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国四大避暑地之一的北戴河,海浪轻拍、沙软潮平、花木葱郁,这里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据新华社报道,8月1日至7日,受党中央、国务院邀请,57位专家来到北戴河休假一周。他们是国内科技前沿领域的优秀人才代表,在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空天科技等诸多领域负责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国家的栋梁、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
云南网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全国师德标兵张桂梅、高原稻专家李开斌、植物病理学专家朱有勇、皮肤病专家何黎等来自云南的专家人才受邀到北戴河休假。今年,来自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的首席专家、研究员番兴明也受邀赴北戴河。
8月3日,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在北戴河看望暑期休假专家。图源:新华社
57位专家受邀北戴河暑期休假地处渤海之滨、燕山之南的北戴河“位置”不一般。有许多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和重大决策在北戴河召开或诞生。毛泽东同志曾在北戴河创作了《浪淘沙·北戴河》一词。
1987年,中央邀请作出重大贡献的部分科学家到北戴河休息,开休假制度先河。当年7月24日,邓小平同志在北戴河亲切会见了他们。
此后,专家人才夏季休假逐步被作为制度确定下来,成为党和国家人才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性安排。据新华社报道,自1998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已先后邀请22批1300余位专家参加暑期休假活动。避暑胜地北戴河因此迎来了一批批“无双国士”。
今年休假活动的主题为“矢志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投身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参加今年休假活动的57位专家,是国内科技前沿领域优秀人才代表,他们在各自领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北戴河休假期间,海边步道、林下小径、茶室餐桌,成为专家们探讨科技创新的场所。
致力大型构件加工系统开发,补齐高端制造短板;进行衰老器官功能恢复的相关研究,服务健康老龄化;研发电子信息材料,为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贡献力量……尽管行业不同、领域各异,但谈及工作计划,专家们目标都很明确:不满足于既有成就,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落实创新。
为粮食安全提供中国方案的云南面孔“收到红色邀请函的那一刻,我倍感荣幸,这是我们农业工作者共同的荣誉。”来自云南省的番兴明说。
朴素的衣着,黝黑的皮肤,这位长期奋战在边疆农业生产一线的科研工作者,每年有200多天都在玉米地里搞科研,致力于选育优质玉米品种。至今,番兴明团队在玉米遗传育种领域硕果累累:累计选育出60余个玉米品种,推广优质玉米超1.4亿亩。
育种科学家番兴明在察看玉米长势 资料图
番兴明1963年出生于云南省梁河县,后以梁河县第一个本科状元的优异成绩,被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录取。1984年8月,大学毕业后,番兴明被分配到云南省农科院。1988年,番兴明获得去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培训的机会,从事优质蛋白玉米的研究。
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和研究,番兴明建立了玉米品质改良分子育种关键技术,提出了新的杂种优势利用模式,显著提高了玉米育种效率;建立了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创新体系,大规模创制了抗病优质玉米种质,有效拓宽我国玉米种质遗传基础,这一成果不仅在玉米耐旱育种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也为我国玉米种质扩增提供了新途径。
番兴明在办公室观察玉米储存后的性状。新华社记者 杨静 摄
到目前为止,番兴明主导的科技成果累计推广应用1.4亿亩,新增产值100余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保障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粮食安全、提高山区农民收入、助推脱贫攻坚作出了重要贡献。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种业的作用太重要了。”如今,番兴明仍在追着太阳奔跑,行进在科研的路上。番兴明说,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解决好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我和团队将聚焦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核心技术,为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中国方案。”
“汇才兴滇”云南蛮拼的对于专家人才,云南一直非常重视和支持,把人才作为兴滇强滇的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努力做到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不断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资料图 第六届云南国际人才交流会 雷桐苏 陈飞 摄
事业上支持——整合优化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省级人才计划,大力实施“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将省级人才计划专项精减为10个个人专项和1个团队专项,实现个人和团队、外引和内培、顶尖和青年、技术和技能人才支持全覆盖,让想干事、有本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各领域各层次人才均可获得支持。
经费上支持——省级每年投入40亿元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给予符合条件的引进人才最高一次性100万元工作生活补贴以及最高3000万元项目经费支持,入选国家人才项目、获得国家级奖励的在滇人才最高可获得500万元激励支持,同一人最多可获得5600万元经费支持。高层次人才创办重点产业科技型企业的,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人才(团队)承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取得突破的,给予最高1000万元经费支持;院士(专家)专业产业园发展成效显著的,给予最高1亿元经费支持,让广大人才有为有位、名利双收。
生活上支持——全面推行“兴滇惠才卡”,一卡集成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子女就学、医疗保障、税务服务、金融服务、交通出行等12个方面的20余项服务事项,实现人才礼遇“免申即享”。实施人才安居三年行动,全省共建成人才公寓5000余套;实施高层次人才休假疗养制度,建成丽江院士科学家康养基地、云南省高层次人才休假基地;实施省委联系专家制度,对院士等高层次人才,制定“一对一”个性化服务方案,切实办好人才关键小事,实现人才轻松办事。
云南网记者 李斌 自建丽
综合整理自: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云南网、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