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海南省康养产业发展规划
(2019-2025年)的通知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洋浦管委会,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委会,海南农垦南平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中发〔2018〕12号)、《海南省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两部门联合制定了《海南省康养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9年5月13日
(此件主动公开)
海南省康养产业发展规划
(2019-2025年)
2019年5月
目 录
一、基础环境 5
(一)发展基础 5
(二)海南优势 6
(三)制约因素 7
(四)发展机遇 8
二、发展思路 9
(一)发展定位 9
(二)指导思想 9
(三)发展原则 10
(四)发展目标 11
三、产业布局 12
(一)东部医疗康养高地 12
(二)北部运动康养文化区 13
(三)南部中医药康养旅游区 13
(四)中部森林医药康养区 14
(五)西部生态康养生活区 14
四、重点领域 14
(一)重点发展特色气候康养 15
(二)做大做强中医药康养 16
(三)科学实施温泉产业升级改造 17
(四)综合推进热带森林康养 19
(五)加快推动康养产业与旅游业融合 21
五、重点任务 22
(一)建设一批中高端康养基地或小镇 22
(二)开发一批精品康养旅游线路 22
(三)培育一批康养企业及协会 23
(四)打造一批特色康养品牌 24
(五)建立国际化康养行业标准 25
六、重点工程 25
(一)医疗康养机构引进和培育工程 25
(二)气候康养中心建设工程 26
(三)特色康养小镇打造工程 27
(四)温泉森林康养产业提升工程 27
(五)康养学科建设及专业人才培养工程 28
七、保障措施 28
(一)落实国家指导意见,强化康养产业领域政策引导 28
(二)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提升康养产业发展动力 29
(三)建立配套机制,完善康养产业发展保障 30
(四)搭建服务平台,增强康养产业发展活力 30
(五)开展多元宣传,扩展康养产业影响力 31
附件:海南康养产业发展近期行动计划 32
一、建立海南省自然资源库 32
二、完善配套保障政策 32
三、率先启动一批康养项目 33
四、加快康养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 33
五、建立行业协会并制定行业标准 33
六、培育康养相关支撑产业 34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康养产业是面向有健康需求的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和患病人群,提供包括康复、疗养、健康管理、运动、休闲、文化、旅游等多种服务的统一整体、综合有机的产业链,涉及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康养产业以宜居、宜养、宜业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基础,核心是对人群健康有价值和吸引力的康养产品,配套基础设施和服务则是康养产业发展的必备要素,覆盖面广、产业链长、潜力巨大。同时,康养产业具有投资大、回报周期长、风险高、招商难度大的特点。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的内容和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三十周年大会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紧紧围绕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战略定位,建设世界领先的智慧健康生态岛的战略目标,结合海南省实际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19-2025年。
一、基础环境(一)发展基础
海南省位于我国最南端,是全国面积最大的省,海南岛是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常住人口925.76万人。海南省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暖热无冬,气候资源多样、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超过60%,具有全国独一无二的热带雨林资源,温泉泉质多样、水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南药黎药资源丰富多样,素有“天然药库”之称,海滨、气候、温泉、森林、黎药、南药等自然资源组合良好,具备发展资源引领型康养产业的巨大潜力和优势。海南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一带一路”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全岛建设自由贸易区(港),全岛实施59国入境旅游免签,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医疗旅游实施方案等政策的相继出台,为康养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以第三产业为支柱的产业结构相对稳定,旅游业、健康产业等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二)海南优势
1.生态气候宜居
海南全年无冬,具备得天独厚的避寒气候优势。海南省森林覆盖率高达62.1%,热带雨林面积近1000万亩,8个主要森林景区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在4130~11630个/cm3之间,均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清新空气1000~1500个/cm3标准,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利。全省空气质量总体优良,优级天数比例99.3%。地表水质总体优良率为90.1%。近岸海域水质为优,绝大部分近岸海域处于清洁状态,一、二类海水占97.7%。
2.自然资源宜养
海南省气候资源多样,热量充足、日照时间长。海岸景观带长达1500公里,沙岸约占50-60%,沙滩宽数百米至1000米不等,向海面坡度较缓,多数为优质沙滩。已探明温泉33处,其中医疗热矿泉6处,国家级森林公园9个,药用植物2462种,省内依托温泉、森林、海滨气候自然资源开发的A级景区53处,另有多处潜力大待开发的温泉、森林等资源。自然资源种类多样、数量丰富,品质优良,整体组合较好,可以满足不同人群在康复、保健、治疗、疗养等方面的健康需求,奠定了发展资源引领型康养产业的根基。
3.政策支持强大
海南省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作为中国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一带一路”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赋予海南经济特区更加开放的新使命,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等顶级配置为海南增添了强劲动力,也为康养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随着海南省“多规合一”的实施、59国免签政策的落地、健康产业发展规划的发布和实施,康养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逐步完善。
4.产业基础良好
十二大重点产业发展迅速,年内实现增加值1543亿元,同比增长5.4%。2018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7627.39万人次,同比增长11.8%,实现旅游总收入950.16亿元,同比增长14.5%。“吃、住、行、游、购、娱”配套齐全的度假旅游接待设施与服务体系已基本建成,一批特色医疗机构相继入驻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三亚市中医院等正在发挥医疗健康产业集聚效应,成为引领海南省康养产业发展的引擎。海、陆、空交通体系、公共服务设施正在逐步完善,服务人员数量不断增加,为康养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制约因素
海南省总体上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不强;对外开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起点低、基础差,服务机构数量少、规模小,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存在明显短板;医疗、卫生、康复、护理、中医等专业背景的人才培养、引进和储备不足;未建立康养行业协会,缺乏统一规范的康养产品开发的行业标准和认证体系;康养资源开发基础呈现东西部不平衡态势,中西部地区康养产业发展的基础相对薄弱;自然资源的康养功能尚未得到充分有效地挖掘和利用,康养产品开发碎片化,康养项目特色不突出;岛内重大交通设施发展滞后,区域间交通衔接较差,快速通达周边地区的出岛通道亟待完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餐饮、酒店等服务水准不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四)发展机遇
国家赋予海南经济特区改革开放新使命。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旨在推动海南成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标杆,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探索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建设以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海南自贸试验区,将为海南省康养产业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入境旅游免签政策助推海外市场拓展。自2018年5月1日起,在海南省实施59国人员入境旅游免签政策,将充分展示海南对外开放的形象,提升海南对外国游客的社会服务,增强海南对海外游客的吸引力。
国内外人群康养需求规模持续扩大。国内有70%的亚健康人群,15%的患病人群,1.58亿65岁以上老年人,老龄化、慢性病、亚健康人群规模在持续扩大。随着经济消费能力和水平日益提高,人群对健康更加重视,康养需求正在释放。海南省中医药康养产品对俄罗斯等境外游客的吸引力日益增强。
国外康养产业发展经验可供海南参考和借鉴。发达国家在康养产业发展保障体系建设、产品和项目开发、专业团队培养及行业标准建立等多个方面有成功之处。德国温泉疗养地建设、气候地形疗法、医保支付衔接、温泉康养小镇建设等做法可参考,日本的温泉疗养师培养、森林康养制度可借鉴,为海南省康养产业发展提供了一定思路。
二、发展思路(一)发展定位
围绕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战略定位,建设世界领先的智慧健康生态岛的战略目标,积极培育康养产业新热点,下大力气提升服务质量和国际化水平。按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的总体布局,将康养产业打造成为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打造康养服务业,将海南建设成为业态丰富、品牌集聚、环境舒适、特色鲜明的亚洲康养中心、国际康养目的地。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三十周年大会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中发〔2018〕12号)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战略定位,加快培育发展特色康养旅游新业态。在省“多规合一”总体框架下,按照“东西南北中”区域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依托海南独特的气候、生态优势和温泉、森林以及南药黎药、高负氧离子空气等特色资源,面向国内外市场提供高品质健康疗养、慢性病疗养、职业病疗养、运动康复、老年病疗养等健康产品和服务,为建成世界领先的智慧健康生态岛奠定坚实基础,打造健康产业的支柱。
(三)发展原则
坚持资源引领,可持续发展。以服务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作为康养产业发展的出发点,按照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科学合理有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节约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并举,依靠优质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康养产业,促进全民健康。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依靠市场机制激发社会活力,积极培育壮大多元市场主体,促进社会资本投资康养产业发展。同时,强化政府在制度建设、规划引领、政策制定和市场监管等方面的职责,优化营商环境,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有效发挥对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进医药卫生、体育、旅游等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有效释放健康资源活力。紧密围绕康养产业特点,积极探索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政策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和标准创新。
坚持因地制宜,集群发展。充分依托区域优质资源,科学谋划布局,推动特色优势领域加快发展和集聚发展,不断形成和彰显区域康养产业发展的特色与亮点。通过骨干企业、重点工程的示范引领,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形成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康养产业集群,实现地区间差异定位、组团发展。
坚持业态融合,开放共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生物工程技术与康养领域的深度融合,以技术融合带动产品融合、市场融合,进一步促进康养产业与旅游、体育、休闲、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对标国际领先的康养产业集群,吸引全球高端要素集聚,提升国际国内健康消费吸引力,构建开放共赢的产业业态。
(四)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自然资源康养功效和潜力得到有效挖掘和科学利用,健康养生、康复疗养、医疗保健、旅游观光、现代农业等产业实现融合发展,康养产业成为海南省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以博鳌、海澄文、大三亚为先导、中西部协同发展的东、西、南、北、中五大康养主题片区,气候康养、中医药康养、温泉康养、森林康养和康养旅游五大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完成康养小镇建设、精品康养旅游线路开发、重点企业及协会培育、康养品牌打造、行业标准制定五项任务,实施康养机构引育、气候康养中心建设、康养小镇建设、温泉森林升级改造、学科和人才建设五大工程。到2025年,建立起体系健全、结构合理、康养主题突出的产业体系,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康养目的地,初步建成亚洲康养中心雏形和全球重要的康养旅游目的地。打造20个左右特色康养小镇,开发完成至少3条康养旅游精品路线,培育至少5家龙头康养企业,建立至少3个气候康养中心,建成15家全国森林康养基地。
2.阶段目标
--到2020年,康养产业保障及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有利于康养产业发展的营商环境初步形成,康养产业配套要素更加健全;气候康养、中医药康养、温泉康养、森林康养、康养旅游五大重点领域树立知名康养品牌,重点工程项目有序推进,多元化的康养产品和服务显著增加,康养产业增加值持续增加,康养服务业成为海南省的重点产业之一。
--到2025年,康养产品和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有潜力的康养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专业从业人员基本满足康养产业发展需求;知名康养企业数量持续增加;国内外知名康养品牌树立;重点工程全面覆盖。康养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海南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康养旅游目的地、亚洲康养中心雏形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康养胜地。
三、产业布局根据“多规合一”总体框架和省内各类自然资源的分布,综合考虑产业发展基础和配套要素的配置状况,在健康产业“一核两极三区”格局下,构建以博鳌、海澄文、大三亚为先导、中西部协同的五大片区康养产业发展格局,即东部以博鳌为中心的医疗康养高地、北部以海口为中心的运动康养文化区、南部以三亚为中心的中医药养生旅游区、中部以五指山为中心的森林医药康养区和西部以儋州为中心的生态康养生活区。
(一)东部医疗康养高地
东部包括琼海、万宁两市。借助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差异化发展和高端要素集聚优势,建设国际医疗康养中心和康养专业人才聚集区,发展国际领先的生物医药产业,走高端康养项目开发之路,与周边区域对接,医疗和康复服务优势辐射周边区域、全省至全国;依托兴隆温泉和南药优势,打造南药特色疗养目的地。重点面向国内外亚健康和愈后康复期的人群,建设集医疗、康复、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医疗康养高地,将先行区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康养中心、康养人才聚集区和世界一流的康养服务区,带动全省康养产业高水平发展。
(二)北部运动康养文化区
北部包括海口、文昌、定安、澄迈。以海口为中心,依托相对完善的交通、旅游服务设施、医疗机构、药企、健康数据库等产业基础,深挖“富硒”、生态特色、医药研发、海滨气候以及体育产业发展优势,加快医药制造业发展,开发集运动医学、职业康复、慢性病康复、温泉疗养、中医理疗、文化、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滨海康养项目和服务,主要面向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着重为城市年轻人打造运动休闲康养文化区,打造北部康养产业增长极。
(三)南部中医药康养旅游区
南部包括三亚、陵水、保亭、乐东。以中医药康养为核心,整合民族文化、滨海旅游、温泉和森林资源,突出温泉疗养、热带雨林疗养、健康管理服务、气候治疗、埋沙疗法特色,打造综合性康养产业基地。继续发挥三亚中医院的中医疗养优势,面向境外游客,打造高标准国际化中医药康养品牌。推动南平医疗养生产业园区项目落地,突出“温泉+中医药”特色。走社区与企业协作之路,以中医药和运动医学为核心,结合南药种植观光、民宿、传统文化等元素,建设综合性中医药特色康养小镇。面向国内外患病人群、亚健康人群及健康人群,打造南部康养产业增长极。
(四)中部森林医药康养区
中部包括五指山、琼中、屯昌、白沙四市县。培育和发展黎药、南药、芳香药为特色的民族医药产业和康养食品产业,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的南药、黎药、芳香药繁育种植基地,加强道地药材研发、生产和加工,加快南药制药厂和生态产业基地建设。以热带雨林景区升级改造为契机,结合森林、山地、高山气候等环境条件,探索开发气候地形疗法、森林浴、森林课程、森林瑜伽、森林冥想、芳香疗法等特色森林康养服务。利用五指山、吊罗山等热带雨林资源,结合中部地区的黎族、苗族风情文化元素,主要面向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和慢性病人群,打造体现独具本土特色的森林医药康养基地。加强中部康养片区与东部、西部片区的联动。
(五)西部生态康养生活区
西部包括儋州、临高、昌江、东方四市县和洋浦经济开发区。以儋州为中心,加快温泉森林景区改造升级,充分发挥儋州东南部温泉、森林、海滨、水库、湿地、农业观光、民俗文化等特色优势,与海花岛、东坡文化旅游区、昌江棋子湾、霸王岭森林度假区、尖峰岭热带雨林景区联动,主要面向亚健康人群,打造集疗养、休闲、文化、热带特色农业、旅游于一体的慢生活生态康养休闲区。加强西部康养片区与北部康养片区、环北部湾、中南半岛区域的产业联动。
四、重点领域围绕人群健康需求,结合海南自然资源特点,聚焦康养产品和项目开发这一核心,着重从气候康养、中医药康养、温泉康养、森林康养、康养旅游五个领域着手,通过药浴、针灸、中药、民族药、海洋药药疗等多样化服务形式,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气候治疗服务业态,面向儿童、老年人、女性等重点人群开展全球领先的气候治疗服务项目。建立面向航天员、潜水员等专业人员的康复疗养基地,打造与国际接轨的康复疗养项目。重视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的组合开发,建设具有海南特色、康养主题突出的现代化康养产业体系。
(一)重点发展特色气候康养
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优质海滩和成熟滨海景区,开发海滨疗养地,开发气候疗法、特殊治疗、健身休闲、运动康复、慢性病疗养相结合的康养产品和项目,突出气候康养特色优势。
1.建设海滨气候疗养地
依托宜养气候和优质海滩,以海滨城市、旅游景区为载体,合理布局中医院、海滨疗养院、运动康复中心、气候治疗中心、慢性病康复中心、公园、酒店、社区等,规划建设一批滨海气候疗养地,打造面向专业运动员的国际化康复基地、面向慢性病患者的疗养基地。依托原有的医疗和大数据基础,率先在海口、琼海和三亚海滨区域探索建立特殊疗法中心。支持各市县发挥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优势,争创气候康养市(县),开发气候疗养、特色康复、休闲养生等系列产品。鼓励跨市县、跨省域、跨国界康养旅游协作网络,延伸气候康养产业链。
2.开发特色气候康养服务项目
依托海滨气候疗养地优质的海滩、温泉,以及海滨的温度、湿度、紫外线等气候资源,探索日光浴、空气浴、沙滩浴、温泉浴与沙浴疗法相结合的特殊疗法,为风湿病、免疫力低下的慢性病人群提供自然治疗方法。通过自然疗法、运动医学、中医药等多样化服务形式,面向专业人员开发与国际接轨的运动康复疗养项目。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提升康养服务项目策划、线路设计、业态培育、运营管理、宣传推广水平,提升康养服务质量和效益。
(二)做大做强中医药康养
依托丰富的黎药、南药资源和三亚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打造独特的药材种植、研发、生产、加工基地,加快发展现代南药黎药产业,提升中医药保健服务水平,加快中医药与温泉、森林、海滨气候资源的融合和组合开发。
1.壮大黎药、南药药材基地
加强野生黎药、南药资源保护,在琼中、万宁、五指山等地建立濒危野生药用植物保护区。支持槟榔、益智、砂仁、巴戟天等道地药材基地建设和发展。落实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种植要求,针对性地选种巴戟、益智、莪术、金线莲、裸花紫珠、五指山参、石斛等重点南药黎药药材。加强道地药材产地加工研究,提升药材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水平。到2025年,全省建设一批规范化的南药、黎药种植产业示范园和规范化生产基地。
2.加快发展现代南药黎药产业
加大政策支持和倾斜力度,为南药、黎药种植、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产业化模式创造条件,支持省内企业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中心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在屯昌、万宁等地建立研发中心、产业化基地,引进药品研发和生产企业,加快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产业链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医药企业,充分挖掘利用南药、黎药验方秘方,科学筛选有效方剂,依照新药研发程序进行研制。结合当前慢性病多发以及老年人骨质疏松、风湿病多发的现状,利用现有南药、黎药资源,研制保健品、功能食品、药酒、固体饮料、胶囊、药妆等系列产品,积极推广新技术应用。
3.提升中医药保健服务水平
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博物馆、中医经络按摩馆、太极运动馆、养生馆、药膳馆等,开展中医特色治疗、康复理疗、针灸推拿、药膳、情志养生等服务项目,走集团化发展或连锁化经营道路。加快引进和培养中医药专业人才,建设一支专业化的中医药服务队伍。鼓励中医药机构充分利用生物、仿生、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研发药品、化妆品、保健食品等。促进中医药与温泉、森林、海滨气候资源的融合,组合开发具备显著康养功效的中医药产品,提升康养服务的核心吸引力。
(三)科学实施温泉产业升级改造
依托丰富的温泉地热资源,开发综合性温泉疗养地,借助先进科学技术打造温泉康养核心服务产品和项目,完善温泉疗养地的配套基础设施,加快温泉疗养师的培养和认证,以及温泉行业协会建设和行业标准制定,提升服务品质。
1.开发综合性温泉疗养地
参照理疗热矿水水质标准和温泉旅游行业标准对温泉泉质进行划分,区分冷泉与温泉的差异,通过地质资源及水资源调查评价确定泉质等级的基础上,进行冷泉开发利用规划。针对不同泉质,挖掘温泉的泡汤和饮用康养功效,融合温泉所在地的民俗文化、黎苗民族风情、热带特色农业、乡村风光等元素,推动温泉康养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配套完善温泉周边的医院、酒店、餐饮、交通、康复疗养机构、温泉疗养师专业团队等要素,建设综合性温泉疗养地。加快西部蓝洋温泉升级改造,与海南省气候、海滨、森林、中医药等资源组合开发,打造综合性康养片区或温泉疗养基地。对接美丽乡村建设,建成一批集休闲度假、特色医疗、养生于一体的温泉康养小镇或疗养基地,并实现差异化发展。
2.针对人群健康需求开发多元化温泉康养产品或项目
细分市场,根据人群消费能力和健康需求确定温泉康养产品或项目的层次,分别针对慢性病等患病人群、亚健康人群、健康人群提供医养、疗养、保养类温泉康养产品或服务,综合考虑淡季和旺季的市场需求以及岛内外消费者的偏好,合理制定开发计划。提升品质高、水量丰富的温泉附加值,引进先进技术和手段,研制化妆品、食品、药品等系列衍生产品。借助辅助养生药材及保健品、养生方法以及现代科技,开发温泉康养服务项目。
3.提升温泉康养服务质量和内涵
成立温泉康养协会,鼓励支持社会办健康管理、康复、养生机构等非政府组织参与康养产业发展。加快制定温泉康养行业标准,规范康养服务内容及流程,加强行业准入和监管;尽快建立温泉疗养师培养和认证制度,加快专业人员培养和培训。通过举办文艺演出、温泉音乐节、温泉文化论坛及研讨会等文化活动,推动温泉康养品牌建设和推广。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升服务人员素质和水平,提升温泉康养服务体验。
(四)综合推进热带森林康养
依托丰富的热带雨林资源和山地气候区,加快康养林建设和保护,推进综合性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融入民族文化和佛教文化等元素,打造热带氧吧中心,实现多种自然资源组合开发。开展科学研究,监测并确认各地区的森林环境,针对性地开发特色森林康养产品。
1.加快康养林建设和保护
积极推进抚育、更新、造林等森林经营措施,调整林分密度、优化林分结构、改善林木生长环境,培育森林康养林;完善生态标识系统、绿道网络、环卫、安全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医疗型、保健型和改善环境型养生树种为主体,做好功能区划,建设专项森林康养养生林、疗养林、康复林和休闲林,加快发展和营造景观优美、生态优良、绿色安全、健康宜居的森林康养环境。对各类森林康养基地的环境进行实地定时监测。注重保护森林文化资源和森林生物多样性,严格执行《海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规定》,遵循分级分类、区别管控原则,严格执行对Ⅰ类、Ⅱ类红线区各类生态资源提出的管控措施,确保各类生态空间得到科学、合理有效保护利用。严格审批红线区内的各项康养项目,合理控制开发强度。
2.推进综合性森林康养基地建设
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和现有森林康养基地等为主体,依托现代医学、中医药等传统医学技术和手段,融合具有海南特色的生态文化、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构建集康复、疗养、运动、休闲、旅游等于一体,适合人群多样化健康需求的森林康养基地,发挥森林生态优势,建设森林步道、度假村、疗养医院、康复中心等一批高端、低密度的康养设施,丰富森林康养新业态。注重开发三类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以静态康养为主的森林浴场,开发森林瑜伽、森林冥想、芳香疗养、森林课程等森林康养项目;建设以运动康养为主的森林康养基地,开展森林太极、森林夏令营、森林马拉松、森林越野等项目;依托温泉丰富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建设以疗养和康复为主的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适于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多功能森林康养步道。
率先在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地区的重要节点建设森林康养服务中心,如森林康养科普教育体验中心、森林养生中心、森林康养旅游中心、氧吧中心等。
3.加快特色森林康养产品开发
与研究院所合作,开展森林疗养相关科学研究,针对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结合海南省气候、海滨和森林资源优势,打造若干气候治疗中心;针对应激障碍、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以及心理亚健康人群,以森林康养基地为依托,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鼓励心理医生、保健医生到森林中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利用特定森林康养环境,融合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芳香疗法、温泉疗法、气候地形疗法、洞穴疗法等替代治疗方法,将森林康养应用于预防保健和康复治疗实践。根据相关政策法规发展动态,尝试将部分森林康养疗养项目纳入地方医保支付范围,使当地居民获得森林康养服务。政府主导开展区域整体性的森林康养产业主题宣传和营销推广工作,实施森林康养品牌战略,把森林康养资源和课程品牌化,构建全省热带雨林康养品牌体系,建设一套完善品牌形象识别系统,打造错季区域性特色森林康养产品。
(五)加快推动康养产业与旅游业融合
依托海南独特的生态气候环境、康养与旅游资源,加快开发森林康养、温泉康养、运动康养等健康旅游业态,推动特色康复疗养、休闲养生与旅游深度融合,从南到北打造多种资源组合开发的康养旅游线路。
1.突出温泉康养旅游主题
依托现有温泉旅游度假区,充分挖掘不同泉质温泉的医疗、康复、养生、保健、疗养、美容等功能,积极发展温泉康养文化,结合温泉所在地的民族风情、特色饮食、民俗文化等元素,加强温泉与中医药产业的融合,推动温泉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凸显温泉在旅游中的康养功能。打造“温泉+运动康复”“温泉+中医药”“温泉+诗意田园”“温泉+黎苗风情”等康养旅游产品体系。
2.发展热带森林康养旅游
依托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热带雨林森林康养项目开发,进一步加强优质森林资源与温泉、南药、黎药资源以及现代中医药的组合开发,凸显森林康养主题,鼓励开发森林康养旅游主题线路,打造具有国际特色的森林生态康养旅游基地。开发养身、养心、养性、养智、养德不同主题的森林康养产品类型,发展“森林+运动康复”“森林+体验康养”“森林+辅助康养”“森林+健康教育”“森林+健康管理”等森林旅游产品体系。
3.推动运动康养与旅游深度融合
充分利用适宜气候、优质空气、优美环境,依托海口、三亚的体育产业基础和优势,聚焦运动康复、运动疗养等特色领域,建设国家运动康复基地,打造海口、三亚两大运动康复集聚区,完善健身场馆设施,引导各市县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和气候特色,开展运动医学、康复、中医理疗等服务项目,建立运动、康复、休闲、旅游于一体的运动康养旅游产品体系。
五、重点任务(一)建设一批中高端康养基地或小镇
以重大项目建设为载体,走“产城景”集约化发展道路,依托海南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根据当地不同资源,结合市场需求,通过政府、社区和企业合作的方式,构建生态体验、度假养生、温泉疗养、森林游憩、海岛避寒养生、中医药养生保健等业态,开发中医药生命养护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养生休闲区、森林养生课堂、温泉疗养区、生态民宿、南药或黎药种植观光园、生态农业等项目,形成生态健康养生小镇产业体系。科学设置小镇范围内的功能片区,打造互动性、凝聚力强、可持续发展的小镇格局,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实现医疗、养生、休闲、旅游、民生发展功能一体化,康养服务业、康养制造业、热带特色农业融合发展的集聚区,打造差异化显著的温泉康养小镇、森林康养小镇、呼吸小镇、田园小镇、芳香小镇。到2025年,打造完成20个左右康养产品过硬、服务优质、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收益良好的特色康养小镇。
(二)开发一批精品康养旅游线路
在海南省全域旅游和健康产业布局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交通、自然资源、康养和旅游需求,以海口和三亚为端点,率先打造东部、中部和西部三条精品康养旅游线路。
东线联通海口-定安-琼海-万宁-陵水-三亚一线,突出琼海的医疗康养和三亚的中医药康养两大主题,打造集运动文化康养、高端医养、中医药康养、温泉康养于一体的东部高端康养旅游线路。
中线联通海口-屯昌-琼中-五指山-保亭-三亚一线,突出森林康养主题,发挥中部地区的森林和温泉资源优势,结合黎苗民族风情、民俗文化、黎药南药种植等多元业态,打造中部民族文化康养旅游线路。
西线联通海口-儋州-昌江-乐东-三亚一线,在原有旅游景区的基础上,突出生态康养主题,发挥儋州、乐东的温泉、森林资源优势,打造集运动康养、温泉康养、森林康养、文化康养于一体的综合性康养旅游线路。
(三)培育一批康养企业及协会
尽快建立海南省康养产业发展基金会,加大康养产业领军企业扶持力度,在土地、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政策优惠,在品牌营造和宣传方面提供支撑,在医疗服务、药品研发、体育健身、健康管理、健康食品、养生保健、商业保险等领域,引进和培育一批基础好、潜力大、市场前景好且有带动作用的企业。每年认定一批市场效益好、发展潜力大、龙头带动作用强的康养骨干企业。支持康养企业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加快开展创新链和价值链产业布局,通过合作研发或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开展前沿技术攻关和产品开发,参与国际竞争。支持企业跨行业、跨领域发展,向医疗、养生、运动、休闲、旅游等领域延伸发展,加快形成覆盖康养全产业链的大型企业集团。鼓励康复、健康管理机构或组织加盟,鼓励和培育多种业态交叉融合的企业,孵化培育一批小微型康养企业。
从资金、人员引进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建立温泉康养协会和森林康养协会,充分发挥其在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协助政府制定和实施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政法规和有关法律,尽快建立和健全温泉和森林康养的行业标准和规范,规范企业的行为,监督康养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发挥提供行业发展建议、人员培训、组织宣传等功能。
通过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创立多样形式的产业组织,共同突破康养产业发展所急需的技术和先进基础理论,并形成全新的利益共同体和良好的合作机制,在突破技术的基础上,共同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
(四)打造一批特色康养品牌
走多元化品牌建设之路,注重打造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项目、品牌基地和品牌文化活动。培育扶持一批康养产业领域的知名产品和品牌企业,充分发挥海南省的自然资源优势,打造海南省康养旅游整体品牌形象,集中打造海滨、气候、中医药、温泉、森林康养产业集群和优质康养基地,打造一批品质优良、各具特色的温泉、森林、气候、中医药康养项目。依据不同市县的区位和气候特点,依托区域内的自然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气候康养县和气候康养镇。政府建立宣传推广平台,组织举办国际性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康养文化论坛等活动,打造海南康养文化活动品牌。
(五)建立国际化康养行业标准
借鉴日本、德国、韩国等在温泉、森林康养产业开发中的行业标准,结合海南省康养产业发展实际和行业特点,政府牵头,引入有康养产业发展经验的企业,对接已有相关标准,由海南省医药行业协会、旅游行业协会以及养生协会等联合制定康养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鼓励制定国际康养行业标准,规范康养旅游景区准入,对服务标准进行界定,规范和提升服务质量,设立康养产业发展监督管理部门,监督各部门、企业按照该标准执行,对服务企业进行定期考核和评定。
六、重点工程为促进康养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康养旅游新业态,实施一批发展基础好、带动作用强、集聚潜力大的重点工程项目,带动有潜力的康养产业发展。
(一)医疗康养机构引进和培育工程
寻求国际合作,引进一批高端健康管理机构和康复疗养院,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举办各类中医养生机构、心理咨询机构、健康管理机构、康复医学中心等,培育一批服务模式整合连续、技术水平过硬、标准规范健全的高水平特殊治疗机构。加快中医、康复、疗养服务体系建设,为康养产业发展提供专业支撑。
专栏1 重点工程项目
1.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引进项目。以一龄生命养护中心为标杆,引进一批高端有自身特色的健康管理机构、专科医院或康复疗养院,打造高端康养产品和服务,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
2.康养机构培育工程。支持社会资本举办各类康复疗养机构,通过政府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培育和孵化一批健康管理、康复服务、心理咨询机构、特殊治疗机构等。
3.中以海南国际康复医学中心项目。在乐城先行区内建设一所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现代化康复医学中心,借助以色列康复设备研发等优势,建设康复医学科技转化(研发)中心和康复医学教育培训中心。
4.太极海南医疗养生产业基地项目。将国内先进医疗技术、传统中医药养生、太极两易养生文化与生态环境紧密结合,建成具有治疗、疗养、养生、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中高端医疗康体养生中心。
5.国家运动健康示范区建设工程。依托海南丰富多样的海、岛、山、河、林、文等资源,发挥绿色海岛、山海俱备四季温暖、空气优良的区域优势,聚焦运动康复、运动疗养等特色领域,发展健康与体育运动、旅游深度融合的运动休闲健身产业。
(二)气候康养中心建设工程
依托海滨、气候优势和优质海滩,探索建立气候治疗与特殊治疗中心、慢性病患者疗养中心等,探索埋沙疗法、温泉疗法、森林地形疗法等自然疗法,面向专业人员、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的康复需求,打造一批辐射国内及俄罗斯、东欧市场的高水平气候治疗中心。
专栏2重点工程项目
1.气候疗养中心。依托海南独特的气候资源,发挥温度、空气、日光、海水等的自然作用,开发针对疾病康复、术后疗养、运动复健等人群开发气候康养产品和项目,支持气候治疗关键技术、适宜装备、服务模式及支付方式的研究和创新。
2.特殊治疗中心。发挥海南的气候和生态优势,依托优质的海滩、日光、负氧离子、南药、黎药、海洋药物以及丰富的温泉资源,在海口、三亚和琼海建设特殊治疗中心,引进和探索国际前沿的埋沙疗法和温泉疗法,开展特色康养项目。
3.海滨运动康养基地。以海口、三亚为主要区域,依托区域内发展较为成熟的海滨旅游景区,引进运动医学先进技术和理念,面向专业人员打造运动康复基地。
4.慢性病患者疗养中心。以海口、三亚为重点区域,发挥空气清洁、气温适宜、空气负氧离子浓度高等优势,建立面向呼吸系统疾病、血液循环系统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的疗养中心,打造慢性病康养品牌。
5.安慰中心。开展跨省合作和服务转介,依托海口、琼海、三亚的优质海滩和旅游产业发展基础,以及儋州丰富多样的森林、湿地、温泉等资源,面向国内外忧郁症患者,建设安慰中心,打造特色忧郁症康复基地。
(三)特色康养小镇打造工程
对接百镇千村建设工程,着重打造温泉、中医药、田园、呼吸、沉香、养生保健特色康养小镇,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实现“产城景”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康养小镇。
专栏3重点工程项目
1.中医药康养小镇。三亚、屯昌作为重点区域,加快黎药、南药、芳香药研发和使用,加大中医药人才引进支持力度,融合温泉、中医药文化、佛道儒家文化、民族风情等元素,开发面向亚健康人群的中医药康养产品和服务项目,打造高端中医药康养综合体。
2.温泉康养小镇。对接国际标准,根据不同温泉的泉质特点,引进新进技术,开发温泉康养产品,突出温泉的康复和疗养功效,根据区域特点因地制宜,与民族风情、佛教文化等元素融合,开发差异化温泉康养项目,在海口、三亚、儋州、琼海、万宁、保亭打造各具特色的温泉康养小镇。另外,加快有潜力的温泉康养旅游区的开发进程。
3.田园康养小镇。抓住美丽乡村建设契机,以共享农庄和田园综合体建设为抓手,开发集温泉疗养、田园观光、民宿、乡村旅游、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田园康养小镇。
4.呼吸小镇。借助专业科研团队的力量,面向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人群,建设一批特色康养呼吸小镇。
5.沉香小镇。借助海口、万宁、澄迈的基础优势,融合沉香文化、科学技术、养生、产品和旅游元素,高标准建设沉香特色小镇,带动海南沉香健康养生发展。
6.养生保健小镇。在健康旅游发展布局基础上,在澄迈、兴隆、兰洋镇、霸王岭、文昌等地建设一批养生保健小镇。
(四)温泉森林康养产业提升工程
以中部和西部地区为重点,对开发较早但发展滞后的温泉、森林景区进行升级改造,挖掘医疗热矿泉的医疗功效,探索森林地形疗法等自然疗法,温泉疗法与中医药相结合的特殊疗法等服务项目,打造生态康养基地。
专栏4重点工程项目
1.温泉森林升级改造工程。本着资源集约最大化利用的原则,依托丰富的温泉、森林、水库、野生植物资源,融合旅游、佛教文化、运动养生、田园风光等元素,实现资源引领型景区的全面升级改造。
2.医疗热矿泉开发工程。以文昌、万宁、保亭、三亚、儋州为重点,对六处医疗热矿泉的医疗功能进行深入挖掘,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开发药品、保健品、化妆品、饮用水等康养产品,提升温泉资源的附加值。
3.热带雨林气候康养开发工程。以景区升级改造为契机,依托丰富的热带雨林资源,结合山地、高山气候等条件,针对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皮肤病等患者开发森林地形疗法等自然疗法,挖掘森林的康养功能。
4.建设森林康复医院。依托中西部地区的森林资源,结合医疗机构引进项目,打造森林康复医院,针对慢性阻塞性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森林漫步、芳香疗法、作业疗法、森林体操、森林呼吸法、心理疏导等疗养。
(五)康养学科建设及专业人才培养工程
康养产业关乎人群健康,专业人员的配置要求较高,要加强康复、运动医学、中医等重点支撑学科建设,与高等院校及研究院所合作,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开展温泉、森林、气候方面的研究,为康养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专栏5 重点工程项目
1.人才引进项目。依托“百万人才进海南”“百人专项”等人才引进项目,加大中医、康复、健康管理、心理咨询等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并做好住房、待遇、职称、配偶及子女安置等方面的综合配套保障。
2.专业人才培养基地。鼓励支持研究院所开设康养产业相关专业,加快与康养产业相关的特色学科建设,加快运动医学、康复、中医药等专科体系建设,建立培养实用型康养专业人才的基地。积极寻求与海外高校或研究院所合作,开展森林、温泉康养方面的研究,通过联合培养的方式,加快温泉、森林疗养师培养,为康养资源开发提供研究、技术和人才支撑。
3.康养人员认证及培训基地。相关部门尽快建立温泉、森林讲解员、指导员等各类康养专业人员认证制度,对从业人员的资质进行审核和认证,严格把关专业人员准入。依托省内现有培训机构和院校,建设康养专业人员培训基地,定期举办专业培训,开展继续教育,不断提升专业人员素养和水平。
七、保障措施
(一)落实国家指导意见,强化康养产业领域政策引导
在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政府及各相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并落实康养产业发展的各类配套政策,从财政支持、土地保障、税收优惠、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各市县及相关部门要切实落实国家和省各项优惠措施,研究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建立工作激励机制,破除康养领域政策障碍。通过政府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设立康养产业投资基金,推动康养产业发展。聚焦气候康养、中医药、温泉康养、森林康养、康养旅游重点领域,加快温泉、森林疗养师等专业人才培养和培训制度建设,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开展康养产业市场准入、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环节的监管评估,明确康养机构准入,规范康养服务机构从业行为,整顿和规范康养相关产业秩序。健全康养服务标准体系,建立不良执业记录制度、企业诚信“黑名单”制度、失信惩戒以及强制退出机制,将企业及其从业人员诚信经营和执业情况纳入统一信用信息平台进行管理。
(二)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提升康养产业发展动力
加快推进康养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改革,打破现行体制障碍,对康养目的地各类自然资源的开发、建设、管理的统一规划和管理,扩大资源组合开发利用的效益。理顺政府、企业和社区(乡镇)的关系,建立职能明确合作紧密的三方联动机制,按照政府宏观指导、企业辐射带动、社区主动衔接的思路,合理分工,优势互补。由企业发挥康养片区规划建设、功能配套、资源保护开发、招商选资、重点项目推进等经济发展职能,社区侧重民生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社会管理职能。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康养领域,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参与医疗、康复、养生、健康管理、中医药、体育设施建设。
(三)建立配套机制,完善康养产业发展保障
由省政府牵头设立海南省康养产业发展领导协调小组,建立卫生健康、发展改革、财政、人社、旅游、医保等多部门协作机制,各市县政府、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康养产业发展,将康养产业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促进康养产业发展工作制度,切实做好顶层设计,明确牵头部门,加强部门、市县间的统筹协调。推动建立科学、统一、全面、协调的康养产业统计调查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抓紧制定相关实施细则和行动计划,加强规划实施过程的动态监测和跟踪分析,适时组织开展政策绩效评估。运用信息化手段,全面实施诚信管理、分类监管、风险监管、联合惩戒、社会监督为基础的事中事后监管,将各级各类医康养机构信息系统接入卫生信息化管理平台,由卫生健康、质量技监、公安等多部门联合监管,实现信息共享。
(四)搭建服务平台,增强康养产业发展活力
政府搭建沟通服务平台,推动康养产业及各细分行业建立行业协会、学会、商会、产业联盟等行业组织,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业内协调、行业服务、监测研究、标准制订、从业人员执业行为规范、行业信誉维护,以及企业、机构与政府沟通桥梁等方面的作用,促进康养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搭建技术和信息化平台,根据人群健康需求和康养产业发展需求,准确把握发展康养产业的关键问题和技术,实现康养领域关键技术、重大产品的创新突破。搭建康养旅游推介平台,创办和承接层次丰富的专业会展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康养文化内涵和国内外影响力。建设健康保险服务业发展平台。依法合理利用商业保险、医疗卫生服务等领域数据资源,建设健康保险发展的功能性平台,拓展商业健康保险增值服务功能,推动商业保险参与康养产业发展,发挥商业健康保险在康养产业链中的资源整合作用,将健康保险打造成为康养服务需求的入口,同时,先行探索部分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使康养服务惠及省内外人群,展开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完善多层次健康保障体系。
(五)开展多元宣传,扩展康养产业影响力
鼓励国内康养机构与健康产业园区、研究院所、国外企业在人才、管理、技术等方面建立协议合作关系,营造有利于各类创新要素跨境流动的便利化环境。优化营商环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康养产业集聚化、融合化、特色化、高质量发展,增强康养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加强海南康养品牌宣传推介,整合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资源和平台,支持主流媒体深入广泛宣传康养产业品牌企业的成功典型,提高康养产业和企业的社会影响。充分利用海南丰富的会展平台和大型国际赛会活动,举办康养产品博览会、康养旅游产业发展论坛等活动,增强康养产业的竞争力和辐射力。
附件海南康养产业发展近期行动计划
一、建立海南省自然资源库
由康养产业发展领导协调小组牵头,建立海南省自然资源库,通过调查统计摸底,厘清海南省现有温泉、森林、南药、黎药、野生植物、湿地等自然资源总量、质量、分布及康养功效,对已开发、正在开发和具备开发潜力的各类康养资源进行分类统计,为康养产业规划、布局和发展提供依据。实行自然资源库动态管理机制,定期监测资源开发进度,做好资源保护和持续性开发利用。
二、完善配套保障政策
建立公开、透明、平等、规范的康养产业准入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采取招标等方式确定康养项目举办主体,简化对社会办医疗或生命养护机构的审批手续。政府引导、推动设立由金融和产业资本共同筹资的康养产业投资基金,扶持企业先期启动发展。鼓励龙头企业、市县和行业协会参与制定服务标准。严格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制订相关标准及构建相关体系。建立康养产业长效统计制度,明确统计主体或委托统计机构,清晰界定康养产业统计指标和统计范围、统计口径及数据来源,做好面上和重点康养项目的产业统计。完善监管机制,实行属地化管理,抑制康养企业的“房地产化”。
三、率先启动一批康养项目
通过各市县上报与省级部门考察评定的方式,确定一批具有一定基础且发展相对成熟的康养项目率先启动,作为海南省康养产业的示范项目,探索可行的发展模式。选择差异化发展路径,从五大片区分别选定高端医疗康养项目、中医药康养项目、运动康养项目、森林康养项目以及温泉康养项目进行试点。
四、加快康养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
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市县在人才引进方面的主体作用,引进康复、护理、健康管理、检验、中医、心理学、运动医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同时做好引进人员的住房、待遇、职称评定、子女教育、医疗等保障工作。与国内知名医学院校合作,借助强大的师资力量,为海南培养本土化专业人才。借鉴国外的疗养师培养体系,结合海南省服务业从业人员实际,探索温泉、森林疗养师培养和培训制度,加快康养专业人才培养。
五、建立行业协会并制定行业标准
成立温泉康养协会和森林康养协会,推动康养产业发展和文化品牌营造。结合海南省康养产业发展实际和行业特点,政府牵头,引入有康养产业开发经验的企业,由海南省医药行业协会、旅游行业协会以及养生行业协会联合制定康养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对接省内原有相关行业标准,制定《海南省康养旅游景区评定标准》,规范康养旅游景区准入。尽快颁布《海南省康养旅游服务标准》,监督各部门、企业按照该标准执行。制定《海南省康养旅游服务指南》,对服务标准进行界定。
六、培育康养相关支撑产业
发挥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产业的先导作用,加快交通、住宿、餐饮、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康养产业发展奠定基础。支持南药、黎药及相关健康产品的研发制造和应用,通过相关科技、建设专项资金和产业基金,支持创新药物、化妆品、食品研发和产业化,为康养产业提供产品和技术支撑。放宽市场准入,允许有一定基础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入驻,开展健康体检、养生、保健、康复、心理咨询、健康管理等康养服务,为康养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和主体支撑。加强服务业的精细化管理,提升人性化服务水平,提升服务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给游客良好的服务的体验,为康养产业发展提供软性服务支撑。
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
2019年6月25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