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与行走,自古就是人们“向往的生活”。唐人李白游历大江南北,于大量诗作中咏叹风景名胜,不少名篇至今仍脍炙人口;明人徐霞客足 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徐霞客游记》记录的奇光异景今天仍被人们学习研究。现代社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大众旅游时代已经到来。团队游只是少部分人的选择,自助游、自驾游越来越受欢迎,微旅游成为一种时尚……今天,人们需要什么样的旅游?希望能从旅游中得到什么、悟到什么?旅游业者能给游客提供哪些高层次的服务?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或许就是我们认识旅游的过程。
名人感悟
毕淑敏
要了解世界,请到远方去
旅游的“游”字,含义很多。我最喜欢的是甲骨文和商周金文中的那个意思,说它是“模拟一人立于旌旗之下”;也很喜欢它的另外一个转义——在水流中。
旅游用了这个“游”字,我以为,指的是在行动过程中,人像在水中一样游走,轻灵而时遇阻力,并克服阻力前行。如果做广义拓展,那么,人生也是一场旅行。在各种旅行中,我们结识陌生的人物和风景,增长才干和勇气。在不知不觉中,不断成长。
我已年近70岁,走过了8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过这世界上的三个“极”——南北极和西藏。记得抵达北极点的时候,俄罗斯原子破冰船“50年胜利号”上的工作人员说“经过反复测量后,确认这里就是北纬90度0分0秒”。那是一块巨大浮冰,从这一点向任意方向行进,都是向南。多么神奇!那一刻,我闭上双目,冥想,忽然看到双亲的容颜,在冰雪之上向我微笑。我心,顷刻温暖柔软。“父母是我们与死亡之间的最后一层屏障:父母在,人生尚有来路;父母去,人生只余归途”。多少年来,我每日思念他们,失落的痛苦,陷落空寂。在世界最北面的尽头,我潸然泪下,终于与多年来心中挥之不去的哀痛,达成最终的放下。
旅游既是人的身体在物理空间的移动,也是人的意志在思维空间的行走。它们双向的神奇叠加,扩大了每个人的心理能量版图。你会在某一个瞬间,触景生情,意识到自己承受的诸多痛苦、无助、孤独以及人生的危机,都来自内心深处隐秘的角落。你很可能会突然成长,意识到你内心深处的那个孩子渴望力量。这就是旅游的神奇之处。这其中的逻辑和道理,并不能很好解释,也许是旅游中的风景,也许是旅游中的人文,也许是旅游中的奇闻轶事……总之,旅游的魅力也许正在于此,会让我们的灵魂在漂泊中得到安抚,得到爆发升腾。
旅游是为了看不同的文化,踏走世界万千角落,看寻世间千姿百态。
中国人有句古话,叫作“穷家富路”。虽然这个“富路”并不专指旅游,但旅游一定包含“在路上”这个要素。旅游是不能太俭省的。离开了你惯常的舒适区,挑战未知世界,需要投入成本。这个成本,有可能很巨大。不仅是精神,还包括物质。
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蝌蚪,长大了很容易变作井底之蛙。这不是你的过错,只是你的局限,但你可以想办法弥补。要了解世界,请到远方去。旅游的收获常常并不是一眼就能察觉,需要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蓄积。
春光正好,出发在即。期望世界从疫情中再次醒来,我们可以到远方去看美好风景。(作者系作家、心理学家)
行业声音
吴剑
发展研学旅行 为青少年成长培育沃土
对我个人来说,从事旅游行业相关工作是一个充分了解行业、不断成长的过程。1995年,我初次接触旅游,那时候我还是一名大学生,记得当时老师上课时对我们说,“旅游业是朝阳产业”。
对我而言,旅游不仅是专业、是事业,也是一种生活。入行26年来,我见证了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的观光游,到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快速发展,再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互联网+旅游”……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个人也在逐渐成长。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等文博场馆推出的文创产品、河南卫视春晚《唐宫夜宴》等节目“破圈”,传统文化正以全新方式在旅游、文创等领域掀起一波波“国潮”。
我们看到,在文旅融合发展进程中,越是有文化底蕴的旅游目的地,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因此,在打造旅游产品时,我们注重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出汉服体验等旅游产品,让青少年在旅游过程中了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此外,研学旅行的发展为青少年成长提供了良好沃土。青少年在研学旅行过程中,走进乡村田野、走进名胜古迹、走进文博场馆,在“行走的课堂”中增长见闻、汲取知识。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研学旅行迅速升温,一些精品线路和旅游产品的推出让孩子们走进革命纪念地、革命旧址的同时,了解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近年来,围绕“旅游+教育”融合发展,我们也在积极探索,通过建立研学旅行基地、推出研学旅行产品等不同方式,不断丰富青少年的成长方式。同时,作为互联网企业,我们也将充分运用技术优势,借助人工智能、5G、VR、AR等手段,创新研学旅行体验项目、创新推出线上产品,让青少年充分感受科技魅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我们重视员工培养,制定了完备的员工培训计划和科学的打分制度,上线了同程大学平台,邀请专业老师为企业员工上课,并鼓励优秀员工成为内训师。同时,每年举办员工旅游服务技能大赛,让员工在工作之余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希望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断提升。(作者系同程集团联合创始人、同程控股CEO)
吴国平
成长路上留下旅游印记
参访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后,惊叹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之美;游历日本天龙寺、汤布院后,折服于这些景点在每一处细节的精益求精;参观欧洲城市的教堂和宫殿后,着迷于古典庄重、浪漫神秘的文化……从事旅游行业20多年来,我去过国内外很多地方。
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不可否认,无论是个人的成长之旅,还是企业的发展道路,抑或是整个社会的发展脉络,都留下了关于旅游的印记。
对我而言,旅游成为我打造旅游作品的灵感源泉,这或许就是一种最好的成长方式。总结那些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景点,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大多都是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那么,我们这一代人在享用前人留下的文化财富的同时,能给后人留下什么?
既然旅游是一种成长方式,那么如何给游客在游玩过程中营造一个成长环境?其实,旅游就是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重要意义的文化精髓展示出来,创造出一种“可感、可知、可行”的场景,让文化产品有效巧妙介入大众生活和成长中。
我也把这种理念灌输到企业发展当中。20多年来,无锡灵山文化旅游集团一直在探索创造旅游的美好生活,在传播、倡导基于文化体验的生活方式,在践行一个文化和旅游企业应有的文化担当与传承,在文化的根脉中汲取营养的同时,反哺社会,结出旅游之果,生出经济之叶,带来文化之兴。
好的旅游作品是今天的精品、明天的文物、后天的遗产。我一直坚信,做好文旅,对于整个社会的贡献价值在于传承美、弘扬善;对于企业自身的存在价值在于创造美、追求善;对于广大游客的服务价值在于让其享受美、感悟善。我们将继续秉承“传承文化,创造经典”“打造精品,创造遗产”的企业精神,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