7月5日。傍晚,K23次国际列车迎着夕阳前行。
『激动人心的出境之旅』
日落之后,草原重归寂静,只有远处偶尔闪过的星星点点的灯光,指示着那边是一座座小城镇。经过10小时26分的旅行,晚上21点48分,列车到达中蒙边境小城二连浩特。这次旅行激动人心的亮点:真正意义上的火车出国之旅,实际上是从此时此刻才正式开始的。
2014年7月5日。K23次国际列车。正值七月初夏至过后,北方日落时间很晚,因此到达二连时正好是漂亮的日落蓝色时刻。
由于中蒙铁路的轨距不同(中铁1435毫米、蒙铁1520毫米),K23次列车出境的程序无疑是从中国出境的各种交通方式中最复杂和漫长的。我不厌其烦地将完整的火车出境流程列示于下,就是为了不遗漏这种独特的出国方式的每个细节。
从21点48分到达二连,到2点40分驶出扎门乌德,K23次列车的出境之旅历时近五个小时的复杂程序,方告结束。
2014年7月5日。K23次国际列车。国际列车到达二连站后,边防武警(现已改为边防警察)站在车厢旁执勤。
虽然历时漫长,但毕竟第一次坐火车出国,怎能遗漏掉每一个细节?子夜时分,我倦意全无,饶有兴致地观摩了K23次换轮的全过程。
一台东风7G内燃调车机车将K23次出境车厢从南侧推入换轮库的同时,列车解编,在库内变成一节一节的车厢,被千斤顶顶起。这个时候就可以拍摄车厢被高高挂起、同车轮分离的难得一见的画面。接下来,中铁标准轨距的转向架从车底推出,统一推到换轮库的南侧,宽轨轨距的转向架从换轮库北侧推入,停在车厢底部。之后,车厢被千斤顶缓缓放下,落在转向架即车轮上。最后,调车机车重新“收敛归拢”起这一节节车厢,列车重新编组完毕,从北侧被拉出换轮库,再反向运行,推回至二连车站。
2017年8月。凌晨时分,二连国际换轮库内忙碌的景象。
由于蒙铁的车窗无法打开较大的角度,如需伸出车窗,从侧面拍摄车厢被高高抬起的画面,只能等待夏天我乘坐K3次时再见了。
(后续:果然被我言中,在蒙铁K23之行结束后三个月,我再次来到二连国际换轮库,这次终于如愿以偿,搭乘K3次国际列车拍到了开窗后从侧面看到的车厢被高高抬起的画面,非常难得)
2017年8月16日。二连国际换轮库。邻道车厢上的外国游客正饶有兴趣地观看列车换轮的场景,这种画面可能在他们国家都不太常见。
2017年8月16日。二连国际换轮库。邻道车厢上的外国游客正饶有兴趣地观看列车换轮的场景,这种画面可能在他们国家都不太常见。
由于是淡季,午夜时分的二连站台空无一人,只有孤独的站台路灯照亮了左侧已经存放好的中铁国内回转车和右侧即将出境的K23次国际列车,现场的氛围显得更加寂静和神秘。这就是子夜时分的国境车站——二连。
2017年4月。深夜的二连站。
凌晨一点,列车驶出二连站的时候,中国边防武警完成了边检任务,列队准备返回营地。我站在列尾,拍摄下完成了出境检查任务的他们目送着列车缓缓驶向国门,奔赴异国他乡。就要暂别祖国了,二连车站的武警官兵和车站值班员,是我出国前见到的最后一批同胞。
2019年7月25日。凌晨。二连车站的武警官兵和车站值班员送车离去。
二连的国门景区我曾经来过两次,都是在白天常规的旅游开放时间。这次则是站在国际列车尾部,从国门中间缓缓穿过,这种真正的走出国门的庄严神圣感,是飞机等交通工具难以比拟的。远处祖国的灯火正在慢慢远去,我的身后就是即将到来的神秘国度蒙古。
2019年7月25日。凌晨。K3次列车正在跨越真正的国境线,驶出二连国门,进入蒙古。
2019年7月25日。凌晨。这是晚些时候另一次K3次国际列车之行所摄画面,站在列尾观看午夜中的扎门乌德车站,右侧邻道是K3次国际列车的蒙铁餐车和国内回转车。可见此时蒙铁已经换成新的蓝白红三色涂装。
列车驶出暗夜中的扎门乌德站后,经历五个小时火车出国之旅的我也倦意袭来,回到包间后,心中想着现在已经驰骋在蒙古戈壁滩上,很快睡去。
『驰骋在戈壁无人区』
由于纬度较高,蒙古的春夏季节,五点多天已蒙蒙亮,我被清晨的阳光叫醒,心中想着要拍摄列尾角度的绵延不绝的铁轨,抄起相机便来到整个列车尾部的车窗前。窗外,戈壁滩上的日出正在徐徐上演,天空和铁轨都被朝阳映照成绯红。这里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区,除了我们这趟孤寂的国际列车驶过外,目视之处犹如在外星球旅行。
2017年4月。清晨。蒙古国境的日出。
清晨,列车停靠在蒙古境内天亮后的第一站:赛音山达。空气中满满的都是初夏戈壁滩清冽的空气。早安,蒙古。
2019年7月25日。这是晚些时候另一次K3次国际列车之行所摄画面,前景是K3次国际列车的蒙铁餐车,画面左侧是赛音山达车站站房。
太阳逐渐升高,春夏季节的戈壁滩毫无悬念地晴朗无云。列车在上午十时许停靠在蒙古纵贯铁路乔伊尔车站,经历了一宿火车旅途颠簸的乘客纷纷下车,在月台上散步活动。每当国际列车停靠在这个小站时,站台上总会准时出现附近的蒙古村民妇女,向来往的乘客兜售零食。
2017年4月。K23次国际列车停靠乔伊尔车站。蒙古的村民妇女,向来往的乘客兜售零食。
2017年8月16日。这是另一次旅行途中,K3次国际列车的蒙铁餐车与国内回转车停靠乔伊尔站,蒙铁回转车的旧涂装呈现出非常漂亮的翠绿色,但现时已经改为蓝白红三色涂装。
2019年7月25日。K3次国际列车停靠乔伊尔车站,照例有蒙古妇女在站台上兜售零食
事先算好了日子,这一天恰好莫斯科开往北京的K4次国际列车途径蒙古返回国内。由于这次列车每周仅开行一趟,我自然不会放过这一难得的机会,在异国他乡拍摄到这趟著名的“中华第一车”。K23次在乔伊尔站以北一个无比荒凉的小站停了下来,大概估算了一下时刻,我知道这就是在等待会让K4次国际列车。
果然,过了几分钟,身后内燃机车的轰鸣声由远及近袭来,K4次呼啸而过,我站在K23次列车的列尾,望着我们国家的火车在蒙古戈壁滩上渐行渐远。图中,最右侧的那节挂着蒙古国徽和蒙文的车厢,就是传说中的内饰木雕精美无比的蒙古餐车,期待在今夏去莫斯科的途中再尽情体验。
2017年4月。我站在K23次列车的列尾,拍摄K4次呼啸而过,前往中国方向。
日出后的戈壁滩,阳光刺眼而干燥,一路的景观在几个小时内都没有任何变化,显得有些单调和无聊,我独享一个硬卧包间,处理着从昨晚到今早的照片。午饭过后,铁路边五颜六色的小房子和远处公路上的小轿车开始如星星点点般密集起来,我知道距离乌兰巴托市区已经不远了。
列车在快到达乌兰巴托之前,会翻越乌兰巴托附近图拉河谷南侧的连绵不绝的群山。蒙古纵贯铁路在这里迎来一个高潮,这里弯道众多,特别适合在车上拍摄列车蜿蜒巨龙的画面。如果有条件,也适合包车到达这里拍摄连续的弯道展线。不过蒙铁K23次列车是空调车,无法开窗。在此后的若干次K3次国际列车旅行中,我多次拍摄了这附近的众多弯道。
2019年7月25日。K3次国际列车驶过乌兰巴托以南的展线弯道,列车如巨龙般气势如虹。
下午14点35分,经过27小时的长途跋涉,K23次国际列车胜利到达终点站乌兰巴托。我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国际列车旅行,第一次站在了这个陌生邻国首都的土地上。
2017年4月。K23次国际列车到达终点站乌兰巴托。
2019年7月25日。另一次旅行途中,K3次国际列车停靠乌兰巴托车站。在到达乌兰巴托站之前,K3和K23的运行图共线,时刻表完全一致,只不过K3次国际列车在乌兰巴托停靠四十分钟后,会继续前行,开往莫斯科。
当然,旅行故事尚未结束。第二天晚上,我在查好了列车时刻表后,又一次来到夜色中的乌兰巴托车站。蒙古和其他大部分国外的火车站都是完全开放式的,任何人都可以随意进入车站和在站台上散步、拍照。这一天的黄昏时分,乌兰巴托车站十分热闹,因为分别有两趟国际列车一南一北驶向各自的目的地:蒙铁担当的国列由乌兰巴托开往伊尔库茨克,晚上20点45分发车,向乌兰巴托以北驶去;与此同时,中铁担当的34次由乌兰巴托开往呼和浩特,由呼和浩特局担当,挂中国国徽。两列国际列车分别挂着各自的国徽,向左走向右走,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场面。
2017年4月29日。蒙古。蒙铁担当683次开往伊尔库茨克。
2017年4月29日。蒙古。中铁担当34次开往呼和浩特。
值得一提的是,乌兰巴托-呼和浩特间的国际列车是由中蒙两国铁路共同担当的,每周中蒙铁路的客车分别对开一次。以下是蒙铁担当的34次(中国境内车次为4654次)在二连站停靠的场景和蒙铁车厢内部。
2015年5月1日。4654次(呼和浩特-二连)停靠在二连站。
2015年5月1日。4654次(呼和浩特-二连)停靠在二连站。蒙铁车厢。
2015年5月1日。4654次(呼和浩特-二连)停靠在二连站。蒙铁车厢内部。
火车无疑是旅行的一部分,最美的风景在路上。不必犹豫,去买一张国际列车车票,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异国风情之旅吧。
『番外:二连国际换轮库』
二连对于火车迷来说实在是一个拍车看车的圣地。最有特色的就是呼和局二连国际换轮库和站在国门上观看国际客货列车驶过中蒙边境线。我曾经多次前往二连,或是乘坐国际列车,或是乘坐国内列车,每次都收获满满。
2018年12月16日。站在二连中国国门上俯瞰蒙铁货运列车返回蒙古。
2018年12月16日。蒙铁内燃机车牵引俄罗斯货运列车穿过中国国门进入二连。
2018年12月16日。俯瞰二连车站北侧的二连国际换轮库。
2018年12月16日。俯瞰二连车站站场。
2018年12月16日。二连车站国内和国际候车室以及二连浩特市区。
2015年5月1日。站在二连中国国门上俯瞰乌兰巴托-呼和浩特34次(中国境内称作4654次)由扎门乌德进入二连。
2021年5月1日。二连国际换轮库内景俯瞰,共有三条股道可同时为二十余辆客车进行换轮作业。
2021年5月1日。二连国际换轮库。清晨的换轮库空无一人。
2021年5月1日。二连国际换轮库。换轮库内的门式起重机正在吊起转向架。
2021年5月1日。二连国际换轮库。东风7G调车机车正在将呼和浩特-乌兰巴托4653次(蒙铁境内为33次)国际列车(中铁担当)共推入换轮库准备进行换轮。
2021年5月1日。二连国际换轮库。正在换轮中的呼和浩特-乌兰巴托4653次国际列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