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3月1日,开通了从西站至杨庄子的11路,2路北端随后缩短到西站。转年1959年11月15日开通了无轨3路(93路),线路从中心站到小刘庄与2路重合,因此2路南端又缩短与老1路就都到中心公园了,到了60年代2路也就始终保持从西站至中心公园的走向了。
进入70年代年西马路拆除了有轨电车,同时期因“7047”地铁工程,西马路也断交采用明挖法修建地铁隧道。2路连同19路经历了频繁调整的时期,两条线路合并称为“2-19”联运线,改由中心公园开往西关西,也就是2路从中心公园到西南角,再接上19路往小西关方向开。为了弥补2路撤出西站的影响,开通了从西站经大丰路、北马路、东马路、和平路到中心公园的临时线路,同时也缓解了24路的客流压力。
1979年10月1日,第二代走河边的新2路开通了,线路由邵公庄沿着南运河、海河到东站,中途停靠大丰桥、团结桥、爱民桥、金华桥、金钟桥、金钢桥、狮子林桥、金汤桥、北安桥、中心广场等站,光看站名就知道,这要按现在的标准,绝对是一条不折不扣的沿河观光路线了。同时11路由西站延长至中心公园,填补了2路撤出的站点。
1987年因东站扩建改造,2路终点站迁址七经路,随后2路就延长至大王庄八纬路九经路口,原50路站停靠了,这也是我记忆里对2路最早的印象了。 因为2路连接东站、西站两大交通枢纽,还途经大胡同商业区等大客流站点,因此不大的车厢经常是爆满状态。而且线路的很多乘客都是到海河电冰箱厂订货的客商,那时候天津大部分家庭用的冰箱,除了可耐就是海河牌了,因此大王庄站候车的乘客也特别多。
另外到了1989年,11路、12路、19路三条线路的副站终点站互换,11路和12路小圈车调整至南开五马路,12路大圈车到南开文化宫,19路则填补11路的运营路段去中心公园了。
记得小时候特别是晚上坐2路,车行驶在海河东路,道路两侧精美的华灯、新建的东站、雄伟的中心广场的检阅台、非常漂亮的喷泉和大火箭、狮子林桥旁老桥桥墩上巨大的“哪吒闹海”铜像和喷泉,这些“沽水流霞”的津门美景坐在2路上均能够尽收眼底。虽然那时海河的灯光夜景还略显昏暗,但那个场景感觉,也比坐海河游船的体验好。
但是当2路行驶在南运河边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运河南路狭窄拥挤,河两岸都是低矮破旧的平房,河堤垃圾遍地,河里死猫脑袋上还扣了一个破铁锅,那跟现在比也真是天壤之别了。1997年5月12日,2路从大王庄延长到大直沽后台,这样的走向也一直维持到2006年线路停运撤销。
“2
海河西岸的4路
4路对我来说是最有感情的一条已经停运线路了。4路从1949年开通到1972年以前一直是走东马路和平路的。1972年1月21日开始,为了配合西马路地铁工程,白牌电车北马路、西马路段停运拆除轨道,有轨电车仅保留了从北站经中山路、大胡同、东马路、南马路至西南角5.22公里的线路,直到1973年元旦有轨电车线路全部停运开通12路代行。 同时4路也就从过金钢桥、大胡同直行东马路改走老铁桥大街(现通北路)、张自忠路了,增设了狮子林桥、东浮桥、胜利桥、广场吊桥等站,这样4路也就成为海河西岸的观光路线了。
记得小时候从中山路坐4路走河边,张自忠路南开区一段的河岸比较简陋,绿化也很少,并且零星的还有1976年地震时遗留下来的临建棚。到了古文化街宫前街口的马路边,停满了挂有北京牌照的日本原装日野、三菱扶桑、五十铃等品牌的高级旅游车。 进入和平区一段,特别是从北安桥到广场桥这一段的风景就不一样了,遮天蔽日的林荫道,海河带状公园的喷泉、公用局对过四个小人手拉手的雕塑,从多伦道口还可以遥望百货大楼的大钟,这些美好场景现在也只能留在我的回忆里了。
1997年东马路、和平路改为高峰时段公共汽车专用道路,为了抢占线网资源,8月8日4路又改回在繁华的东马路和平路行驶,张自忠路就又没有车走了(除去短途行驶一两个路口的8路、14路、25路)。那几年在社会办公交的背景下,各运营公司虽然开通了多条线路,但有些繁华道路如和平路有33条线、中山路18条线、南京路42条线等等,造成线路重叠系数很高。而部分客流量不大的道路和区域因各种因素仍未通车,因此也导致公交线网发展不均衡。
到了2000年3月5日,和平路商业步行街改造工程开工,和平路从福安大街至赤峰道段断交,4路连同1路、24路等线路改走张自忠路,直到2016年2月7日线路停运。(2001年4月1日,1路与612路合并改走河北路、山西路)
“3
首条电车改汽车的线路——5路
5路的前身是1908年开通的红牌有轨电车,也是天津开通的第二条有轨电车线路,长3.541公里,线路途经北大关、万寿宫、考工厂、北海楼、东北角、老铁桥、大口、东浮桥、奥国菜市、东天仙、意奥交界、意领事馆、特三区公署、东站等站。也因电车需要过海河,东浮桥也改建成钢结构的金汤桥。但是到了1947年,因金汤桥年久失修电车通行不安全,红牌电车就分两段行驶,西段就是从北大关到金汤桥,东段就是金汤桥到东站。
1950年7月22日,开通了从丁字沽到东站的5路公共汽车,线路途经五中、驴市街、西于庄、大红桥、旱桥、北营门、三条石、北大关、北门、国民医院、东北角、大口、金汤桥、胜利路、建国道等站,取代了老红牌有轨电车。由于线路途经红桥区一带大红桥、旱桥等路段道路狭窄,5路一直使用较小型的车辆运营。线路最早使用的是由日本丰田金刚卡车改造的,困难时期因燃油短缺,这种车还改装成煤炉车维持运营,到了60年代发现了大庆油田,车辆燃油问题得以解决。1963年公共汽车公司修理厂用15部“布拉格”旧卡车底盘和国产跃进卡车总成,改装成中型公共汽车,投入5路运营。70年代因更换成TJ644C型单机车,5路改为从狮子林桥过河走海河东路,从此金汤桥就不再通行公交车了。直到1984年新红桥立交桥建成,5路过子牙河、津浦铁路地道路况条件有了明显改善,线路才更换成TJ661铰接式公共汽车,极大了缓解线路因车辆小而造成的乘车难问题。
1987年因东站改造拆迁,5路不再走建国道,改为从狮子林桥沿海河东路到解放桥去东站,因此又成为一条长距离沿海河行驶的线路。同时因东站暂停客运业务,为了解决下火车旅客换乘公交的问题,开通了从北站至西站的专线1路;从怒江道至月牙河站的专线2路;西站至月牙河站的专线3路以及北站至月牙河站的专线4路。
进入90年代,作为公交一厂的门面线路,5路在1993年首先更换了最新式的金马TJ176大型铰接车。
因我家在中山路住,小时候很少有机会去红桥区一带, 5路也只能在东北角、海河边才能看见。 记得那时我刚上小学六年级,为了体验5路的新车我就揣着月票,坐12路到东北角书店门口等5路的新车,坐到北营门下车沿着北营门东马路,过北开渡口(我见过的就是浮桥了)到天纬路八马路口,在往南又沿着李公祠大街子牙河边到三马路口,然后坐了一站18路就回家了。我习惯把从新红桥到三岔河口的这段河道叫子牙河,这个区域因为道路狭窄,并且没有可供机动车过河的桥梁,因此长期以来都是公交线路的盲点地带。
值得一提的是,18路在80年代一过新开河,在律纬路、中山路上都没有设站,也就是从新开桥一站直达天纬路,在人民代表的提议下,从1992年3月16日开始,18路在中山路增设辰纬路站,方便乘客倒乘1路和12路。线路也由从中山路右拐进宇纬路、左拐三马路在左拐天纬路进站,改成从中山路右拐天纬路、左拐三马路下客,在左拐李公祠大街河边的金钢桥站上客,因此这样算来三岔河口东岸这段河边也出现公交车的身影了。 遗憾的是今年开始因为取消月票制度,18路在2023年1月20日也停运了。
“4
其他沿着海河边行驶的线路
39路也和5路一样都是一厂的线路,也都是从狮子林桥到解放桥沿着海河东路长距离行驶的。其他主要沿海河东路行驶的线路还有三厂的8路、25路,都是从东站经过海河中心广场再过北安桥,去往和平、南开方向的线路。四厂的17路、28路都是从五经路中心广场站始发,沿海河东路去往河东、东丽方向。另外五厂(电车公司)的91路、92路也是从中心站发车过解放桥,沿海河东路通往河东六纬路方向。因此东站、解放桥一带的河边也成为当时天津公交线路最为集中的路段了。
记得1991年为了拍摄电影《大决战—平津战役》解放桥、金汤桥胜利会师的外景,金汤桥东侧的会师纪念碑还用临时建的炮楼包围住了。据相关报道拍摄当天,13条途经海河两岸的公交线路也区间缩短和绕路行驶了。
到了90年代后期,天津公交线路爆炸性的增加,其中在1997年12月16日,巴士公司开通了641路,经过金钢桥、北安桥、大光明桥连续三次跨越海河,这也是线路最大的特色了。不过在2007年东站改造,就调整成现在走南京路的样子了。
在同年的12月18日出租汽车公司开通了861小公共线路,这条线路几乎完全复刻了老5路的走向,从西站经大丰路、北马路、狮子林桥、海河东路、建国道到东站,也成为当时连接两大火车站距离最短、设站最少、最快捷的线路,与24路及其专线和小公共形成了竞争趋势。
最后,再补充一下走新开河边的6路和55路,两条线路同属北站车队,也是相互辅助的关系,两条线路从宿纬路发车过新开桥,就一路顺着新开河到二道桥,再往北到宜兴埠方向。我记得车需要通过志成路京山铁路二十四号桥和盐坨桥地道,地道北侧是平交道口,是供非机动车行人通行的,靠新开河的小地道是供机动车通行,那时候志成路汽车很少,6路和55路过地道时速度也很快,但由于地道路面不是很平整,因此车在行驶时除了喇叭不响别的地方到处都响,乘客坐在车里也被颠簸的东倒西歪跟坐过山车一样,现在想起来感觉也是很刺激的。
“5
渡口与公交无缝衔接的线路
渡口曾经是天津重要的跨河交通方式,渡口与公交线路无缝衔接这种运营方式在天津也是历史悠久。
1937年天津市内就开通从马家口渡口(广场桥)经过海大道(大沽路)到大营门的公共汽车线路,1938年伪天津市公署成立了“天津交通股份有限公司”,线路又顺着大沽路延长到下瓦房。从抗战胜利以后到解放前夕,原来日伪时期遗留下来的车辆已经破旧不堪,没有几辆车能正常运营,在加上燃油短缺,无奈这条线路还曾用过畜力车勉强维持运营。解放以后,这条路线又延长到灰堆,也就是后来的老1路。
此后在1949年10月15日,开通了从佟楼经马场道至大光明渡口的13路;1954年又开通了从佟楼到杨庄子渡口的14路等连接海河两岸渡口的线路。进入80年代,海河两岸的桥梁逐渐增加,渡口在天津中心城区也逐渐消失了。
但是到了70年代,市里的线路也逐渐发展到30多条了,因此塘沽40号段的线号在1971年10月1日升位为从101开始,即41改为101、42改为102,以此类推。而市内通往郊区的线路也由独立编号改为从51开始,即郊区1路改为51路、郊区2路改为52路等等。无轨电车线路号也改为90号段的编号,如无轨1路改为91路。
言归正题,在塘沽城区主要有东沽、水线、大梁子这几处渡口,这些渡口都有公交线路与其无缝对接。比如101路从塘沽车站出发,途经塘沽最繁华最核心的地段营口道、解放路、新华路到南站,在经过于家堡到三块板,从三块板车站候车廊就能看到海河上的东沽渡口,下车过渡口就能到达东大沽、草头沽一带,因此非常方便。
1979年12月1日,塘沽开通了107路(大梁子渡口至新港二号门),大梁子渡口连接了河南岸大梁子、大沽化工厂、卫星里、南地等地区,过河坐107也可途经塘沽城区东西主干线——上海道、新港路沿途站点。
1981年2月19日,塘沽又开通了108路(水线渡口至新河庄),从塘沽北部新河庄一带经过城区南北干线河北路,过地道可到达解放路商业区,在经过南站、郭庄子到水线渡口。过渡口又可以到达河南岸西大沽、潮音寺等地。
1985年11月,海门大桥建成通车,塘沽的交通格局发生了变化,1986年11月14日,开通了110路(塘沽车站至东大沽,后延长至防潮闸)。成为塘沽城区第一条直接通过海门大桥,连接河北路与河南路的线路。
同年9月27日,公交一厂开通了从东站至塘沽大梁子渡口的180路,这也是继151路以后第二条连接天津市区和塘沽的路线。
到了90年代后期,又先后开通了501、617、821、936等多条线路,途经海河南北两岸都可以可直接坐车直达了,也同时免去了渡口倒乘公交车的辛劳,渡口在塘沽的作用也逐渐不那么重要了。
延伸阅读
“三津文化”丰富原创让您更懂天津卫
翟莹先生关于天津公交相关讲述内容,可以参看“三津文化”已推送文章——( 点击蓝色标题,即可跳转阅读)
1, 北站至劝业场十里繁华带消失的风景
2, 去“大铜钱”坐几路公交车?纵贯百年的答案都在这里
3, 跨越百年,行驶于中山路上的老公车您坐过哪趟?
4, 老天津人还记得这些“大公共”吗?
5, 天津人还记得“老4路”吗?
资料天津新闻广播《话说天津卫》节目
图片提供:翟莹、唐文权、陈硕、张翔
片头题字 海报制作:唐文权
编辑 整理:刘长虹、翟莹
分享、在看与点赞
只要你点,我们就是胖友返回搜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