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之源】
徐永恩
“和合”是中国思想文化中被普遍认同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它纵向贯穿于整个中国文化发展的全过程,横摄于各个时代各家各派的思想文化中,因此它是中国思想文化中最完善、最具生命力的精髓之一。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讲究“和”“合”,由来已久。
如果说中原大地诸子百家从各自的立场见解出发解说“和”“合”,形成“和合”观念是“知”的话,那么远离中原的天台山上,儒道释同生共荣就是“行”。繁华的中原与荒僻的天台山遥相呼应,“知”与“行”合一。
台州和合之源,是藏匿于大山中和合支流。石梁镇的察岭,源自于汉太常高察隐居。桐柏仙山的道教渊源,肇始于周,王乔驾鹤飞升封桐柏真人,治五岳山水。葛玄隐此,有天台观居之。唐司马承祯受命重建桐柏观,开创天台仙派,“坐忘炼养”。宋张伯端创立南宗继之以“三教归一”。东汉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仙,演绎了一场人神和合的恋爱故事,表现了“人神合一”,即“天人合一”。而思乡返家,亦表现了家人和合。智者入天台“止观禅定”“三谛圆融”创立佛教天台宗,旨在“因缘和合”。祖庭国清寺是和合文化的重要节点。寒山拾得践行着人与自然、人际之间、自我身心之和合,被雍正帝敕封为“和合二圣”,成为中华和合文化的代表人物。济公无我利他、扶贫济困、打抱不平,人称“活佛”。朱熹天台访贤问学徐大受,演绎的是仕庶和合。三教并存的赤城山成为天台和合文化第一山,华顶则是和合文化的高峰。
儒道释鼎足于天台山兼收并蓄、包容和谐,创造出辉煌的和合文化,繁衍出佛宗道源、和合圣地。如今,和合文化正在建设现代化之城中彰显出历久弥新的魅力。
【和合,一部写不完的大书】
元萌
距今约1200多年前,在天台的寒石山里住着一位特别的诗人。他杖藜行歌,醒时作诗,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属于台州的和合之路。
这名诗人就是在天台隐居了70多年的寒山子,他与国清寺僧拾得并称“和合二圣”,时至今日仍是中华和合文化的象征,天台山也被视作中华和合文化圣地。
与余姚阳明文化、衢州南孔文化合称为浙江三大文化的台州和合文化,既是中华和合文化的鲜活样本,也是当代台州城市精神的文化源泉。
和合的源流如何演进,历史的注脚又会将我们引向何处?只需要翻开和合这部穿越古今的大书。
01
夏商周三代,先民在台州繁衍生息,当时此地主要是越人的聚集地;秦汉之际,越人不断外迁,中原移民开始流入。从那时起,多元文化的交融重铸,成了千百年来台州文化的主旋律。
到了明清时期,以儒释道三教圆融为精神内核,寒山、拾得“和合二圣”为民俗信仰象征,宗族聚合为儒学民间化实践方式的台州和合文化逐渐形成。在中华和合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台州和合文化是精髓所在。
和合文化虽然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提出的概念,但实际上,中华民族讲究和合,由来已久。“和”“合”二字早在甲骨文、金文上已单独出现,“和”指音声相和,“合”指上下唇相合。殷周时期,“和”与“合”表达的都是单一概念。
第一次对和合文化作系统性理论阐述的是西周末期思想家史伯,他以五行和合为理论基础,不仅界定了“和”的概念,而且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称得上是中华和合文化的奠基者。
春秋时期,“和”“合”从单一概念发展到“和合”连用,诸子百家的阐述起到了促进作用,和合的内涵不断加深,适用范围也逐渐扩大。
“和”“合”连用,初见于《国语·郑语》。“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意思是说,商契把“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道德规范加以融合施行,使百姓能够安身立命。
先秦诸子百家秉承各自立场,孔子执礼、荀子以法、孟子秉仁,初步形成了和合观,而远离中原的天台地区践行和合,将和合文化上升到了儒释道合一的高度。
三国吴时,天台山儒释道三教并现,而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天台山第一个三教融会的历史时期。
儒释道三教不仅在天台并存,更在此地和合共生。以天台宗为代表的佛教和合思想、以南宗为代表的道教和合思想、以理学为代表的儒家和合思想,三者互鉴互融,共同构成了天台和合文化的有机整体。
东晋孙绰的《游天台山赋》可视作天台和合文化的开篇之作,“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涉海则有方丈、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皆玄圣之所游化,灵仙之所窟宅”。文中生动呈现了天台佛道并存的文化格局。
陈、隋之际,高僧智顗入天台山创立了法华宗,亦名天台宗。天台宗的核心,就是和合。
智顗运用圆融之法,和合南北,会融三教,主张“世法皆佛法”,将儒道二教作为方便法门纳入天台佛学之中。自此之后,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逐渐成为中国士大夫的共识。
隋唐时期,是天台山儒释道三教和合的鼎盛时期。司马承祯隐居天台桐柏山40多年,开创了道教天台仙派。
直至宋代,张伯端顺应时代思潮,首倡以道教“性命双修”理论会通三教,得出了“教虽分三,道乃归一”的结论,将儒家的“心”、佛家的“性”与道家的“道”相统一,集中体现了道教南宗的和合思想。
台州儒学中,最能反映和合思想的是晚清学者王棻的著作《台学统》。它既包含了汉学的训诂、词章,也涵盖了宋学的性理,体现了“不立门户、汉宋兼融”的台学特色,也集中反映了当时的儒家和合思想。
和合纵向贯穿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全过程,也横摄于各家各派的思想文化之中,成为了中国思想文化中极富生命力的精髓所在。而神山秀水、三教圆融的天台山,为和合文化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02
台州当地,常常能见到一幅“和合二仙”图,图中一人手持荷花相送,一人手捧圆盒相迎,形象憨态可掬。荷与盒又与“和合”同音,后人就常以荷花和圆盒来寓意和合美满。
历史上的寒山子,桦皮为冠,布裘破敝,木屐履地,拄着一根藜杖,在天台山的广阔天地间隐居为生。人们或许很难将历史上这样的苦行僧,与后世民俗文化中的和善可亲的形象联系在一起。
寒山其人,生卒年月、出生地均不详,因隐居天台寒石山而自号寒山。台州是寒山的第二故乡,相传他约30岁时入天台,隐居70多年,逾百岁过世。纵观寒山子的一生,由儒入道,又由道入佛,堪称和合文化的一个范例。
寒山子一生创作约600首诗歌,流传至今的只有300余首。他的诗作大多不拘格律,传达的是身心和合、天人和合、人际和合的独特意境。
隐居在“下危须策杖,上险捉藤攀”的寒岩山,寒山子过着与世隔绝、物我和合的日子。平日里独自栖居寒石洞中,“养命餐山果”,与身旁的山水对话,在岩石树干上写诗,生活虽然清苦,但也充满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
寒山在独居期间,经常去国清寺问道、问禅,结识了拾得、丰干等人,在与他们的交往过程中,接受了佛禅思想,诗作深得禅宗三昧。他认为众生都有佛性,写诗指点世人,“佛说元平等,总有真如性。但自审思量,不用闲争竞”。
寒山与拾得亲如兄弟,他们一个是浪子,一个是弃儿,两人非亲非故,萍水相逢,却能以诚相待,患难与共。寒山“时访丰干道,仍来看拾公”,拾得也曾作诗表达二人情谊,“两人心相似,谁能徇俗情”。
寒山常被国清寺的僧人笑作痴人,但他毫不在乎,反倒写诗一首:“时人见寒山,各谓是风颠。貌不起人目,身唯布裘缠。我语他不会,他语我不言。为报往来者,可来向寒山。”
曾在科场失利,遭受亲人冷落,背井离乡的寒山,在天台山隐居的70多年时光中,最终达到了身心和合。雍正十一年(1733),雍正敕封寒山子为“妙觉普度和圣寒山大士”,拾得为“圆觉慈度合圣拾得大士”,“和合二圣”也成为了民间信仰与民间崇拜的象征。
03
近年来,我市致力于和合文化基因解码及文化标识建设工作,充分挖掘遍及城乡的和合文化元素,将和合文化基因串珠成链,让历史的脉络熠熠生辉。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最富生命力的文化内核与因子,就藏在和合这部写不完的大书之中。天台山作为和合文化的三大源头之一,也蕴含着文化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密码。
唐代天台宗东传日本,两宋时期寒山诗东传日本,元明清时期济公文化东传日本、东南亚地区,形成了天台山和合文化的三座高峰,源自于天台山的和合文化,也走出国门,惊艳了世界。
如今,我市在和合文化基因的提炼中,将和合文化分为和合之源、和合之义、和合之用、和合之路、和合之智、和合之美六大部分。其中的和合之源,荟萃了寒岩明岩、桃源坑、桐柏山、国清寺、赤城山、华顶山、济公故居等和合文化地标,每一个地标的背后,都是历史,都有故事。
如果说天台山是儒释道三教和合共生地,华顶山则是和合高峰,那么赤城山便是天台和合第一山。孙绰赋有“赤城霞起而建标”,从茅盈、魏夫人炼丹,昙猷在此地造寺,王羲之来访,赤城山称得上是天台三教共荣之地标。
在天台,刘阮遇仙的传说流传至今,讲述的是家人和合的经典故事。相传东汉时期,来自剡县的刘晨和阮肇,到天台山采药迷了路,在桃源坑遇到了仙女后结为夫妻。但思乡心切的他们,待了10天就要求还乡,没想到怎么也找不到家了。刘阮遇仙地,位于今白鹤镇桃源景区。
实现自我与道德合一、个人与社会和谐,活佛济公也是天台山儒释道三教和合的代表人物。置身于如今的济公故居,聆听流传了800多年的济公传说,似乎还能感悟到济公当年扶危济困、彰善惩恶的和合精神。
从和合之源到和合之用,和合这篇文章,大有可为。
随着和合文化基因解码工程的开展,到2023年,天台将形成关于和合文化较为成熟的研究、保护、传承与创新转化模式,与城市建设、文化旅游、文创产业等深度融合,实现历史的华丽转身。
参考书目:《天台山和合文化当代价值研究》《台州和合经典选注》《天台山和合文化通论》
【天台县街头镇:做足和合文章 促进乡村振兴】
元萌
行走在街头古镇,和合文化元素无处不在。这里曾是“和合二圣”寒山、拾得生活过的地方,也是天台山和合文化的发祥地。
如今的街头镇,将和合文化融入乡村振兴之中,擘画了文化润富、产业带富的图景,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和合之路。
01
古街里的寒山诗社
在街头古街上,有一间寒山诗社。诗社里的40余名成员,像历史上的寒山子一样,他们吟诗作对,遍访天台的神山秀水,创作出了无数具有和合意蕴与当地文化特色的作品。
寒山诗社的前身寒山文学社,成立于1981年,由于多方面原因2002年停止活动,30多年来出刊50多期,涌现出不少诗歌精品。就在前年,在街头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寒山诗社重回古街,将寒山诗歌与和合文化在这里继续弘扬下去。
不分寒暑,寒山诗社都会定期开展乡村采风活动,创作诗歌美文,记录乡村文化,并每年汇编成册;每到年底,会以和合文化及寒山诗为内容,自发为民众题写春联;建立寒山讲堂,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