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圣母安息教堂初次相遇是在我的第一次室外写生课上。在1991年北方深秋的艳阳下,碧空如洗,那建筑隐藏在一层层绿色、黄色、红色的叶子下。气氛颓败又静谧,秋天的色彩却热烈又喧嚣。年少的我尚不知它真正的名字,只知这是文化公园的西门,而老哈尔滨人把这里称为“毛子坟”。
“毛子坟”就是当年哈尔滨的外侨墓地,范围包含现在的哈尔滨游乐园、冰上基地、还有哈工程大学北部。这里曾分别埋葬着东正教徒、基督教徒和犹太人。墓葬区域是按宗教而非国籍划分的。所以这里埋葬的有俄罗斯东正教徒,也有塞尔维亚人;有信仰天主教的波兰人、也有欧洲其他国家的人;有俄罗斯籍犹太人,也有波兰籍犹太人;甚至也有朝鲜人和日本人。自1902年至1958年,坟墓数2.4万余个,因为有合葬墓和公墓,埋葬人数实际上多于坟墓数量,仅东正教徒就有4.4万余人。这是当时中东铁路附属地区内最大的东正教墓地。俄国人称之为“新墓地”,以与东大直街上另一处圣母帡幪教堂(圣母守护教堂)旁的“老墓地”相区分。而“新墓地”里为东正教徒举行亡者祭奠活动的祭祀教堂,就是现存的这座圣母安息教堂,又译为圣母升天教堂或乌斯平卡娅教堂。
圣母安息教堂建于1908年9月,由中东铁路管理局出资和教徒捐款修建。教堂平面结构为正方形,祭坛向外凸出,白色的外墙,整肃简洁,高阔端正。教堂入口处有圆拱形门廊,四个形体巨大的鼓型柱墩支撑着十字相交的坡屋顶,其上放置洋葱头式小穹顶。入口山花上绘有大幅的彩色壁画,描绘的大约是《圣经》中耶稣使涯鲁的女儿复活的场景。拱形门廊两侧的墙体上同样有鼓型柱墩装饰,形成序列。屋顶为两层鼓座,上面有一个大洋葱头式穹顶。就这样,屋顶上前后两个大小不一的洋葱顶和十字架相互辉映,构成了层次。教堂两个侧面分别开了巨幅的子母窗,里面为三联式罗马拱形窗,窗格细密,玲珑而古朴。檐下是精致的镂空铁艺装饰,外墙上部是一整排连续的罗马拱形造型装饰,与窗型相呼应。
圣母安息教堂的建筑风格是俄罗斯式的。但是它迥异于之前建造的木结构斜面帐幕顶式的圣尼古拉教堂,也不同于后来宏大的拜占庭式圣索菲亚教堂和圣母领报教堂。它的结构、形制甚至装饰上与1907年建造的圣伊维尔教堂极其相似。无论是正方型的教堂主体、入口处巨大的鼓型柱墩、墙体上端连续的罗马拱形装饰、檐下环绕悬垂的精美铁艺,甚至鼓座上洋葱头穹顶的弧度都有异曲同工之感。
上图为1908年建立的圣母守护教堂
上图为1907年建立的圣伊维尔教堂,二者建筑装饰手法极其相似
当然,两座教堂还是差异鲜明的,其最大的区别在于钟楼部分。圣母安息教堂的钟楼是与主体分离的独立建筑,距教堂正门约有百米远,以一条宽阔的林荫道相连。钟楼建成于1922年,三层结构高耸如塔,轻盈别致独具一格。顶部冠以墨绿色的俄罗斯风格帐篷顶和一个洋葱头穹顶及东正教十字架,与主教堂呼应。1928年又在钟楼外侧修建了西大门。并陆续在钟楼两侧修建辅助建筑,形成一个U形。而钟楼正下方宽大的拱券式门洞就是东正教新墓地的入口了。这样钟楼独立的教堂形式,哈尔滨现存的只有圣母安息堂了。
圣母安息教堂后面就是东正教墓地了。那里草木葱郁,肃穆静谧,参天大树下是密集而精美的墓碑和十字架。所有墓碑上都用俄文刻着死者的姓名、原籍、生卒年月,以及立碑人与立碑时间。那些曾活跃在哈尔滨的白俄政坛权贵、企业家、艺术家、学者大多长眠于此。新墓地中还有一百多名1945年抗日牺牲的苏军烈士以及几位50年代在哈尔滨去世的苏联专家。当然也埋葬着