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这个复制粘贴盛行的时代,原创文章尤显珍贵,此处无说教,只是一位观察者、思考者的真诚分享。字里行间,满满的真情实感,以及作为一名“学生”的深刻的自省、自觉。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我们永无资格言老。
从个人的一些具体实际、年龄和工作性质来衡量后,我慵懒的认为自己其实不太应该继续享受体制内安排的外出学习机会,因为对自己在学习之后有多少提高?知识结构会有多少改变?综合素养会有多大变化已经有许许多多的不自信。总是想不去学习了,特别是不去专门院校学习了的思想斗争很激烈,这种心态往往会影响着自己参加短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参加工作几十年,我已经享受了许多次的短训活动,足迹踏过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中央民族干部学院、国家法官学院、国家检察官学院、西南政法学院、云南省委党校等等。在组织的关心下,2014年还到了英国剑桥培训中心,非常难得的听了八天课。至今为止还留着到各大专院校学习时的课堂笔记和日记,有空时翻一翻,帮助自己回忆培训期间的老师和老师传授的知识,或者是某位老师说过的经典话语。可以这样说,我后来的许多工作能力得益于那些若干次的短训,觉得短训是最好的补充综合能力的捷径。但因为觉得老之将至,对能否学以致用没有多少把握。
在去厦门大学之前,又很不成熟的纠结了一段时间,一是害怕长途奔波劳心劳力;二是觉得接受能力降低了,接受不了新思维新观念。如果学无所思,学无所成,岂不就是浪费各种资源?经再三考虑,觉得应该去看看走走。在厦门期间,我尽量把自己的角色调整为学生、游客、观察者,每天认真听课,尽情游玩,仔细观察,终究还是发现,只要你善于观察思考,一定会有发现和收获。因为走到厦门,走进厦门大学之后,我再次发现,这是一个需要学习的年代。
一、学习是检验知识储备重要性的唯一标准
在厦门大学听课,还是让我感觉耳目一新,因为许多课程引我进入思考。客观地讲,有许多老师的课程内容并不是我完全陌生的领域,但就是这些似乎不太陌生的课程,居然吸引了我足够的注意力,让我听得如痴如醉。如女教师邱赟所讲授的《公职人员阳光心态与压力管理》一课,我理解就是关于如何缓解心理压力的知识,认为就是旧瓶装旧酒。但邱老师优雅而不做作的风度折服了我,更折服我的是她所传授的缓解压力的办法的实用性和她敏锐的洞察力。课间休息时和她交流了几句,她对我直言:从你的面相看,你在努力的表现很轻松快乐,但我知道你这人内心还是很累的,你的焦虑纠结应该比较明显。我也对她直言:老师,我许多时候在精神上是很孤独的。她说:我看出来了。为了防止如她这样在我看来是个很睿智的,但却又从她的语言、语音、外在表现中看不出犀利的人把我看得透透彻彻,我迅速离开了她,然后想起她在课堂上让大家用气球、桥、人、衣服组成一幅画,我居然画不出一个有一点点气球、桥、人、衣服模样的东西,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画了一个手持气球的人,一件衣服,人和衣服还是分开的,心里是有些忐忑的。特别是看到许多同学画了很有创意的画后,我惭愧极了。知道自己没有学过简笔画,更不要想构图、色彩、美学了。以前也想过学学画画,特别是见到有朋友在怒江捡的各色石头上写字画画,就觉得这种技能我也应该学会,等退休了,一定学绘画。其实,认真想想,又何必等到退休之后才学呢?当然我不是说每个人都要有绘画的本领,你会不会画画并不等于你不具备其他的特长,我坚信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每个人都有自己优势的一面也有自己劣势的一面,只要能做到扬长避短,绝对也是一种工作生活技巧。我对自己不会绘画的感慨和自责是因为我下过若干次决心要学绘画,但一次也没有付诸行动,为着自己的懈怠找各种理由。一个半路出家的学绘画者,绘画可能不是自己谋生的手段,但技不压身,多多少少掌握一些知识,对自己是不会有任何坏处的。因为在这个各种发展既高速又变化多端的时代,如果你这也不会那也不会,无形之中就成为别人的累赘。久而久之,别人虽不至于公开表示嫌弃你,但内心可能还是会低看你一眼。当然,并不是单纯的为了追求别人的高看而要求有知识的积累,每个人都把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作为一种追求,生活和工作质量才会更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技巧才会更高。
二、学习是提升应对和处理各种危机冲击的唯一途径
关于学习的重要性,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在上文,我已经承认,自己此去厦门大学学习,是把自己的临时身份定位为学生、游客、观察者的。上课之余,我也认真的观察了在厦门接触的人,在无伤大雅的情况下,我们也有心甘情愿或者无可奈何的被厦门人(也未必是厦门本地人)稍微忽悠了的时候,但因为是在心甘情愿之下,一点也不影响我对厦门的好印象。比如大家决定去尝一尝厦门小吃“酱油水鱼”,叫了一辆快车,师傅一溜烟就把我们拉到一个写有厦门特色小吃的小饭馆里,一口咬定这家的“酱油水鱼”特鲜特嫩。几个人把端上桌的“酱油水鱼”(真有许多老抽,估计酱油是足够了)尝了一下,觉得特柴特没有特色,在家里常做饭的则表示这个“小吃”还没有自己做的家乡鱼好吃,然后大家觉得“酱油水鱼”不过如此。后来,在厦门的朋友许先生请我吃饭,桌上正好也上了“酱油水鱼”,但见那一条鱼露出已经熟透的泛白的鱼肉,也未见许多调料,挑一块鱼肉往嘴里送,鲜嫩滑腻入口即化,口腔里充满了鱼香料鲜和丝丝料酒味道,味道好极了。吃似乎在字面上和学习没有多少关系,但是,以我自己为例,我的关于许多吃的知识家传的远远没有我自己在外面偷师学艺的多,许多吃的技能也是在同外面的世界接触了解学习后获得的。在厦门吃了两次“酱油水鱼”,从中可以看出第一次吃的那家餐厅并没有掌握“酱油水鱼”做法的真谛,然后还心安理得的冒充厦门特色菜肴,对客户不负责任,对自己的声誉也不负责任,也证明餐厅主人不具备学习能力。
从厦门回昆明那天,由于流量问题,我们在厦门机场滞留了两个小时,发现转乘下一趟航班时间已经非常仓促。然后也采取了许多补救措施,但已经无济于事了。到了昆明机场后,看到已经在手机里值过机的人顺利的拿上登机牌愉快的飞走了,看着滞留在机场的同事,心里五味杂陈。我早就听说过在手机里下载一个软件就可以在手机上值机,但还是疏于学习,想当然的认为那些东西不一定用得上,懒惰让自己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吃“酱油水鱼”和误机这两件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情的发生时偶然的,但也是必然的。必然的原因在于我在事前的功课不足,想当然的认为既然是“酱油水鱼”,就应该是有着许多颜色很深的生抽或者老抽,而那个卖假“酱油水鱼”的人估计对什么是“酱油水鱼”只知皮毛,或者是看我们是外乡人,索性糊弄我们。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和动机,他一定没有学到如何做正宗的“酱油水鱼”的真功夫。在信息化如此发达的年代,我们因没有在手机上值机,导致滞留机场,某种层面证明我们乘坐飞机的经验不足,另一方面,也证明学习自觉性不够,应对飞机延误的技能严重不足。
三、学习是提升思考能力和应用水平的根本保障
如何证明自己学习过?即如何检验自己学习成果,根本方法无外乎就是对所学内容的思考和应用。为什么一些不太识字的人,也能够自如的运用现代通讯工具,玩微信,玩网上交易,玩出国旅游,设计各种购物旅游攻略,无不与他们会有机的运用学习成果有关系。在厦门大学期间,我不是对每一门课程都盲目的接受,而是边听边思考边取舍边反刍,然后感受到:如果在大学里也听不到真话,接触不到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接触不到现实和理想的碰撞,那么,学习已然失去了意义。非常庆幸的是,在厦门大学听到了许多真话。任课教师中,有些人为了研究学问,研究法院的各种改革,深刻的分析阐述了法院改革取得的成功经验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结合老师所讲授的内容,反刍自己参与司法体制改革过程中所思所想所为,学会了理性的判断司法改革。对什么是司法的本质?审判机关的主要职能作用应该如何进一步发挥好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对如何给自己的司法角色准确定位也有了清醒而痛苦的思索。
为什么这些离法院特别是离审判很远的教授们,能够很清醒的观察、研判法院的许多工作?能够归纳出许多有参考或者推广作用的关于司法的科研成果?首先一定是作为一个学者和一个教授的社会责任所赋予的责任,另一个应该是作为一个严谨的学者所秉持的治学之道所赋予的自觉行为。周赟博士“关于司法官角色的三个比喻”,如剥茧抽丝般的为我们推演了司法官的角色形象,我被刺激到了。周博士非常冷静的甚至用近乎残酷的方法,讲解了一个司法官所应有的司法理念与司法方法,然后我认真反思了自己所办理过的个案,想一想自己司法过程,觉得除了职业道德之外,其他的司法方法还真觉得完全可以再精益求精。作为学生,我已经过了盲从老师的年纪,但在认真听课并结合实际行进行思考后,对自己所从事的审判工作也会有理性的评判,评判之后,会有释然后的轻松和深思后的精神层面上的剧痛,但也许这种痛苦才能证明自己的培训有收获,然后在工作中克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的盲目和迟疑,做一个理性、平和、公正、严谨的司法者。听一堂课而被刺激的经历于我来说是第二次(第一次是2005年在西南政法学院听李朝晖教授讲《中国法治历程》),这种刺激对我树立更理性更清醒的司法理念有着实际意义。所以,虽被刺激,但内心是感激教授们对我们据实坦言,不吝赐教,让我不虚此行。
厦门大学的老师课讲得精彩绝伦,我想原因一定是他们注重学习和积累,注重思考,并且把理论知识的学习同实际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具体实际能够很好的结合起来,真正脚踏实地的做学问,在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后,让自己的课程内容显得引人入胜,这种做学问的态度,其实也应该是作为一个司法者应秉持的角色习惯。
因而,感谢在厦门大学听到了真话,让我再一次对学习的真正意义以及司法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性的司法?如何不断充实修正自己的知识结构有了一些思考。
文/王玉珍(怒江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编辑:小 司
责编:李江慧
监审:陈金凤
兰坪县人民法院
♦◆出品◆♦
长按扫码可关注:,。视频小程序赞,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原标题:《这是一个需要学习的时代——赴厦门大学学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