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讯社青海讯(记者 保积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睿智、深邃的生态智慧,“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无不阐释着朴素的生态文明观。五千年文化,五千年传承,先贤的智慧穿越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在新的时代被赋予新的生命。
文化是时代的回响,代表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祁连山的生动和浪漫、历史和变迁,在文字和影像的流转之间叠现,佛教礼义之美在文人笔下蒸馏,丹霞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之景在世人脑海中镶嵌,黑马河畔看水天一线,团结峰下怅然慨叹,碧波万顷牛羊散落其间,皑皑雪山岿然守候草原……祁连山的百态风情在广大艺术从业者和媒体朋友们的笔下、镜头中转化万千。
祁连山国家公园是我国西部重要的游牧文化分布带和民族文化交汇融通带,人文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独特,具有多民族共融、多元文化并存、人文资源丰厚的特殊地域文化特色,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西联东通的咽喉。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宝贵资源,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表达和价值取向。2017年国家公园试点启动以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以“生态文化”为视角,审视国家公园建设的内在逻辑和核心理念,以文化载体塑造国家公园“和谐、开放、共享”的独特气质,在文化创新实践中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新篇章。
开启“生态文化高地”建设新征程
打造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文化高地”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探索实践。近年来,系统挖掘、深度研究、广泛宣传,使具有自然、历史、多民族和多宗教以及军事、农耕等文化形态的国家公园得到精彩呈现。通过搭建生态文化体验、展示、交流和合作平台,从自然教育、自然文学、生态摄影、民俗风采等多方面开展合作。同时,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主导作用,广泛传播国家公园理念、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不断增强人们的生态价值共识与生态情感认同,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代表性、独特性和引领性的生态文化实践成果。一方面,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自然的需求为宗旨,全力打造生态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国家长期科研基地、展陈中心、生态科普馆、生态学校公共服务功能,提供集自然景观、自然教育、体验游憩、文化创造于一体的生态服务,引导社会大众走进祁连山国家公园,真正的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着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美生态环境和优质生态文化产品,切实分享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扎根于高原大地、群众土壤,培育拓展生态文化行动体系,依托祁连山生态文化资源,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创新参与合作机制,凝聚社会组织、专业团体、新闻媒体以及热心志愿者的磅礴力量,创办生态文化体验活动品牌,构建多元文化展示平台,推动文化创造和艺术创新,推动生态文化价值自信转化为生态文化行动自觉。
寻根探源,为生态文化研究“筑基打底”
2021年,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联合青海师范大学侯光良教授团队开展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人文资源本底调查,对祁连山国家公园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类文化遗迹、红色文化以及公共文化设施等人文资源进行了精确调查,清晰勾勒了祁连山国家公园的人文地图和文化脉络。
自古以来,祁连山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碰撞的热点区,在历史长河中祁连山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积淀了崇尚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人文历史底蕴。此次调查中,从祁连山人文资源的种类、分布以及保存、数量、特征等本底数据入手,通过文献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以及3S技术,全面掌握国家公园内人文资源分布情况及现状,为后期人文资源保护与利用综合施策、科学管理等工作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经调查统计,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分布有非物质文化遗产7类、56项,物质类文化遗产5类、134处,红色文化资源方面共调查到红色纪念建筑8处,红色战斗遗迹6处,整理革命烈士名录5份;在公共文化设施方面,以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典型代表的文化设施19处。同时,制作完成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人文资源分布总图和各类人文资源分布图17幅,建立了人文资源数据库及查询系统。调查发现,祁连山国家公园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多样,分布区域广且相对固定,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人、事或物)较为固定。
调查中还有令人惊叹的重大成果,在祁连县黄藏寺村发现的具有原生埋藏地层的细石器遗存,经野外系统取样和实验室测定,确定细石器制品分别距今约8000年和6000年前后,大幅度将祁连山区域的人类活动史从四坝文化晚期(距今约3700-3300年)推至距今6000-8000年的史前文化,至少推前约4300余年,是目前祁连山国家公园已知的最早人类活动新证据。因青藏高原是全球外力侵蚀最为强烈的地区,强烈的风力、流水与冻融侵蚀等使得早期人类活动遗存直接暴露地表,缺乏地层堆积。因此,高原上具有地层的细石器遗存弥足珍贵,其研究价值大大提升。
此次人文资源本底调查为挖掘和保护祁连山历史人文资源、延续历史文脉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提升国家公园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生态文化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的智慧结晶,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对祁连山生态文化的挖掘和研究,坚持从优秀生态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以艺术表达、文化创作、教育体验、精神感悟等不同方式,生动讲述祁连山灿烂的人文历史,让生态文化成为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发展的重要源泉,在高原大地上结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丰硕果实。
生态文化高地建设中的影像密码
“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摄影师又获国际大奖、多幅摄影作品入围世界第一沙龙赛事、青海摄影师摄影作品再次登上国际摄影舞台……”近年来,祁连山国家公园签约摄影师屡次在国内外各大摄影赛事上斩获佳绩,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和签约生态摄影师同向发力,成就“青海现象”的美谈不绝于耳。
祁连山国家公园是高原山体垂直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由低及高孕育了森林、草原、湿地、冰川冻土、荒漠等多类型生态系统,是同纬度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富集、最独特、最集中的区域之一。独特多样的自然景观和千姿百态的万物生灵成为摄影艺术创作的巨大宝库。
在国家公园建设中,充分依托祁连山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突出生态摄影的积极影响力,率先探索建立了祁连山国家公园签约摄影师队伍,目前已累计签约省内外摄影师59人,建立了签约摄影师管理制度和评价激励机制。以挂牌设立生态摄影师工作室等方式,为生态摄影师提供更加优质的创作条件,提升摄影师归属感和荣誉感,激发摄影师创作热情和宣传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成效的积极性。
不仅如此,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还精心举办生态文化艺术展、生态摄影沙龙、生态摄影大赛等主题活动,积极构建生态摄影交流合作平台。签约摄影师们潜心拍摄,用镜头解读祁连山的生态密码,2017年以来累计有208幅作品斩获NWF国家野生动物摄影大赛、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等国内外摄影奖项。通过宣传优秀摄影作品,全面展示了祁连山国家公园各族群众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神风貌和积极推进生态保护高地建设的良好态势。
“光圈数值越小,进光量越大,画面就越亮,大家可以根据不同场景的光线明暗度调整光圈”,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着重加强摄影师队伍的壮大和发展,以鲍永清、李善元为代表的签约摄影师多次深入国家公园一线管护站,为生态管护员开展摄影培训和专题讲座,手把手为管护员教授摄影技术,并主动参与到祁连山国家公园宣传展示活动中,成为了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的“义务管护员”和“义务宣传员”。
当前,生态摄影已成为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打造“生态文化高地”的重要窗口和实践载体,下一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将继续深化生态文化交流实践平台,不断拓展生态文化艺术创造的形式和内涵,丰富活动方式和实践内容,完善激励机制,动员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