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切的发展,都离不开当年老前辈们用汗水换回的稳定的森林资源,西山造林前后历经几十年,才有了如今这树木葱郁的景象。
森林音乐会
“那时候思想很单纯
就是要让这山头绿起来”
为了更好地绿化西山,北京市在20世纪50年代初成立了“北京郊区造林所”(即现在的西山林场)。1955年,根据西山绿化规划,开始有计划地在西山植树造林。当年植针叶、阔叶树428万棵,面积达11550亩。1956年植树达570多万棵。
也正是在这一年,张国法来到了西山,成了造林所的一名普通工人,张国法还记得,那时候条件艰苦,他们经常半夜十二点起床开始行动,出发的时候还是黑漆漆的一片,等爬到山上的时候天就亮了,在山上一呆就是一天。
张国法那个年代,西山采取的是雨季造林的方式。北京以往的植树造林做法是在平原地区春季造林,或是秋季造林,一般不进行雨季造林。这是因为雨季正值高温酷暑,太阳光强烈,若是下场热雨,再被太阳暴晒,水又跟不上,树苗很快就会打蔫儿死掉。海淀西山是石质山,土层很薄,年降水量少,山坡上又浇不上水,无论是春季还是秋季都无法种树,为了打破困境,1953年北京市在西山因地适宜,创造出雨季造林的新模式。
李季军(左)、张国法(中)、金莹杉(右)
所谓雨季造林,就是林业工作人员在西山的山坡上选择春秋两季之间的雨季进行植树造林,他们在先挖好树坑、备好树苗的前提下,还要抓住雨季造林的节骨眼儿。这就是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必须下两场中到大雨之后,且将树坑灌满雨水;二是树苗栽种后,必须在5至7天内,至少再下一场中雨,树苗才能成活。也就是说,如果树坑里的雨水不饱和,或者饱和了但七日内没再下雨,所植树苗就干死了。
“那时候种树要求很高,具体挖成什么样的树坑,需要根据树苗种类和大小以及地质地貌而定。有的挖成鱼鳞坑,呈鸡窝型;有的挖成水平条,还有的挖成小方框。西山常绿树种有松树、柏树等,其特点是冬季也能看到绿,并能起到水土保持作用。但不能全种这类树,一是生长期慢,见到绿化效果要等几十年;二是不利于防火、防虫。阔叶树与常绿树混合种最好,又分条状混交和块状混交,树种的种植面积和密度也是有规定的。”张国法说,那时候生活环境差,但是心里很单纯,就是想把手头的这件事情做好。
当时不仅仅是张国法这样的普通工人,在京中央单位、部队机关、高校院所及市、区单位纷纷响应中央号召,积极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是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参与,才使得西山的绿化顺利完成。
到1958年基本完成小西山7万余亩造林任务。I962年,西山栽种7万多亩林木,成活率达80%左右。到1966年,西山“前脸儿”绿化工程基本完工。
西山
“森林经营保护
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
林子种起来了,山头绿起来了,但这一切还远没有结束。养护、间伐、防火等一系列工作都还在等待后来人去做,这也是李秀军当时作为技术员在西山最重要的工作。李秀军1993年来到西山,至今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工作了二十多年。
“我们刚到单位的时候树已经基本都种起来了,也会进行一些栽植补植,更重要的是种植与后期养护处在同步进行阶段,我们要做好森林抚育和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等工作。定期检查,及时补种,确保树木较快生长,以便早日成林,早日为西山发挥其生态效益。”
即使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护林守林依然需要大量的人工力量,单是每年秋冬两季的森林防火,就需要很多奋斗在一线的林业人“连轴转”,不分白天黑夜的守候森林的平安。
“森林经营和保护,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李秀军说。
西山森林历经六十载的人工造林及经营,目前已形成林木连绵,春花烂漫、夏荫覆路、五彩秋实、冬季常绿的美丽景观。当我们享受美丽景色时,也应当尽可能的做到不破坏一草一木,不留下任何的安全隐患。每一个享受森林的人,都不应忘记那些在背后默默付出的前辈们。
文字:王 桢
摄影:何建勇
编辑:魏 瑶
校对:魏 瑶
美编:沙勇强返回搜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